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561【決戰序曲】

第564章 561【決戰序曲】

遼陽以東四十里,代善率軍迅速回援,橫豎還是晚了一步。

接到威寧營陷落的消息,代善坐在營帳裡發愣,滿腔怨氣全都算在多爾袞頭上。

若非抽調太多兵力,跑去河北打仗,遼南山區怎會接連失守?大家都不願出兵河北,只有豪格說着要打,多爾袞那混蛋竟然同意了。

多爾袞和豪格都要打,其他滿洲貴族哪能阻止?

威寧營的戰略位置無比重要,向西可以直接攻打遼陽,向北可以直接攻打瀋陽。而瀋陽和遼陽,都是滿清的統治核心!

接下來,代善不知盧象升會向哪邊進軍,只能將自己的部隊一分爲二。一部去守瀋陽,一部去守遼陽,同時給多爾袞傳信,讓多爾袞趕緊帶兵回來,別在耀州跟大同軍主力瞎耗。

耀州,就是幾百年後的大石橋市,那座城是滿清修來跟遼南明軍對峙的,是爲了掐斷遼南和遼西兩地明軍的聯繫。

它本身沒啥價值,這種關鍵時刻,該放棄就要放棄。

代善派人去耀州報信,多爾袞接到消息,也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我大清到底是怎麼了?

盧象升手裡只有一支偏師,而且還要從朝鮮運糧,糧道全是難走的山間谷地。威寧營的守軍,只要再堅守一兩個月,盧象升必然陷入缺糧窘境。

咋就守不住啊,按理說肯定能守住的!

“攝政王,撤軍吧。”

滿洲貴族會議召開,一致同意撤軍,回去防守遼陽和瀋陽,多爾袞已經不能一意孤行了。

多爾袞說道:“得等雨季,現在撤就是找死!”

東北雨季,在農曆六月和七月。

當年曹操徵烏丸,就是遇到遼西雨季,兩條運糧漕渠沿岸泥濘,根本就沒有辦法行軍打仗。最後沒辦法,只能採取郭嘉的建議,捨棄輜重走盧龍古道,冒着巨大風險搞長途奔襲。

袁紹的兩個兒子,還有那些烏丸首領,完全沒料到曹操會雨季出兵,結果被曹操打得一敗塗地。

在東北打仗,必須關注天氣。

明軍在薩爾滸之戰大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顧天時。

說是四路大軍圍剿,但居然在農曆二月出兵,一些地方還是冰天雪地,甚至接連下了幾場雪。大雪封山之下,韃子又在山中設置障礙,導致明軍的四路大軍,有的行軍速度快,有的行軍速度慢,被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大明的前線將帥,當然知道這樣不行,可耐不住文官一直催促啊。

方從哲、黃嘉善、趙興邦等官員,一直催一直催,說再不出兵,糧餉就撐不住了——戰爭狀態的軍餉更高,早點打完仗能省很多軍費。

無奈之下,楊鎬硬着頭皮出兵,這種糊塗仗不敗纔怪,成就努爾哈赤以少勝多的威名。

雪天被努爾哈赤利用過,雨季也被努爾哈赤利用過。

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偷襲開原,後金貴族全部表示反對,因爲雨季已經來臨了,根本就沒辦法行軍。努爾哈赤力排衆議,學曹操不帶輜重,只帶一些楯車,冒雨殺到開原,大明軍隊散在城外各處,根本就來不及回城集結。

於是,開原陷落,鐵嶺陷落。

多爾袞提出的作戰方針,就是在雨季跟大同軍打仗。

雖然淋雨之後,八旗兵的弓弦會變軟,箭羽遇水收縮影響命中率。但弓箭還是能射出去的,大同軍的火炮卻打不響,大同軍的火銃也打不響。

當初的蓋州攻防戰,滿清損失太多火炮。再加上大同朝廷嚴禁火藥北運,滿清無法入關購買火藥,滿清的火器部隊已經大大縮減。

多爾袞想打勝仗,只能在雨季打,這是他一直耗時間的原因。

現在威寧營失陷,多爾袞就算撤軍,也得等雨季再撤。到時候,把輜重運進耀州城,滿清主力輕裝撤走,順便誘使大同軍在雨天作戰。

……

李正看着粗糙的沙盤,將大同軍的旗幟,插在威寧營的位置,說道:“遲則一月,早則半月,遼東雨季就快到了。這個多爾袞,耗糧肯定耗不過咱們,卻一直跟咱們耗着。我看啦,他就是在等雨季來臨!”

