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

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

滿清真的遷都了,放棄瀋陽,放棄撫順,放棄鐵嶺,放棄開原,一路退到遼長城以東。

那裡全是山區密林,只要韃子重兵駐守關隘,大同軍還真不好去攻打。

滿清的都城,再次變成赫圖哈拉,也就是所謂的建州衛,最緊要的城堡則是薩爾滸。

瀋陽、開原等城市,被滿清擄掠一空。

人口沒帶走太多,因爲山區容納不了。牲畜、糧食和財貨,卻是能搶多少就搶多少,就連那些漢奸地主的錢糧都被搶。

大同騎兵聞訊追擊,斬殺韃子兩千餘,救回被逼着搬運財貨的漢民數千,截獲大量牲口、糧食和財貨。

費如鶴那邊,由於李自成倉促回兵山西,沿途城池守軍皆無戰心,大同軍順勢收復整個河北。

潼關。

費映珙帶兵攻克渭南,守將劉三虎戰死,大同軍在潼關順利會師。

宣教官林如昭騎馬來到關下,守關士卒並未放箭。林如昭喊話道:“田將軍,你雖忠勇,但不可逆勢而爲。你困守潼關已近五月,對得起李自成的恩遇。潼關的軍糧,差不多也該吃完了吧?難道你自己效忠李自成,就帶着數萬士卒一起餓死?”

田見秀沉默,軍中已斷糧兩日,若非他領軍能力超強,麾下士卒早就譁變了。

左右看看身邊將士,一個個面有菜色,有些甚至都已站不穩。

林如昭繼續說道:“只要投降,一律免死!”

田見秀終於開口:“記住這句話,希望你莫要食言!”

“大同軍說到做到,”林如昭喊道,“陝西天災人禍十餘年,百姓所剩無幾。潼關裡的幾萬人,有方圓好幾個縣徵召的民夫。大同軍又怎會殺他們?殺了他們誰種地?他們的妻兒,都還在家裡等着他們回去!”

這句話,說到了守城士卒的心坎裡。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本來就只是農民,被徵做民夫之後,又被田見秀編爲軍隊。離家數月,思歸心切,根本不想打仗,腦子裡念着的都是家人。

“你們,開城投降吧。”

田見秀對將士說完這句,便朝着東北方跪拜,繼而拔刀橫頸自盡。

劉體純沒有阻攔,而是跟着自盡。劉家七虎,揭竿起義,只剩他這個劉二虎,正好去九泉之下陪兄弟們。

守關士卒非常安靜,默默打開城門,迎接大同軍入內,然後等着發糧填飽肚子。

李自成回到太原不久,便收到潼關軍情。是大同軍送去的,讓李自成早日投降,不要只剩山西一省還負隅頑抗。

“丞相是不是早有預料?”李自成問。

牛金星嘆息說:“放手一搏而已,搏贏了佔領北直隸全境,但遲早也會被姓趙的殺回來。搏輸了,便是這般下場,能保住山西已是萬幸。若拿元末局勢比喻,咱們就是紅巾軍,一直跟官軍打生打死。趙瀚就是那朱元璋,咱們頂着官軍主力,他卻在南方高築牆緩稱王。”

李自成又問:“山西還能守幾年?”

“陛下何必明知故問,”牛金星說道,“我軍之敗,在內而不在外。”

一句話,人心不齊。

陝西之戰,大順軍的將領,有太多望風而降,甚至是主動叛亂捅友軍的刀子。等趙瀚消化掉河北、陝西,來年再派兵攻打山西,山西的大順軍將領,恐怕也有很多會倒戈。

山川之險不足守,真正牢不可破的是萬衆一心。

李自成問道:“丞相想投降嗎?”

牛金星實話實說:“惜命,願降。但不會賣主求榮,也不會叛亂倒戈。”

李自成感慨道:“這已經很難得了。如果人人都像丞相,就算只有山陝兩地,我也敢跟姓趙的爭天下。老營的那些兄弟,以前都是苦哈哈,能吃頓飽飯就歡喜得很。可咱登基做了皇帝,要他們愛護百姓,卻沒幾個人聽話,都變成前明的官老爺那般。咱處罰得狠了,他們就不跟咱齊心。咱要是不處罰,老百姓就沒法過日子。老百姓過不下去,咱這皇帝怎麼做下去?”

“人心便是如此。”牛金星說。

李自成失神良久,說道:“姓趙的怎就成了呢?他的老兄弟就不埋怨?”

牛金星說道:“這個問題,陛下以前就問過。南京朝廷,文官有文官的樣子。武將只管打仗,只有在新佔之地,武將才能臨時治民。一旦劃了身份,派了文官過來,武將就不得干涉民政。武將不能干涉民政,就沒法在地方上貪污,就得靠兵部發糧餉。大同軍的糧餉,有專門的後勤官發放,那些後勤官是都督府和兵部兼管的。都督府的武官,又不得插手戰場指揮。層層分權,哪個武將敢叛亂?”

李自成沉默。

牛金星說:“陛下,我大順也定了制度,但武將的權力太大了。臣知陛下不信文官,但地方上還得讓他們治理。陛下雖然答應,讓文官治理地方,但給文官的權力太小,他們處處受到武將的制約。如此,制度只是制度,無法落實到州縣。陛下對百姓好,可這種好心,無法落實到鄉村。陛下減免田賦,可文官武將,卻變着花樣的收雜稅。這些事情,陛下都知道,但陛下與臣一樣,沒辦法真正去管。”

李自成還是沒說話。

牛金星又說:“制度是什麼?制度就是規矩,定了規矩就不能變。那趙瀚定了分田的規矩,至今也沒反覆過。便是皇親國戚,照樣得按律分田。費家出了一個皇后一個妃子,還有兩員帶兵大將,費氏不一樣被分田嗎?費氏族人犯法,不一樣被處置嗎?費家都如此,便立了榜樣,別人再犯非得問罪不可。可咱們呢?李家和高家,哪個不佔了大片農田?哪個不招了大批佃戶?皇親國戚如此,陛下的老兄弟們,自然也有樣學樣。老營的將領如此,中途歸附的將領不跟着學?將領如此,軍官又如何倖免?武將如此,文官又怎能守法?”

