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

第813章 810【皇帝壞主意很多】

廣西科舉舞弊案,由於牽扯到督察院官員,因此案件交給大理寺全權審理。

大理寺,相當於全國最高法院。

“陛下,廣西科舉舞弊案,對當事者的初步審理已經結束,接下來要派官員前往桂林查案。”

“放下吧。”

擺在趙瀚面前的,只有三份當事人筆錄。

各省的大學畢業考試,已經跟鄉試(省考)合二爲一。大學校長,只能安排組織考試,沒有資格親自監考,甚至不能提前接觸試題。真正的主考官有三位,一位是該省的大法官,一位是禮部派去的員外郎,一位是督察院派去的廉政御史。

趙瀚仔細閱讀三份筆錄,基本能夠認定舞弊案是假的。

因爲試卷由禮部員外郎,從南京帶去各地考場。在考試當天,除了三位主考之外,還要有大學校長、該省的禮廳廳長在場。五個人到齊了,才能將密封試卷拆開,覈准無誤之後,五個人一起蓋章開考。但凡發現試卷有問題,都必須終止考試。

出了問題,五個人一起丟官!

而試卷的密封工作,又是吏部、禮部、刑部一起做的,蓋着三部尚書的大印。密封也有三層,試卷密封一次,外面的防水油紙密封一次,最外面的箱子還要貼上封條。每一層密封,都蓋有三部大印,只允許最外層遭到風吹雨淋有所破損。

試卷的印刷工作,由司禮監經廠負責,全程在紫禁城內進行。所以,試卷的第一次密封,還落有司禮監大印。

這如果還能夠提前泄題,問題那是真的大發了,被查處的官員就有一大堆。司禮監、吏部、禮部、刑部、督察院、廣西大法院、廣西禮廳、桂林大學校長……全都要被嚴厲調查一番。

真有科舉舞弊,也不會是泄題,而是請人來冒名代考!

首輔宋應星說道:“陛下,此事必須嚴查,不止要查舞弊案,還要查那些叩闕的士子!什麼時候叩闕不好,非要在東華門唱名那天,把東華門給完全堵死,今科進士都堵在門內出不去。若不嚴懲,朝廷威嚴何在?”

去年部院改革,又增加了三個閣臣,朱舜水也已經入閣了。他說:“叩闕士子確實該懲治,但不能一味用強,否則難堵天下悠悠之口。他們中的許多人,只是被蠱惑了,聽說有科舉舞弊案,帶着滿腔熱血前來叩闕。臣以爲,懲處帶頭鬧事和串聯者便可,沒有必要懲罰全部叩闕士子。

同樣去年入閣的蕭煥,卻不同意朱舜水的意見:“陛下,臣覺得應該嚴辦。但凡參與叩闕者,一律不得外放爲官。不過,也不能絕了他們的仕途,允許他們參加省府的吏員考試。”

陳茂生站出來說:“這次叩闕之人,多爲落榜士子。他們只想着那個進士頭銜,寧願蹉跎歲月重複科舉,耽誤幾年再外放七八品,也不願從九品官踏實做起。這等讀書人,便做了官,也不會是什麼好官!還有,今次科舉,已比三年前格外開恩。提升了一榜和二榜進士的外放品級,讓自費大學畢業生也有外放資格。朝廷已經在讓步,落榜士子還要步步緊逼。朝廷如果再讓步,下一次科舉不知還會有什麼無理要求!”

“你打算怎麼辦?”趙瀚問道。

陳茂生說:“參與叩闕之人,全部取消功名。收回他們的大學畢業證,非但不能再做官,連參加吏考也不許!”

“不可!”

其他閣臣齊聲反對,都不贊同陳茂生的說法。

陳茂生卻態度堅決:“爲了一個進士頭銜,連九品官都看不上,寧願多考三年、六年、九年,甚至是考十多年。這種人做官是爲了什麼?他們就算做官了,會認真辦事嗎?會爲民請命嗎?都不會,只會拉幫結派往上爬!若不嚴懲,必會助長此輩氣焰,也會在官場搞出歪風邪氣。最後變得如前明一般,一榜看不起庶吉士,庶吉士看不起普通進士,二榜看不起三榜進士,進士又看不起舉人做官,舉人看不起拔貢官員!以同榜、同科、同鄉、同房論交,拉幫結派,官官相護,結黨相爭!”

