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乍起

便在兩方錯身的那一瞬間,忽地一陣山風拂過,吹得那道旁的樹葉亂飛,那戴斗笠的男子下意識地擡袖遮擋,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還有半張輪廓俊秀的臉。筆《趣》閣www.biquge.info

秦素側眸,呼吸陡然一窒。

剎時風起,剎時風又息。

不過是一呼一吸的功夫,那戴斗笠的男子已是飛快地縮了回手,頭也低了下來,那頂大大的斗笠,瞬間便重又覆在了他的臉上。

秦素的心臟,幾乎停止了跳動。

她怔忡地呆在原地,有一息的功夫,似是連呼吸都停住了。

所幸此時衆人皆被那陣風吹得眯起了眼、停下了腳步,並無一人察覺她的異樣。

那種恍惚與怔忡的感覺,維持了極短的一段時間。

很快地,秦素便又恢復如常,那顆驟然停跳的心,重又開始跳動起來,而她那被大風驚亂的心緒,亦在這一刻,強捺於心底。

待風停葉靜,她已是行止淡定、步履從容,保持着士女應有的優雅儀態,自那兩個男子的身側輕盈行過,徑往山下而去。

如行雲流水般的身姿,無丁點異樣。

那兩個男子本就無暇多顧,待秦素一行人走後,便很快地又繼續往山上走,不消幾時,那一高一矮兩道身影,已遠在秦素的身後。

直待又行了數十步,秦素才感覺到了自己的呼吸。

山風拂過,冷汗溼透了重衣,冰涼透骨,緊貼在她的身上。

她隱在冪籬下的眼睛,在那一刻,冷得如同冰棱。

蕭繼珣!

那戴斗笠的男子哪裡是什麼庶民?分明便是江陽郡相蕭公望的嫡次子——蕭繼珣。

那張俊秀的側顏,曾是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臉,亦曾是她年少時最溫柔的夢境。

秦素的心底一陣陣地發冷,恐懼的戰慄幾乎遍及全身。

蕭繼珣,

並不是令她恐懼的理由。

真正令她恐懼的,是那個穿着紗衫、風度宜人的男子。

秦素閉了閉眼,壓下了心底深處翻涌的惶悚。

是的,那個紗衫男子,纔是關鍵。

就在方纔,在認出蕭繼珣的那個瞬間,她忽然想通了一件事,一件很久以來一直困擾着她、令她時常覺得胸口發悶、卻又始終以爲並不重要的事。

那一刻她方知曉,她險些犯下一個多麼愚蠢的錯誤,又險些誤了多麼重要的大事。

冷汗順着後背滴滴滑落,秦素只覺得心底發冷。

與蕭繼珣在一起的穿紗衫的男子,乃是太子府中官吏,名叫李樹堂,現任着太子詹事丞。

這個人,秦素認識。

前世時,這位太子詹事丞李樹堂,曾在桓氏起復一事上,起到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這一切,皆是秦素自隱堂習得的。

前世的中元十五年末,時任太子詹事丞的李樹堂,忽然冒死進諫,向中元帝獻上了一封蕭家家主的認罪表書。

在表書中,江陽郡相蕭公望自陳當年陷害桓氏一族的事實,並將其父蕭以漸捏造證據、與趙國輔國將軍暗通款曲,誣陷陳國重臣,將桓氏府軍調離邊境,意圖削弱陳力等大逆不道的罪行,俱皆呈於表書之上。

正因有此一信,中元帝纔會下旨徹查“十可殺”一案,桓氏一族亦於中元十六年沉冤得雪,重返大都。而蕭氏則因了此信,闔族俱滅。至於李樹堂其人,在進諫之後,便沓無音信。

這封信對陳國朝局的影響可謂巨大,隱堂甚至還神通廣大地弄到了這封信的副本,要求諸暗樁照抄背誦,爲的便是讓他們學會如何冒用官員的語氣寫公文。

重活一世,那封信的內容秦素仍舊記得相當清楚。這也要歸功於隱堂那可怖的授課氛圍,由不得人不去拼命練習。

事情若僅是如此,秦素還不會這般悚然。

最令她心驚的是,李樹堂其人,還有個不爲人知的外號——三姓家奴。

便是在想起這個綽號的同時,一段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對話,驀地重現於秦素的腦海。

這段對話發生在前世的中元二十三年。

彼時,秦素頂着趙姬瑩的名號重返大陳,在深宮中迎來了回到故國的第一個秋天。那時的她還不曾被中元帝寵幸,正於九重宮闕之中苦苦掙扎。

與她同來的二十名趙國美姬,短短數月間便死了一大半,越是聰明美貌的,死得便越快。而秦素之所以活了下來,是因爲她始終假作聽不懂陳國話,又竭力隱藏了自己的容貌,這才撐過了最初的爭鬥,待風平浪靜之後,她便被派去做了宮女的活計。

她記得清楚,中元二十三年末,中元帝忽然興起,舉辦了一場冬華夜遊宴,並邀諸皇子參加。

那時,太子已然被廢,桓子澄的一曲《長清》亦成絕響。中元帝偏挑了這麼個時候舉辦宴會,一是因了心願得遂、太子被廢,二是爲了一掃陳國那段時間的肅殺之氣。

便是在那場宴會上,u看書ww.被指派來做添香宮女的秦素,無意間聽到了一段發生在兩個低等小吏之間的對話:

