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曲無直

“左思曠要走漢安鄉侯的路子,也算沒走錯。”薛允衡將信重新看了一遍,便隨手擱置一旁,語氣很是閒逸。

他也是聽那秦府送禮的管事提了兩句,這才記起江陽郡是有一個左氏,不過是個極小的/士族罷了,比秦家還不如,他哪裡有心情多問。

不過,那個姓董的管事卻也有趣,明明是爲了秦家而來的,卻鮮少說話,倒叫另外一個左家陪同的管事搶在前頭,左思曠這個名字,便被他反反覆覆地提及了多次。

薛允衡叫人去查左思曠,還是因爲秦氏。

這倒並非是他對左思曠這個人感興趣,而是因爲,薛允衡對秦家觀感不惡。

確切地說,他是對秦家六娘並無惡感,甚至還有一絲隱隱的欣賞。

一個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孤身回府奔喪,行事說話卻極有章法,整個路途安靜得如同隱去了形跡,一句多話不言、一步多路不行。

其後桃木澗路遇強人、亂箭齊發,秦六娘亦十分沉着,被僕從拋下時更無哭鬧,爲薛允衡省去了許多手腳。直到最後青州城外的話別,秦六孃的一言一行,亦是進退有度。

坦白說,薛允衡當時很是感慨了一番的。

他想起他那幾個十多歲的妹妹,以及他平生所見的各種樣貌、各種類型的小娘子們,那一個個嘈切如麻雀、胡攪如蠻牛、看見個蜜蜂就嚇得發抖、動不動就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委實讓人頭疼。

也正是因了對秦六娘並無惡感,所以,他不僅叫人去查了左思曠,亦將秦家的禮物收下了,還表達了遜謝之意。

這是他身爲薛氏子弟,能夠給予秦家的最大禮遇。

“侍郎,此事內有隱情。”何鷹低沉的聲音驀地傳來,薛允衡立時轉回了心神。

“此話怎講?”他漫不經心端詳着自己的手指,眸色淡然。

何鷹便道:“就在屬下來之前,收到了資中縣快馬傳來的口信,說是那何都尉所遇之險乃人爲所致。”

“哦?”薛允衡挑起了一道長眉,眼神中有了些許玩味,“小小的江陽都尉,竟也有人圖謀設局?”

“正是。”何鷹說道,“那傳來的口信說,何都尉原定是沿連雲山北麓山道回至漢安的,不想左思曠卻帶着幾個人快馬追上了他,說是那一帶氣候潮溼,山路恐會發生石崩,便領着何都尉轉去了另一條路。結果那山石果然滾落了下來,恰巧便滾在何都尉原先設定的歸路上,左思曠也算救了他一命。我們的人因一直盯着左家,故在事發後第一時間便去查了查,結果發現那滾石上有捆縛繩索的印記,於是便又沿那落石之路回溯查探,果然於半山處找到了十餘根斷藤,皆是被利刃砍斷的,斷藤下有一大塊凹槽,與那落石尺寸相合,旁邊足印紛亂,據推算至少是四、五名成年男子留下的。不過那留下痕跡的繩索卻未找到。”

薛允衡一面聽,一面微闔雙目沉思,待何鷹語罷,便輕輕頷首道:“原來如此。想必那山石原是被藤蔓纏繞,並不會掉下來,有人砍了藤蔓再以細繩縛之,適時推落山崖,就是想謀害何敬嚴。”

何鷹聞言,面上飛快地閃過了一絲古怪之色,低聲道:“侍郎,那斷石,恐並非以謀害何都尉爲目的。”

薛允衡一下子睜開了眼睛,微帶訝然地看着何鷹:“居然不是謀害?那是爲何?”

何鷹沉聲說道:“稟侍郎,我們的人查出斷石有異,因恐被人發現,便原封未動撤了回去,只留了周鯤與孫猊二人於原地監視。他二人報說,小半個時辰後,便有一隊人悄悄掩上山崖,將那落石處的痕跡盡皆抹了去,甚至還搬來雜草填滿了凹坑。那羣人形跡不顯,衣着也無甚標誌,因聽他們一直悄聲抱怨什麼‘左家礙事’,又道‘郎主的功勞被他搶了’之類,周鯤他們心下生疑,便分了兩路,孫猊給我們的人報信,周鯤便遠遠地綴着他們。後來周鯤回報說,這一行人下山後直奔縣城進了一所宅子,他找人問了問,那宅子乃是程家的,這程家的家主,便是江陽郡新任郎中令程廷楨。”

“居然還有程家?”薛允衡輕聲自語,眸中玩味之色愈濃,“倒也有趣。”

何鷹此時便又續道:“因查到了程家,我們便又順便往下挖了挖,卻挖出了幾件事。其一,約兩個月前,秦家連雲田莊逃了兩個奴僕,其中那女奴在逃跑後,曾捧着什麼東西偷偷去了程家開在連雲鎮的書鋪。其二,便在秦家逃奴事發後不久,程廷楨便走通了何都尉之妻戚氏的路子,據說是獻了什麼重禮,就此在何都尉面前說上了話。其三,左思曠之妻秦氏,曾於秦府大喪之時回孃家討要過什麼東西,卻是空手而歸。最後,程、左二人似皆想攀上漢安鄉侯,而何都尉起先是中意左思曠的,如今程廷楨冒了出來,他便有些搖擺不定,似要在這二人中擇一人薦之。”