衆人沉默,不好再爭論。

趙瀚微笑道:“這麼多落榜士子叩闕,那朕就再退一步……”

“陛下,不可退讓!”全體閣臣一起阻止。

“朕若不退讓,如何消解士子心中怨氣?”趙瀚笑得愈發開心,“着令禮部,在東華門外張榜,就說今後允許無限期參加會試。他們鐵了心想考進士,那就隨便他們考。但是……”

閣臣們一聽“但是”,就知道皇帝又要使壞了。

趙瀚說道:“第一,只要第一次會試落榜,放棄了外放九品官的機會,這輩子都不能再直接外放,必須考上進士以後才能做官。第二,超過三次才考上進士,就不能再做政務官,只能做雜官,或者外放地方學校。第三,超過三十歲,不得再考吏員!”

閣臣們都在憋笑,皇帝真是滿肚子壞水兒。

這三個條件拿出來,即便允許無限期科舉,大部分落榜士子,也會選擇直接外放九品官。除了真正自信之人,誰他媽還敢重複參加科舉?一旦連續三次考不上,這輩子都只能做雜官,還不如當初直接外放呢。

如此,既可堵住悠悠之口,讓落榜士子不能再說什麼怨言。又給了真正有實力的考生,足足三次會試的機會,總不能在九年之內,三次會試都拉肚子生病吧?真有這種事,也別埋怨了,找個寺廟燒香纔是正理。

突然,趙瀚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嚴查此事的領頭之人,剝奪功名,收回大學畢業證!”

……

東華門外,這兩天一直很熱鬧。

叩闕士子跪着不走了,倒是便宜了小攤販。

雖然除了重大節氣之外,東華門外不準擺攤,但可以把攤子支得遠遠的。麪條啊,混沌啊,一天三頓叫賣着,誰肚子餓了就能喊外賣。

幾個差役來回走動,突然眼睛一亮,有個差役走過來,指着地上的混沌湯水:“陛下開恩,允許你們在東華門外吃飯,卻沒讓你們把城門口弄髒。誰灑的湯水,罰錢十文!”

不小心灑了湯水的那個落榜生,看不慣差役盛氣凌人,本想爭執幾句,又怕壞了大事。只能把碗放下,掏出兩枚當五大錢:“拿去!”

當五大錢,已經是大同銅錢的最高面額。

大同新朝非常不近人情,只准使用本朝銅錢,唐宋元明的通寶都不能用。

當然,爲了不嚴重影響百姓生活,也沒有搞一刀切那一套。只要是銅錢,就能拿到大同銀行兌換,稱重量,驗成色,反正銀行不會吃虧。崇禎末年的垃圾當十錢,如果拿到大同銀行,十文錢只能換來一文新錢。

甚至就連李自成鑄造的劣質銅錢也收,只不過兌換價值被壓得很低。

這種做法,導致部分地區的百姓,僅有的一點積蓄也大幅縮水。

所以在好些省份,徵農稅還不敢只收錢,允許農民直接交糧,就是怕百姓沒錢交稅會出亂子。

“大鐘兄暈倒了,快送去醫館!”

叩闕請命的隊伍,瞬間混亂起來,連續跪兩天是真的扛不住。

在混亂吵嚷當中,許多士子趁機調整姿勢,伸伸胳膊鬆鬆腿。有的人因爲跪得太久,腿腳已經僵了,根本無法動彈,乾脆直接躺下,對前來攙扶的人說:“不礙事,不礙事,我先躺一陣。”

橫七豎八,躺了一地。

不多時,甚至出現鼾聲,不知哪位仁兄居然睡着了。

張天植站得老遠,低聲說道:“陛下會讓步嗎?”

李巽說:“就算對落榜士子讓步,也不會對咱們這些前明士子讓步。說實話,我有些後悔。我本就是南京人,當初如果投效做小吏,現在估計都能當知府了。我有一個幼時同窗,連秀才都沒考上,如今居然做了永平知府。雖然永平偏僻,百姓十不存一,但知府畢竟是知府。時也命也,都怪自己心氣太高。”

“伱怎能這般想?”翟文賁說,“我等皆有舉人功名,怎能去做刀筆吏?奇恥大辱也!”