牛金星估計憋得太久,又覺得大順朝快完了,索性什麼話都往外吐。

牛金星嘆息道:“《大同集》一書,每次翻出來重讀,都有一番新的感受。陛下,咱們輸得不冤。”

“是啊,不冤,”李自成突然開口,“這次河北大戰,兩軍主力在天津對峙,朕派劉宗敏去攻略保定等地。保定一線城池,全都是農兵和百姓在守城。劉宗敏率領我大順精銳,攻打一座只有農兵駐守的小縣城,竟然打了三個月沒打下來。聽劉宗敏說,他把城牆都轟塌了,指揮士卒從缺口攻入。城內的農兵和百姓,拼了命堵住缺口,竟把劉宗敏的精兵給殺潰。”

牛金星說道:“這便是民心。姓趙的,在南方得民心。百姓視國爲家,樂意爲其效死。只因農民分了田,城裡人有營生,商賈的財貨也不會被官員無端搶奪,讀書人只要有功績就能升遷。士農工商之心,皆在姓趙的那裡。聽說,就算是百姓力戰而死,牌位也能進英魂廟,跟趙家的宗廟共享香火。一人戰死,全家皆爲烈屬,父母妻子可得撫卹金,子孫考官還有優待。如此這般,誰不願拼死力戰?換成我大順朝廷,敵軍攻入河東,官民紛紛開城投降。何也?官不能得其位,民不能得其利而已。”

李自成頹然坐在龍椅上,他覺得治國好麻煩,還是以前做流寇爽啊。打仗就是打仗,不用擔心後方。

良久,李自成坐直身體,問道:“若敵軍攻入山西,肯定很多將士投降,咱們拼也拼不過,到時候該往哪裡走?”

牛金星說:“漢家之地,肯定都去不得,那就只能往北。”

“河套?”李自成問。

牛金星搖頭:“以那趙瀚的雄才大略,怎麼可能不收回河套。咱們要走,就只能去陰山以北!”

李自成不願意:“那咱豈不是成了放羊爲生的蒙古韃子?”

牛金星居然早有準備:“陛下,臣已經打聽清楚了。陰山南北,原爲土默特部所有,被林丹汗打得敗逃,繼而便降了後金韃子。韃酋黃臺吉,以其首領俄木布的乳母之夫,勾結大明反清爲由,奪了俄木布的兵權,還將其抓到瀋陽受審。而今,俄木布被貶爲庶人,草場被韃子分而治之。韃子現在不行了,那裡亂成一鍋粥,你打我,我打你。咱要是帶着騎兵過去,肯定能佔領大片草原!”

李自成猶豫不定,他麪疙瘩吃慣了,實在不想去草原放羊。

可不去草原,又能去哪裡呢?

大順朝廷內部,此時已經離心離德。除了老營的兄弟,李自成看誰都像叛徒,指不定哪天就投降大同軍了。

這種情況沒法打仗,只要大同軍出兵,山西的關隘分分鐘失守。

牛金星又說:“陛下若去草原,那就儘快去了山西北上。而今韃子大敗,草原是最混亂的時候。若是遲個一年半載,草原各部已分出勝負,到時再去草原就不好打了。留在山西又有什麼用處?無非多享受一兩年富貴而已。”

李自成左思右想,猛然拍板道:“只要姓趙的,願意放回李過和高一功。咱就向他稱臣,獻出山西,帶兵去陰山草原搶地盤!”

(本章完)

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602章 599【國丈】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04章 701【八國聯軍】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698章 695【三殺】第601章 598【文明】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60章 158【兵事再起】(爲盟主“煙寒無心第215章 213【科舉改革設想】(爲盟主“Bir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658章 655【墾殖】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306章 304【又見狂生】第426章 424【全身板甲】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446章 444【礦區的傻子】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1071章 【番外一】第844章 840【軍校】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177章 175【搶掠】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997章 993【炸城】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58章 057【退錢!】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36章 036【腦溢血】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45章 044【文衰甚矣】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800章 797【呂宋總督回京】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12章 012【義子?】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314章 312【湖廣水戰】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153章 151【誅心】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772章 769【回國】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1003章 999【封王】
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903章 899【龍諾迴歸】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259章 257【軍票?紙幣?】第824章 821【熱氣球與圍城】第602章 599【國丈】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292章 290【詩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04章 701【八國聯軍】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698章 695【三殺】第601章 598【文明】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60章 158【兵事再起】(爲盟主“煙寒無心第215章 213【科舉改革設想】(爲盟主“Bir第590章 587【死不足惜】第658章 655【墾殖】第463章 461【日本使團】第222章 220【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306章 304【又見狂生】第426章 424【全身板甲】第791章 788【不想走了】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446章 444【礦區的傻子】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1071章 【番外一】第844章 840【軍校】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325章 323【官匪一起降】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190章 188【鐵面無私的投機者】第177章 175【搶掠】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997章 993【炸城】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58章 057【退錢!】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36章 036【腦溢血】第155章 153【大明律】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15章 512【不想回去】第45章 044【文衰甚矣】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800章 797【呂宋總督回京】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12章 012【義子?】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812章 809【哭門叩闕】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314章 312【湖廣水戰】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838章 834【紡紗技術突破】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191章 189【走出閨閣】第153章 151【誅心】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772章 769【回國】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1003章 999【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