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

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

清晨。

幾個傭工正在清掃積雪,親衛副隊長劉柱匆匆跑來。

“總鎮,有百姓來送冬牲,都說了不要的,他們還賴着不走。”劉柱說話時愁眉苦臉,語氣中卻帶着自豪得意。

冬牲是地主盤剝佃戶的手段,趁着冬至節日,強迫佃戶送禮,而且必須是家禽家畜。

而今,府城附近的軍戶,在分田之後徹底翻身,主動帶着禮物,跑來給趙瀚慶賀冬至。

趙瀚說道:“去跟百姓說明白,不準給當官的送禮。硬要給的,就讓他們送去濟養院,放下冬牲就走的,也一併送到濟養院去。”

“遵命!”劉柱小跑着離開。

每個鎮都有濟養院,規模也不大,運轉得還可以。他們一年四季都有活幹,比如給士卒製作布鞋,縫製一些軍用棉衣等等,許多城市遊民也做鞋賣給總兵府。

費如蘭手拿一件大氅,追出來喊道:“把這個披上,今天冷得很,可別着涼了!”

趙瀚笑着轉身,費如蘭已走到跟前,麻利的幫趙瀚套上大氅。

這是一種對襟罩衣,費如蘭親手縫了件鵝毛大氅。趙瀚穿上之後,感覺又暖和又輕便,頗有羽絨服的味道。

踱步走到前院衙門,李邦華已從吉水回來,正在等着開會。

咱們之前說過,明代縣試的人數之最,是江西臨川縣一次考試就有上萬人蔘加,還全是沒考上秀才的學童和童生。

吉水縣的士子質量更高,不過礙於耕地面積,讀書人沒有臨川縣那麼多。但是,總數十二萬人的吉水(不含縣城),讀過四書五經的士子也有四五千,把識字幾百的算上能直接破萬,就連一些佃戶子弟都認得幾個字。

順便一提,明末土地兼併嚴重,導致江西讀書人減少,進士數量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明代中前期,大量江西貧寒子弟考取進士。到了明末,江西的寒門進士已經非常稀少。

李邦華出面號召之後,無數底層士子投靠,“人才”已經多到爆炸。

爲了防止分田作弊,吉水縣的士子,被調去安福縣協助分田。而安福縣的士子,則被調來吉水這邊協助分田。

往往是一個宣教官,帶着幾個新投靠的士子,分擔到各村落組織分田。如此情況,迅速就將兩縣的分田工作完成,接着便是組建兩縣的農會。

“總鎮!”

衆人起立。

趙瀚擡手道:“都坐吧,各自說說情況。”

陳茂生率先發言道:“現在咱們不缺讀書人,特別是童生和學童,學過四書五經那種,多到完全沒有職務來安排。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不信天下大同,做事也經常不守規矩。我認爲,應該把白鷺洲書院,改名爲大同書院,專門給守規矩的讀書人上課,結業之後再分派職務!”

李邦華立即說道:“我同意辦學傳授大同思想,但白鷺洲書院不能改名,否則定會激起士子的牴觸。”

“書院名字就不用改了。”龐春來也說。

“那便不改。”趙瀚笑道。

但凡是正經讀書人,都對白鷺洲書院有感情,那可是出了文天祥等諸多先賢的地方。

陳茂生只能坐回去,他戲子出身,思想特別激進。

趙瀚想了想:“我來做書院山長,但只偶爾過去講課。李先生爲書院副山長,也是有空過去看看。陳茂生爲司業(教務主任),主管書院的具體事務。對了,那位王知縣,在鄉下轉了一圈,回到府城有些彆扭,也讓他去書院做教授吧。”

“哈哈哈哈!”

衆人發出一陣鬨笑。

原廬陵知縣王調鼎,願意從賊,又不願從賊,扭扭捏捏很不爽利。

但是,王調鼎和歐陽蒸共同執筆,寫出一篇理論性文章——《大同分田論》。

切入論述的角度非常刁鑽,源自《老子》那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啥意思?