“有官差來了!”張天植瞪大雙眼。

一個禮部文吏,身後跟着兩個雜吏,從南邊的街道快步走來。

他們抵達東華門外,一個雜吏刷漿糊,另一個雜吏把告示貼牆上。文吏說道:“別跪了,看看告示吧。”

叩闕的落榜士子連忙爬起,圍在告示下方仔細閱讀。

有幾個落榜士子,估計是自恃才高,覺得這次發揮失常了,下次會試肯定能考上。他們歡呼雀躍,重新跪下,朝着東華門磕頭大喊:“陛下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更多的落榜士子,則面面相覷,久久說不出話來。

“唉,散了吧。”

終於有人唉聲嘆氣離開,由於跪得太久,走路都一瘸一拐。

對於絕大多數士子來說,根本不敢賭命。皇帝看似給了他們無限期科舉的機會,但附帶條件太苛刻,非常容易雞飛蛋打,還不如第一次會試之後就去做九品官。

而且,他們已經沒有理由再鬧下去。

皇帝確實給機會了,確實做出讓步了,再鬧下去只會顯得自己無理。

可朝廷卻不輕易放他們走,一個刑部官員帶着警察過來:“全部都有,去刑部接受問詢。放心,只查領頭鬧事者,你們可以互相檢舉。而且陛下開恩,只抓三人,其餘全部無罪。”

完了,考試因病發揮失常的張希良,聽到這話直接嚇得暈過去——也有可能是跪了兩天體力不支。

趙瀚的想法很簡單,你有問題,可以上疏,落榜考生也是有資格上疏的。串聯幾百人,一起上疏都可以,帶頭叩闕請命是什麼鬼?

(本章完)

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142章 140【四省圍剿趙瀚】(爲盟主“六子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976章 972【吃掉尾巴】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521章 518【山地獨立營】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的荷蘭總督】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371章 369【堅守】第602章 599【國丈】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21章 021【麻將改良者】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70章 567【追擊】第8章 008【沸騰】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624章 621【祿天香上線】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352章 350【法統】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544章 541【潼關】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74章 870【一觸即潰】第32章 032【失心瘋】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957章 953【張獻忠做總督了】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706章 703【mafang】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720章 717【養豬伯爵和文化繁榮】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619章 616【郵局和報紙】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686章 683【先登】第187章 185【崇禎的努力】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7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20章 020【少夫人婁氏】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72章 071【人性】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202章 200【攻守】第453章 451【紅樓夢沒了】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73章 【番外三】第72章 071【人性】
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884章 880【財政赤字】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142章 140【四省圍剿趙瀚】(爲盟主“六子第988章 984【工部還有配套發明】第275章 273【慘勝的海戰】(爲雙盟主“雲外第422章 420【追追追】第976章 972【吃掉尾巴】第395章 393【跑馬圈地】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521章 518【山地獨立營】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廟】第588章 585【過橋伯】第821章 818【大軍出動】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520章 517【大順與滿清合作?】第890章 886【明史出版】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的荷蘭總督】第685章 682【攻城戰】第244章 242【王之良】第329章 327【圍觀練兵】(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209章 207【匡字輩】(爲盟主“懷南月”加第120章 118【軟弱的地主階級】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762章 759【安妮王太后的浴室召見】第250章 248【攪動天下】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225章 223【一千包圍兩萬】第371章 369【堅守】第602章 599【國丈】第1061章 1057【太子爺體察民情】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21章 021【麻將改良者】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379章 377【李定國的土工作業】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397章 395【各自備戰】第713章 710【亂成一鍋粥】第232章 230【皇帝與皇后】第236章 234【趙瀚不能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70章 567【追擊】第8章 008【沸騰】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624章 621【祿天香上線】第393章 391【鄭芝龍脫教】第705章 702【離譜的柔佛士兵】第352章 350【法統】第384章 382【皇室教育和爵位問題】第201章 199【圍困】(爲盟主“書友2021061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39章 337【跟張獻忠衝突】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544章 541【潼關】第548章 545【奔襲西安】第467章 465【教育開支】(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74章 870【一觸即潰】第32章 032【失心瘋】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636章 633【內部矛盾】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493章 490【以血還血】第957章 953【張獻忠做總督了】第262章 260【宗族勢力】第706章 703【mafang】第768章 765【英國的遊歷之風】第720章 717【養豬伯爵和文化繁榮】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692章 689【主動出擊】第619章 616【郵局和報紙】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686章 683【先登】第187章 185【崇禎的努力】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77章 上架感言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319章 317【養馬構想】(爲上仙齊天大佬加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20章 020【少夫人婁氏】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211章 209【農學愛好者和旅行家】第72章 071【人性】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322章 320【衝鋒投降】第819章 816【持節使者都是狠人】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202章 200【攻守】第453章 451【紅樓夢沒了】第424章 422【軍心與紀律】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第803章 800【皇帝批閱《明史》】第1073章 【番外三】第72章 071【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