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隱可見

由隱堂之舉便可斷定,蘇長齡與隱堂是敵非友。

再退一步說,就算兩者互有關聯,前年纔是中元十三年,蘇長齡不過是個寂寂無名的士子罷了,他哪來的能量被隱堂瞧上?如果他真有這個本事,前世的蘇家也不會被人滅門。

如果出手的不是隱堂,那麼,這個出手之人,便很可能與隱堂有關。

墨三。

這個名字出現在秦素的腦海,幾乎是順理成章之事。

隱堂裡有墨氏子弟,而墨三,也是墨氏子弟。

如果墨三與趙國的墨氏子弟之間有聯繫的話,那麼,他從隱堂那裡拿到這種藥,也並非不可能。

而墨三,又曾經是桓氏的門客……

秦素的眼睛亮了亮,旋即,她便又攥緊了手中的柳條。

不知從何時起,她的掌心裡,竟然生出了滿把的潮汗。

桓氏……墨三……墨氏子弟……隱堂……

這條線,在那戶士族幾乎滅門與蘇長齡的變化這兩件事上,隱約可見。

蹙眉思忖良久後,秦素終是長出了一口氣,將柳條拋去了一旁。

“阿忍,再給你主公傳句話。”她沉聲說道。

阿忍上前一步,躬身道:“是,殿下。”

秦素將聲音放得極輕,一字一頓地道:“隱堂之事,或與桓氏有關,叫他小心。”

阿忍鄭重地應諾了一聲,退去了一旁。

秦素停下了腳步,於道上駐足,外表看來是在欣賞初春景物,而實際上,她的思緒卻轉得飛快。

前世時,隱堂與桓氏是絕對的對立面,這一點秦素可以肯定,因爲,那個在泗水關佈下奇陣、大敗陳國的謀士,便是隱堂派去的暗樁。而在那一役中,桓氏府兵死傷極爲慘重,且折損的還是最精銳的兵馬。

當然,秦素不排除這其中有其他幾姓聯手陷害,故意讓桓氏府兵送死的可能。但無論如何,這一役,於桓氏而言,卻是極爲關鍵的一役。此戰之後,桓氏府兵力量大減,最終於太子之爭中,被中元帝一舉滅了族。

思及此,秦素便又蹙起了眉。

她好像還漏了一件大事。

前世時,桓氏之所以迴歸朝堂,是因爲陳趙兩國曾有一場大戰,陳國大敗,中元帝這才起了召回桓氏之意。

後來桓氏被滅,在他們的罪狀中便有一條,說當年的那場大戰,其實是桓道非勾結趙國大將軍演的一齣戲。

而這一世,這場大戰,並沒有發生。

中元帝召桓氏迴歸,原因成謎?

不過,從時間上來推斷,中元帝有召回桓氏之意,是在唐、陳兩國發生的兩起大型刺殺事件之後。

亦即是說,在這兩起事件中,一定有什麼契機,引發了中元帝命桓氏迴歸的念頭。

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兩起刺殺,與前世的那場大戰,起到的效果是相同的。

而不同的是,這一次桓氏沒有以“自損八百”,而不費一兵一卒,輕輕鬆鬆便回了大都。

從力量上看,這一世的桓氏,比前世的桓氏要強得多。而中元帝對桓氏的忌諱,亦遠超前世。

這般想着,秦素忍不住有點恍惚起來。

如果不是此刻正站在宮道之上,她甚至要懷疑,她是不是重生去了桓家,幫助桓家躲過了前世一個又一個的大劫?

雖然明知絕無此種可能,可是,這念頭卻始終在秦素的心頭揮之不去,直到回到永壽殿後,她還是有些心緒不寧。

阿慄是知道秦素與阿忍的秘談的,此時見她神情怔忡,枯坐於梳妝鏡於發呆,她便輕手輕腳地走上前來,低聲問道:“殿下可是哪裡不舒服?”

秦素聞言,略略回過了神,便伸了個秀氣的懶腰,淡聲道:“也沒哪裡不舒服,就是這大都的春天也這樣冷,走在外頭也伸不開手腳,卻也氣悶得緊。”

阿慄便笑道:“殿下說得正是呢,前兩天我還見嫗在那兒曬皮褥子,嫗說這褥子怕不得用到五月天才能撤下去。”

“五月天?那也太過了罷”秦素不由失笑,搖了搖頭,道:“嫗的身子骨最是怕冷,你去叫人給嫗再送些炭去,不夠了從我這裡領。”

對於從白雲觀跟過來的這羣老僕役,秦素還是相當體恤的,除了對她們的信任之外,也是要在永壽殿的其他宮人那裡造成一個印象,即對於忠心耿耿之人,晉陵公主是極爲看重的。

見秦素髮了話,阿慄便自領命而去,秦素這廂則行至側殿,正想要叫阿梅將上回做的幾件針線活計拿來瞧瞧,忽見白芳華走進來稟道:“殿下,邢大監才使了人過來報說,江家的女郎們到了。”

“是麼?”秦素回身看着她,滿面皆是笑意:“她們來得可真巧,我還正閒來無事呢。”語畢停了停,又問:“父皇可知此事?”

