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亂象

安逸卻是十分的冷靜,沒有理會魯夫,繼續說道:“我所說的其他因素就是後續漏洞的彌補,如果沒有好的辦法,此事還是不成。我可不想以後被羅斯國追着要賬,甚至如果出了事兒,有人坐牢都很有可能。而且這個療養院也會被沒收掉,我們什麼也得不到。”

魯會聽到安逸的話,也是沉思着說道:“安逸說得對,這件事情的確要處理好,後續的彌補漏洞特別地重要。不過我相信會有辦法的,肯定不會出問題。”

“不出問題就好,如果能夠把漏洞彌補好,這次收購可以進行,到時你直接找彼得就可以。”安逸點頭答應下這次收購。

彼得也在點頭表示明白,只不過又想到魯夫剛纔所拿出來那份收購清單,問道:“其他那些收購項目,也是一樣的吧?”

魯夫點頭:“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打着同樣的主意。我覺得這樣的辦法挺好的,咱們只需要提供一些資金,大部分的手續由他們來辦理,又簡單又方便。”

安逸卻完全沒有魯夫的興奮,冷靜地說道:“收購我們可以參與,投資也沒有關係,不過有一點,收購完成之後就要儘快出手,不能參與後續的經營,明白了嗎?”

魯夫有些奇怪,想不明白:“爲什麼?這些收購項目的盈利性都非常地好,也是我專門挑選出來的,咱們留着賺錢不好麼?”

安逸搖頭,堅定地說道:“不行,收購完成之後,你就要想辦法脫手,不能參與後續的經營。這一點是必須的,你也不必問爲什麼。”

安逸也是考慮到收購之後的善後問題,雖說就算是評估價格很低,可是收購的手續也不會有問題,魯夫所找的這些人完全能夠做到這一點。只是這種收購畢竟是在侵吞國有資產,可以說是後患無窮。而且也和安逸之前所收購的那些工廠企業完全不同,安逸可不想因此被連累到整個在羅斯國的佈局。

安逸以前所收購的那些工廠企業,基本上都是有後續安排,也有大量的資金準備投入,是要長期紮根在羅斯國認真進行經營的。反正只要經營好那些工廠企業,安逸就能夠得到數之不盡的財富了。如果期間摻雜上這些不倫不類的收購項目,容易引起有心人的反感,以後也會破壞和伊萬之間的關係,根本就犯不上。

當然安逸也不是有錢不賺的主兒,既然魯夫能找到關係用如此低廉的價格進行收購,配合一下賺錢也是必須的。

不過安逸要求的是短平快的進行這種收購,到手之後就要想辦法再賣出去,得到現金回款。至於收購到手這些項目,要麼進行分拆,要麼直接轉讓給想要這些項目的人,或者乾脆就賣給合作收購的那些人。

當然在價格方面就不可能是收購時的價格了,至少也要番上幾倍才行。至少也不能和這些項目的實際價格相差過遠,這樣也是能夠大賺一筆,一點也不吃虧。

安逸是根本不擔心這些項目會沒有人要,畢竟這些也都是一些絕對優質的項目,盈利性都是非常好,認真經營的話賺錢也很容易。

如果不是牽扯到侵吞國有資產的問題,安逸也覺得繼續經營沒問題。可惜的就是安逸不想碰觸到這條線,然後被秋後算賬而已。這一點在伊萬掌權以後,也是很有可能出現的事情。

雖說因爲有安逸的這層關係存在在,後果也不會太嚴重,可也會破壞他們互相之間的關係,比較一下其中的利害關係,根本就不值得。

安逸對於在羅斯國的佈局,其實一直也都沒有和魯夫和彼得細說過。

這次集中資金,利用盧布大貶值的機會,進行收購羅斯國的優質企業和工廠,安逸是考慮得特別長遠。

整個收購計劃,並不想追求一時之利。選擇的那些工廠企業,也都是各有目的。其中有幾家重工業之類的工廠,安逸打算進行分拆,把一部分的設備搬到華夏國內去。

今後的二十年是華夏大發展時期,也是重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安逸所收購到手的比如鋼鐵、水泥、化工等等工廠,正好是華夏國內急需的項目。

這樣既能順應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取得巨大的收效,賺錢的同時還可以幫助華夏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對國內重工業項目的有益補充,這麼多的好處,安逸自然不會放過。

至於留在羅斯國內的工廠,也會照常生產。別的不說,只是利用羅斯國豐富至極的資源生產出產品,然後直接進口到國內,也就能夠賺大錢。

當然那些留在羅斯國的工廠,安逸也會根據產品不同進行的分類。比如說一些高能耗、污染厲害的工廠,自然不能引起到國內去,留在羅斯國利用現成的資源進行生產最合適。

其他的就是一些資源類的企業,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和各類重金屬礦產等等。完全可以在羅斯國開採出來之後,引進到國內去,補充國內同類礦產的不足。

