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010【夜襲】

第10章 010【夜襲】

對於聰明人而言,有些道理一點就通。

王用士、費映環、魏劍雄等人,完全陷入了思維誤區,只想着如何防守縣城,卻沒考慮過可以主動出擊。

畢竟這是崇禎元年,農民起義還沒成爲普遍現象。

作爲知縣,王用士第一次遇到農民軍,而他手裡只有少數衙役,守城都還得連夜招募鄉勇。

趙瀚獻策,純屬臨時起意,甚至不清楚敵軍情報。

當時,他看到李主簿的頭顱,被人拎着沿街示衆,這才下定決心賭一把。

能殺主簿平民怨,知縣是個狠人啊!

既然是狠人,那就給出冒險計策。這叫看人下碟,也叫問客殺雞。

若換成一個庸碌之官,趙瀚肯定獻保守之策,他纔不會自討沒趣呢。

再次返回縣衙,待遇又不一樣,有吏員全程護送引導。

趙瀚雖然立下大功,卻並未沾沾自喜,態度恭敬的拱手說:“敢問老先生尊姓大名。”

估計是王知縣殺人立威,趙瀚又得知縣賞識,這個文吏不敢怠慢,賠笑着回答:“免尊,姓楊,喚作守中,縣衙禮房一小吏而已。”

“原來是楊先生。”趙瀚恭維道。

文吏忙說:“不敢當先生之稱。”

一路閒聊,漸至縣衙大門口。

大門西側設一門亭,地面明顯磨損嚴重,想必平時經常有人進出。

趙瀚隨口詢問:“那是什麼所在?”

文吏介紹道:“此乃申明亭,專用於和解小案。”

趙瀚頗感興趣,忙問其細節。

經過文吏一番解釋,趙瀚的固有認知被顛覆,原來明代審案不是直接擊鼓升堂。

縣衙大門西側,必建有申明亭。

財產糾紛、打架鬥毆等民事案件,得先到申明亭進行勸解。

案件雙方的裡甲長官,還有縣衙的相關文吏,一起對當事人陳說利害。若能庭外和解,則用不着打官司。若雙方都不肯讓步,那就擬狀擊鼓立案,由縣太爺親自升堂審理。

是不是非常熟悉?

司法調解啊!

這玩意兒是朱元璋首創的,可以把各地州縣長官,從雞毛蒜皮的小事裡解放出來。

當然也有缺陷。

隨着大明吏治敗壞,縣衙主官們開始怠政,啥事兒都讓文吏去處理。文吏可以和裡甲長勾結,在司法調解階段,威逼當事人讓步,導致弱勢方總是吃啞巴虧,許多積年老吏甚至因此掌控民事大權。

既然穿越回到古代,就必須瞭解各種社會情況,否則今後打官司都不知道該走哪扇門。

見趙瀚問這問那,似乎對縣衙很感興趣,文吏主動客串起了導遊。

他指着縣衙的第二道門說:“此乃儀門,並不常開。只有知縣上任、迎接貴賓、祭祀慶典……此類喜慶日子,纔會打開儀門出入。”

趙瀚立即領會:“禮儀之門。”

“小公子正解,”文吏又指着儀門東側的偏門,“此乃人門,又稱喜門,供縣尊及親隨出入。”

趙瀚指着西側的偏門問:“那道門呢?”

文吏解釋:“那是鬼門,又稱絕門。用於提審重犯,或者押解死囚赴刑。”

趙瀚說道:“晦氣。”

“可不正是晦氣嗎?靠得近些都陰風陣陣。”文吏笑着說。

儀門之內是大堂,知縣升堂審案的地方。

大堂東西兩側,是錢糧庫和武備庫,縣衙六房分置左右。錢糧庫由縣丞負責,相當於財務室兼檔案室;武備庫由典史負責,裡頭放着刑具、兵器及其清單。

“前面便是宅門,在下不便再送。”文吏止步道。

趙瀚拱手說:“多謝。”

宅門隔絕內外,有門房看守,想見知縣必須通報,不給錢一般不讓進,俗稱“走門子”。

宅門之內是二堂,知縣真正的日常辦公場所,穿過二堂纔到知縣的起居內宅。

趙瀚一路走走停停,牢記縣衙佈局。

這玩意兒是制式的,南北通行,記住一個就記住全部。

“小公子,你回來啦,”侍女笑道,“醫館剛把藥送來,我正準備去煎煮呢。”

趙瀚忙說:“讓姐姐費心了。”

交談幾句,侍女自去煎藥。

趙瀚來到病牀前,手貼小妹的額頭,還是有些發燙,但體溫已經降下來。

就怕又反覆,忽起忽落,讓人揪心。

趙瀚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戶看外面景色,心裡想的卻是夜襲是否順利。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五百壯士很快募集,而且還多出來幾十個。

王用士將這五百多壯士,臨時編爲十二伍。

又挑選二十四人,分別擔任伍長、伍副。也不做旗令訓練,只說擊鼓便前進,聽到敲鑼就撤退。

戰場出錯無所謂,反正他們的敵人更爛。

殺豬造飯,填飽肚子,再喝一碗壯行酒,王用士就親自率領部隊出發。

打着火把前進,王用士邊走邊說:“大昭兄,還打算繼續科舉?”

