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

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

之所以設置東宮官職,是因爲太子快從皇城學校畢業了。

皇城學校,三年小學,三年中學,趙瀚不打算設立大學。這裡的畢業生,不管從哪個省來的,都必須參加金陵府會考。考得上就去讀大學,考不上要麼回家,要麼自費到大學讀書。

至於海外留學生,看似得到優待,其實沒啥卵用。

留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畢業考試:

第一種是特殊試卷,考過了就能拿畢業證,然後滾回自己國家裝逼。

第二種是普通試卷,需要跟中國學生一起卷。考試合格的,不但可以拿大學畢業證,還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特招的少數民族學生,待遇同樣如此。

不管是外國留學生,還是少數民族學生。他們學習漢語就很困難了,還要惡補中小學知識,還得跟大學生一起競爭,能過關斬將的絕對屬於天才級別。

這些年來,幾百個特殊考生裡面,只有三人拿到普通畢業證,科舉通過的僅一個朝鮮學子。

像那兩個英國少年,如果自費入讀金陵大學,大概就是混個特殊畢業證滾蛋。拿不到普通畢業證,連參加科舉的資格也沒,中國民間也不承認這種學歷。

“唉,明天終於要放假了!”

章昉抱着物理教科書,趴在課桌上看着外面的落日。

太子趙匡桓的三個小學室友,居然只被淘汰了一個。

而且被淘汰的,是學習最努力、性格最沉穩、經常勸諫太子的何謙吉……進入中學之後,各省的前幾名考生(小學畢業考),全都被招到皇城學校讀書,學習競爭那叫一個激烈。只憑刻苦努力,根本無法彌補天賦差距。

做事圓滑且社交能力極強的劉國禎,也沒見他有多刻苦,偏偏就是能跟上進度,每次考試都在被淘汰的邊緣。

而性格頑劣的章昉,自從闖禍被校長開導之後,竟然真的改過自新,第二個學期就名列前茅。

當然,各省的神童來了,章昉就不再那麼冒尖,排名只能在中游起伏。

“安靜一下,安靜一下!”

班長顏光猷拍打着講桌大喊:“今後每旬休息兩日,老師們會留旬末作業。各科的作業內容,我抄寫在黑板上,不完成是要挨戒尺打板子的。”

“唉!”

教室裡一片哀嚎。

顏光猷是山東曲阜人,復聖顏回的後代。

無論孔家還是孟家,又或者是顏家,這些儒家聖賢的後代,現在都老老實實到朝廷讀書。而且由於家學淵源,還請高人來補課,經常冒出成績優異的子孫。

顏光猷是山東小學統考第二名,弟弟顏光敏是山東小學統考第三名,兄弟倆先後被招進皇城中學讀書,已經在曲阜傳爲一樁佳話。不過嘛,也就他們兩個姓顏的厲害,姓孔姓孟的都還沒有出現超級尖子生。

趙匡桓這位太子爺,看着班長抄寫旬末作業,沒來由感到一陣心累。

其他同學,只要完成作業便可,剩下的時間都可以休息玩耍。而他放假之後,還得跟着老師學習政治,甚至要熟悉朝廷的重大政務。

趙匡桓朝前排一位女生瞟去,少女的名字叫祝君莫。

出自《詩經》: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一聽名字就知道,祝君莫肯定不是底層家庭出身。但也算不上達官顯貴,其父只是縣中學的老師,喪妻之後不再續絃,獨自拉扯一兒一女,還把兒女都培養成神童。