安逸是不會忘記能源危機這件事情的,現在就要爲此做好準備,只要能夠趕上這一波的機遇,利用羅斯國豐厚的自然資源,安逸的財富就能夠有一個天量的增漲,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事情。

要知道整個羅斯國也是藉助能源危機的機遇,大量地出口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炭等等,這才由整體破產的境遇當中緩過一口氣。

並且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羅斯國也都是依靠出口資源換取資金,保障國內經濟的發展。如果不是這樣的原因,羅斯國早就不知道崩潰多少次了,也許世界上再也沒有羅斯國也說不定。

這樣的話,安逸如果不知道利用時機,用羅斯國的資源爲自己賺錢,那就是一個大傻瓜。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所以安逸才不想爲了賺錢而參與到魯夫的這些收購項目的經營當中。

關鍵是這些收購項目手法過於粗暴直接,太沒有技術含量,很容易出事兒,被人拿到把柄之後,就會特別地麻煩。

要知道安逸之前已經運用了四五十億的收購資金,並且後續的投入資金也是差不多同樣的數目,並且還有一整套的計劃要實行。

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果因爲佔小便宜而壞事兒的話,真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絕對不可行。

其實安逸現在甚至都在考慮要修建羅斯國通往華夏國內的石油管道了,這都是爲了將來會出現的能源危機做準備。

而且安逸也知道當年羅斯國和華夏是有過方面的合作計劃,只是後來因爲種種阻礙沒有成功。

趁着現在羅斯國比較混亂,今後幾年也是在努力掙扎,需要大量資金拯救經濟的機會,安逸就可以通過和伊萬所建立的關係,先把這條管道修建起來,一舉奠定安逸的商業帝國最爲穩固的根基。

這樣做其實華夏也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將來也會不會因爲石油進口受限的緣故,被某些國家卡住脖子。

這是一件多贏的好事兒,安逸也將會運用最大的力量去促成,其他會妨礙到這個計劃的事情,一律不會得到允許。這是安逸絕對要堅持到底的一個原則,任何人也不能夠改變。

魯夫自然不會知道安逸在想些什麼,不過看到他如此的堅持,只好答應下來。反正就算是收購到手之後轉賣,也是能夠賺上一大筆錢,魯夫想想也就心平氣和了。

彼得其實也是比較贊成安逸的決定,這些日子可以說最辛苦的就是他了。一方面忙於收購工廠企業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得關注盧布貶值的問題,不停地進行同行拆借或者進行再抵押貸款等等運作,保證手裡的盧布不會隨着貶值而產生損失。

也不僅僅是如此,安逸的收購項目資金裡面還包括大量的羅斯國‘有力’人士的資金,這一塊兒更需要整理得清清楚楚,不能有半點的差錯。

這麼多的事情,彼得感覺已經要累得半死了,腦細胞都死了不知道有多少,現在又要再加上魯夫的事情,彼得都有跳樓的心。所以安逸現在的決定就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彼得當然會歡迎。

並且現在彼得也是在考慮的是資金方面的壓力。雖說這樣說起來有些好笑,都能夠動用百多億盧布的資金了,還要說資金方面的壓力。

不過事實也是如此,包括安逸所收購到手的那些工廠企業,後續資金都是天量,而且還有一點,安逸和彼得準備在明年的時候,就開始逐步償還盧布的貸款。也就是正好在盧布貶值的高峰期把貸款清償一部分,當然最好是能夠全都還清,這樣收益會更大。

只是這樣的難度實在太大,彼得費心腦筋運用種種資本的運作手段,也感覺會差距很大一塊兒,不過如果魯夫的這些收購項目能夠成功的話,數目也就會差不多剛好足夠還清盧布貸款的,這樣的話彼得就是會支持安逸的決定了。

於是事情就此商定結束,魯夫回羅斯國之後就要進行收購項目評估,還有相關手續的辦理工作,彼得負責進行資金調撥,只要收購手續完成,立馬支付相應的資金完成收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彼得和魯夫一起再把這些項目給賣出去,回籠資金準備償還盧布的貸款。

安逸甚至都已經把償還貸款之後,那些用做抵押的美元的投資方向也考慮好了,到時也都是各有用處。

這些計劃基本上是一環緊扣一環,連接得特別地緊密,如果其中的一環出現問題,就會連帶着後續工作無法展開,損失會相當地大。

安逸也是要求魯夫和彼得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努力抓住這一次的機遇,讓大家的事業得到最大的發展。

魯夫和彼得第二天又趕回羅斯國,本來還想有一個比較悠閒假期的安逸,也是準備一番要去羅斯國走一趟。

對於那些已經收購到手的企業,安逸也是打算趁着正在黑河這邊去看一看,雖說資料報表等等都很齊全,不過沒有看到總覺得心裡不踏實,所以還是決定要走一趟,親自去看一看這些企業工廠的具體情況。

