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陛下,北京已復,請修《明史》。”錢謙益在朝會上請求。

趙瀚點頭說:“可。命翰林院史學館編修《明史》,錢謙益爲總裁,王調鼎爲副總裁。”

“臣領命!”錢謙益大喜。

這事兒早就定下了,拿到朝會上說,是顯得特別重視。

錢謙益雖爲總裁,但只能從專業領域任事。真正執掌全局的,反而是副總裁王調鼎,這部《明史》必須編得符合大同理論。

至於張溥,又病重了,每年都要患病臥牀,但就是一直死不了。

趙瀚又對刑部尚書陳文魁說:“陳文魁暫時卸任尚書職務,蒐集這些年的案例,結合歷朝歷代刑法,編撰一部《大同律》。《大同律》分爲憲法、禮法、刑法、民法、工商法、出版法、土地法七個部分。憲法暫時不用編,我親自來編,什麼時候編出來,這個實在說不準。”

此事沒有提前商定,李邦華疑惑道:“陛下,禮法可以理解,這出版法又爲何物?”

趙瀚拿出一本書,扔在衆臣身前:“這本《故明遺錄》,通篇胡說八道,裡面有不少編排朕的篇幅。私下罵朕無所謂,但寫成書就不能忍了。朕知道有一本書,叫做《谷山筆麈》,作者知道辯僞,讀者恐怕寧可信其有。那本書裡,萬貴妃都成什麼樣子了?出版法,就是專門管理圖書刊印的法律!”

關於萬貴妃的黑料,最初源自於慎行《谷山筆麈》。

但是,于慎行在寫書的時候,專門加了一句:這些事情,是一個老太監說的,可能是老太監在造謠。

毛奇齡編寫《勝朝彤史拾遺記》,引用了于慎行的內容,卻把原作那句存疑給刪掉。毛奇齡又編過一陣子《明史·后妃傳》,將《勝朝彤史拾遺記》原封不動搬過去,於是野史直接變成了正史。

毛奇齡就是那個槓精,得罪趙瀚被扔去做小官,又在山東主持懲治了孔家。

“該當如此。”李邦華連忙附和,他也看過《谷山筆麈》,這本書在萬曆年間就很火了。

趙瀚又定性說:“《禮法》部分,涵蓋綱常禮節,但是必須進行大改!就拿喪禮來說,可以操辦喪事,但不得請戲班子吹吹打打,也不得請和尚道士做法事。朕是遵循古禮,不說三代,就是漢唐,哪家死了父母會請戲班子?還有,三年服喪期太長,父母故去只需服喪一年!《禮法》中的婚姻部分,大致沿用《大明律》,但夫爲妻綱的註解該改一改。夫妻各行其道,便是倫理綱常,夫不賢則妻可求和離。夫喪,妻可改嫁,族人和官府不得阻攔!”

“臣謹記。”陳文魁拱手領命。

趙瀚說的《禮法》,其實就包含《婚姻法》。

但古代的家庭,不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而是一大家子的大家庭,趙瀚只能儘量約束到每戶最多十人(十二歲以上)。

這是生產力所決定的,以古代的生產力,還沒達到普遍分裂爲小家庭的地步。

《禮法》在古代非常重要,就拿《大明律》來說,開篇的大量內容全是禮法。

陳文魁問道:“陛下,《出版法》可有什麼指示?”

趙瀚說道:“第一,不可罔顧事實造謠生事;第二,不可違背公序良俗。”

陳文魁瞬間抓瞎了,這說了等於沒說,完全是模棱兩可的指示。甚至在執法的時候,也具有無限的可操作性,官府想禁一本書,直接指定其違背公序良俗便是。

“好了,不說這些,”趙瀚說道,“今天的朝會,再來聊聊別的。朕今日讀書有所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言何解?”

趙瀚的朝會,其實已經變成經筵大會。

除了給官員灌輸天文地理知識,灌輸開海對國家的益處,還經常討論儒家經典——爭奪儒家經典解釋權!

張溥拖着病體,立即回答:“回稟陛下,朱子在《論語集註》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還引用了程子的話。孔夫子有教無類,並非不使民衆知曉道理。而是百姓着實愚昧,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懂。因此在治國之時,只要讓百姓知道如何做,沒必要讓人人知道爲何這樣做。此無奈之舉也。”

“非也,”錢謙益說道,“朱子的註解說,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意爲百姓懂得怎樣做即可,不能讓百姓知道爲何這樣做。此爲治民之道,人之思想,千差萬別,就算是同一個道理,面對同一個事情,不同的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讓百姓知其所以然,必然亂象平生,不如讓他們不知道。”

張溥反駁說:“那朱子爲何還要引用程子的話?牧翁如此向陛下解釋,難道是要讓陛下行朝三暮四之術?”

