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598【文明】

第601章 598【文明】

項元汴、項篤壽兄弟倆,跟隨女官走進紫禁城,一路眼觀鼻、鼻觀心不敢亂看。

沒有經過三大殿,而是繞去幹清宮東側的皇家藏書樓。

他們面聖的廳堂並不大,皇帝今天休息,正坐在那裡讀書,讀的是前段時間從北京運來的藏書。

看到廳中坐着一男子,項元汴只覺威嚴無比,還沒看清長相就連忙低頭。

“小民項元汴(項篤壽),拜見陛下!”二人並肩作揖。

趙瀚擡頭笑道:“坐吧。”

兩個女官把椅子搬來,兄弟倆說道:“謝陛下!”

趙瀚問道:“聽說你們有詩仙真跡?”

項元汴又立即站起,解下背後的長袋。那袋子被侍衛檢查過,確認是卷軸之後,便讓其自己帶進來。

李香君走過去,小心翼翼接過,擺到趙瀚案前徐徐展開。

趙瀚的第一反應,居然不是欣賞李白的書法,而是去看周圍的印章和題字。

密密麻麻,到處都有。

還好,乾隆的題字和印章不在,看起來明顯清爽得多。

歷史上,乾隆一人就蓋了一堆,而且有兩方皇帝寶印特別大,他一個印章的面積,相當於別人好幾個。他自己當皇帝時蓋一個,做太上皇時又蓋一個,而且還排列整齊,擠在那裡生怕別人看不到。

此時此刻,欣賞着宋徽宗的瘦金體和印章,趙瀚突然也有一種衝動,想把自己大印往李白真跡上面懟。

“你們要把這幅字獻給朕?”趙瀚擡頭問道。

項元汴再次站起,拱手說:“此等奇珍,小民不敢貪戀,惟聖明天子方可得之。”

趙瀚笑道:“朕不是巧取豪奪之輩,也不能給子孫開這個先例。若民有寶物,便去佔爲己有,如此豈非壞了規矩?跟江山社稷比起來,詩仙真跡算不得什麼。”

“陛下聖明!”

項元汴驚疑不定的同時,又對這位皇帝敬佩不已。

他是前些年獲得《上陽臺帖》的,當時浙江大旱,有破家之人拿來賣給他。當項元汴見到此貼的第一眼,心中貪念便油然而生,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據爲己有。若是跟對方談崩了,便謀財害命都得拿下!

想起自己當初的心思,再對比眼前皇帝的淡然,項元汴頓時感慨不已。

難怪別人能做皇帝,而自己只能仗着家財搞收藏。

項元汴繼續說道:“陛下,此非巧取豪奪,而是小民真心進獻。流賊爲禍西北,韃子肆虐遼東,全國災荒瘟疫橫行,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是故有聖天子降世,一掃濁氣,抵定乾坤,而萬民安居樂業也。每思及此處,小民便景仰莫名,欲獻寶物而聊表敬意。”

“你倒是會說話,”趙瀚笑道,“你家藏書衆多,當爲地方大族,被分走不少田產吧?”

項元汴心中一驚,隨即說道:“陛下,小民也日夜拜讀《大同集》,知道分田乃我大同新朝之國策。世家豪強聚斂田產無數,而窮困百姓身無立錐之地,如此便是禍亂天下之源。陛下分田,是爲百姓計,亦是爲大族計。若不分田,大族田產再多,遇到流寇起事,亦不過身死族滅也。小民雖被分走數萬畝田產,但並不嫉恨陛下,反而認爲陛下是小民的救命恩人!”

趙瀚哈哈大笑:“好一副伶牙俐齒。”

項元汴說道:“非伶牙俐齒也,此真心實意也。”

趙瀚覺得此人很有趣,微笑道:“朕已知你心意,但確不可開此先例。一來子孫可能會效仿,巧取豪奪民間財物;二來天下之人,或會出現許多幸進者,都想進獻寶物來換取富貴。”

項元汴猜不透趙瀚的心思,連忙說:“陛下所言甚是,聖天子目光之長遠,非小民所能及也。”

趙瀚仔細想了想:“這樣吧,今年皇室內庫頗有節餘,這幅詩仙真跡便用一萬兩收下。此無價之寶,一萬兩也嫌不夠,你可再提一個請求。記住,不可求官,不可求爵,不可請田。”