至於關於‘里加’號圖紙的事情,反正也過去這麼多天了,一點動靜也沒有,完全可以放下心來。

而且魯夫又藉着做那種‘生意’的機會親自去看過,特里斯基做事情很漂亮,一場莫名其妙的大火,直接檔案樓裡面盛放圖紙的樓層燒得乾乾淨淨,甚至差點都引起更大的火災,把整個工廠給連累了。

這樣一來,關於‘里加’號的手尾已經處理得完美無缺,沒有任何的後患,安逸自然也就不用再多擔心。

這次羅斯國之行其實蘇睿也想跟着一起去,她也知道安逸去過一趟羅斯國之後就得回東山省了,至於下次再來黑河還不知道會是在什麼時候,心裡當然特別地不捨。所以蘇睿希望跟着一起去羅斯國,這樣兩人待在一起的時間還能夠更長一些。

安逸當然理解她的感受,也是很想和她多一些時間待在一起,只是要說答應她一起去羅斯國,思來想去的還真不敢。

羅斯國現在可真太平,安逸由魯夫和彼得那裡也得到很多的消息,現在羅斯國境內到處都很混亂。

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爲思想上面的不統一造成的。羅斯國分裂得太過於突然,許多人根本沒有心理準備,甚至大部分的底層羣衆都反對這樣的結果。

這些羅斯國的老百姓只是想讓國家改變一些政策,讓底層羣衆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可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質而已,可要說到直接分裂羅斯國,這些人是不會同意的。

可是坐在羅斯國當政寶座上的那些人,根本沒有理會底層羣衆的想法,直接就宣佈羅斯國的結束。

而由一個世界級的大國瞬間墜落,這種重力加速度的失落感,羅斯國的底層羣衆感受得最爲明顯。

好在後來新成立的羅斯國算是應對比較得力,由分攤國有資產入手,羅斯國的羣衆人手一份,得到了實惠,這才把強烈的反對的聲音壓制下來。

只是好事兒不長久,隨着羅斯國經濟計劃的執行,現在盧布已經在不斷地貶值,羅斯國的羣衆發現到手的所謂國家財富根本不值錢,而且還是越來越貶值,就都有些上當受騙的感覺。

他們原本內心的失落再加上覺得受到了欺騙,而且現在生活無着,到手的錢越來越不值錢,這些種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不出亂子才叫奇怪。

安逸由魯夫那裡知道,遠東地區其實已經發生過多次的羣衆衝突,甚至有一次還是出去遠東軍區的軍隊才能夠最後擺平。

至於彼得的說法就是莫斯科那邊,天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羣衆散步行動,簡直就已經快要成爲習慣。每天如果看不到大街上面熱熱鬧鬧地高喊着口號散步的人羣,就會感覺不太對勁。由此可見現在羅斯國內部亂到什麼程度。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治安方面更不用再提。每天都會出現無數的案件,忙得遠東這邊的警察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其實在某些方面來說,這些警察也是一些案件的主力,比如說層出不窮的敲詐勒索,甚至是半公開的索賄都成爲警察們的常態。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警察也是人嗎,也需要養家吃飯,現在羅斯國對於公務人員的薪水支付得又不及時,沒有錢也就只好用手裡的權力來換。

依這些警察們的說法,大領導權力大,換得錢就多,他們這些人權力小,也就只能換些小錢了,如此也就能夠說明羅斯國治安情況的敗壞程度。

除去警察之外,還有一些新出現的所謂‘有活力的民間組織’,也是羅斯國治安敗壞的主力。

這一部分人多是生活無着的工人,找不到工作的年青人,或者乾脆就是一些想趁着現在狀態撈一筆的犯罪分子。

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也看不到未來改變生活的希望,自然就只能利用自身的條件去追求生活下去資源。

這些人多是以朋友、同學、或者一個工廠的工友,或者乾脆原本就是團伙,就是這樣集合起來,到處惹事生非,對商家敲詐勒索,收取保護費,爲了搶佔地盤火拼,弄出來人命來都是常態。

他們也根本不在乎這一點,反正已經看不到希望,那就乾脆破罐子破摔,能夠舒服地活一天也是好的。就是這樣的想法和現實情況下,他們就會越發喪心病狂,簡直無處不用其極。

而那些到羅斯國做生意的商家就倒了大黴,先是得應對羅斯國警察的勒索,然後還得對付這些‘有活力的民間組織’的盤剝,稍有一些不對付,就會受到強烈的報復,輕的攤子被砸貨物被搶,重的甚至人命都會受到威脅,簡直就是苦不堪言。

