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互相妥協

英國人自然是跟日本打過交道的,在明末的時候英國人也曾是日本的一大貿易進口國,日本這個時候在經歷了萬曆朝鮮戰爭之後,其主推八紘一宇的豐臣秀吉派大臣基本上已經失勢了,而且隨着幕府上臺之後,國家趨於保守,於是便有了1635年的閉關鎖國政策。

但是這個時候的日本國內的人口數量高達兩千萬人,幾乎都要比中國這個時候的總人口還要高了,而滿清入關的時候中國的總人口是日本的三到四倍,不過,幾十年的戰亂使得大量的人口死亡,這纔出現了較大的下降。

兩千萬的人口,聽上去就叫人震驚,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英國才八百多萬人,這樣一想,日本該是一個多麼大的市場,人口數量決定市場規模,這時英國人的邏輯,也是歐洲人的邏輯,而且日本不僅人口數量多,其國內也盛產白銀,向其傾銷商品不擔心賺不回來。

因此海登一聽項玉的提議,馬上就動了心,他自然不會拒絕這麼大的一塊蛋糕,但是英國人對這件事情還是有很大的顧忌的,因爲他們在這一代並沒有什麼殖民地可以當做是中轉站,就算打開了日本的這個巨大的市場,國內的商品只怕也是難以運輸過來。

這件事情也確實不好處理,但是如果因爲這一點顧忌就放棄了這個市場的話,海登也總覺得心裡很捨不得,他們這些海軍士兵們拼死拼活的是爲了什麼?無非是爭奪殖民地和財產,這個時候這種機會擺在眼前怎麼也不能就這樣放他跑掉啊。

“如果你們不願意的話,那也沒什麼,我們中華軍自己也能夠憑藉着自己的實力來敲開這個國家的國門,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當然了,如果你們同意的話那就最好了,我可以答應你們將葡萄牙人佔據的澳門租借給你們,當做是你們在亞洲的中轉站。但是作爲交換,我們也必須在你們的本土取得這樣的一塊地方,嗯,讓我想想。聽說你們的朴茨茅斯港不錯,那就這裡好吧!”項玉拋出了一個交換策略,表示願意給英國人提供一個落腳之地,這對於英國人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隨後他的話卻又讓海登感到十分的爲難。

英國人自從獨立以來。還從沒有割讓過自己本土的任何一寸土地,而且隨着其國力的日漸增長,整個歐洲大陸也沒有誰有實力來進攻他們的本土,這是英國人的驕傲,因爲他們可以像隔岸觀火一樣對歐洲大陸上經常蔓延的戰火置若罔聞。

但是這個時候中華軍竟然要求在大不列顛的本土租借一塊地區,而且還是朴茨茅斯港。

後世的國人可能對這個港口沒什麼印象,但是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時候,日本和俄國簽訂的《朴茨茅斯條約》可謂是令很多人感到義憤填膺,而時至今日,朴茨茅斯港內還停留着納爾遜在特拉加法爾之戰的座船——勇士號。

這種事情海登一個區區海軍少校。自然是不敢滿口答應下來的,這種事情如果他在外面答應了下來,那麼回到國內的時候極有可能會被稱爲賣國賊,遭到唾罵的。

不過這種事情畢竟是對帝國有利的,當然也有害處,這個時候就要權衡一下這其中的利弊了。

這個時候的澳門已經被葡萄牙人竊取了長達一百多年了,而且這個時候還處於清廷的掌控之下,英國人當然知道中華軍這邊是給自己花了一個美麗的大餅,但是能不能吃到則就不一定了,如果實在臺灣島上取得一塊地區交換的話在安全上面自然是有保證的。

但是澳門這個時候被葡萄牙人經營多年。上面的建築佈局,和總體的規劃都是按照歐洲人的標準來建造的,這對於減少英國人的建設成本,最快的投入使用是有很大的便利的。而且加上澳門背靠着的是中國的大陸,一旦中華軍這邊擊敗了清廷獲得了大陸的統治權,那麼其資產和貿易的重點對象必定是大陸而不是臺灣,這一點英國人也不得不考慮。

