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薛氏禮

秦素端坐於椅上,面上始終掛着一絲淺笑。見着有趣新鮮的賀禮,她便笑着點點頭;見着華貴富麗的賀禮,她便點頭笑一笑;就算是那些明顯是拿來敷衍的、既無趣也不華貴的禮物,她也是邊笑邊點頭。總之就是沒有好惡,全部笑納。

她很清楚,今日她就是來給衆人觀賞的,只要一行一止合乎規矩,她這名聲便也傳出去了。縱然現在的她對名聲根本不介意,但名聲越好,她便越容易行事,這也是她不得不承認的。

就在秦素笑得兩腮發酸,整張臉都要僵住的時候,終於,那小監唱出了“薛”這個姓氏。

秦素屏住了呼吸,儘量不讓自己表現得太過焦急。

遠遠地,便見兩個小監擡着一樣事物,從大殿的另一側走了過來,那事物的上頭蒙着大塊的玄色方巾,方巾的邊緣垂了下來,露出了繡在四角的流蘇。

這是什麼鬼東西?

秦素簡直要皺眉頭。

如果不是場合不對,她真想現在跳起來大喊:“薛大,我叫你給我帶的可不是這東西,你到底在幹嘛?”

可是,此時顯然不是她能夠大喊的時候。

不僅不能大喊,她還必須表現得平靜而優雅,只能稍稍地擡起頭來,將視線往下掃了掃。

終於看見薛允衍了。

這廝此時正一臉淡然的神情,跟以往沒半點不同,從表情上根本就猜不到他在想什麼。

至於薛允衡,卻不在他身邊。

薛二怎麼沒來?

這念頭在秦素的心底只是一晃而過,很快地,她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件蒙着布的事物上。

“陛下,此乃我薛氏所贈賀禮,請看。”薛允衍越衆而出,朗聲說道。

即便面對着當今皇帝,他的態度也與平常無甚兩樣,淡靜而廓遠,仿若山水寫意。

這種淡定從容的風度,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衆人還是會賞一賞的。

只可惜,這風度絕佳之人卻是薛允衍——著名的鐵面郎君、鐵公雞——薛大郎,比他弟弟薛允衡還要難纏百倍,自就任御史中丞以來,一雙辣手、一支鐵筆,不知彈劾過多少官員,連你在路上隨便歪下帽子他都要彈劾,可謂人見人憎、鬼見鬼愁。

見是他走了出來,中元帝竟也不自覺地把身子坐端正了些。

這個鐵面無私的御史中丞,偶爾也會來諫一諫皇帝,皇帝在上朝的時候略走一回神,他就要上來講兩句冷話,那話說得吧,也不能說是難聽,就是特別地叫人膈應。

見中元帝正襟危坐,一衆官員立時人人肅然,就彷彿薛允衍不是來送賀禮的,而是來彈劾誰的。

依常理說,送賀禮這種事情,是論不到薛允衍出馬的,而是應當由薛郡公親自來才行。

只是,打從去年墜馬受傷開始,到現在都快一年了,薛郡公的腿傷都還沒好齊活,此時自也是不曾露面。而這獻禮之人,便換成了萬年無表情的薛氏大郎君。

此刻,只見這位鐵面郎君移步上前,動作灑然地將那布巾掀開,露出了裡面的事物。

竟是一面形狀怪異的鼓!

秦素原已失望無比的心,在這一刻又漲滿了希望的風。

這麼古怪的東西,想必還有後文。

心中如此作想着,秦素已然擡起頭來,凝目看向了薛允衍。

“這是何物啊?”想是心情好的緣故,中元帝興致頗高,不待秦素髮問,他已然先問了出來。

薛允衍聞言便躬了躬身,淡聲道:“稟陛下,這面圓鼓乃是自大唐而來的一樣樂器。臣曾有所聞,說是那大唐的雜耍藝者有一門奇絕之技,能在鼓上以足尖舞蹈,踩踏鼓點之餘,更能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動作,堪爲一絕。臣今有幸,在大都覓得一位唐國雜藝者,恰好身懷此絕技,便此獻予晉陵公主殿下。”

“哦,這倒是有趣得很。”中元帝挑了挑眉,看向薛允衍的視線裡含了一絲怪異。

他是真沒想到啊,素來行事板正到無懈可擊的薛氏大郎君,竟然還會送上如此討巧古怪的賀禮,今兒這太陽難道是打西邊兒出來的?

不只中元帝吃驚,衆人此時亦皆是滿臉愕然,有好些人還拿衣袖擦了擦眼睛。

薛大郎今日之舉,簡直堪稱諂媚!

一定有問題,有大問題!

羣臣中有不少心思活絡之人,瞬間便聯想到了最近聽來的一個傳聞:

據說,薛大郎與江三孃的婚事,黃了!

薛氏與江氏聯姻,這本是一樁美談,只是那江三娘似是得了重病,看看有不治之相,江家人卻也厚道,主動尋到了薛家,請薛家退了親。

大陳的風氣倒還算開明,就算家族中有退親的女子,只要理由得當,也並不會影響到姊妹們的名聲。再者說,那可是位列七姓之一的江氏,他們家的女郎向來以聰慧善治家而著稱,是整個大陳最搶手的子婦人選,就算江三娘被退了親,也絲毫影響不到他家其他女郎的出嫁。

結合這件事看來,薛大郎此舉,實是意味深長啊。

他會不會是因爲婚事告吹,於是便把目標轉向了……公主殿下?!