“正好,真刀真槍打一仗!”胡定貴說。

大同軍縮在營寨裡不打仗,多爾袞同樣縮在營寨裡不打仗。特別是代善率軍離開之後,多爾袞的兵力更少,就更是一直加固防守營寨。

蕭宗顯說:“幸好早有準備,去年運來了許多長槍。足足八千杆制式長槍,本來是要擴編武裝農兵的,現在全部給火銃兵換上。火銃就算裝了刺刀,也肯定不如長槍好使。”

大同軍的燧發槍,陰雨天或許還能用,大雨天多半無法擊發。

李正笑道:“將長槍從蓋州運來,都發下去操練操練。自拿上火銃之後,火銃兵只練刺刀,長槍手藝怕是都生疏了。”

今年的雨季,來得有點晚,半個月過去只零星下雨。

八千杆長槍運到耀州城外大營,只夠兩個師的火銃兵換裝。

火銃兵們輪換着列陣操練,他們大部分屬於農兵出身。而農兵訓練的就是槍陣,如今再拿起長槍,立即回想起以前的歲月。

至六月中旬,雨天越來越多,但還沒迎來特大暴雨。

多爾袞開始向耀州城轉運物資,把雨季帶不走的輜重,全部運進耀州城儲存。這也是他拖時間的原因,一旦進入雨季,耀州城基本就安全了,大同軍是打不進去的。

而李正這邊,也開始渡河紮營,跟滿清主力貼得更近。

雙方都是一樣的打算,等着大雨天開戰。火炮、火銃、弓箭都不能用,彼此用冷兵器廝殺,他們都覺得自己肯定會贏。

更何況,大同軍還有秘密武器,那就是給燧發槍加裝的皮套子,準確的說更像是皮盒子。

用皮盒子將關鍵部位給包住,避免被雨水直接淋倒。槍管和槍身的縫隙,再塗抹一層蜂蠟,避免雨水從縫隙流進藥池。(歐美近代也有這種裝備,叫做“Cow's Knee”。)

有這玩意兒,能在大雨天開一槍,重新填彈肯定被淋溼。

關鍵時候,一槍足矣!

“轟隆隆!”

暴雨天終於來臨,由於下得實在太大,並沒有因此爆發戰鬥。

翌日,變成小雨。

多爾袞下令全軍出營,只要大同軍不動,他就立即趁機冒雨撤退。騎兵是沒法追趕的,因爲道路泥濘難行,只能牽着馬兒走路。

“火銃兵,全部填好彈藥!”

