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

李世民這個皇帝當得命苦。

也許是李世民的八字太硬,把全天下都克住了,自從登基以來,大唐天下便災害不斷,從蝗災到洪災,從旱災到雪災,每年都有一款適合大唐,每年都不重樣的粉墨登場,搞得現在的百姓都隱隱有一種期待驚喜的扭曲念頭,是啊,今年又過完了,明年會有怎樣的天災等着我們呢?想想還真是令人期待呢……

每年都要無辜躺槍一次的李世民哭暈在太極宮茅房,而且辯無可辯,誰叫他當年爲了當皇帝搞出一樁不光彩的事來,所以登基以後天底下發生的所有災難,百姓們當然毫無壓力地把這個黑鍋扔在他頭上,不背也得背,所以眼下的大唐若論誰最怕天災,不是百姓,而是李世民,沒辦法,心虛嘛,天一打雷就變臉色,生怕那個八杆子打不着的老天爺又在警告他什麼,一點弒兄殺弟的破事提心吊膽十幾年也沒消停。

李素也怕天災,也怕百姓造反鬧事。

來到這個年代五六年了,曾經的草根農戶子弟,父子二人連肚子都填不飽,咬牙熬夜給富戶人家做馬桶換口裡的吃食,老爹大冷天跳進溝渠裡給地主挖土,挖得一身冰冷回來,手裡拎着兩袋子糙米,笑得如同中了鉅獎似的開心,那幅畫面至今仍深深刺痛李素的心。

五六年過去,曾經食不果腹的李家如今已赫然躍入了大唐的權貴階級,李素貴爲縣侯,來往皆是皇帝皇子,宰相名將,聲名顯赫於天下,家中的田地和莊戶一年比一年多,資產也越積越厚,如今甚至連李素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家的庫房裡到底有多少錢了,哪天若得罪了皇帝被抄家,有些錢財連他都說不出來路,一頂“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帽子怕是摘不掉了。

李家起來了,雖然家中人丁不旺,算不上枝繁葉茂的門閥,可是,終究卻是大唐長安城裡數得上號的權貴大戶。

無論怎樣提醒自己要保持本心,紮根於百姓中,事實上,無可否認的是,李家確實已成了高門大戶,早已漸漸脫離了農戶草根的階級,既然已是權貴階級,那麼自覺不自覺的,總要站在屬於自己階級的立場上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思考和行事都已深深打上了這個階級的烙印。

所以李素也怕百姓造反鬧事,因爲自己無法免俗,既得利益者關心的是自己階級的利益會不會被損害,會不會有“眼見起高樓,眼見樓塌了”的那一天,百姓造反無疑就是損害自己利益的一種。

不同的是,李素終歸還是多了幾分良心,他不會爲了利益而傷害百姓,並且竭盡所能不餓死一個百姓,作爲一個脫離了貧下階級的新興權貴,憑着心中幾分悲憫和善念,李素問心無愧。

李治更不希望看到大唐內部的造反,因爲損害的利益比李素這個縣侯更直接,有了這個共識,纔是李素和李治二人如今通力合作的基礎。

…………

城外的難民棚帳搭建得很快,千名儀仗禁衛上山伐木採石,在城外的開闊平原地帶迅速搭起了架子,並且和晉州一樣,嚴格按照李素的分區法,區與區之間用柵欄分隔開,派禁衛巡弋維持秩序。

用餐區內架起了十餘口大鐵鍋,鐵鍋後面站着伙伕,用大鐵鏟奮力地攪拌着鍋裡的米粥,一陣陣誘人的粥香隨着寒風吹拂,漸漸在城外平原上瀰漫開來。

糧食是最好的誘因,不用什麼言語,很快,城內城外便忽然間冒出了一羣衣衫襤褸的百姓,遠遠站在棚帳區外觀望,看着那十餘口熱氣騰騰的鐵鍋,聞着空氣中淡淡的米粥香味,無數百姓暗暗吞嚥着口水,卻一動不動,神情遲疑不敢上前。

李素和李治站在用餐區內,看着那些遲遲不敢上前的百姓,李治急得直跳腳。

“又不收他們錢,不但白給糧食,還幫他們煮熟了,就差喂進他們嘴裡了,他們還在猶豫啥?”

