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年底彙總報告
程傑本來以爲還要費一番口舌的,他都沒想到這麼順利。
他們提出的要求,周豐年不僅全答應下來,就連上繳利潤都沒反對。
之前對電器一廠有想法的人,一聽到六百萬的上繳利潤都直接拒絕,直接開口喊十萬二十萬的。
甚至有個人說上繳百分比,他掙多少就上繳兩成。
瞎胡鬧呢,要是這樣的話他們還改革什麼?
周顯陽還承諾他會往廠裡投入五十萬,作爲新產品研發經費,並且拖欠的工資也會在半年內還清,但是需要工業局幫點小忙。
程傑聞言後自然沒話說,當即答應下來;電器一廠要是能改革成功,也是他們的業績,對於這些工廠自然要扶持一下。
周顯陽也是有自己的追求抱負的,他放着大好的官途不走,非要費心費力的搞承包工廠,也是想讓民衆富裕起來。
上次晚上和周豐年談心後,他心底就揣着這個想法,走官路太慢,未來是經濟發展的時代,他能搞起來經濟,能更快的帶領民衆致富。
這種事周顯陽深有體會,他小學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文具給班裡的貧困生,中學的時候更是給過零花錢。
到了大學,他直接帶領同學賺錢,還將十幾個計算機學院最貧窮的學生,帶着賺了上千元。
那種得到他人感激尊重的感覺,簡直比別人因爲他是周豐年的兒子得來的尊重要爽的多。
在白康等人離開前,程副局長笑着說道:“周同學,既然意向書已經簽好,那你先回去吧,三天後再來工業局找我,到時候我就帶你去電器一廠做交接工作
哦,還有洪廠長。”
洪三強連忙擺手,他這個廠長怎麼回事心裡清楚,前期當好工具人就行,每個月還有一百五十塊錢拿。
“那我等你好消息了,程局長。”
周顯陽笑着說道,隨後便跟白康一塊離開;等走出工業局後,他還拜託白康幫忙給洪三強找一個學校。
白家人口少,沒那麼多事,娶了白清安的周顯陽,跟白康的親子侄沒什麼區別。
另一邊,程傑便將這件事記錄,準備和局裡開個會,三天後就能帶周顯陽去接手電器一廠。
承包後,廠裡的一些機構大概率要撤走,而且洪三強(周顯陽)這個廠長有資格更換處級以下的幹部,並且管着人事和財政。
能保留的機構也就幾個,工會和婦聯之類的,但權力肯定也沒之前大,畢竟承包的目的就是將權力交給廠長。
在承包後,工業局能管的就兩種,上繳利潤和工人權益。
只要承包的廠長不違背這兩種,那廠裡的事都由新廠長決定。
電器一廠的底子還是有的,十三個生產車間,上萬平米的廠房,還有上千熟練工人以及生產設備等等。
周顯陽也可以自己重建一個新廠,反正現在政策允許,但那樣的話單單採購設備和招收培養熟練工人,就要一整年的時間。
周家安一開始本來也想自己擴建服裝廠,可是工業局放出風聲要搞承包制後,他便盯上紡織服裝廠了。
只不過不清楚紡織服裝廠有沒有承包的意願,所以一邊自己建廠擴生產,一邊打聽。
周豐年在外面忙了將近一年,沒怎麼和這兩個兄弟交談,不清楚他們的具體情況。
不過等周豐年知道後,絕對會稍微吃驚。
周家安的服裝廠規模已經不小了,現在招了五十多個工人,六條生產線不停地幹活。
每個月的盈利就超過二十萬,而且他現在不單單有服裝廠,還在前門大街開了一家臨街的進貨樣品店。
周衛田也盤了一家三層樓用來開高檔飯店,還有一家二層樓的火鍋店。
這兩處地方用光了他這兩年掙得錢,不過總算是開起來了。
那高級飯店他請了一位御廚後人,還有兩位大師傅坐鎮,打出御膳堂的名聲後也火的不行,每天人來人往的,包廂都一直滿着。
川渝火鍋店是周衛田親自坐鎮,底料都是他自己配出來的,味道絕對正。
現在周衛田也很少下廚炒菜了,都是到處請大廚師坐鎮,他慢慢轉向管理方面。
三家飯店和一家火鍋店掙得雖然沒周家安的服裝廠多,但每個月也有十萬以上。
兩個侄子今年結婚了,他們結婚的時候周豐年沒趕上,實在回不來,不過也從東北那寄信祝福了。
周賢哲和周顯瑞的生意做的還不錯,他們腦子靈活,發現農村慢慢富裕起來後,就向農村銷售發展。
也開了一家食品廠,就是規模一般,三十多人的樣子。
和他們的父親雖然比不了,但在這個時候也可以說一聲成功個體戶。
年底,此時已經臨近過年。
東北這邊的年味也不少,尤其是許多工廠改革後都取得不小的成果,掙錢後將拖欠的工人工資補足,還發了不少獎勵。
全市都處於一個歡快的氛圍中。
今天有個重要的會議,不僅本市的重要領導會來,就連省裡的不少領導都會到齊,周豐年和特派工作組的人也要趕過去。
年底總結匯報,就是總結過去一年的發展成果,對本市來說,最重要的無非是工廠改革,所以特派工作組是重中之重。
周豐年坐車向政府趕路的時候,注意到羅建業一直看窗外,便開口道:“建業,想家了?”