包括龍騎兵在內,都在營帳裡填裝彈藥,用蜂蠟仔細塗抹縫隙,再用皮套子小心包裹住。

火藥是妥善保存的,並沒有受潮。但填進藥池後,最好還是快點擊發,這雨季的空氣比較潮溼。

八千杆長槍,暫由近戰兵幫忙拿着,等他們開完一槍再說。

遼東的驍騎兵,已經擴編爲騎兵師,而且全部練習過牆式衝鋒。但是,這次打仗註定沒用,騎兵都得轉化爲步兵,泥濘的地面根本衝不起來。

雙方加起來,將近九萬人。

淋着淅瀝瀝的小雨,踩着泥水緩慢列陣。

對於八旗軍而言,這是一場決定命運的戰鬥。一旦敗北,遼東岌岌可危,因此都放下矛盾,攢足了心氣兒要浴血廝殺。

列陣之後,雙方沒有急着進攻,而是讓民夫壘築高臺。

用麻袋裝滿泥巴,壘個兩三米即可,再借助千里鏡,主帥勉強能看清戰場全貌。

八旗軍不但放棄弓箭,楯車也放棄了,這玩意兒在泥水裡速度太慢。反正大同軍的火器無法使用,那麼楯車也沒必要上場。

雙方的棉甲都被淋溼了,重量大增,踩在泥濘中更難移動。

多爾袞要跟大同軍比拼意志力,他認爲八旗勇士必定獲勝。這是唯一的勝利機會,大同軍的火器太厲害,八旗軍只能這樣拼死一搏。

三個師的火銃兵,三個師的龍騎兵,此刻都小心意列陣,儘可能保持火銃平放。

將近兩萬支燧發槍,全都已經上藥填彈,他們在雨中只有一次開槍的機會。

關鍵一槍,抵定勝局,八旗兵必被打得毫無防備。

滿清那邊,連燧發槍都沒列裝,自然想不到還有防水裝置。因爲這種防水裝置,只能配在燧發槍上,火繩槍是完全沒效果的。

吳三桂此刻棄馬步戰,帶着隊伍緩緩前進。

吳三桂不敢投降或倒戈,因爲吳家和祖家,是遼東最大的漢奸家族,他知道大同朝廷對待漢奸的政策。

可是,吳三桂手下的兵,此刻卻隨時準備潰逃。

韃子跟大同軍拼命,關他們這些漢軍屁事?打仗做做樣子即可,沒必要把命丟了,一旦韃子主力崩潰,最近幾年編入八旗軍的漢人,怕是全部都要跪地請降。

當然,資歷深厚的漢軍八旗,估計就要真的奮力拼殺了,因爲他們真把自己當成八旗軍。

“轟隆隆!”

幾道雷聲響起,雨勢變得更大,不再是淅瀝瀝的小雨。

雙方的旗號發出,中路和兩翼開始前進。

大同軍走得非常慢,泥濘中列陣前行,害怕腳踩滑了摔倒,火銃兵手裡可是捧着致勝寶貝呢。

(本章完)

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891章 887【趙瀚是女主角】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772章 769【回國】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185章 183【虎將】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8章 067【農事】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1003章 999【封王】第306章 304【又見狂生】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678章 675【火龍燒倉?】第81章 079【黑夜盜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823章 820【混亂的戰爭序曲】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8章 008【沸騰】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1071章 【番外一】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33章 033【好大的輩分】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895章 891【大報恩寺成了公園】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972章 968【大金礦】第123章 121【缺糧】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21章 021【麻將改良者】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123章 121【缺糧】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594章 591【外來奴隸問題】第491章 488【屠華】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418章 416【多手準備的孔家】第528章 525【新型朝會】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909章 905【入藏】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749章 746【島主進化史之一】第999章 995【漠北】第562章 559【順民】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478章 475【情報】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931章 927【賞罰】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425章 423【萬人衝鋒】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620章 617【律呂】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266章 264【鄭氏父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
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161章 159【廬陵趙天王】第861章 857【烏娜吉】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891章 887【趙瀚是女主角】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772章 769【回國】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185章 183【虎將】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8章 067【農事】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263章 261【斷糧就能收回澳門】(爲企鵝大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1003章 999【封王】第306章 304【又見狂生】第2章 002【開局搶根打狗棍】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678章 675【火龍燒倉?】第81章 079【黑夜盜頭】(爲企鵝大佬加更)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823章 820【混亂的戰爭序曲】第958章 954【猛虎歸山】第96章 094【佔領黃家鎮】第186章 184【軍政調整】(爲盟主“第二次睜第347章 345【龍騎兵出戰】第1021章 1017【祖國是中國】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80章 178【圍魏救趙】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484章 481【奇葩的猛將】第8章 008【沸騰】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102章 100【趙老爺來了喜納糧】第1071章 【番外一】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33章 033【好大的輩分】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895章 891【大報恩寺成了公園】第788章 785【草原烽火】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972章 968【大金礦】第123章 121【缺糧】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682章 679【皇帝的憤怒】第21章 021【麻將改良者】第612章 609【江右派】第123章 121【缺糧】第246章 244【精銳得有限】第594章 591【外來奴隸問題】第491章 488【屠華】第274章 272【澳門攻防戰】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418章 416【多手準備的孔家】第528章 525【新型朝會】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610章 607【海軍都督府裡的荷奸】第909章 905【入藏】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405章 403【曆法與文字】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749章 746【島主進化史之一】第999章 995【漠北】第562章 559【順民】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478章 475【情報】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931章 927【賞罰】第455章 453【大軍之中,直取主將】第425章 423【萬人衝鋒】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620章 617【律呂】第173章 171【全家反賊?】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266章 264【鄭氏父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1039章 1035【尊王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