項元汴仔細看皇帝的表情,覺得沒有在騙自己,於是說道:“君之命,不敢辭。小民有一幼子,今年八歲,聽聞皇城小學皆大賢授課,請陛下恩准小民之子讀此學校。”

這個要求很合理,反正皇城小學,全是有背景的孩童在讀書。

趙瀚說道:“提醒你一句,莫要後悔。皇城小學,每年都要歲考,學習落後之人,是會被勒令退學的。你那幼子,可能只讀一年,就會被勒令離開學校。”

項元汴說道:“小民能將幼子送進皇城小學,與皇子同習聖人教誨,已經是祖宗積了陰德。若讀一年便退學,那是他自己無才無福,怨不得陛下,也沒必要後悔。”

“倒是看得開,”趙瀚又問項篤壽,“你也來獻寶?”

項篤壽連忙起身:“小民所獻之寶,遠遠不如《上陽臺帖》,着實貽笑大方了。”

李香君把這人的字畫拿來,卻是蘇軾的普通晚年作品,遠不如趙瀚手裡的《寒食帖》。

崇禎朝的給事中孫承澤,投降滿清之後,又被多爾袞帶去瀋陽,做到吏部郎中這個實權職位。多爾袞被貶爲庶人,孫承澤也被牽連,下獄之後被活活打死。

《寒食帖》便是這漢奸的兒子,主動獻給大同軍的,希望藉此獲得寬恕,同時獻出的字畫有上百幅之多。

趙瀚也不推辭,按市價把蘇軾的作品買下,接着又說:“你們兄弟二人,既然收藏衆多,想來對金石字畫頗有研究。”

項元汴說道:“不敢,略有所得而已。”

“跟朕來。”趙瀚說道。

趙瀚帶着兄弟倆,登上閣樓,來到一間房中。

李香君則留下來,慢慢收起《上陽臺帖》,一邊收一邊欣賞李白書法。

趙瀚指着閣樓裡呈放的甲骨,說道:“這是朕讓人收到的刻字龍骨。前幾天,河南布政使剛派人運來京城,翰林院的博士們都還沒見過。你們且看看,這上面刻的是什麼字兒?”

中藥裡的龍骨,其實是野生動物化石,跟占卜用的甲骨沒有屁關係,此時也很少有人把殷墟的甲骨當成中藥材。

趙瀚記得甲骨文發現於河南安陽,於是就讓地方官員去找。

安陽縣此時屬於彰德府的府治,具體甲骨文在哪個村,安陽知縣完全抓瞎。安陽縣專門派了二十個官差,在全縣各村尋訪好幾年,今年終於發現甲骨文的蹤跡。

那裡已經在挖掘遺蹟了,眼前是送來的第一批。

項元汴拿起一塊骨頭,光線太暗看不太清。他告罪一聲,移步到窗口處,藉着冬日陽光仔細辨認。

第一個字就認不出,甚至不覺得是字,更像什麼昆蟲的觸角——其實是“單”字。

項篤壽也拿起一塊辨認,總覺得有些圖案像是文字,但又很難確認到底刻的什麼。

終於,項元汴在第三塊甲骨上,非常確定的認出文字,驚喜道:“這是兒字,這裡刻的是兒!”

項篤壽很快也喊道:“我認出了秦字,這裡還有個日字!”

一番辨認之後,項元汴按捺住激動心情,作揖道:“敢問陛下,這些龍骨在河南何處所得?”

趙瀚說道:“安陽縣的一個村落,有人猜測那是殷商舊都。這些龍骨,恐爲殷商占卜所用之龜甲。你們兄弟二人,既對金石有研究,那就留下來研究甲骨吧。安陽那邊的殷墟,贊由地方官員負責挖掘,項篤壽你過去主持開挖。項元汴留在南京,跟其他學者一起研究甲骨文。”