即便被招進皇城中學讀書,祝君莫的考試成績,也基本不會跌出年級前三,這讓一衆男生感到羞愧不已。

而趙匡桓的初戀喬婺華,在小學時名列前茅,到了中學就只能徘徊在中等水平。

咱們的太子爺,有些移情別戀的徵兆。

他反覆比較兩個女生,覺得各有各的好,似乎難以分出勝負。但祝君莫的學習成績太牛了,這給她加分不少,因此趙匡桓漸漸偏向此女。

少年心事,便是這樣,很難定下來,總把春心萌動當成愛情。

記下作業內容,趙匡桓返回自己宿舍。

依舊是四人住一間,但室友每年都要更換。

最新的三位太子室友,一個叫馬訓,湖北商賈子弟。一個叫王克復,河南士紳子弟。一個叫吳衝,廣西農家子。

吳衝最不受待見,性格太較真了,經常因爲一點小事,就跟室友們爭得面紅耳赤。但這小子是真的刻苦,自律性極強,每天不是在學習,就是在爲學習做準備。

這不,纔剛剛放學,吳衝就在寫作業了。

趙匡桓正在收拾東西,打算明天一大早回家。

王克復坐在牀沿上,興致勃勃地說:“你們看報紙了嗎?去年各省的政績考覈,我們河南楊布政使排第一,這可是陛下欽點考評的。在楊布政使的治理下,河南糧食豐收、六畜興旺。每年移民所需的耕牛,河南一省便貢獻了五分之一!”

馬訓好奇道:“河南爲啥有那麼多耕牛?”

王克復笑道:“報紙上寫得明白,楊布政使根據河南實情,因地制宜改變了農業方式。每年夏糧收麥子,每年秋糧收玉米,一年兩收,都是高產穀物。而且,麥子和玉米的秸稈,只要提前一些時日收割,在不影響穀物產量的同時,還能做青儲料用來養牛養羊。”

馬訓不屑道:“這有什麼好吹噓的?玉米杆拿來養牛,鄉下孩童都知道。”

王克復沒好氣道:“青儲料你懂不懂?玉米杆不做處理,水分很快就幹了,冬天不能拿來餵養牲畜,就算餵了也不怎麼頂事。楊布政使在做知府的時候,就從《王禎農書》得知青儲料的製作。他經過多方試驗,還跟勸農司的官員寫信交流,最終才研究出麥稈和玉米杆的青儲料製作方法。”

“楊布政使輔政河南之後,親自走訪十多個縣,引導農民輪種麥子和玉米。又召集河南全省的知府、知州、知縣,給他們下發勸農司編寫的材料。全省的地方官,又跟大同銀行聯繫,貸款購買牛羊崽子借給農民。”

“你知道這些推廣有多難嗎?河南大旱的時候,許多農民還不起貸款,大同銀行和財部,可是上疏彈劾了楊佈政。楊佈政是河南右布政使,上頭還有個左布政使。報紙上雖然沒寫,但肯定左布政使也跟楊佈政鬧了。幸好有陛下出面安撫,楊佈政堅持做了好幾年,這纔有現在的成效!”

“這些都是刊在報紙上的,就憑楊佈政在河南的政績,今後肯定入閣爲相!”

一直在寫作業的吳衝,突然來一句:“楊佈政是好官。”

王克復牛逼轟轟的說:“再是好官,也得有用武之地。別的省都不行,還得看俺們河南。河南有廣袤肥沃的平原,前一任布政使和工部都水司,又把全省的水利河道搞好了,這才能種出那麼多的糧食,這纔有那麼多麥稈和玉米杆餵養牲畜。”

趙匡桓覺得自己是太子,有必要記住這個好官,問道:“楊布政使叫什麼?”

王克復回答:“報紙上說,楊布政使叫楊安,湖南人。以前只是個書童,大同軍收復湖南時,楊佈政報名做了吏員,幫着宣教團組建農會和分田。後來一路升遷極快,每任官職皆政績斐然,被陛下破格任命爲河南右布政使。”

馬訓頓時大笑:“哈哈,原來是我們湖廣人。”

王克復糾正說:“是湖南,不是湖廣!”

馬訓說道:“都一樣,湖南湖北,以前統稱湖廣。我是湖北的,楊佈政是湖南的,按照以前的說法,都算作湖廣同鄉。”

“伱就往自己臉上貼金吧!”王克復鄙視道。

趙匡桓問道:“那份報紙呢?”