項玉拋出來的這個提議也讓很多中華軍的將領們感到十分的詫異,祖宗之地不可棄的觀點還是很深入人心的,因此這些人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心裡面卻是對這件事持反對的意見的。

而實際上,項玉的這個提議並非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儘管將澳門租借給英國人並不合適,但是中華帝國想要在歐洲獲得立足之地,則必須在當地有一個代理人,並且還要有一個落腳點,目前來看身爲海上霸主的英國人自然是最合適的角色了,中華軍在英國的本土獲得一個基地,不僅能夠參與到歐洲的發展和貿易之中去,而且也能夠極大的方便歐洲人瞭解中華帝國,瞭解這個國家的面貌,並且還能夠得到英國人軍事上的保護,避免了重新建立海外基地的動盪和不安。

當然了,這件事情要真正落實下來,至少要等到兩年以後,而且那個時候英國人只怕是正在跟荷蘭人打的正激烈,恐怕是沒心思考慮這些事情,而且這個時候澳門也不再中華軍的手上,只能算是許下一個空頭支票。

不過既然雙方有了互相租借領土的可能性,那麼英國人與日本之間的通商就不再是難事了,所以這個時候中華軍關於出兵威逼日本開放國門的建議,對英國人來說又變得極有吸引力了。

爲了鼓動英國人的積極性,項玉同意了關於對英國人購買蒸汽機的賒賬要求,但是前提條件是英軍要和中華軍一道出兵,進軍日本,這一次雙方皆不滿足日本這個時候只開放一個港口,而且還限制了貿易對象的做法,一定要讓日本人徹底的打開國門,將全國各地都變成中英兩國的通商口岸,以方便兩國的商品與當地展開貿易。

當然了,日本人這個自然是不會束手就擒的,三個國家之間的一場戰爭恐怕是免不了的。。

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56章 對峙第4章 兵臨城下第371章 破局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15章 大演武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89章 風波平息第101章 樑軍的佈局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1章 趙開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25章 偷襲第224章 商議第174章 海盜島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15章 大演武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8章 梟雄相會第80章 劉吳聯合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48章 騎兵戰術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68章 女海盜第69章 積極備戰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55章 金門海戰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371章 破局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328章 問計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7章 成功北上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09章 全殲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225章 偷襲
第369章 難以應對第399章 雅克薩之戰第240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250章 人才問題第356章 對峙第4章 兵臨城下第371章 破局第163章 馬尼拉的情報第115章 大演武第241章 大海戰的前奏第89章 風波平息第101章 樑軍的佈局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51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281章 趙開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25章 偷襲第224章 商議第174章 海盜島第290章 兩難抉擇第186章 海灣炮戰(下)第308章 遠渡重洋的英國人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145章 島津久光的猶豫第266章 李雲聰的動作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62章 籌建安北市第109章 發現紅薯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19章 意外的情報第407章 僵持階段第115章 大演武第62章 路遇陳永華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8章 梟雄相會第80章 劉吳聯合第35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189章 聖地亞哥堡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331章 江戶大火第48章 騎兵戰術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131章 傷亡慘重第334章 同意出資第305章 雨後春筍般的清廷水軍第357章 束手無策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318章 歐洲局勢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197章 戰後政策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180章 海戰爆發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67章 第一個藩屬第213章 戰爭威脅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45章 海澄攻防戰(八)第168章 女海盜第69章 積極備戰第338章 海澄攻防戰(一)第403章 平定準葛爾(二)第431章 中南半島和澳洲第42章 廈門風雲(一)第50章 金門危局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368章 范文程的毒計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55章 金門海戰第166章 組建情報部門第371章 破局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328章 問計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65章 攻佔海南島第263章 夜襲鎮海(三)第205章 海盜的主力第203章 追剿海盜第133章 三面夾擊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7章 成功北上第353章 嶽樂掛帥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59章 明軍內亂第209章 全殲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18章 塗嶺大戰(一)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225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