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端雅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不得不說,太子就是太子,一下子便指出了俞氏證詞中最薄弱的一環,且亦將三皇子狠狠地嘲諷了一回。

三皇子說了半天,真正能拿得出手的證據卻是一樣也沒有,更沒有直接的證人,唯有俞氏的所謂證詞還算有點樣子,卻也起不到一錘定音之效。

秦素看了太子一眼,心下倒也佩服。

當今世上,見過那檀木印真容的,唯秦素一人而已。就算在前世,見過那印章的人也很有限。而這一世,據秦素所知,因爲她這個公主已然被認回皇族,中元帝便沒了那麼多唏噓遺憾之情,應該是從不曾將印章拿出來把玩感嘆的。

“那位皇子”,一定也不知道檀木印上頭刻着哪幾個字。

既然他不知道,俞氏麼,怕就更不知道了。

秦素以眼尾餘光看向俞氏,卻見她肅容斂眉,風度端雅,太子殿下的一番言語,並不曾令她有半點異動。

秦素彎了彎眉。

想來,對方手中真正的底牌,還沒翻出來呢,所以對方並不急。

這樣正好,因爲她也不急。

她施施然地揀起茶盞,啜了口茶,耳聽得旁邊響起了一陣衣帶摩擦之聲,旋即便是三皇子的聲音響了起來:“太子殿下若要專意挑錯兒,則確實容易。到底這也是十多年前的事兒了,誰又能記得那般清楚?就算有物證,那也是十多年前的老物件兒了,一時半刻之間又去哪裡找尋?所剩者,唯有人證而已。”

他一臉誠懇地說着話,俊秀的面容在燭火下熠熠生輝:“如今還要求得父皇允准,兒臣要再喚二人前來作證。”語罷轉向太子,面露溫笑:“想來,人證再多上幾個,殿下也總會信上一二的罷。”

“誠如此言。”中元帝似是很認同他的觀點,一面便將手撫向了金冠,懶懶地一揮衣袖:“老三的請求,孤準了。”

那一刻,他的神情堪稱愉悅。

三皇子劍指何方,如今已然十分清晰。

而三皇子此舉的目的,亦正合中元帝心意。

桓氏,始終是他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大問題。

此前是,此時更是。

如今,一萬精銳盡滅的桓氏,就是隻沒了牙的老虎,三皇子此時便是適時送上了一頂大大的帽子,這帽子上明晃晃的“欺君謀逆,論罪當誅”八個大字,直叫中元帝打從心底裡覺得那麼地合意。

汾陰桓氏,是遠甚於強趙兇唐的敵手,如臥榻之側的一柄利刃,讓他沒有一夜能夠睡得安穩。

外敵終究在外,一時間是殺不到皇城裡來的,而重返大都的桓氏,纔是他郭氏皇朝的心腹大患。

只要將桓氏打掉,並想法子消去另幾姓手中的力量,再將士族門閥的爪子剁下幾隻來,則大陳便會真的改姓郭,而不是如現在這般,身爲皇族的郭姓反倒不在大姓之列,他一個皇帝無論做什麼,都是處處受制。

中元帝的視線,緩緩地在秦素的身上一掃,脣角微勾。

真真可惜,縱然他以爲,眼前這位美豔的公主未必是假,當此情形下,卻也只能讓她從晉陵公主郭元巧,變成桓十三娘了。

所謂朝局,所謂政治,永遠利益至上、輸贏爲先。至於俗人之間的親情兒女,誰會在意?

“父皇,證人在此。”三皇子的語聲傳來,打斷了中元帝的思緒。

他凝目看去,便見玉階下跪着一雙男女。

此二人皆是一身的素布衣裳,瞧來年紀甚輕,縱然是伏在地上的,二人漆黑的發頂上卻蘊出了光澤。

“報上名來。”三皇子和聲說道,卻也有幾分潢潢威儀的味道。

“草民秦彥柏(民女阿葵),躬請天子聖安。”跪在地下的男女齊聲說道,看上去倒像是有人教過的,禮數並不算寒磣。

聽着這熟悉的聲音,秦素彎着的眉眼,又向下加深了一些。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底牌了。

很好,很合她的心意。

中元帝卻是沒去管她的表情,只淡淡掃過這對男女,“嗯”了一聲,微蹙了眉:“這兩個又是什麼人?爲何有一人姓秦?”

“父皇聖明。”三皇子恭維了一句,俊面微垂:“啓稟父皇,這秦彥柏便是青州秦氏三郎君,當年與秦氏六娘乃是兄妹關係。前年秋時,漢安鄉侯長子怒闖秦府,親手殺了秦彥柏的胞妹,斷去了秦彥柏一條手臂。秦彥柏便被秦氏報了病亡,從此流落異鄉,苟且偷生。”

他充滿感情的語聲因大殿中迴響着,幾多感嘆、幾多惻然。

衆人看向秦素的眼神之中,再度有了幾許莫名的意味。

三皇子此時便又道:“至於這叫阿葵的使女,不知父皇可還記得,兒臣之前說過,當年服侍皇妹妹的那些貼身使女大多是或死或失蹤,而這個阿葵,當年亦是服侍皇妹妹的,後來落水而亡。因她死的時辰不吉利,當時她便被秦家僕役擡去了亂葬崗。”

聽了這話,中元帝尚未開言,一旁的二皇子又湊了過來,眼冒精光地看着三皇子:“喲,那她不是死了麼?怎麼又活過來了?”說着又向阿葵身上打量了幾眼,目中隱着疑惑。

三皇子便笑道:“這阿葵原本並沒死,只是暫時閉過氣去了,在那亂葬崗上被冷風一吹,她便醒了過來,也算是逃得一命。”

二皇子“嘖嘖”了兩聲,上下打量着阿葵,直接問她:“阿葵,你且說說你是怎麼活過來的?又爲何會與你家三郎君在一處?”