王克復立即給太子爺遞過去。

趙匡桓翻到關於楊安的報道,頓時就驚了,這位楊佈政好年輕啊,今年纔將將31歲而已。他在湖南投身大同軍,跟着宣教團組建農會分田時,僅僅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馬訓也湊過來,看到楊安的簡介,同樣驚訝得目瞪口呆。

三十一歲的右布政使,且已在這個任上做了好幾年……今後的仕途發展有多恐怖?

不止幾個小屁孩被驚到,這篇報道一出,閣部重臣們也在議論,各派系都試圖向楊安拋出橄欖枝。

少年人總是容易熱血,誰還不曾有滿腔抱負?

王克復這個出身富紳之家的孩子,此刻已然把楊安視爲偶像。他也想爲民謀福祉,他也想被皇帝誇讚,他也想登上報紙名揚天下。至於利益和算計,反而是少年人最不看重的。

這是初心,就看能堅持多久。

王克復正準備立下一番誓言,正在寫作業的吳衝又說:“當官就該如楊佈政,今後我若做官,必爲‘楊佈政第二’!”

此言一出,王克復鬱悶得不行,他的臺詞被室友搶了啊。

能在皇城中學讀書的外省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神童。還沒長大的神童,脾氣各異,馬訓就頗爲自傲,他冷嘲熱諷道:“就你還楊佈政第二?別說讓你管一省,就算讓你管咱們班,怕是都沒幾個人能服氣。”

吳衝欲言又止,終究沒再說話。他出身貧寒,雖然聰明異常,卻從小隻知道讀書,不知道怎麼跟人打交道。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沒有教過他怎麼爲人處世。

皇城學校,就是個小社會,什麼出身、什麼身份、什麼性格的都有。

太子在這種環境長大,肯定比藏在深宮要好得多。

(本章完)

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302章 300【南孔】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533章 530【大案】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36章 036【腦溢血】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41章 139【瑣事】第997章 993【炸城】第80章 078【火燒縣衙】(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995章 991【官渡之戰復刻版】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盟主“往事成煙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772章 769【回國】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62章 559【順民】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651章 648【虎蹲炮發威】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1076章 【番外六】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52章 051【出刀見血】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564章 561【決戰序曲】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302章 300【南孔】第997章 993【炸城】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475章 473【細作】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175章 173【巡撫來投?】(爲盟主“寒秋子第32章 032【失心瘋】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717章 714【盛典】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66章 065【大同社】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861章 857【烏娜吉】
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302章 300【南孔】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801章 798【進獻貢品】第742章 739【天理論】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928章 924【中間人】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533章 530【大案】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36章 036【腦溢血】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141章 139【瑣事】第997章 993【炸城】第80章 078【火燒縣衙】(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995章 991【官渡之戰復刻版】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1036章 1032【日本鎖國】第710章 707【外交官和海軍的謀劃】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743章 740【血統收集癖】第922章 918【經濟學】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45章 143【雪中行軍】(爲盟主“往事成煙第416章 414【攻城重炮】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868章 864【暹羅和八百司】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772章 769【回國】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62章 559【順民】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157章 155【北擴?】(爲盟主“爲溪式谷”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第511章 508【消除中間商】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651章 648【虎蹲炮發威】第63章 062【格位之論】第679章 676【墮落的武官】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1076章 【番外六】第428章 426【多爾袞撤軍】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98章 196【贛州水戰】(爲盟主“暫時空缺第52章 051【出刀見血】第496章 493【串聯土著友軍】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793章 790【井底之蛙】第564章 561【決戰序曲】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06章 503【水西安氏】第302章 300【南孔】第997章 993【炸城】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475章 473【細作】第411章 409【正面交戰】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020章 1016【馬達加斯加島的消息】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65章 961【SSS級大皇帝】第175章 173【巡撫來投?】(爲盟主“寒秋子第32章 032【失心瘋】第808章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第350章 348【白蓮教匪】第626章 623【幻術戲法】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998章 994【布里亞特蒙古人】第290章 288【三十年內必至漢唐】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665章 662【全世界樹敵】第717章 714【盛典】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66章 065【大同社】第911章 907【保衛糧道】第89章 087【送來個婢女】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861章 857【烏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