“……快看快看,那個蓄短鬚、着藍袍、戴雙樑冠之人,便是李樹堂。當年冒死進諫之人就是他。桓氏因他而起,蕭氏因他而滅,真真是……”

“我呸,什麼冒死進諫,分明是落井下石!此等無恥之徒,吾羞於與之同席……”

“……此言甚是有理啊。當年泗水一戰,陳國兵敗,諸公揣度陛下之意,皆不敢出頭提請陛下起復桓氏,便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將最擅詭戰的桓氏請回朝堂。誰想這李樹堂卻忽然來了這麼一出,生生將太……將廢太子推在了前頭,陛下對廢太子之忌,亦由之愈深……”

“……據我所知,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這廝進諫之後立時隱退,沓然無蹤,直待廢太子被廢才又重新入京。我曾隱約聽說,這李樹堂背後有人……”

“……我也聽過一樣的傳聞。更有甚者,道這李樹堂捨身伺虎、受命於人,潛於太子身側,便是爲了這雷霆一擊,將廢太子意圖染指九五之意,昭告於世。”<!--flagbqginfo-->

第二百六十一章 抵足眠第531章 我願納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677章 改門庭第372章 見曲水第956章 謝天子第930章 爲魚餌第214章 屠狗爾第522章 赴異鄉第375章 樑前燕第624章 斬鄉侯第1029章 風徐來第004章 陌上游第1047章 海天闊第749章 作羹湯第833章 願服輸第477章 香助興第367章 號凝微第145章 別有思第162章 小鬟嬌第065章 西窗齋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015章 黃柏紙第432章 名有刀第895章 恨當初第595章 林文信第453章 漢安侯第962章 金蛇衛第674章 四季春第500章 蜜之味第804章 請撫琴第155章 東風嫋第549章 虛實間第782章 遭罷黜第294章 折輕柳第241章 落雨否第341章 硃砂痣第527章 返埒縣第782章 遭罷黜第465章 賞花約第152章 牡丹匣第800章 姊妹杳第872章 鎏金鐲第176章 沐星月第936章 馬蹄疾第498章 喚阿素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224章 假亦真第163章 潑茶香第153章 攜芳櫻第191章 賞春茗第591章 知情否第552章 失舊簪第298章 青衿舞第783章 問冰鑑第299章 客忽來第084章 清月痕第452章 清暉斜第107章 梨園雪第788章 通光殿第1037章 墨少津第175章 鎖燕囊第407章 別上京第300章 薛陶會第596章 可撐腰第631章 美男衆第976章 當堂辯第442章 謀逆惑第300章 薛陶會第712章 碧玉簪第758章 養生息第491章 錦衣男第910章 換監軍第1023章 地動時第327章 喚焚琴第692章 出東門第127章 蒼涼意第974章 再訊問第588章 謙謙語第955章 端雅度第1019章 好坯子第210章 桃李年第793章 尚藥局第810章 不作準第078章 不速客第1043章 山鳥啼第182章 春意濃第306章 僞君子第476章 六月雪第183章 銀光轉第005章 薛二郎第460章 星盤動第1031章 不勝衣第325章 楚天闊第955章 端雅度第390章 觀閥閱第305章 桓九娘第999章 昔往矣第605章 拾花簪第1047章 海天闊
第二百六十一章 抵足眠第531章 我願納第二百七十五章 青澀郎第677章 改門庭第372章 見曲水第956章 謝天子第930章 爲魚餌第214章 屠狗爾第522章 赴異鄉第375章 樑前燕第624章 斬鄉侯第1029章 風徐來第004章 陌上游第1047章 海天闊第749章 作羹湯第833章 願服輸第477章 香助興第367章 號凝微第145章 別有思第162章 小鬟嬌第065章 西窗齋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015章 黃柏紙第432章 名有刀第895章 恨當初第595章 林文信第453章 漢安侯第962章 金蛇衛第674章 四季春第500章 蜜之味第804章 請撫琴第155章 東風嫋第549章 虛實間第782章 遭罷黜第294章 折輕柳第241章 落雨否第341章 硃砂痣第527章 返埒縣第782章 遭罷黜第465章 賞花約第152章 牡丹匣第800章 姊妹杳第872章 鎏金鐲第176章 沐星月第936章 馬蹄疾第498章 喚阿素第二百零八章 空谷音第224章 假亦真第163章 潑茶香第153章 攜芳櫻第191章 賞春茗第591章 知情否第552章 失舊簪第298章 青衿舞第783章 問冰鑑第299章 客忽來第084章 清月痕第452章 清暉斜第107章 梨園雪第788章 通光殿第1037章 墨少津第175章 鎖燕囊第407章 別上京第300章 薛陶會第596章 可撐腰第631章 美男衆第976章 當堂辯第442章 謀逆惑第300章 薛陶會第712章 碧玉簪第758章 養生息第491章 錦衣男第910章 換監軍第1023章 地動時第327章 喚焚琴第692章 出東門第127章 蒼涼意第974章 再訊問第588章 謙謙語第955章 端雅度第1019章 好坯子第210章 桃李年第793章 尚藥局第810章 不作準第078章 不速客第1043章 山鳥啼第182章 春意濃第306章 僞君子第476章 六月雪第183章 銀光轉第005章 薛二郎第460章 星盤動第1031章 不勝衣第325章 楚天闊第955章 端雅度第390章 觀閥閱第305章 桓九娘第999章 昔往矣第605章 拾花簪第1047章 海天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