阿葵聞言,立時身子輕顫,似是非常害怕,一時間竟是沒說出話來。

三皇子見狀,便向俞氏使了個眼色。

俞氏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移步走到阿葵身邊,柔聲道:“阿葵,你莫要怕,你且瞧瞧我是誰?”

阿葵怯怯地擡起頭來,看了俞氏一眼,驀地張大了眼睛:“大……大夫人?”

“便是我。”俞氏笑道,語聲十分溫柔,又指向了坐在一旁的阿蒲:“你再瞧瞧那是誰?”

阿葵順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睛立時張得更大了,脫口而出道:“阿蒲!”

第064章 含清愁第929章 鎖清秋第360章 攬花箋第967章 勿造次第162章 小鬟嬌第627章 已堪用第169章 柳花渡第649章 水蓮開第259章 襄武衛第711章 薛白衣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321章 無名氏第017章 欲行險第799章 從如流第929章 鎖清秋第530章 李威風第564章 風鐸吟第843章 互推諉第890章 避九川第696章 說正事第898章 雨成勢第325章 楚天闊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523章 軟顏溫第643章 青蓮宴第681章 美人圖第704章 蘆葦深第031章 會至親第634章 薛氏禮第513章 何所歡第954章 姑妄言第572章 去復返第249章 綠影沉第561章 心疾忌第193章 西風涼第166章 媚語儂第673章 紀朝宗第1023章 地動時第010章 何所憶第319章 大宗師第414章 掌中刃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788章 通光殿第406章 勿收金第019章 別連雲第144章 林下風第665章 論泗水第1038章 忽憶舊第二百三十六章 質子乎第459章 居偏舍第086章 去來辭第677章 改門庭第051章 趙姬瑩第1037章 墨少津第597章 進家庵第788章 通光殿第二百一十八章 苔痕綠第683章 中奇毒?第595章 林文信第876章 尋玉扣第908章 已驚蛇第076章 諸事繁第896章 潛秦府第432章 名有刀第814章 南山曲第471章 鳥鳴幽第156章 漱雨綿第644章 雪球燈第910章 換監軍第379章 景獨好第058章 析隱弊第021章 紫微術第515章 故人心第618章 杜容華第407章 別上京第591章 知情否第750章 請沉鉤第698章 老劉來第873章 嗅松香第343章 林侍衛第103章 鎖重門第197章 鄒承尉第636章 永壽殿第016章 五十金第210章 桃李年第058章 析隱弊第775章 拎小雞第372章 見曲水第1015章 品江山第938章 鐵衣寒第055章 法服說第612章 遺珠還第743章 驚聲語第026章 無戀棧第650章 畫不成第718章 散騎郎第983章 開山斧第476章 六月雪第217章 金御衛第957章 紅鯉珮
第064章 含清愁第929章 鎖清秋第360章 攬花箋第967章 勿造次第162章 小鬟嬌第627章 已堪用第169章 柳花渡第649章 水蓮開第259章 襄武衛第711章 薛白衣第二百零四章 卷薔薇第321章 無名氏第017章 欲行險第799章 從如流第929章 鎖清秋第530章 李威風第564章 風鐸吟第843章 互推諉第890章 避九川第696章 說正事第898章 雨成勢第325章 楚天闊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繼珣第523章 軟顏溫第643章 青蓮宴第681章 美人圖第704章 蘆葦深第031章 會至親第634章 薛氏禮第513章 何所歡第954章 姑妄言第572章 去復返第249章 綠影沉第561章 心疾忌第193章 西風涼第166章 媚語儂第673章 紀朝宗第1023章 地動時第010章 何所憶第319章 大宗師第414章 掌中刃第二百零二章 暮春抄第788章 通光殿第406章 勿收金第019章 別連雲第144章 林下風第665章 論泗水第1038章 忽憶舊第二百三十六章 質子乎第459章 居偏舍第086章 去來辭第677章 改門庭第051章 趙姬瑩第1037章 墨少津第597章 進家庵第788章 通光殿第二百一十八章 苔痕綠第683章 中奇毒?第595章 林文信第876章 尋玉扣第908章 已驚蛇第076章 諸事繁第896章 潛秦府第432章 名有刀第814章 南山曲第471章 鳥鳴幽第156章 漱雨綿第644章 雪球燈第910章 換監軍第379章 景獨好第058章 析隱弊第021章 紫微術第515章 故人心第618章 杜容華第407章 別上京第591章 知情否第750章 請沉鉤第698章 老劉來第873章 嗅松香第343章 林侍衛第103章 鎖重門第197章 鄒承尉第636章 永壽殿第016章 五十金第210章 桃李年第058章 析隱弊第775章 拎小雞第372章 見曲水第1015章 品江山第938章 鐵衣寒第055章 法服說第612章 遺珠還第743章 驚聲語第026章 無戀棧第650章 畫不成第718章 散騎郎第983章 開山斧第476章 六月雪第217章 金御衛第957章 紅鯉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