地主不斷兼併土地,屬於人之道,是人性的必然。趙瀚主持分田,屬於天之道,是在替天行道。能以有餘而奉天下,可以稱爲“有道者”,趙瀚及麾下官員便是有道者。

這篇文章寫得很玄乎,普通小民根本看不懂,但對讀書人卻非常有說服力。

那些得到了好處的底層士子,更是對《大同分田論》推崇備至。有了這篇文章,他們就徹底放下心理負擔,高高興興跑去分田,因爲分田是奉天道而行事。

陳茂生喊出的粗俗口號,專門針對普通百姓。

王調鼎、歐陽蒸的文章,專門針對天下士子。

可惜,兩人把文章寫出來,都不敢署自己的真名。一個化名王範,一個化名歐震,偷偷摸摸跟做賊似的。

王調鼎、歐陽蒸都是神童出身,前者十一歲爲廩生,後者十三歲爲廩生。果然肚子裡是有學問的,趙瀚看了文章非常滿意,親自給他們做推薦人,把兩人都吸納進大同會。

而那篇《大同分田論》,所有大同會成員必讀,最好是能夠全篇背誦下來。

搞出這麼大動作,歐陽蒸高高興興去做知縣,王調鼎卻不願擔任實際職務。那就扔去書院做教授唄,讓他給學生傳授大同思想,今後可以專門從事理論研究。

講完書院的事情,李邦華說道:“等着做官做事的士子太多,我認爲,可以把整個吉安府全部拿下!至少,要拿下泰和縣跟半個萬安縣,如此既能安排投誠士子做官,又能讓咱們的地盤以山水爲城池!”

趙瀚不想擴張太迅速,但他已經接到徐穎的密報,泰和縣和萬安縣必須納入版圖。

只有拿下南邊的兩縣,才能徹底佔據贛中盆地,使得自家地盤的周邊全是大山。

有些時候,不能只看內政,還得考慮軍事問題,李邦華就是從全盤戰局來思考的。

“龍泉縣的義軍聯繫到了嗎?”趙瀚問道。

蕭煥不僅管着廉政事務,還暫時兼管地盤內的情報工作。他立即起身道:“我正要稟報此事,已經跟龍泉義軍取得聯繫。龍泉義軍首領叫方勝昌,曾祖以前是龍泉副百戶,到他這代已經家道中落。此人讀過幾年書,因家貧而中途輟學。他雖然攻佔龍泉縣城,但害怕官府圍剿,因此願意投靠咱們。”

趙瀚微笑道:“很好,等拿下泰和、萬安兩縣,立即派人接管龍泉縣,把南方轄地連成一片。”

陳茂生忍不住說:“總鎮,咱們是不是擴張太快了?很多讀書人根本不聽話,把他們分去各縣做官,肯定又是一大堆貪官污吏。”

趙瀚嘆息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我也想慢慢發展,可朝廷不給機會啊。皇帝老兒,已經知道江西之事,廣東、福建兩省官兵,很可能明年就要跨境出兵!”

衆人頓時大驚失色,包括剛從安福縣回來的費如鶴,也忍不住有些心虛。

三省圍剿,出兵可能數萬,甚至是十萬,咱們真能扛得住?

唯獨李邦華和龐春來,兩人依舊輕鬆,坐在那裡直笑。

李邦華說道:“閩西、贛南,大山之中多有義軍,福建、廣東兩省官兵,得肅清那裡的義軍之後,纔敢北上來打咱們。”

龐春來則說:“以大明官軍的性子,想要聯合兩省出兵,最少也得半年時間。若是遇到掣肘之人,調兵就得一年以上,那許多糧草夠他們頭疼。此乃取死之道,怕是南贛義軍還沒剿滅,福建、廣東就要烽煙四起。”

“龐先生此言有理。”李邦華附和道。

福建、廣東兩省,首先正規軍非常少,也就水師還勉強像樣。想要跑來江西剿匪,那得重新募兵訓練,而且糧草都要本省自己籌措。

如今北方還在打仗,朝廷催糧催稅得緊。

廣東、福建的三司官員,既要應付朝廷的賦稅差事,還要提供錢糧募兵出征,他們哪來那麼多銀子和糧食?到時候,肯定又是加緊盤剝百姓,必然激得無數農民造反。

聽龐春來、李邦華一解釋,大家又都放心下來,不再那麼害怕官兵圍剿。

費如鶴突然說:“我在安福縣時,有從萍鄉逃來的義兵投軍,還帶來了一些重要軍情。袁州知府在征討萍鄉義軍時,麾下有上千人的弓箭手。”