“有點想了,周叔。”
羅建業撓撓頭說道:“昨天打電話,奶奶說我爸媽明天放假.”
“彆着急,快的話,咱們後天也要走了。”
周豐年想了想說道:“這段時間你學的不錯,回去後也能加入機器人研究所,不過是利用你空餘的時間,學校的課還得修夠。
等你畢業後,再報個我的研究生,到時候我給你安排。”
羅建業現在只是跟着讀,學位還是本科,雖然畢業後可以直接加入研究所,但學位高點沒壞處。
這小子聰明也努力,以後繼承他的一部分衣鉢。
周豐年自己學的也雜,之前在熟練度系統的幫助下,什麼都要學一下,導致九級技能不多,最高的技能還沒到九級的一半。
現在周豐年就努力攻克三個方向相關的能力,計算機和機器人,以及航天發動機。
除了這三個科研方向外,其他的暫且放下,不然他可能到六十歲,都努力不出來幾個十級能力。
“周叔,都聽你的。”
“你也別都聽我的,該反對的時候要反對,學術上的問題,要是全聽一個人的那肯定出問題.”
羅建業聽完後撓撓頭道:“我知道,可是周叔你目前說的都對,我反駁不了”
周豐年一怔,笑了一下說道:“.也是,不能瞎反對。”
一行人趕到政府單位後,很快便被帶着來到大會議室說是會議室,其實是議事廳纔對。
屋內能容納幾百人,中間是個高臺,上面有座位和話筒。
周豐年、鄭衛風等等市裡和省裡的領導在前面的高臺上,其他幹部坐在下面。
等人到齊後,市裡的幹部便宣佈會議開始;不涉及省裡,所以由當地市組織會議,省裡的領導只是旁聽結果。
“各位領導、同志們,今日進行CC市的年度工作總結報告,接下來由.”
會議要進行不少時間,全市的工作都要總會彙報。
不過前面說的是其他部門,出生人口、犯罪統計等等之類的,各個部門輪番總結匯報,讓所有人對本市本年的狀況有一個瞭解。
到最後,才輪到重頭戲,也就是全市工廠改革的成效。
“諸位領導,本市在特派工作組的指導下,歷經十個月,對全市百分之八十六的工業局直屬工廠完成改革指導工作
目前全市一千三百四十五家工廠,年總產值爲一百三十三億六千萬五百萬.”
工業局邱澤意氣風發的說道,雖然之前他被周豐年罵了一頓,但這個時候他又光榮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這裡面有他一份功勞,少不了!
聽到全年工業總產值後,臺上的市領導和省領導都露出壓抑不住的笑容,等邱澤一說完便鼓起掌來。
大有收穫啊!
去年全市的工業產值還只有四十多億,今年近乎翻了三倍;之前在三個省屬城市中墊底,現在成爲第二了。
雖然今年沒有超過SY,不過鄭衛風等本市幹部都知道,明年纔是他們發力期。
畢竟今年的汽車訂單來的比較晚,雖然在加快生產,但肯定趕不上,那六億多美元的外銷訂單得算在明年交付後。
至於明年能不能成爲東北第一,鄭衛風等幹部有絕對信心,保持現在的發展狀況,再伺候好一汽造車廠,有什麼不可能的?
特派工作組的計劃也算是完美結束,這份答卷滿分說不上,但打個九十分一點都不過分。
要是沒有特派工作組,讓本市領導自己來進行改革試點,他們肯定沒有周豐年這麼膽大,能同時實行這麼多措施。
而且本地的關係人情也是一個問題,周豐年就沒有這麼多顧慮了,他主持改革的時候,鄭衛風都要暫避鋒芒,邱澤都被罵的心裡害怕,更別說其他人了。
所以工作才能進行的這麼順利,接下來當地幹部的任務就是維持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