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李世民的考慮

月明星稀,烏鵲卻還沒到南飛的時候。皇宮裡面已經是一片岑寂,唯有開始變得有些悶熱的夜風穿過窗棱,輕輕拂動桌上的書頁。

幾盞煤油燈還亮着,照亮了桌面上鋪開的一大張絹布。

桌旁的人雙手撐着桌面,低着頭,兩眼盯着桌面上的那一大張絹布,來回看看。

忽而,映上桌面的光又亮了許多,盯着那張絹布的人猛一回頭,卻見一個溫婉的女子舉着馬燈,不知何時站到了他的身後。

“陛下,夜深了,您怎麼又起來了?”身後的人提燈問道。

“觀音婢,朕睡不着啊!”撐着桌面盯着那張絹布出神的人正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此刻他面前鋪開放着的那一張絹布,正是一張世界地圖。

“觀音婢,你看,這天下居然如此之大,而大唐竟然如此之小。”李世民指着那張地圖,對長孫皇后說道:“你看,咱們大唐才這麼一塊兒。”

“這是”長孫皇后驚奇看着那一張地圖,睜大了眼睛,看着李世民在那上面用手指點着的那一塊。

“這一片就是大唐。”李世民給她解釋道:“這是夏鴻升給朕的一張地圖,是這整個天下的模樣。這裡是大唐,這裡是遼東,這一小塊是高句麗,挨着的是百濟,百濟下面這麼點兒就是新羅。隔着一道海峽,這幾個島就是倭國。往下來,這是咱們大唐沿海的海岸。這兒,這兒就是林邑國。”

“這咱們大唐,就這麼小?”長孫皇后很是吃驚:“這些個小國就更小了,怕是巴掌大也沒有。”

“呵呵,觀音婢,你知道那些胡人的商隊,還有大唐西行的商隊,都經過哪裡,又到了哪裡麼?”李世民笑着問道。

щшш ⊙ⓣⓣⓚⓐⓝ ⊙CO “妾身不知道。”長孫皇后搖了搖頭:“妾身只知道一路往西,去的很遠,一來一回,只怕得年餘。”

李世民點了點頭,然後在地圖上比劃了起來:“你看,這裡是大唐的隴右道,他們西出陽關,途徑西域諸國,也就是這一片。然後又繼續往西邊,這裡就是波斯,然後繼續往西,這裡。這裡叫東羅馬帝國,也就是咱們說的大秦。這個大秦是一個如同咱們大唐一樣的大國,這一大片都是他的領土。這裡就是西行商隊的終點。他們在這裡將貨物賣給大秦的商人,然後大秦的商人繼續將那些貨物往更西邊賣。”

“陛下,那這裡呢?”長孫皇后的手指往下,指向了那一塊巨大的,面積要比大唐大的多的陸地,問道。

“那裡是無主之地,那裡十分炎熱,雨水也十分多,又熱又溼。那裡的人皮膚是黑顏色的,頭髮短而捲曲,嘴脣很厚,比崑崙奴還要黑。有一些皮膚十分黑的崑崙奴,就是波斯人從那裡帶來的。身體十分強壯,力氣很大,耐力也很強。”李世民說道:“這些都是夏鴻升告訴朕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知道那裡的情況的。”

“那這裡呢?”長孫皇后又指着另一邊問道:“這看上去像連在一起的。”

“不錯,那裡也是無主之地。”李世民講道:“上面那一塊有許多耕地,下面那一塊有許多產量很高的糧食,是咱們大唐所沒有的。這裡的人又黃又黑,跟崑崙奴似的,據說是西南羗兵的後代。”

“羌人?這麼遠?!怎麼過去的?”長孫皇后大吃一驚,不由的問道。

“這裡。”李世民指着地圖上面的白令海峽,說道:“這裡的海峽,冬季這裡奇冷無比,海面上凍,兩邊的距離又不是很遠,他們就在冰上過去,到了那裡。”

“大半夜的,陛下怎的忽然想起來來看這東西了?”長孫皇后看看那地圖,又看看李世民,問道。

李世民轉頭看向了地圖,嘆了口氣,說道:“朕眼前這天下如此之大,豈不是上天給朕的大好河山?朕恨不得明日就能兵至遼東,收復了遼東,滅了高句麗,然後騰出手來,去看看上天給朕準備的這個天下!”

