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愛與執
埃斯特爾,在精靈之中是個十分普通的名字——那是一顆星星的名字。
如他的名字一樣,他也曾只是個十分普通的精靈法師。在他的種族之中,他的天賦並不算多麼出衆,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對魔法的熱情,或者,也可以稱其爲“熱愛”。
他熱愛魔法,熱愛魔法所能創造的種種奇蹟。他並不在乎力量的強大與弱小,能讓一朵花瞬間開放,讓一團小小的旋風纏繞在指間,與他而言,所帶來的欣喜絲毫不遜於讓時間停止,或打開通往異界的大門。
可有一天,魔法開始消失。
無論是精靈,矮人,還是人類,無論是牧師還是法師,他們的力量一點點衰弱下去,他們的祈禱再無迴應。
諸神已離去。
這句話不知從何處落到了他們的腦子裡,彷彿諸神所留下的最後一點仁慈。
彷彿一聲輕輕的“再見”。
可是,沒有理由,沒有解釋。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哪裡觸怒了神明,以至於要被這樣拋棄。他們哭喊,祈求,怒罵……他們在混亂之中互相指責,互相攻擊。和平已久的大地燃起戰火,不同的種族,不同派系的施法者,把他們最後的力量,與無處發泄的怒火一起,傾瀉在彼此的身上。
倘若不是魔法消失得太快,整個世界或許都會因此而毀滅。
而後,絕望與憤怒,漸漸變成了麻木。
他們只能接受現實——他們總得繼續活下去。
埃斯特爾所屬的那一支精靈並未被捲入戰火。他們有一個冷靜而睿智的領導者,可即便是他的智慧,也並不能重燃魔法的火焰。
但他們是精靈,他們還有退路……至高神歐默在那位精靈王長久的祈禱中爲他們指出的一條路。
聖島仍在。
他們還有一片最後的淨土,沒有戰亂,甚至沒有死亡。
在那位領導者的帶領下,那一支精靈乘船西去,遠離了這片陷入毫無理智的混戰的大陸。而後,很快,更多精靈默默地隨之而去。
埃斯特爾沒有離開。
他看起來溫和從容,像他的同族一樣,淡泊疏離,還有種不通世俗的天真,可骨子裡,他有種……近乎矮人的固執。
他愛這個世界——他生於此,如果終究無法擺脫死亡之翼的陰影,他也將死於此。這個混亂的、自由的、每一個瞬間誕生無數種可能的世界。他固然可以遠渡無盡之海,去到那所謂的聖島,然而以永恆的生命面對永恆不變的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那時,像他一樣留戀這片大地的精靈並不算少。他們或四處徘徊,試圖熄滅戰火,或流連於日漸荒蕪的故園,任由悲哀與寂寞將自己吞噬。最後,他們有些將生命留在了這片大地,有些終究還是揚帆西去,不再回頭。
埃斯特爾依舊沒有離開。
當他從長久的尋覓中回過神來,他已是這片大陸上最後一個精靈。
他仍沒有停下腳步……他已不能停下腳步。他堅信魔法不會就此消失,如果它仍在他的血液中流淌,如果他沒有像他的同族和其他種族的施法者那樣失去它,它也必然還存在於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等待被發現,被喚醒。
他不太能確切地記得時間。那大概是在幾十年前,他意外地遇到一個擁有魔法天賦的男孩。很難弄清楚那血統傳承於何時,又是屬於哪個種族,但埃斯特爾並不在意。他欣喜於男孩體內充沛的力量,於是在某一個夜晚突然出現在他房間裡,對那個明顯受到驚嚇的孩子說:“要跟我學魔法嗎?”