“謝陛下!”兄弟倆爲之大喜。

他們平時在老家,也喜歡金石收藏,鐘鼎文的拓印就收了不少,那些文字跟甲骨文已經比較接近了。

兩人謝恩告退,趙瀚緩步走到另一間房。

自從北京的皇城藏書運來,幾個后妃倒是找到了新的愛好。

費如蘭、田秀英和柳如是,三人經常往藏書樓跑。或是品鑑古玩字畫,或是臨摹名家書法,又或是閱讀孤本典藏。

盤七妹和費如梅,對此沒有任何興趣,她們該幹嘛還是幹嘛。

此時此刻,費如蘭和田秀英,正在討論宋代名家的畫法。費如蘭之前看田秀英不順眼,最近關係緩和許多,一起學習畫技居然熟絡起來。

“柳隱呢?”趙瀚問道。

費如蘭牽着袖子臨摹畫作,頭也沒擡說:“在隔壁。”

趙瀚走過去,觀賞二女作畫,說笑一番便去隔壁找柳如是。

柳如是正在讀書,看到趙瀚進來,笑着說:“夫君,前明的文淵閣,居然還藏着《舊唐書》。妾身一直想觀此書,可惜不知找誰借閱。”

有些時候,不能怪明朝士子孤陋寡聞,後世很多隨處可見的書籍,大明讀書人一輩子都見不着。

比如《舊唐書》,此時還不是正史,從宋仁宗年間就不再流傳。

一直到嘉靖年間,王陽明的學生聞人詮,在蘇州借書時偶然發現《舊唐書》,這部史書才歷經幾百年重見天日。

趙瀚問道:“有何讀後感想?”

柳如是說:“讀了《舊唐書》的本紀,感覺《新唐書》在編故事,而且編得粗陋荒唐無比。不過嘛,《舊唐書》有些過於詳細了。有些地方,似是把唐代的皇帝實錄,原封不動給抄錄下來。”

趙瀚嘆息:“唐史也要勘定啊。”

這些編史工作,屬於一個新建王朝的責任,中華文明就是這樣綿延不斷的。

王朝興滅,文明不滅。

(本章完)

第492章 489【求活軍】第780章 777【夫唯不爭】第731章 728【哥薩克強盜】第629章 626【琉球】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第475章 473【細作】第167章 165【喜上加喜】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205章 203【發展農會】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更新很晚,別等了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118章 116【種田吃飯】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849章 845【小二愣子】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902章 898【武力征服】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30章 727【征討羅剎鬼】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544章 541【潼關】第370章 368【戰起】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75章 373【盤算】(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37章 534【一羣被坑的好官】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640章 637【戰場切腹】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502章 499【颱風作戰】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310章 308【南京事】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第123章 121【缺糧】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
第492章 489【求活軍】第780章 777【夫唯不爭】第731章 728【哥薩克強盜】第629章 626【琉球】第900章 896【熱情體貼的西班牙人】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811章 808【未考殿試,先點狀元】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782章 779【曾憶少年時】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聲】第756章 753【流亡的英國王室】第472章 470【拜祭朱元璋】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第475章 473【細作】第167章 165【喜上加喜】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205章 203【發展農會】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更新很晚,別等了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558章 555【其徐如林,其疾如風】第139章 137【大師】(爲盟主“Hello付先生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118章 116【種田吃飯】第871章 867【拿下全球最大翡翠產地】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267章 265【趙瀚的叫花子海軍】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663章 660【荷蘭援軍】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950章 946【大同細作在搞事兒】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989章 985【橡膠與瑪雅神廟】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849章 845【小二愣子】第376章 374【狡猾的張獻忠】第343章 341【狼來了】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902章 898【武力征服】第675章 672【番茄炒蛋】第1008章 1004【連鎖反應】第247章 245【商賈獻城】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359章 357【盤娘糖】(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30章 727【征討羅剎鬼】第642章 639【憲法刊行】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50章 049【勤王?鬧劇!】第382章 380【流放臺灣的張獻忠】(爲企鵝大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650章 647【山地騎兵,侵略如火】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544章 541【潼關】第370章 368【戰起】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727章 724【徵緬計劃】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375章 373【盤算】(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37章 534【一羣被坑的好官】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640章 637【戰場切腹】第784章 781【李自成獻土】第502章 499【颱風作戰】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504章 501【瓜分南洋】第200章 198【滿地打滾費如鶴】第310章 308【南京事】第249章 247【夜間奪城】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第123章 121【缺糧】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316章 314【崇·最佳內應·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