就安逸所知道的情況來說,象這樣針對商家的案件發生率已經在不斷地上升,特別是針對華夏商人的案件更是越來越多。

雖說安逸的邊貿公司實力雄厚,直接受到軍方的照顧,不會有這些的騷擾存在,可是其實華夏的商人卻幾乎就沒有能夠逃脫得了的,總是會被一些人給騷擾。

面對這種情況安逸其實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也就只能吩咐魯夫在晚上的時候,對華夏商人開放屬於安魯公司的停車場,也能讓華夏商人晚上有一個落腳的安全地方,也算是盡一份力量,求個心安。

第四百二十五章 病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佳售後服務第五百一十章 頭疼第二百一十七章 廣告第三百四十三章 品牌第二百八十五章 翻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險情第五十一章 就是這麼巧第五百二十四章 啓程第四百八十七章 帷幕第四百二十三章 體系第四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第三百零三章 良辰美景第二百七十章 強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會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發戶第五百零八章 化解第四百七十四章 理解第四百零九章 引進第三百一十章 過癮第十一章 父愛如山第四百九十五章 策劃第五十六章 類似親密的接觸第四百六十九章 阻礙第四百五十四章 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副領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八章 狗急要跳牆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車第一百零四章 專制婚姻第一百六十九章 利益永恆第四百九十章 勾結第三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六十二章 遠景第九十九章 冤家聚頭(三更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 分拆第一百六十四章 關鍵第四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得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條件第一百零七章 開工廠?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酷第一百五十二章 搞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程第二百零八章 打賭第九十九章 冤家聚頭(三更求收藏!)第四十章 大鱷出沒第九十二章 紀念日第三百零五章 全部得手第四十七章 有錢要過好日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資金第四十五章 賺錢不容易第五章 乾脆承包工廠吧第四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二百九十章 孩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煩惱第四百一十六章 迂迴第三百二十一章 概念第五百一十一章 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廣告第一百二十九章 修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欠錢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升遷第四百零二章 態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開心第七十五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四十二章 國貨第三百八十一章 欠錢第一百八十章 不開眼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賓第五章 乾脆承包工廠吧第四百六十六章 超市第二百零一章 樂達電子第九十七章 小心跳(求收藏!謝謝。)第二百八十一章 房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達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利益永恆第三十四章 升級換代第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六章 搗鬼第一百五十九章 折騰第四百六十五章 換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享受第四百零九章 引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資金第三百零四章 投標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人第五十二章 就是這麼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省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實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學習第四百七十二章 瓶頸第四章 欣慰第三百八十四章 設備第四十五章 賺錢不容易第四百零七章 繼續第二百九十章 孩子第八十二章 大印鈔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亂象
第四百二十五章 病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佳售後服務第五百一十章 頭疼第二百一十七章 廣告第三百四十三章 品牌第二百八十五章 翻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險情第五十一章 就是這麼巧第五百二十四章 啓程第四百八十七章 帷幕第四百二十三章 體系第四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第三百零三章 良辰美景第二百七十章 強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會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發戶第五百零八章 化解第四百七十四章 理解第四百零九章 引進第三百一十章 過癮第十一章 父愛如山第四百九十五章 策劃第五十六章 類似親密的接觸第四百六十九章 阻礙第四百五十四章 想法第二百一十章 副領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八章 狗急要跳牆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車第一百零四章 專制婚姻第一百六十九章 利益永恆第四百九十章 勾結第三百六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六十二章 遠景第九十九章 冤家聚頭(三更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六章 分拆第一百六十四章 關鍵第四百四十九章 發動機第三百七十一章 得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條件第一百零七章 開工廠?第一百一十三章 冷酷第一百五十二章 搞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程第二百零八章 打賭第九十九章 冤家聚頭(三更求收藏!)第四十章 大鱷出沒第九十二章 紀念日第三百零五章 全部得手第四十七章 有錢要過好日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資金第四十五章 賺錢不容易第五章 乾脆承包工廠吧第四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二百九十章 孩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煩惱第四百一十六章 迂迴第三百二十一章 概念第五百一十一章 上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廣告第一百二十九章 修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欠錢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升遷第四百零二章 態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開心第七十五章 點石成金第三百四十二章 國貨第三百八十一章 欠錢第一百八十章 不開眼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賓第五章 乾脆承包工廠吧第四百六十六章 超市第二百零一章 樂達電子第九十七章 小心跳(求收藏!謝謝。)第二百八十一章 房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達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利益永恆第三十四章 升級換代第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六章 搗鬼第一百五十九章 折騰第四百六十五章 換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享受第四百零九章 引進第四百八十五章 資金第三百零四章 投標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見人第五十二章 就是這麼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省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實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學習第四百七十二章 瓶頸第四章 欣慰第三百八十四章 設備第四十五章 賺錢不容易第四百零七章 繼續第二百九十章 孩子第八十二章 大印鈔機第三百九十三章 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