“真的?”趙瀚非常驚訝。

費如鶴說道:“我又派人去袁州打探消息,卻是那袁州知府田有年,聽聞韃子圍困北京,就着手招募工匠造弓。他從南昌衛的兵器所,招來十多個工匠,又命袁州本地工匠學習。崇禎四年秋,就已造出五百副弓箭,全都遞解到京城獻給皇帝,聽說還得到了皇帝的褒獎,撥銀子給他繼續造弓。”

“這是個人才啊。”趙瀚嘆息道。

費如鶴繼續說道:“袁州衛本身就有兵器所,他又從南昌招來些工匠,如今袁州的制弓匠人,已有上百人之多。每年能造幾百把弓,數萬支箭,一些運到京城,一些留爲己用。此人麾下有三千多兵,其中一千人是弓箭手。”

龐春來突然嘆息:“看來咱們的勁敵,並非在都昌剿賊的李懋芳、王思任,而是這個袁州知府田有年。此人練兵,至少已有一年,並非臨時拼湊的乞丐兵,難怪萍鄉的義軍被他輕鬆剿滅。”

“若是都昌的義軍被剿滅,”李邦華說道,“田有年很可能帶麾下精銳,跟着巡撫一起南下來打咱們。”

袁州就在安福縣以北,乍看是距離很近的鄰居,但中間有羣山阻隔,只需防守幾條要道即可。

田有年若是聰明,就不會翻越大山而來,那樣很可能中伏兵敗,多半要跟巡撫李懋芳一起走水路。

龐春來說道:“不能等着別人來打,咱們一副甲冑也沒有,碰到上千弓箭兵很吃虧的。”

“那就主動出擊!”

趙瀚起身說道:“先打袁州,不佔城池,也不分田,純粹是去滅掉田有年的精銳。若能把制弓匠人‘請’回來,那就更好了!”

(本章完)

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478章 475【情報】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557章 554【滿清貴族的一百種死法之摔死】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293章 291【江西文壇】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671章 668【狀元】第153章 151【誅心】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909章 905【入藏】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899章 895【購買土地】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245章 243【湘潭周氏】(爲白銀盟“暖陽1第526章 523【曹賊】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2章 071【人性】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203章 201【力戰】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664章 661【海上伏擊】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108章 106【就是換家】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676章 673【糧倉】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202章 200【攻守】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更新很晚,別等了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706章 703【mafang】第408章 406【義軍】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942章 938【英法變局】第431章 429【瘟疫與洪水】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987章 983【印刷革命】第535章 532【試探】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1073章 【番外三】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97章 095【費二愣子】
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478章 475【情報】第870章 866【殺爹乞降而不得】第363章 361【風起雲涌】第557章 554【滿清貴族的一百種死法之摔死】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293章 291【江西文壇】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671章 668【狀元】第153章 151【誅心】第921章 917【皇帝也是史家】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6章 055【紅油辣子】第909章 905【入藏】第732章 729【燒殺搶掠】第899章 895【購買土地】第409章 407【孤身奪城】(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961章 957【通貨膨脹擴張與中庸殖民】第245章 243【湘潭周氏】(爲白銀盟“暖陽1第526章 523【曹賊】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72章 071【人性】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203章 201【力戰】第228章 226【擴張計劃提前】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886章 882【太監數學家】第664章 661【海上伏擊】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525章 522【一城兩關,我全都要】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27章 325【士子之心】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108章 106【就是換家】第1012章 1008【蒸汽船】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699章 696【荷蘭戰俘】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481章 478【有奶就是娘】第763章 760【買官制振興法國】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676章 673【糧倉】第574章 571【騎兵大戰】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105章 103【你以爲我只會修滕王閣?】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202章 200【攻守】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更新很晚,別等了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706章 703【mafang】第408章 406【義軍】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942章 938【英法變局】第431章 429【瘟疫與洪水】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130章 128【要不,你從賊算了】(爲盟主“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987章 983【印刷革命】第535章 532【試探】第648章 645【逼反地主】第1073章 【番外三】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97章 095【費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