看着那些不敢動彈的百姓,李素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神情若有所思,觀察了一陣後,扭頭道:“來人,叫幾個大嗓門的禁衛,敲鑼打鼓告訴百姓,此處是官府賑濟難民所在,每日兩頓管飽,不但管飽,還管住,吃喝拉撒官府全管了,叫鄉親們莫再遲疑,速速來領糧食。”

禁衛領命而去。

很快,棚帳區的邊緣,好幾名大嗓門的禁衛敲着鑼鼓大聲吆喝,力竭聲嘶地告訴百姓,這裡可以白吃白喝白住,官府全管了。

遠處的百姓們聽得真切,可神情仍舊遲疑,有幾個人畏畏縮縮往前踏了一步,可是很快又退回來。

李素眉頭皺得更深了,喃喃道:“白吃白住都不敢過來,跟晉州可是完全兩個樣子,這裡面顯然有人在搞事情啊……”

李治愕然:“搞啥事?你的意思是說,有人跟官府作對?”

李素淡淡笑道:“眼下沒證據,我也不敢下定論,但其中必有蹊蹺……方五叔他們還沒回來,或許他們回來後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頓了頓,李素忽然皺眉,指着遠處架起的十幾口鐵鍋道:“對了,鐵鍋爲何架十五口?而且排得亂七八糟的,前七後八沒個規矩……”

李治傻眼:“架鐵鍋也有規矩?”

李素正色道:“當然要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不但要是雙數,而且排列必須對稱,左邊是什麼樣子,右邊也必須是什麼樣子,就像照鏡子一樣,如此才叫規矩……”

“這是哪家的規矩?”

李素大拇指反過來指着自己,淡淡地道:“這是我李家的規矩,若是我家的伙伕把鐵鍋排成這個德行,早被打斷腿了。快,叫人添一口鐵鍋,在用餐區一字排開,左邊八口,右邊八口,中間留塊空地擺兩盆梅花……算了,這個時候沒必要搞這些裝飾,梅花不擺了,反正十六口鐵鍋,一定要整齊,一定要對稱,一定要賞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

李治臉頰抽搐了幾下,這毛病……整個大唐都沒見過。

…………

禁衛們如同長安東市的店夥計攬客似的使勁敲鑼打鼓,賣力吆喝,一邊喊一邊臉色赧然,腦門都滲了汗,很羞恥的樣子。

付出終究還是有回報的,飢餓最終戰勝了畏懼,沒過多久,遠遠圍觀的百姓人羣裡終於出現了一個膽大的,小心翼翼蹚雷區似的往前踏了一步,這一步踏出再也沒有退回去,而是繼續踏出了第二步……

民衆是盲從的,缺少的只是一個帶頭的人,有人領頭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情勢便完全改變了。

很快有了第二個百姓,第三個,第四個……

終於,所有百姓漸漸朝用餐區的十六口鐵鍋聚攏,吞嚥着口水貪婪地注視着冒着熱氣的鐵鍋。

“排隊輪着來,官府不管碗筷,各家自取,趕緊的!”一名禁衛放聲喝道。

百姓沉默着迅速排成十幾列長隊,空曠的平原上,浩浩蕩蕩如長龍般蜿蜒。

李治嘴角露出了笑容,神情頗爲興奮,心中充斥着滿滿的成就感,救活一大羣人的感覺原來比在宮中對宦官宮女頤指氣使要美妙得多。

扭過頭望向李素,卻見李素仍舊眉頭緊皺,神情凝重。

“子正兄,百姓來取食是好事,你爲何仍愁眉不展?”李治好奇問道。

李素沉聲道:“殿下沒覺得哪裡不對嗎?”

李治迷茫道:“哪裡不對?”

