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

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

被會試錄取,便可稱貢士。

貢士們參加殿試,只論排名,不再淘汰,金榜張出就算新科進士。

早在明代的時候,殿試就不考八股。而是給出切合時局的題目,讓貢士們寫出施政對策。比如恰巧農民起義,就問考生們如何平亂。又或者國庫空虛,問考生們該如何開源節流。

縱觀一個皇帝的狀元卷,就知道該朝的時局變化。

就拿嘉靖來舉例。

第一屆殿試,論述如何進行改革。

第二屆殿試,論述如何實行王道,讓天下足兵足食。

第三屆殿試,論述如何保邦安民。

第四屆殿試,論述如何面對天災,讓百姓豐衣足食。

……

第十屆殿試,朕(登基)二十九年,向來敬奉上天、勤政愛民,咋就邊患不斷、水旱交加、苗族起義、民生疾苦呢?難道是朕的誠心不夠嗎?請考生論述,如何才能停止徭役、邊境安寧、內亂平息、黎民富庶、百業興旺。

這時的殿試考題,跟嘉靖初年比起來,已經是畫風大變,題目裡就帶着一股皇帝怨氣。

接下來幾屆殿試,嘉靖已經逐漸歇斯底里了:

“我這個皇帝當得稱職,爲啥大臣都欺上瞞下、謗君殘民?考生們快來講講道理。”

“皇帝視大臣爲腹心,大臣卻視皇帝爲仇寇。我這個皇帝,確實沒有識人之明,不能任用賢才做官。你們這些考生,旁觀者清,應該能給我答案。不準說謊,快快告訴我!”

“我登基之後,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勤政愛民,是個好皇帝。如今連年災害、黎民飢寒、邊患不斷、起義遍地。怎麼才能讓大臣跟我一條心,君臣共同治理好國家?”

“我頒佈各種詔書,大臣都認真執行,似乎非常聽話。但我仔細調查,發現全是假的。爲政者沒有真正安民,獻策者沒有真正濟時。自稱仁愛百姓的,卻殘害百姓讓朕背鍋。享譽天下的名臣,卻沒有絲毫節義可言。讓百姓敬愛皇帝,真有那麼難嗎?上古之時,不賞賜百姓,百姓也聽皇帝的話。不威逼百姓,百姓也敬畏皇帝。爲啥現在的士大夫治國,不能把國家治理成那樣?朕想解決這個問題,但問題都在官員身上,考生們快告訴我該怎麼辦?”

嘉靖朝的最後幾次殿試,從考試題目就能看出,君臣離心已經非常嚴重,皇帝對大臣沒有絲毫信任可言。

趙瀚給殿試出題目,內容一向比較簡練,不扯那麼一大堆廢話。

此次殿試,題目只有一行字:“試論晉王封國於天竺。”

以往都是大臣擬定前三名,並把前十名的卷子全念給皇帝聽。從上一屆殿試開始,大臣被剝奪推選前三的資格,並且要把前十五名卷子擺好。

趙瀚也沒讓他們讀出來,而是自己攤開答卷閱覽。

第一名,劉宗道,來自江西廬陵縣。

“臣對:晉王封國於天竺,此天子分封天下也……周有天下,裂土分之,設五等,諸侯起。”

“當今天下,地球也,大洋彼岸復有江山。今之九州,如周時中土。今之四夷,亦有變化:北狄者,羅剎也。東夷者,美洲也。南蠻者,南洋也。西戎者,歐洲、波斯、天竺、西域是也……”

“彼三王之時,草木榛榛,禽獸遍地,人不能搏也。人假於物,而御衆皮毛羽鱗,壘土造牆,國人居內。聖王出世,禮樂制度,封建九州,君臨天下,遂有商周而論華夏……”

“秦漢定郡縣,諸子之論廢矣。彼郡縣以代分封,化國爲郡,制守宰而替諸侯。王侯亂,不可變;國人病,不可除;大夫忤逆,勒兵掃之。社稷歸於一統,聖人復生亦不可更也……”

“郡縣何以代分封?今之聖天子,又因何再起分封之策?世易時移也!”