“陛下”長孫皇后那一瞬間感受到了李世民身上強烈的自信和霸道,不由的心中一顫。

“陛下,高句麗如今並無對大唐的不敬之舉,陛下爲何如此執着於高句麗?”長孫皇后平復了一下因爲方纔李世民那霸氣十足的樣子而劇烈跳動了幾下的心,問道:“陛下難道忘了”

“朕如今,覺得楊廣攻打高句麗,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只不過,他沒有挑一個正確的時候,也沒有那份將才。”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高句麗不除,日後必爲大患。你看,高句麗佔據遼東之地,北邊還有如此大的地方,那裡的靺鞨部族,室韋國,驅度寐夜叉國,都是茹毛飲血,不通教化的地方,倘若高句麗據之,則其勢絕不亞於突厥。徑直南下,其害又更甚於突厥矣。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長孫皇后輕輕挽上了李世民,喚道:“陛下,妾身一介女流,不懂國家大事。不過,妾身覺得,陛下已經做的夠多,夠好了。陛下想要征伐高句麗,一定是手到擒來的。陛下您有天下最好的將士和謀臣,還有一個怪纔在從旁輔佐,又何苦爲此而睡不着覺?您有個好體魄,纔是去看看這張地圖上的天下的本錢吶!”

李世民回過頭來,輕輕拍拍長孫皇后的手,說道:“觀音婢不要擔心,朕不是爲了高句麗發愁。朕是在考慮一個問題。觀音婢不妨也替朕想想。”

“這妾身女流之輩,不能干涉”

“無妨。”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朕在想,夏鴻升一直想要去泉州,興辦海商。朕要不要準了他前去。”

長孫皇后想了想,問道:“那陛下之前爲何不準?”

“因爲朕現在的重心在遼東,在高句麗,而不在海上。”李世民說道:“不錯,眼下卻又不一樣。之前朕與夏鴻升商談高句麗的事情,他提出以水師爲主,同時征伐高句麗百濟和倭國三國,畢全功於一役。孝恭如今在琉球,若是派夏鴻升去了泉州,他可以同孝恭一起訓練水師。朕見過他訓練出來的士卒,盡是精銳之士,他提出的訓練水師的辦法,朕估計效果亦會不亞於軍校生。另外,如今大唐需要積攢糧草,泉州離林邑國近,同林邑國有海船通商,朕也想讓他去泉州,便於操作,設法從林邑國弄來更多的糧食。”未完待續。