程子的註解是:如果說聖人不讓百姓知曉道理,那屬於後世朝三暮四的治國之術,並非聖人的本心。

錢謙益解釋道:“朝四暮三之術,是指本心爲何。若出於矇蔽百姓,則爲朝三暮四之術。若出於治國安民,則非朝三暮四之術。”

這隻能怪朱熹,註解《論語》的時候,着實說得模棱兩可,無論怎麼理解都行。

朝堂衆臣,各執一詞,當場吵得混亂不堪。

陳茂生做了禮部尚書之後,每天也在補習功課,至少四書已經滾瓜爛熟。他拱手道:“陛下,臣認爲,此句是斷句出了問題。可斷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斷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陳尚書言之有理。”徐穎立即表示支持。

這下吵得更歡了,兩派分裂爲三派。

龐春來半眯着眼睛,笑道:“陛下說自己讀書有所得,想來陛下另有高論。”

衆臣安靜,等着聽皇帝解釋。

趙瀚說道:“我今日讀朱子的著作,讀到一篇《答範伯崇》。朱子說,蓋民但可使由之耳,至於知之,必待其自覺,非可使也……使之知,則知之則必不至,至者亦過矣,而與不及者無以異。”

朱熹在文章裡說:能讓百姓執行法令就行了,至於讓他們懂得道理,要靠百姓自覺,不能官府去強迫。只知道怎麼做,不知道爲何這樣做,並不妨礙百姓領悟道理。等到百姓自己領悟了,那當然就最好。先讓百姓知道怎麼做,再讓百姓自己領悟爲何這樣做,是由淺入深的一個過程。強行讓百姓理解,百姓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就算理解了也會偏頗,跟不理解沒啥區別。

“然也!”

錢謙益和張溥同時說道,他們不同的理解,竟然在朱熹這段話裡殊途同歸。

錢謙益說:“不可使民知其所以然,防的是宵小之輩。若能自己知其所以然,自行領悟道理,此輩必爲君子。”

“胡說八道,”張溥怒斥,“不能理解道理便是小人,世間小人何其多也?”

錢謙益辯駁道:“我沒說不能理解道理的是小人,而是說要防止小人胡亂理解道理,甚至是故意歪曲道理。”

雖然還有爭執,但朱熹的《答範伯崇》,已經統一了衆臣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

可是,這不是趙瀚需要的。

趙瀚笑着說:“朕對這句話的理解,跟朱子大致相同,但又略有一些差異。”

“陛下請明言。”李邦華說道。

趙瀚問道:“諸卿可聽說過,鍥而不捨,朽木不折?”

艾儒略這個老外搶着回答:“此句出自《荀子·勸學篇》。”

趙瀚又問:“諸卿可讀過《晉書》和《晏子》?《晉書》裡的朽木不折,寫爲朽木不知。《晏子》裡的折衝千里,寫爲知衝千里。這‘折’與‘知’,似在古時同爲一字。‘民可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是否可解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折之’?”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這是要篡改儒家經典啊!

趙瀚繼續說道:“由字,是否有引導之意?”

艾儒略瞠目結舌,這麼一改,此句就成了:百姓可以引導,但不可以強迫其屈服。

事實上,趙瀚這麼理解,是依據後世出土的楚簡。

那是一批戰國竹簡,裡面有兩句話: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智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強也。

人民可以引導,而不可以強迫!

“哈哈,朕亦異想天開,諸卿或可品味一二。”趙瀚也沒有強迫衆臣理解,否則就違背了這句話的精神。

皇帝這麼說了,自然會有人去研究,今後也會成爲一種理解方式。

趙瀚又說:“朕下令分族遷徙,許多地方官,一味的蠻幹。蠻幹也就罷了,畢竟在執行皇命,有功而無過。但趁機魚肉百姓,打着皇命的幌子,卻在抹黑皇帝和朝廷,這樣就是不對的,肯定是要被處置的。另外,今後執行政令,不管百姓能否理解,道理還是要給百姓講清楚。”

“臣等謹記!”衆臣躬身作揖。

趙瀚這邊又有了兩個事情,一是編修《明史》,二是編修《大同律》。

至於李自成和滿清那邊,已經在炸裂的邊緣。

(本章完)

第414章 412【獵人】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687章 684【血戰】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919章 915【賣詩啊】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728章 72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248章 246【奇葩夜襲】(爲白銀盟“暖陽1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388章 386【登極御宇】第527章 524【皇城巍峨】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7章 007【變故】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454章 452【圍魏救趙】第94章 092【投名狀】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602章 599【國丈】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361章 359【春聯】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218章 216【遊山玩水】(爲盟主“飄的風N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13章 211【教育改革計劃】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16章 016【京口驛】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353章 351【禪位?】第546章 543【登陸】第544章 541【潼關】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
第414章 412【獵人】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687章 684【血戰】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919章 915【賣詩啊】第759章 756【贈禮與回禮】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351章 349【南來之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880章 876【孫傳庭出手】第728章 725【偷得浮生半日閒】第680章 677【一步錯,步步錯】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14章 014【奉劍童子】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404章 402【搶成白地】第335章 333【即將北伐】(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248章 246【奇葩夜襲】(爲白銀盟“暖陽1第85章 083【落魄巡檢】(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360章 358【廉租屋與大法院】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953章 949【北緯38.65度線】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164章 162【白羅洲水戰】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月末總結兼十月衝榜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388章 386【登極御宇】第527章 524【皇城巍峨】第1019章 1015【文青可汗】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963章 959【羨慕啊】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1038章 1034【江戶海戰】第498章 495【合兵馬尼拉灣】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1042章 1038【幕府副將軍】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174章 172【所見所聞】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116章 114【得道者勝】(爲盟主“奈文摩爾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7章 007【變故】第804章 801【樊樓之辯】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454章 452【圍魏救趙】第94章 092【投名狀】第577章 574【滿清遷都?】第86章 084【洗劫鈔關】(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602章 599【國丈】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361章 359【春聯】第26章 026【我聽少爺的】第737章 734【政策調整】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218章 216【遊山玩水】(爲盟主“飄的風N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882章 878【廣州所見】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001章 997【漠北都護府和北海都護府】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563章 560【細作立功】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213章 211【教育改革計劃】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16章 016【京口驛】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419章 417【河南戰場】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353章 351【禪位?】第546章 543【登陸】第544章 541【潼關】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