費映環一手握着劍柄,一手高舉火把,嘆息道:“吾弱冠之年便中舉,會試已考了二十年,總不可能半途而廢吧?”

“若一直科舉不第,難不成還要再考二十年?”王用士勸道,“別再考了,使錢去吏部走門路,以你費氏先祖的蔭澤,輕輕鬆鬆就能弄到一個知縣。”

費映環嘀咕道:“我考進士,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整個鉛山費氏。”

王用士不再說話,感覺費映環怪可憐的。

鉛山費氏,在第六代、七代和八代達到頂峰,每代平均兩個進士,舉人和秀才更是無數。

叔侄連登一甲,父子並中五魁,兄弟同爲閣部。

何其風光!

可從第九代開始,鉛山費氏開始衰落,竟連一個進士都不出。

第十代更慘,全是些秀才,費映環屬於唯一的舉人。

他是全族的希望,費氏主宗,還有分出去的橫林費氏、河口費氏、烈橋費氏、鵝湖費氏……都指望他光耀家族,費映環怎敢不繼續考下去?

費映環道:“休提這些,今日酣暢殺賊,也算沙場建功了。”

王用士搖頭慨嘆:“這算哪門子的沙場建功?一羣餓得走投無路的饑民而已。大昭兄打仗在今夜,愚弟打仗卻在今後,造福一方纔是我的戰場。靜海縣百廢待興,不知得耗多少心血,才能夠恢復些許生氣。”

費映環安慰道:“你安民,我讀書,與君共勉吧。”

“噠噠噠噠!”

黑暗中,一騎奔來。

魏劍雄翻身下馬:“縣尊,公子,快將火把滅了。”

王用士問道:“敵情如何?”

魏劍雄譏笑道:“那賊首踏破天,根本就不會打仗。別說派出哨探,竟連營寨都不扎,亂賊散住於鎮內民房,只在鎮外扔出幾人守夜。”

王用士瞬間安心,此戰必然勝利,當即下令道:“火把全部熄滅,前後抓住同伴腰帶,嘴裡銜着筷子噤聲行軍!”

五百多勇士,漸漸接近獨流鎮。

費映環、魏劍雄主僕倆,帶二百多人埋伏於鎮南待命。

王用士親率二百多人,繞去鎮東準備突襲。

鎮西是運河。

鎮北留給亂民潰逃。

王用士悄然繞去小鎮東側,稍許歇息準備,對揹着大鼓的陳典史說:“你來擊鼓!”

“遵命!”陳典史頗爲忐忑,又有些興奮。

王用士又說:“傳令下去,點燃火把!”

“咚咚咚咚咚!”

“殺呀,蕩平賊寇!”

寂靜深夜,沉悶的鼓聲響起,一支支火把被點燃,同時伴隨激烈的喊殺聲。

鎮南方向,費映環立即率衆響應。

幾百臨時招募的勇士,將三千多支火把插在地上,又揮舞着火把嘶聲大喊,瞬間造成千軍萬馬的假象。

(本章完)

第367章 365【圍困】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345章 343【荷蘭使者】(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錢途】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202章 200【攻守】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943章 939【墨西哥有幾萬漢人?】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693章 690【窮途末路】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121章 119【朝堂】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69章 068【國事】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75章 074【大小姐】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570章 567【追擊】第778章 775【太子爺的禮記課】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769章 766【論政】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260章 258【納妾是政治任務】(爲企鵝大佬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第895章 891【大報恩寺成了公園】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440章 438【殺雞用牛刀】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113章 111【狂生?】(爲盟主“提菩樹無”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109章 107【遛狗】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22章 022【清廉巡撫】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243章 241【攻心爲上】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964章 960【東方聖約革命】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
第367章 365【圍困】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345章 343【荷蘭使者】(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錢途】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202章 200【攻守】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943章 939【墨西哥有幾萬漢人?】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693章 690【窮途末路】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560章 557【送死你去,逃生我來】第121章 119【朝堂】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468章 466【朝鮮變天】第69章 068【國事】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75章 074【大小姐】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570章 567【追擊】第778章 775【太子爺的禮記課】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915章 911【分裂的葉爾羌】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769章 766【論政】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2章 579【李自成的草原之旅】第834章 830【押上談判桌】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586章 583【進口綿羊】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260章 258【納妾是政治任務】(爲企鵝大佬第524章 521【雪夜奪關】第895章 891【大報恩寺成了公園】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440章 438【殺雞用牛刀】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113章 111【狂生?】(爲盟主“提菩樹無”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136章 134【士紳組團】(爲盟主“皎皎明月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109章 107【遛狗】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860章 856【毛氈換猛獁象牙】第22章 022【清廉巡撫】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243章 241【攻心爲上】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818章 815【一國二屬】第97章 095【費二愣子】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964章 960【東方聖約革命】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217章 215【栽培幼苗】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