“三代之世,一國不過百里,交通難及百越,非分封宗子不可控九州。秦漢之時,華夏大興,王化服於四海八荒。天下廣大,分封必致王侯作亂,郡縣方得安定宇內。”

“今有四千年未遇之大變局,四海以外邦國林立,揚帆萬里可見生夷。此何異於三代之於九州?上古之時,分封宗子於海內。當今之世,分封宗子於海外。數代之後,海外亦爲中國,此分封之大功利也!”

“天竺可爲晉,美洲可爲秦,南洋便如百越。今聖天子分封宗子,或欲重塑天下而定九州,開我華夏萬世不廢之功業……”

趙瀚把暫列第一的卷子看完,忍不住笑起來。

這並非什麼開創性言論,因爲趙瀚在《大同憲法》當中,已經有了類似的論調。但能引古論今,並結合世界局勢,也算是比較難得了。

皇帝喜歡什麼,大臣和士子都會跟隨,思想也就慢慢傳播開來。

只不過嘛,這個叫劉宗道的考生,有些沒明白西伯利亞是啥情況。他以爲西伯利亞之地,是俄羅斯的固有國土,所以把俄羅斯比喻爲北狄。

第二名,陳淳,廣東南海人。

這位考生,也有分封天下的言論,但更側重於論述時事。

陳淳認爲,現在的情況,更類似於諸子百家時代。

中國只是其中一個國家,世界上有無數國家,就像是春秋戰國時爭霸。

中國率先變法,猶如強大的晉國。但變法必須持續下去,否則別國極有可能後來居上,便如齊國、秦國、楚國的異軍突起。

如果中國裹足不前,因一時強大而不思進取,就有可能被三家分晉。而歐洲那些國家,或者說奧斯曼、波斯、莫臥兒,就可能像齊、楚、秦那樣崛起。

至於晉王在天竺封國,有利有弊。利於開疆拓土,傳播華夏文明,但又埋有隱患,謹防步周天子後塵。

陳淳還寫道,晉王封國天竺,而非封國南洋,就是在警惕這種隱患。南洋太近,以後要作爲中國的本土,不可分封給任何一個宗子。

趙瀚繼續翻閱後面的試卷,楚王趙匡枰排在第十五。

這個排名,閱卷大臣們費了心思。

因爲殿試卷子,不用重新謄抄,只要是熟人筆跡,一眼就能認出來(館閣體也有細微差異)。給楚王排名太高,未免有拍馬屁之嫌;給楚王排名太低,又是不給皇帝和楚王面子。

既然前十五名的卷子要呈上,那就排第十五名剛好。

說實話,趙匡枰的答卷,是能夠進前三的!

這位皇子文采極佳,策論寫得花團錦簇,並且長期耳濡目染,知道皇帝老爹的想法是什麼。

“那位女進士的文章呢?”趙瀚問道。

已經丁憂回朝的蕭煥回答:“在最後一名。”

趙瀚讓大臣把所有卷子都拿來,直接去閱讀女進士的文章。寫得着實不錯,前十名都沒問題,估計是受到了性別歧視。

再抽看幾份前百名的卷子,趙瀚沒再發現問題。現在大臣們判卷,已經完全按照皇帝的心思來。不像新朝第一屆科舉,大臣們給出的排名,靠前者被皇帝改了一大半,這讓閱卷大臣們顏面掃地。

仔細考慮一番,趙瀚把前兩名調換,陳淳做狀元,劉宗道做榜眼。

又把女進士鄒懷玉的卷子,從最後一名,直接定爲第十五名。

至於楚王趙匡枰,不給任何排名,但答卷可以當做範文貼出,讓天下讀書人自己去評價好壞。

這番調整,給足了閱卷大臣們面子。

實在是大臣們的閱卷標準,已經變成皇帝的形狀,這種情況就沒必要再找茬了。

殿試答卷,一般不對外公佈。

否則嘉靖皇帝晚年那些考題,殿試答卷一旦公佈出來,豈不是讓天下士子看君臣笑話?

