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

侯方氏的死,給了李素非常大的震撼。

對大唐來說,李素是外來人,是的,自己其實是個來自千年後的老鬼,沒有經歷過千年的風霜,卻有着兩輩子的滄桑。

從貞觀九年來到這個陌生的年代,直到如今的貞觀十八年,整整九個年頭,李素一直以爲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世界,並且在這個世界混得風生水起,娶妻養家,舞弄長袖,家國天下兼顧,一步步的有了錢,有了官爵地位,從一個貧寒的農戶慢慢展到如今的新興權貴。

說起來李素都有一點淡淡的得意,畢竟,自己還是有點本事的。

可是直到今日他才現,自己其實並沒有完全融入這個世界,至少這個年代裡的人的價值觀他並不瞭解。

怎樣的心情,怎樣的目的,能令一位堂堂的國公府正室夫人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心口刺一刀,她爲何要選擇死亡?她想用死亡訴說什麼?達到怎樣的目的?

李素不瞭解,此刻的他,整個人都是懵懵懂懂的,神情滿是迷茫。

機械式地扭過頭,李素目光呆滯地望向李世民。忽然現李世民眼眶已紅,嘴脣微微顫,死死咬着牙一聲不吭,臉上卻分明有了幾分悔意,很快,李世民眼睛眨了一下,蓄滿的淚水如雨而下。

李素呆怔一陣,忽然恍然大悟。

他終於明白侯方氏爲什麼要這麼做了。

李素的佈局並沒有問題,但是,太溫和了。李素本是完美主義者,他既想達到目的,又不想侯家以付出人命爲代價來換取,李素不介意對敵人狠毒,但是他從來沒有對朋友下手的習慣,打斷侯傑的腿已然是他能接受的極致了。

劉平確實被李素搞臭了,不止是民間的名聲,李素相信朝中許多監察御史大概也聽說了此事,參劾劉平的奏疏或許早已雪片般飛進了尚書省,劉平的下場好不到哪裡去。

那麼剩下的還沒達到的目標是什麼?——赦免侯君集的聖旨,這是最重要而且也是侯家滿門上下最需要的。

李素的佈局侯方氏一直知道,顯然她並沒有太大的信心,因爲她比李素更瞭解李世民,她知道李世民的惻隱之心不是那麼容易生出來的,最是無情帝王家,扮個慘狀就能引來帝王的惻隱,帝王的惻隱有那麼廉價麼?

侯方氏是國公府的正室原配,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物,李素的計劃說出來後,侯方氏便覺得不夠,不是計劃不夠完美,而是李素的籌碼不夠重,從頭到尾太溫和了,沒有任何激烈之處,這樣一來,讓侯君集得到皇帝赦令的機率也就小了。

所以侯方氏選擇了自戕。

她要用自己的命,來給李世民一個狠狠的震撼!用自己的鮮血,喚醒李世民塵封於心底的昔日袍澤之情。

這個代價,是侯家必須要付的,而且只能是她,侯傑雖是長子,但他的分量還不夠,別的妾室所出的孩子分量更不夠,只有她,侯家落魄時的掌門人,獨力苦苦支撐破敗門庭的正室夫人,她的死,纔有這個分量。

看着李世民臉上的淚水,和一臉的悲慼之色,一時間李素全明白了。

數日前侯方氏站在大門前,厲聲教訓侯傑的字字句句如同春雷般在李素耳邊炸響。

“……爲了保侯家男丁,侯家滿門婦孺皆可犧牲,包括我在內!男丁活着,侯家纔有希望,纔有東山再起的一天,才能等到你父親否極泰來,赦令歸京。”

李素閉上眼,不知何時,自己的臉上也佈滿了淚水。

侯方氏果真做到了,用自己的命,喚醒了李世民的惻隱之心,換來了家族的重新崛起。

值嗎?

李素不知道,此刻的他,太迷茫了,兩輩子的價值觀在今日竟因爲一位婦人而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在李素失神的沉默裡,李世民終於話了,這句話,侯家在絕境中等了一年多,同時,付出了當家主母的一條命。侯方氏的死,終於令李世民堅定了重新起用侯君集的決心。

“常塗,傳旨,八百里快馬召侯君集還京,重新起用侯君集,復封陳國公爵位,侯門方氏忠耿剛烈,追封申國夫人,工部遣匠,戶部撥錢,以公主禮營造陵墓,賜侯家錢萬貫,絲百匹,封侯君集長子侯傑左衛中郎將。”

常塗躬身領命。

李世民想了想,又補充道:“另外,將侯家原來的宅子還給他,再賜侯家僕役百人,從宮人中遴選,明日送去。”

