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返回長安

在草原上展開地毯式搜尋的同時,劉旻也發動夏州的百姓若是有關於黑風寨的線索,就前來提供,便可以獲得報酬。於是果然有人前往刺史府提供線索,說黑風寨其實並非是一個寨子,取名黑風寨,是故意混淆視聽,故意誤導旁人的。而此人之前被黑風山擄走過,後來趁機逃了出來。因爲被擄走過些許時日,所以對黑風寨有所瞭解。

原來,這個黑風寨是由一羣漢人和突厥人的亡命之徒一起組成,他們雖然取名黑風寨,但是卻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寨子。相反,他們利用有漢人也有突厥人的優勢,平日裡都是以來往於長安和突厥王庭的商隊身份過活。盯上獵物之後,回長時間的觀察和謀劃,最終實施搶劫,搶完即走,正如黑夜中的一陣風一般,突如其來,又瞬間離去。而明面上商隊的身份,又爲其提供了一個十分好的掩護和販賣搶奪而來的東西的身份。人們以爲他們是在草原上安營紮寨的一個強盜寨子,可誰又能想到他們卻原來是一羣行商呢?而在尋找他們的人在草原上面四處尋找寨子的蹤影的時候,他們早就已經換回了商隊的身份,離開了那裡,往長安或是突厥王庭繼續做自己生意去了,當然找不到!

聽了這些線索。夏鴻升和那些突厥人有產生了另外一個疑問——既然他們裝作商隊已經離開了,卻又爲何會劫走了那幾個使臣,威脅不許尋找呢?

那幾個突厥人倒也不笨,還能想到“他們提出了這麼大的條件了,顯然是明白他們擄走的人的身份是多麼重要的,這樣一來。就好像並不是單純爲了掠奪財物那麼簡單了”這一層。幾乎一瞬間,這些突厥的使者就覺得這次被劫,很可能跟薛延陀有關。因爲除了薛延陀,實在想不出來會有誰想要阻撓突厥和大唐的和親了。

對於這件事情讓薛延陀背了鍋,夏鴻升心裡面很是高興。反正薛延陀同突厥現在已經是兵鋒相見,不共戴天了,讓他們之間再加把火也沒有關係了。何況薛延陀也不是什麼好鳥,否則在歷史上也就不會趁着李老二去封禪的半路上造反進攻大唐了。對於這種忘恩負義的國家,不利用白不利用。

而不論怎麼說。夏鴻升是不用再管了。

因爲皇帝已經通過其他的渠道得知了突厥主使竟然在夏州刺史府中被擄走的事情,更是震怒無比,當即便下了一道詔書,召作爲主要負責接待突厥使團的官員的夏鴻升回長安治罪,同時換了另外一名大唐官員前往夏州,去負責找回突厥主使,並立刻護突厥使團回往京城。當然,爲了顯示大唐的誠意。所以派去了一個“德高望重”的朝廷大員,乃是大唐國公。真是給足了突厥使團面子。不過,既然德高望重,相應的年紀肯定也不小了。所以走不了太快,你們只等再等等。

來的人是唐儉,帶着自己的土地王玄策。這深切的讓夏鴻升意識到了自己終究還是令歷史不一樣了。

夏鴻升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樣子,同突厥人告了別。被羈押着離開了夏州,往長安回去。

事情進展的比夏鴻升原本預計的順利了許多,也並沒有想到李世民會以這種名義讓他返回長安。

季節正好,回去之後,估計涇陽書院的第一期工程應當可以在這個夏天完成。不過。算上裝修之類的事情,恐怕明年才能正式開始進入第一批學生了。

不過,宣傳的事情已經可以開始了。宣傳的廣,總會有人願意試一試的。剛開始,不會有多少人願意進入這一所新的,沒有資歷的,最關鍵的是沒有大儒,不以科考爲目的的書院。對於這點,夏鴻升心裡明白的很清楚。

甚至於在夏鴻升的計劃中,最初的幾年,涇陽書院極有可能就是私塾式的教學,夏鴻升自己選擇弟子,言傳身教,教他們基礎學科,教他們科學思維,教他們師範,讓自己的這些弟子打下基礎,而後成爲支撐起這樣一所綜合性大學的基石。

夏鴻升臨走之前,已經讓管家在涇陽的莊子上打聽,看看莊子上的年紀不大的孩童是否有願意成爲夏鴻升的學生的,另外,也讓他留意在長安城中收容一些孤兒,準備收做弟子,就算是涇陽書院的第一批學生了。這批學生更是夏鴻升自己的弟子,夏鴻升準備加緊教育和培養他們,爭取在幾年的時間裡面讓他們至少能夠幫助夏鴻升對其他人進行基礎教育。另一方面,夏鴻升也得尋找其他能夠在自然學科方面有所瞭解的人,將其請來涇陽書院。夏鴻升的理想雖大,但是卻並非他一個人可以撐得起來的。

李淳風可以去教數學,閻立德可以去教物理,化學很是難搞,因爲許許多多東西夏鴻升自己都是雲裡霧裡的,只能先撿些粗淺的東西,讓學生們有這個意識,感興趣的話,日後自己去研究了。生物,孫思邈應該是可以涉及這一方面的。

語文和政史地都是自己的老本行,不過這可是古代,語文自己就屁都不是了,還是教了政史地,把語文交給大儒吧!倘若能夠將李綱或者顏師古給忽悠來,那估計光是他倆的名聲就能夠帶來無數學子了。不過,估計這二位也不會容易請。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什麼老師都缺,就是不會缺教語文的啊!