一瞬間,許多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隨後又是一臉的義憤填膺。

薛大郎這臉皮,實在太厚!

什麼鐵面無私,什麼公正無情,卻原來骨子裡竟是趨顏附勢之輩!

那些自以爲想明其中關竅的人,立時都用一種鄙夷的目光看向了薛允衍,隨後又彼此交換着心照不宣的眼神,並露出了“我懂,我都懂”的神情。

各路人等的心思變化,對薛允衍根本沒有絲毫影響。

他仍舊一臉淡然地站着,涼靜的語聲似若西風,在大殿中緩緩拂過:“以臣所見,公主殿下尚且年幼,正是天真爛漫的年紀,臣以爲與其浪費民脂民膏、將那些金銀之物堆滿大殿,倒不若以一場有趣的雜耍得來殿下的歡欣一笑來得更好,也更對得起我等身爲臣子的本分。”

此言一出,衆人絕倒。

還以爲薛大郎轉性了呢,原來薛大郎還是那個薛大郎,真是一點兒沒變。

第943章 接戰報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499章 再入懷第1050章 藏劍名 大結局第448章 碧水閣第581章 何曾錯第197章 鄒承尉第741章 裙上拂第989章 鐵騎出第587章 悚然驚第400章 人已逝第654章 風正起第922章 忽斷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942章 萬壽宴第614章 弄櫻桃第495章 皆是色第178章 編尺素第356章 入轂中第052章 雪千樹第371章 水正吉第099章 輕拂雪第1041章 遍蒼涼第1042章 吾之弟第774章 荒徑上第450章 聞阿姨第948章 撫華勝第130章 局中謀第123章 胭脂引第084章 清月痕第324章 窗前柳第026章 無戀棧第986章 梅初綻第113章 傲霜圖第372章 見曲水第792章 願還鄉第859章 顧家事第160章 東陵叟第685章 問蘭草第926章 爲暗樁第814章 南山曲第310章 林守誠第912章 請獻計第582章 漸揭曉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1028章 何以恨第1046章 兩不欠第535章 水中影第329章 墨氏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936章 馬蹄疾第405章 碼頭邊第217章 金御衛第388章 鉛雲重第160章 東陵叟第343章 林侍衛第057章 潁川秦第1047章 海天闊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539章 雨霖霖第255章 火鳳印第717章 得贈花第141章 霍家姝第460章 星盤動第571章 當年事第512章 臨瀑影第738章 莫大監第849章 辯方向第224章 假亦真第894章 博南竇第407章 別上京第709章 非友也第410章 何去從第356章 入轂中第743章 驚聲語第018章 先攻心第621章 喚爾名第355章 拭墨痕第1035章 可憐蟲第077章 風骨論第389章 分涇渭第725章 探隱疾第914章 吾願往第455章 傳飛鴿第616章 三重因第175章 鎖燕囊第861章 終反目第017章 欲行險第875章 惠風殿第652章 中路院第058章 析隱弊第609章 悲聲咽第128章 怨猶會第378章 雪中行第380章 約瘦腰第1036章 皆虛妄第009章 前生技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136章 兼濟名第183章 銀光轉
第943章 接戰報第二百零一章 論紛繁第499章 再入懷第1050章 藏劍名 大結局第448章 碧水閣第581章 何曾錯第197章 鄒承尉第741章 裙上拂第989章 鐵騎出第587章 悚然驚第400章 人已逝第654章 風正起第922章 忽斷線第二百八十二章 何爲鳥第942章 萬壽宴第614章 弄櫻桃第495章 皆是色第178章 編尺素第356章 入轂中第052章 雪千樹第371章 水正吉第099章 輕拂雪第1041章 遍蒼涼第1042章 吾之弟第774章 荒徑上第450章 聞阿姨第948章 撫華勝第130章 局中謀第123章 胭脂引第084章 清月痕第324章 窗前柳第026章 無戀棧第986章 梅初綻第113章 傲霜圖第372章 見曲水第792章 願還鄉第859章 顧家事第160章 東陵叟第685章 問蘭草第926章 爲暗樁第814章 南山曲第310章 林守誠第912章 請獻計第582章 漸揭曉第二百六十七章 迷霧重第1028章 何以恨第1046章 兩不欠第535章 水中影第329章 墨氏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生機第936章 馬蹄疾第405章 碼頭邊第217章 金御衛第388章 鉛雲重第160章 東陵叟第343章 林侍衛第057章 潁川秦第1047章 海天闊第二百二十章 空庭月第539章 雨霖霖第255章 火鳳印第717章 得贈花第141章 霍家姝第460章 星盤動第571章 當年事第512章 臨瀑影第738章 莫大監第849章 辯方向第224章 假亦真第894章 博南竇第407章 別上京第709章 非友也第410章 何去從第356章 入轂中第743章 驚聲語第018章 先攻心第621章 喚爾名第355章 拭墨痕第1035章 可憐蟲第077章 風骨論第389章 分涇渭第725章 探隱疾第914章 吾願往第455章 傳飛鴿第616章 三重因第175章 鎖燕囊第861章 終反目第017章 欲行險第875章 惠風殿第652章 中路院第058章 析隱弊第609章 悲聲咽第128章 怨猶會第378章 雪中行第380章 約瘦腰第1036章 皆虛妄第009章 前生技第一百九十五章 段令史第136章 兼濟名第183章 銀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