第749章 海軍陸戰隊,成立!第905章 誰養的馬好?第736章 有眼力的老兵第553章 小舟也難造第731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934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72章 結實蘇烈第396章 故地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837章 攻佔倭國之後要做的事第483章 尋糧隊出發第111章 皇帝與臣子的家常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785章 我提條件,不答應不行第173章 謝師儀式第402章 略勝一籌第319章 縱火長安城第950章 比試第614章 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第二十章 茶之本味,妙不可言第546章 小孔成像第1064章 猜測之言第547章 墨者的擔憂第773章 太陰險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1200章 變數第964章 迎檢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562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640章 衆紈絝本色演出第247章 崗前培訓要常態!第610章 試點第409章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二十七章 給嫂嫂找“保鏢”第977章 李綱病危第193章 城下有肉湯第1063章 大唐永不和親第176章 軍校雛形第372章 易兄,合作否?第235章 來自突厥的消息第171章 天狗墜城,大做文章第1183章 請你吃罐頭今晚寫不成了,鬧得太厲害126章 蠱惑李泰第930章 可以試行第566章 消毒第1052章 傳聞第465章 又是槐花香第648章 蠱惑河間郡王第656章 初識火器 一第978章 回光第三十九章 覆水不難收第138章 問策徐孝德第983章 不小心做出來?!第377章 酒後……第188章 流言亂局第243章 眼熟的身影第698章 高句麗,修長城第333章 李世民遇刺第1117章 豌豆瘡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905章 誰養的馬好?第386章 人心中的惡魔第79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544章 墨家後學第479章 農與商第31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442章 戰前輿論第835章 倭國使節今晚請個假第569章 臨行之託第七十二章 搬救兵,我也會啊!第629章 交鋒第1143章 自行車第717章 涇陽縣令的機會第1175章 手搖發電機第695章 熱氣球的軍用價值第302章 文化大盜第265章 恰當的理由第434章 看報第1140章 股東年會第七十九章 徐慧要去弘文館?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三十章 京城來人第567章 初識火器 二第1077章 吐蕃之地的戰略意義第932章 以利誘之第920章 若要戰,即可戰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252章 出謀劃策第1231章 三種新主糧第124章 小正太,你很有思想第821章 午時三刻第480章 黑貓白貓第697章 二踢腳第691章 大唐飛天第一人袁天罡
第749章 海軍陸戰隊,成立!第905章 誰養的馬好?第736章 有眼力的老兵第553章 小舟也難造第731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934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72章 結實蘇烈第396章 故地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837章 攻佔倭國之後要做的事第483章 尋糧隊出發第111章 皇帝與臣子的家常第436章 提前拉攏第445章 賣報前夕第785章 我提條件,不答應不行第173章 謝師儀式第402章 略勝一籌第319章 縱火長安城第950章 比試第614章 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第二十章 茶之本味,妙不可言第546章 小孔成像第1064章 猜測之言第547章 墨者的擔憂第773章 太陰險第984章 新時代啊!第1200章 變數第964章 迎檢第859章 公益之利,在人在己第562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640章 衆紈絝本色演出第247章 崗前培訓要常態!第610章 試點第409章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第1227章 終得勝利第二十七章 給嫂嫂找“保鏢”第977章 李綱病危第193章 城下有肉湯第1063章 大唐永不和親第176章 軍校雛形第372章 易兄,合作否?第235章 來自突厥的消息第171章 天狗墜城,大做文章第1183章 請你吃罐頭今晚寫不成了,鬧得太厲害126章 蠱惑李泰第930章 可以試行第566章 消毒第1052章 傳聞第465章 又是槐花香第648章 蠱惑河間郡王第656章 初識火器 一第978章 回光第三十九章 覆水不難收第138章 問策徐孝德第983章 不小心做出來?!第377章 酒後……第188章 流言亂局第243章 眼熟的身影第698章 高句麗,修長城第333章 李世民遇刺第1117章 豌豆瘡第354章 唉,本來是商量事的……第905章 誰養的馬好?第386章 人心中的惡魔第797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544章 墨家後學第479章 農與商第31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63章 撰寫法案第442章 戰前輿論第835章 倭國使節今晚請個假第569章 臨行之託第七十二章 搬救兵,我也會啊!第629章 交鋒第1143章 自行車第717章 涇陽縣令的機會第1175章 手搖發電機第695章 熱氣球的軍用價值第302章 文化大盜第265章 恰當的理由第434章 看報第1140章 股東年會第七十九章 徐慧要去弘文館?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三十章 京城來人第567章 初識火器 二第1077章 吐蕃之地的戰略意義第932章 以利誘之第920章 若要戰,即可戰第536章 突厥使團的新目標第753章 果然仁義第252章 出謀劃策第1231章 三種新主糧第124章 小正太,你很有思想第821章 午時三刻第480章 黑貓白貓第697章 二踢腳第691章 大唐飛天第一人袁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