這樣一來,這些基礎學科就可以開張了!(未完待續。)u

第586章 認命第531章 步步緊逼第355章 所謂專利第576章 勇者勝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第604章 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第九十九章 初入軍營第542章 拒絕受賄,從我做起第609章 稻種的消息第733章 煙花大會第203章 第一次交鋒第二十六章 一次失敗的嘗試第1177章 再起波瀾第1130章 接着忽悠第1090章 又是麻煩第1074章 吐蕃人找上門第十五章 千人千面第260章 惡人先告狀第868章 堵不如疏第407章 貝爺保佑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584章 烤肉以振軍心第867章 帝王問稅第636章 陳玄素第750章 引蛇出洞第967章 慢慢調教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581章 截擊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1229章 苦晝短第二十二章 油潑面與米酒第599章 相互微笑,就十分美好第571章 李靖的安排第119章 斬首行動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960章 守株待兔第949章 猛士第1038章 大唐這麼大第424章 裴神符第727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931章 敢不效死力?第117章 萬物之原理第890章第二十六章 一次失敗的嘗試第107章 一夢千年,七步七詩第812章 也借東風第105章 來自屈突通的喬遷賀禮第420章 李淵的眼淚第308章 老太監是真·高手第586章 認命第1159章 肉鬆第1048章 願者上鉤第205章 一曲臨江仙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六十四章 名聲重要麼第114章 小露雄風第486章 皇帝想多了第1094章 公孫第544章 墨家後學第420章 李淵的眼淚第106章 喬遷新居第726章 又一輪軍備競賽第1016章 苦戰第742章 林邑國有沒有一百萬石糧食?第498章 “迎接”突厥使團第892章 遭受攻訐第340章 剿滅亂黨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104章 段志玄查崗第772章 佈置第十八章 以貌取豬是不行滴第1170章 兵出天竺第256章 李元昌第645章 製作熱氣球第248章 嫂嫂的想法第565章 去鍍金第1153章 行會相聚第219章 離心第1061章 殿下可敢一賭?第469章 文武大會第846章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985章 改良的方向第395章 前往鸞州第880章 洞房第463章 王玄策的“中亞夢”第520章 儀仗隊第113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啦第226章 重返長安第530章 談判第963章 家中瑣事第926章 關於蒸汽的討論第395章 前往鸞州第四十八章 插曲 中第522章 大唐不做免費苦力第1218章 變故第958章 分兵兩路第269章 軍校的變化
第586章 認命第531章 步步緊逼第355章 所謂專利第576章 勇者勝第1004章 冒險之策與萬全之策第604章 難以抉擇的選擇題第九十九章 初入軍營第542章 拒絕受賄,從我做起第609章 稻種的消息第733章 煙花大會第203章 第一次交鋒第二十六章 一次失敗的嘗試第1177章 再起波瀾第1130章 接着忽悠第1090章 又是麻煩第1074章 吐蕃人找上門第十五章 千人千面第260章 惡人先告狀第868章 堵不如疏第407章 貝爺保佑第791章 兩具屍體第584章 烤肉以振軍心第867章 帝王問稅第636章 陳玄素第750章 引蛇出洞第967章 慢慢調教第127章 路見不平第581章 截擊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1229章 苦晝短第二十二章 油潑面與米酒第599章 相互微笑,就十分美好第571章 李靖的安排第119章 斬首行動第836章 倭國請降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960章 守株待兔第949章 猛士第1038章 大唐這麼大第424章 裴神符第727章 李世民的考慮第931章 敢不效死力?第117章 萬物之原理第890章第二十六章 一次失敗的嘗試第107章 一夢千年,七步七詩第812章 也借東風第105章 來自屈突通的喬遷賀禮第420章 李淵的眼淚第308章 老太監是真·高手第586章 認命第1159章 肉鬆第1048章 願者上鉤第205章 一曲臨江仙第三十八章 縣令登門第六十四章 名聲重要麼第114章 小露雄風第486章 皇帝想多了第1094章 公孫第544章 墨家後學第420章 李淵的眼淚第106章 喬遷新居第726章 又一輪軍備競賽第1016章 苦戰第742章 林邑國有沒有一百萬石糧食?第498章 “迎接”突厥使團第892章 遭受攻訐第340章 剿滅亂黨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104章 段志玄查崗第772章 佈置第十八章 以貌取豬是不行滴第1170章 兵出天竺第256章 李元昌第645章 製作熱氣球第248章 嫂嫂的想法第565章 去鍍金第1153章 行會相聚第219章 離心第1061章 殿下可敢一賭?第469章 文武大會第846章第715章 蹭飯農戶家第985章 改良的方向第395章 前往鸞州第880章 洞房第463章 王玄策的“中亞夢”第520章 儀仗隊第1131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啦第226章 重返長安第530章 談判第963章 家中瑣事第926章 關於蒸汽的討論第395章 前往鸞州第四十八章 插曲 中第522章 大唐不做免費苦力第1218章 變故第958章 分兵兩路第269章 軍校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