李素嘆了口氣:“人數不對啊,眼前十六支隊伍,每隊約二百人,加起來不過三千多人,晉陽是大縣,總計五萬餘戶,二十餘萬人口,就算逃難跑了一半百姓,至少還有十萬,我們初至晉陽時已下令禁衛各村各戶通告官府賑糧之事,按理說絕不可能只有眼下這點人啊……”

李治呆了半晌,訥訥道:“或許,百姓還在趕來的路上……”

李素扭頭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孩子可以這麼單純,但大人不行,眼前的情況很不正常,相比在晉州時一聲吆喝,百姓們人山人海的畫面,眼前這點人,委實太冷清了些,難道晉陽的百姓家中都有存糧,不稀罕官府的賑濟?

一陣雜亂的馬蹄聲打斷了李素的深思,扭頭一看,卻見方老五領着一羣李家的部曲打馬飛馳而來。

方老五一馬當先,在離李素二人約五丈距離時忽然勒馬,馬兒一聲長嘶,人立而起,方老五緊夾着馬腹,臉貼着馬脖子,整個人如同與馬兒融爲一體似的,任由馬兒前蹄騰空,仍騎在馬背上紋絲不動。

李治兩眼一亮,脫口讚道:“好俊的騎術!”

李素也有些意外,以前沒見過方老五施展騎術,卻想不到他的騎術竟如此高明,幾十年的老兵果然有幾分真本事。

方老五顧不得賣弄騎術,待馬兒兩隻前蹄落地,不再動彈後,方老五腿一偏,飛身下了馬。

“侯爺,附近村莊不大對勁!”方老五小跑到李素面前,神情凝重地稟道。

“說說,怎樣不對勁。”李素心一沉,神情卻毫無變化。

“鄉親們全不見了,小人跑了十來個村莊,每個村莊幾乎都是十室九空,留下的也是一些失孤的老人和殘疾,小人仔細打聽過,說是百姓們全往長安逃難去了,可小人還是覺得奇怪,沒道理整個村子全跑了啊……”

李素點頭,方老五的懷疑沒錯,逃難是逃難,但有許多人應該會選擇留下,哪怕留下活活餓死,也不願離開村莊半步,這種心態其實四個字可以解釋,“故土難離”,老人們基本都有這種情懷,沒道理跑得一個都不剩。

“富戶地主呢?找到一兩個富戶地主了嗎?”李素繼續問道。

方老五點頭:“村子裡沒找到,不過小人運氣好,半路上倒是撿到一個,這傢伙外面穿着粗布衣衫裝窮苦百姓,幸好小人當時騎在馬上,居高臨下一眼看到他衣領裡面穿了一件綠色的絲綢,這玩意可不是窮苦百姓穿得起的,問他他還不承認,抽了兩嘴巴才認了,說是附近鄉郭的地主……”

說着方老五一揚手,道:“把那位衛地主請過來給侯爺見禮!”

話音落,一位神情惶然的中年男子被李家部曲拎到了李素面前。

*****

ps:剛到家,嗯嗯,差點樂不思蜀了。。。也不知道這瓶頸期平穩度過了沒。。。容我調整兩天狀態和心情,靜下心再恢復每天兩更。。。(未完待續。)u

</br>

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夕陽下奔跑!!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夕陽下奔跑!!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
第四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六十四章 所謀爲何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邊演武第一百一十章 鐵蹄錚錚感謝及...求保底月票 羞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敵友難辨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畏無愧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獻計第七百七十二章 突陷危局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九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 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州隱秘第七百三十九章 金殿認錯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孫夜宴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審問 上第七十七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八千字兇殘更新已畢,求月票支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王師凱旋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二十二章 夜半敵襲 上夕陽下奔跑!!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盡春來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四十章 所謂真相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八百九十五章 漸生悔意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夕陽下奔跑!!第九百四十二章 高陽孽情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一百七十七章 夏花絢爛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關故人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三百二十章 出塞玉門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七百八十九章 所謂取義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鬆州 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流歸長安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灘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