“竟有此事?”薛允衡喃喃地道,眸光微冷,脣角卻是輕輕一勾,勾出一抹譏誚的弧度:“原來如此。”

這些小士族之間的爭鬥算計,比起大士族亦是不遑多讓了,且正因了家族小,故行事越發無所顧忌,所施伎倆亦花樣百出。

程廷楨先是截去了秦家某物,獻予何敬嚴之妻,估計是投其所好。其後,程廷楨再設落石之局,無非是想撈個“救命之恩”的功勞,以期在何敬嚴面前再立一功,以便更快地與漢安鄉侯拉近關係。

而左思曠失了秦家之物,不知通過什麼方式,卻是知曉了落石之局,於是半道里殺將出來,將何敬嚴引去別路,白白廢掉了程家的這一場苦心謀劃,還將救命功勞也搶了過去。如今這二人各自在何敬嚴面前露了個臉,也算鬥了個旗鼓相當。

薛允衡越想越覺可笑,復又可哀,勾起的脣角緩緩放平,眸色越發冷冽:“曲不思直,直不求正。這便是我陳國士族之現狀,這便是所謂的書香士族、清流高士。可笑!可鄙!”

他語聲大有悲愴之意,神情似哀似笑,又似無比憤慨。何鷹不敢接話,只靜靜侍立於一旁。(未完待續。)

第944章 終計成第298章 青衿舞第685章 問蘭草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593章 以死絕第523章 軟顏溫第553章 錦屏人第489章 巧手坊第978章 知行蹤第524章 膩香膏第225章 清光皎第965章 盡於此第940章 改天命第740章 握春風第393章 折梅蕊336章 再無涉第513章 何所歡第066章 青絲君第908章 已驚蛇第468章 人不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327章 喚焚琴第615章 繚綾亂第223章 拾翠居第380章 約瘦腰第191章 賞春茗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089章 暮與朝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446章 當堂責第666章 父嫉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514章 素白履第367章 號凝微第931章 尋舊物第287章 來時夢第862章 移別居第1004章 風花斜第378章 雪中行第552章 失舊簪第665章 論泗水第416章 數碗血第504章 論嫁娶第1042章 吾之弟第989章 鐵騎出第475章 忽重疾第327章 喚焚琴第422章 灰衣女第065章 西窗齋第893章 迷心術第104章 暗香逐第437章 無生還第687章 八仙湯第795章 贈玉珮第二百三十五章 雲天下第453章 漢安侯第1025章 如稚子第233章 黎明前第110章 嫋餘音第088章 錦簾春第418章 虧一簣第625章 絕筆書第992章 欲何爲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980章 有一言第607章 願引路第415章 來做事第364章 禮先至第897章 憶相逢第529章 村夫耳第160章 東陵叟第471章 鳥鳴幽第611章 尚主例第997章 鐵索寒第057章 潁川秦第105章 寂滅生第844章 雨驟急第005章 薛二郎第940章 改天命第443章 無盯梢第016章 五十金第776章 《長清》絕第747章 石榴箋第625章 絕筆書第410章 何去從第343章 林侍衛第954章 姑妄言第137章 需謹持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149章 水亭風第739章 卻輕嗔第313章 囊中物第286章 非常人第1003章 梅雪茶第148章 卻低迴第088章 錦簾春第650章 畫不成第579章 步步陷
第944章 終計成第298章 青衿舞第685章 問蘭草第三百五十八章 聞廣陵第593章 以死絕第523章 軟顏溫第553章 錦屏人第489章 巧手坊第978章 知行蹤第524章 膩香膏第225章 清光皎第965章 盡於此第940章 改天命第740章 握春風第393章 折梅蕊336章 再無涉第513章 何所歡第066章 青絲君第908章 已驚蛇第468章 人不見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327章 喚焚琴第615章 繚綾亂第223章 拾翠居第380章 約瘦腰第191章 賞春茗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089章 暮與朝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446章 當堂責第666章 父嫉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淡香拂第514章 素白履第367章 號凝微第931章 尋舊物第287章 來時夢第862章 移別居第1004章 風花斜第378章 雪中行第552章 失舊簪第665章 論泗水第416章 數碗血第504章 論嫁娶第1042章 吾之弟第989章 鐵騎出第475章 忽重疾第327章 喚焚琴第422章 灰衣女第065章 西窗齋第893章 迷心術第104章 暗香逐第437章 無生還第687章 八仙湯第795章 贈玉珮第二百三十五章 雲天下第453章 漢安侯第1025章 如稚子第233章 黎明前第110章 嫋餘音第088章 錦簾春第418章 虧一簣第625章 絕筆書第992章 欲何爲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980章 有一言第607章 願引路第415章 來做事第364章 禮先至第897章 憶相逢第529章 村夫耳第160章 東陵叟第471章 鳥鳴幽第611章 尚主例第997章 鐵索寒第057章 潁川秦第105章 寂滅生第844章 雨驟急第005章 薛二郎第940章 改天命第443章 無盯梢第016章 五十金第776章 《長清》絕第747章 石榴箋第625章 絕筆書第410章 何去從第343章 林侍衛第954章 姑妄言第137章 需謹持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149章 水亭風第739章 卻輕嗔第313章 囊中物第286章 非常人第1003章 梅雪茶第148章 卻低迴第088章 錦簾春第650章 畫不成第579章 步步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