最初的驚恐過後,名叫奧維恩的男孩很快平靜下來。他對魔法興趣缺缺,或許因爲那力量更像是種詛咒——它使父親看他的目光像是在看某種怪物。但精靈並未就此放棄。不久之後,被精靈展現在他眼前的奇蹟所吸引,男孩偷偷跟着精靈離開了家。
在數年的時光中,精靈沮喪地發現,男孩的天賦隨着年齡的增長日漸消失,艱苦的學習或許能有所幫助,但男孩出生於豪門,即使不受父親的寵愛也依然是在無數人的看護中長大,堅忍和努力並非他的本性。終於有一天,奧維恩再也無法忍受枯燥的學習和毫無享受可言的生活,他無視精靈的失望,斷然離開。
走之前他留給精靈的最後一句話是:“醒醒吧精靈,魔法已經不屬於這個世界,就像你一樣。”
精靈知道自己並不屬於這個世界。在他決定留下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他認定自己將是這片大陸上永遠孤獨的流浪者。但即使是這樣他也拒絕那日復一日永不改變的、空洞虛僞的幸福安寧,即便那是神的許諾。
但他無法忍受魔法會從這片大陸上徹底消失的事實。
他滿心憤怒,卻無可奈何。他曾在山野間偶見大地之神的神廟,在早已無人祭奠的神壇前大聲咒罵,嘶聲譴責那些自以爲是的神明,得到只是已經失去意義的石像臉上,那彷彿永恆的靜默的微笑。
於是他用閃電和火焰徹底毀掉了那個地方。
過度的發泄使他幾乎虛脫。躺在堅硬的地面上,冰冷的絕望中燃燒起來的是近乎瘋狂的念頭。
如果神已經帶走了由他們所創造的魔法之源,那麼他就再創造一個新的。
一個屬於這個世界,再也沒有誰可以奪走的魔法之源。
他用千百種方法研究自己的血液;他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尋找那些尚未失去力量的魔法物品,試圖分離出那些力量或者至少弄清楚它們得以留存至今的原因。那時他尚不知道,這世界上居然還有一隻白龍。
最後的巨龍,像他一樣孤獨——某種意義上比他還要孤獨的生靈,居然還留在這個世界。
第一次自遠方目睹白龍展開雙翅飛上天空時,他欣喜若狂。那誕生自遠古的、強大的魔法生物,它的力量似乎絲毫沒有因爲諸神的離去而受到影響。當白龍用寒冷刺骨的吐息凍住他召喚來的野獸,並在他現身時變身成一個金髮少年,驚訝而略帶羞澀地向他微笑時,他更確定了這一點。
白龍伊斯康提亞還相當年輕。以它種族的平均壽命而言,它幾乎還是個孩子。它的母親在它出生之後沒多久便死在人類冒險者的手中。它並不那麼清楚自己的力量源自何處,它甚至並不十分擅長使用自己的力量。它以人類的形態生活的時間遠比作爲一條巨龍生活的時間要長得多。從與白龍的交談中埃斯特爾並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除了驚訝的發現他居然認識白龍的朋友,一個他以爲已經死去,卻意外地從諸神之世紀一直活到了現在的牧師。
他離開白龍的時候神情黯然,那似乎讓白龍頗爲不安。它送了精靈好幾件從它的寶藏中挑選出的魔法物品——那實在是違背一條龍的本性。不知道是否因爲它獨特的經歷,它從任何方面來看都更像一個人類而不是一條龍。
那時埃斯特爾完全沒有任何傷害白龍的念頭。他甚至因爲世上還有這樣一條白龍的存在而懷着微微的感激之情。然而當他在這片大陸上輾轉數十年,驚覺連自己的力量也逐漸消退,卻依然毫無頭緒的時候,在一位人類朋友的提醒下,他再一次想到了白龍。
他希望白龍能夠對他的研究有所幫助——但這一次恐怕伊斯康提亞不會再對他如此友善。
他必須囚禁白龍,研究它的身體構造。雖然他衷心希望不會有那一天……他或許還必須殺了白龍。
他沒有忘記白龍展現出的力量,也沒有自大到以爲憑一人之力便可以達到目的。於是,有了世界上最後一羣屠龍的勇者。
他,克諾雷納,沃爾夫,伊恩,依蒂絲。
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只有兩三年。經歷了一半偶然、一半刻意安排的大大小小的冒險,當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的時候,他只需要告訴他們那條白龍的存在。說服那羣熱情而莽撞,以爲自己無所不能的人,精力充沛得無處發泄的年輕人進行這場屠龍之戰並不困難。感謝古老的傳說和國王的禁魔令,龍在人們的心中依然是邪惡的象徵。到最後他覺得自己甚至不是其中最熱衷的那一個。
他避免去想那個金髮少年近乎靦腆的微笑,避免去想同伴眼中單純得刺眼的信任。他默默地準備着法術——他需要從白龍致命的吐息中保護同伴的安全;他需要困住白龍並讓同伴們以爲它已經死亡;他需要用白龍的寶藏引開同伴們的注意力;他還需要想辦法瞞住白龍的朋友——他絕對不希望在面對白龍的同時還得對付一個曾是這個大陸上最知名的牧師兼法師的傢伙,即使他或許早已失去了力量。
他如此周密地策劃好了一切,冷靜地任由自己的心一點一點墮入黑暗之中。然而當那場不可避免的戰鬥發生時,卻有太多東西脫離了他的控制。包括他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