白芳華躬身道:“回殿下,陛下已經知道這事兒了,人還是從前頭領進來的呢。陛下說了,叫江家女郎直接來永壽殿給殿下請安,如今還要請殿下的示下,是叫她們現在就過來,還是等用罷了午膳再說。”

“不必等啦,現在就叫她們過來罷。”秦素笑吟吟地說道,那雙如蘊湖煙的眸子裡,閃動着欣悅的神情:“就在正殿見一見便是,叫人替我更衣,我要穿那件新做的粉霞桃花裙。再,叫人去廚下瞧瞧有沒有新鮮果點,”

見公主殿下心情大好,白芳華自也是歡喜,便吩咐宮人進來服侍,又叫人去小竈上瞧點心,她自己則親自去外頭傳話,一時間,永壽殿裡實是熱鬧得很。

約莫半炷香之後,那殿門外便走來一羣妙齡女郎,皆穿着一水兒的紗羅衣裙,大的不過十五、六歲,小的也就十二、三歲,望去便如一把水蔥兒也似,立在殿外迎着東風,彷彿隨風而來,直叫滿殿春意盎然。

秦素端坐於正殿的寶座上,眼見着那羣女郎在白芳華的引領下,款款步入殿中,齊齊折腰行禮,那一聲整齊的“晉陵公主殿下千歲千千歲的”請安聲,便如**鶯輕啼,很是悅耳動聽。

第343章 林侍衛第588章 謙謙語第085章 疏雪影第739章 卻輕嗔第823章 見蘭花第776章 《長清》絕第1010章 無把握第450章 聞阿姨第571章 當年事第711章 薛白衣第682章 憶青衿第869章 話涼亭第793章 尚藥局第1011章 可願看第181章 林間語第920章 僕不胖第885章 披氅衣第065章 西窗齋第452章 清暉斜第692章 出東門第043章 團香雪第412章 笨侍衛第913章 論孝義第585章 瀟瀟雨第362章 紫微冊第443章 無盯梢第187章 詢玉佩第683章 中奇毒?第768章 出花窗第124章 何不爲第144章 林下風第452章 清暉斜第431章 福運隆第305章 桓九娘第391章 阿堵郎第001章 草堂秋第599章 誹而行第737章 香氤氳第450章 聞阿姨第001章 草堂秋第829章 金蓮池第163章 潑茶香第843章 互推諉第825章 白衣郎第037章 入東籬第821章 正空虛第983章 開山斧第817章 三雕策第1014章 平湖雪第二百三十二章 殘垣行第804章 請撫琴第648章 朝天紫第729章 任光祿第105章 寂滅生第896章 潛秦府第818章 賀雲嘯第1046章 兩不欠第099章 輕拂雪第503章 非天災第503章 非天災第983章 開山斧第848章 陳惠姑第998章 謝相助第119章 嬌謔語第890章 避九川第251章 承吉言第751章 溪水清第二百六十一章 抵足眠第333章 告密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臨深井第446章 當堂責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741章 裙上拂第845章 拖延策第028章 難自支第1002章 勿姑息第300章 薛陶會第233章 黎明前第686章 贈領緣第256章 廣陵意第955章 端雅度第575章 述因果第840章 煮雪齋第325章 楚天闊第979章 金御現第091章 沛雨園第889章 約明日第578章 如潑婦第963章 涼夜吟第490章 女管家第489章 巧手坊第772章 莫難過第556章 暖意生第299章 客忽來第770章 龍陽好第118章 纖絲帚第393章 折梅蕊第986章 梅初綻第350章 秋水韻第244章 飄香館
第343章 林侍衛第588章 謙謙語第085章 疏雪影第739章 卻輕嗔第823章 見蘭花第776章 《長清》絕第1010章 無把握第450章 聞阿姨第571章 當年事第711章 薛白衣第682章 憶青衿第869章 話涼亭第793章 尚藥局第1011章 可願看第181章 林間語第920章 僕不胖第885章 披氅衣第065章 西窗齋第452章 清暉斜第692章 出東門第043章 團香雪第412章 笨侍衛第913章 論孝義第585章 瀟瀟雨第362章 紫微冊第443章 無盯梢第187章 詢玉佩第683章 中奇毒?第768章 出花窗第124章 何不爲第144章 林下風第452章 清暉斜第431章 福運隆第305章 桓九娘第391章 阿堵郎第001章 草堂秋第599章 誹而行第737章 香氤氳第450章 聞阿姨第001章 草堂秋第829章 金蓮池第163章 潑茶香第843章 互推諉第825章 白衣郎第037章 入東籬第821章 正空虛第983章 開山斧第817章 三雕策第1014章 平湖雪第二百三十二章 殘垣行第804章 請撫琴第648章 朝天紫第729章 任光祿第105章 寂滅生第896章 潛秦府第818章 賀雲嘯第1046章 兩不欠第099章 輕拂雪第503章 非天災第503章 非天災第983章 開山斧第848章 陳惠姑第998章 謝相助第119章 嬌謔語第890章 避九川第251章 承吉言第751章 溪水清第二百六十一章 抵足眠第333章 告密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臨深井第446章 當堂責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741章 裙上拂第845章 拖延策第028章 難自支第1002章 勿姑息第300章 薛陶會第233章 黎明前第686章 贈領緣第256章 廣陵意第955章 端雅度第575章 述因果第840章 煮雪齋第325章 楚天闊第979章 金御現第091章 沛雨園第889章 約明日第578章 如潑婦第963章 涼夜吟第490章 女管家第489章 巧手坊第772章 莫難過第556章 暖意生第299章 客忽來第770章 龍陽好第118章 纖絲帚第393章 折梅蕊第986章 梅初綻第350章 秋水韻第244章 飄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