李素扭頭看了他一眼,不由暗暗苦笑。

終究還是沒有完全信任侯君集,這“僕役百人”裡面,卻不知有多少眼線耳目了。

帝王的心啊……

停頓片刻,李世民又道:“安平侯劉平心性歹毒,欺凌婦孺,得勢而猖獗,可奪其爵,罷其職,打入大理寺嚴審,安平侯親眷貶爲庶人,即日逐出長安,流放瓊南,十年內不得開豁。”

常塗一一遵令。

吩咐過後,李世民看着李素,道:“如你所請,侯君集歸京後,朕將任他爲隴右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出征西域。”

李素起身行禮:“臣代侯君集謝陛下。”

李世民點點頭,疲憊地闔上眼,輕嘆口氣,擡袖拭去了臉上的淚水,神情無比蕭瑟。

李素此刻心中亦悲痛不已,朝李世民行禮道:“陛下,臣……想去拜祭侯家嬸孃。”

李世民連話都懶得說了,只是無力地揮了揮手。

李素和常塗一同退出了大殿。

***

出了宮,李素匆忙朝侯家趕去,常塗騎着馬與李素並肩而行,原本李素想與他閒聊幾句,算是混個臉熟,但一來此刻心情沉痛,二來,常塗一直板着死人臉,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李素也懶得搭理他了,二人一路沉默地趕到了侯家門前。

侯家大門前高高掛着兩隻白皮燈籠,顯然已在舉喪了。

門前垂頭跪着一人,正是安平侯劉平。

劉平神情絕望,垂頭不語,宅院內傳來侯傑撕心裂肺般的痛哭聲,哭聲傳出門外,劉平的身軀微微直顫。

李素冷漠地看了他一眼。

憑心而論,侯方氏的死與劉平其實並無直接關係,劉平沒有害她之意,更沒有逼她,侯家必須要付出人命代價,劉平只是侯方氏的一個藉口而已,就算沒有劉平,以侯方氏的打算,她還是會找到另一個藉口自戕。

理智告訴李素,這件事裡劉平其實也是受害者,但內心的情感卻令李素無法保持理智,努力剋制之後,這才忍住朝劉平狠踹一腳的衝動。

進了門,李素現侯家已搭起了靈臺,一面面雪白的喪旗和招魂幡立在靈臺兩側,迎風招展,除了靈臺和旗幡,竟沒有別的佈置了。

李素不由一陣心酸,侯家如今的境況,連辦一場體面喪失的錢都沒有了。

“方五叔!”李素揚聲道。

方老五應聲而出。

“五叔,你去拿我的玉牌去程家,臨時借調五千貫,另外派幾個人去城外的寺廟和道觀裡請幾位高僧和道士,帶上法器,過來做足四十九天的道場。”

方老五領命離開。

李素的聲音驚動了侯家的人,一身麻衣孝服的侯傑衝了出來,侯家所有的直系和旁系子弟,還有許多婦孺老人孩子全都出來了,以侯傑爲,衆人面朝李素一齊跪拜下去。

李素大驚,急忙上前相扶:“侯賢弟,你們這是做什麼?快快起來!”

侯傑淚痕滿面,哽咽道:“母親大人自戕後,還留了一口氣,臨終前囑託小弟,一定要給子正兄行大禮,是你救了侯家,你是侯家的恩人,此恩侯家世代難報還。”

李素神情悲痛道:“我思慮不周,害嬸孃喪了性命,何來恩情可言?”

侯傑搖頭:“這是母親大人自己的選擇,而且誰都不知道她竟早有此打算,怎能怪子正兄?侯家若欲再起,必須要付出代價的,家族興旺昌盛,向來沒有捷徑可走,該付出的,一定要付出,母親大人最感謝的便是子正兄你了,她說,若無子正兄給侯家提供這個契機,她就算是死,也是毫無價值的……”

侯傑越說越難受,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我侯傑不孝,這個代價原本應該由我來付的,母親大人爲何先我一步?”

李素心中亦愴然。

爲了家族興旺,竟毫不猶豫地把命搭上了,李素不由再次問自己,值得嗎?

這樣的女人,究竟是可敬,還是可怕?

拍了拍侯傑的肩,李素也說不出安慰的話,只嘆道:“侯嬸孃可已入棺了?”