到了趙瀚這裡,殿試答卷,可以公佈前十五名。而且,狀元、榜眼、探花的殿試卷子,還要刊載於《大同月報》傳播天下。

想了想,趙瀚說道:“下一期《大同月報》,多印一版,刊載五篇殿試文章。除了一甲答卷,把趙匡枰和鄒懷玉的文章也列進去。”

金榜張貼,再次引發轟動。

主要是當朝第一位女進士,居然考得第十五名,這讓多少男兒汗顏?

然後,他們想找楚王的名次,卻發現根本沒有排名。

爲了照顧科舉落後地區的士子,也爲了避免官員結黨營私,趙瀚也學大明制定了南北中三榜。

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金陵府,這五省一府爲南榜,進士比例佔55%。

四川、安徽、貴州、雲南、廣西、廣南、湖南、湖北,這八省爲中榜,進士比例35%。

其餘省份,皆爲北榜,進士比例10%。

不要覺得北榜考生太委屈,若不分榜錄取,他們連10%的比例都達不到!

真正委屈的是南榜士子,看似佔到55%,其實內卷得如同煉獄。

另外,廣南省收復較晚,目前還沒建立大學。這個省的考生,主要以移民子女爲主,平時都在廣西和雲南讀大學,專門爲廣南省制定了名額。

會試按照省份進考場,按照名額比例進行錄取,全國考生倒是都進來了。

但殿試成績可不分榜,全國一視同仁。

此次殿試的前五十名,南榜士子佔了70%,中榜士子佔了26%,北榜士子只有可憐的4%。

蒲松齡這位北榜士子,在北方各省數一數二,卻僅僅考了第二十八名。

(本章完)

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68章 067【農事】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931章 927【賞罰】第994章 990【劃時代空襲】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426章 424【全身板甲】第271章 269【軍法】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709章 706【攻心再攻城】第103章 101【話劇公演和訴苦大會】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901章 897【夏威夷】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772章 769【回國】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卡文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169章 167【衆賊】(爲盟主“Genius945”第58章 057【退錢!】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985章 981【冠帶進京和皇帝笑話】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570章 567【追擊】第435章 433【懲孔】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526章 523【曹賊】第179章 177【俘獲】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162章 160【剿匪撈錢】
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779章 776【江蘇鹽政】第517章 514【熱氣球】第68章 067【農事】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931章 927【賞罰】第994章 990【劃時代空襲】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426章 424【全身板甲】第271章 269【軍法】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709章 706【攻心再攻城】第103章 101【話劇公演和訴苦大會】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251章 249【撿漏王】(爲白銀盟“暖陽131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901章 897【夏威夷】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568章 565【你賣我,我賣你】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841章 837【棉稻輪作】第753章 750【島主進化史之終】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625章 622【皇帝要納妃】第772章 769【回國】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55章 253【火銃對射】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514章 511【遵義還是歸貴州了】第845章 841【公主也要選駙馬】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卡文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169章 167【衆賊】(爲盟主“Genius945”第58章 057【退錢!】第830章 827【圍城舞會】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985章 981【冠帶進京和皇帝笑話】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452章 450【陣斬鰲拜】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553章 550【鳳凰城】第984章 980【陛下,該修皇陵啦】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570章 567【追擊】第435章 433【懲孔】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599章 596【社會狀況】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954章 950【對馬島】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226章 224【趙瀚升官】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1064章 1060【爪哇一統】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806章 803【體察聖意】第526章 523【曹賊】第179章 177【俘獲】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處】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748章 745【海難漂流記】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583章 580【固始汗?歸義王!】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162章 160【剿匪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