侯傑哽咽點頭:“家中女眷已爲她整理過遺容,入了棺,棺柩擺在前堂。”

李素嘆道:“還請侯賢弟領我拜祭一下,是我做事不周,須向嬸孃賠罪。”

侯傑抽噎着搖頭,然後將李素領進前堂。

前堂正中,侯方氏穿着白衣白裙,靜靜躺在棺柩中,眼睛緊閉,神情淡然,不知是不是李素的錯覺,他甚至在侯方氏的臉上看到一絲隱隱約約的笑意。

沉痛地一聲嘆息之後,李素面朝侯方氏雙膝跪拜,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

禮畢起身,李素又定定看着侯方氏的臉,許久,方纔轉身。

侯傑仍跟在李素身後,眼睛通紅腫,神情痛不欲生。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嘆道:“侯嬸孃沒有白死,門外有旨意了,你是侯家長子,出去接旨吧。”

侯傑索然點頭,全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聖旨,此刻已引不起侯傑心中半點波瀾了,失而復得的爵位,家產,官職和一切,從裡到外透着一股子血腥味,至親的血。

該拜祭的已拜祭完,李素往門外走去,剛走兩步又停下,轉身看着侯傑。

“侯嬸孃說,你父親能認識我,是他今生之幸,其實她說錯了。”

侯傑擡頭不解地看着他。

李素再次深深看了一眼前堂內的棺柩,嘆道:“你父親今生最大的幸運,是娶了你母親,真的,能娶到侯嬸孃,你父親大概積了十輩子的德。”

說完,李素站在前堂外,朝棺柩長長一揖,久久方纔起身,然後轉身離去。

侯家大門外,侯傑一臉悲痛地跪在常塗面前,聆聽常塗宣念聖旨,侯傑的身後,侯家諸房子弟妾室卻一臉喜意,那仿如春雪融化般的笑靨,與身後的靈堂的棺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很刺眼。

世間只有一個李素,世間也只有一位侯夫人。

*****

李素忽然覺得很累,一路沉默着回到家,二話不說便往牀榻上一倒,然後呼呼大睡起來。

這一覺睡得久,但睡得很不踏實。

李素做了很長的噩夢,夢裡充斥着魑魅魍魎,充斥着鮮血與白骨,神仙笑,厲鬼嚎。

不知夢到了什麼情節,李素“啊”地一聲大喊,猛地從牀上彈坐起來,滿頭大汗,目光呆滯。

一雙纖細的玉手握着一塊方巾,輕輕擦拭着李素額頭上的汗珠。

李素擡起無神的眼睛,看到許明珠那張擔心焦急的臉。

“夫君,您做噩夢了……”許明珠用的是肯定句。

李素開口,聲音嘶啞難聽得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

“什麼時辰了?”

“已是半夜了,您整整睡了四個時辰,也做了四個時辰的噩夢。”許明珠擔心地握住了他的手。

李素強笑:“可能老天爺覺得我太懶,睡得太多,所以給我扔了幾個噩夢警告一下我吧。”

許明珠幽幽嘆道:“方五叔回來時都告訴妾身了,侯家嬸孃她……”

李素神色黯然,道:“我只能說,侯嬸孃壯哉!當初若早知侯家還有如此人物,侯君集被流放那天我就該一路護着侯家的,看看侯嬸孃,多少鬚眉都汗顏無地……”

許明珠仔細看着李素的臉,然後小心翼翼道:“夫君,您的神色似乎……不完全是敬佩她?”

李素笑了笑:“她值得敬佩,也不值得敬佩。”

“爲何?”

“‘爲何’這兩個字,其實是我想問你們。”

許明珠愣住:“‘我……們’?除了妾身,還有誰?”

李素此刻心神已亂,胡亂地指了指空氣,道:“你們,你們這個年代的人!你們到底在想什麼?家族興旺就那麼重要嗎?‘各安天命’懂不懂?‘自求多福’懂不懂?往胸口刺一刀,你就高尚了,有奉獻精神了,家族從此昌盛興旺了,那你算什麼?心甘情願當墊腳石嗎?這樣是不是很偉大?覺得連死都能含笑九泉,並且人格得到了極大的昇華……”

突如其來的怒,許明珠嚇呆了,李素卻愈暴躁,這樣的李素看在許明珠眼裡,非常陌生。

眼睛通紅地看着許明珠,李素忽然露出一個很邪的笑:“你知道嗎?我去看過侯嬸孃的遺容,她躺在棺柩裡,面容很安詳,而她的臉上,真的帶着笑。”

“還有,陛下重新起用侯君集了,侯家又恢復了往日的風光,常塗那個老太監念聖旨的時候,侯家的妾室和子弟們,也在笑。”

“知道這叫什麼嗎?這他媽叫人血饅頭!”

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
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八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小小衝突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六百九十七章 鹹魚立志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四十三章 李父投卷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四百零七章 愚忠務實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五百九十四章 駕至晉陽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維艱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零八章 釋歸回家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課業繁重,不堪重負,今天請假第一百六十章 術業專攻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辜牽扯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分兵駐隘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零三章 東市大哥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四百七十七章 莊戶進村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五百八十三章 災年百姓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鋪路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門認親 下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 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仁心善念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九百五十章 人生七苦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第四百九十八章 茶道歧路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見妖風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八百九十七章 勁敵難敵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腹黑上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荒涼破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