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全球鉅變,多行業大洗牌!
星逸S5百萬級的配置和體驗,40-80萬的售價,下打BBA,上挑保時捷的走量車型!
原本打算買保時捷和BBA的用戶,很多都轉向星逸S5。
星逸S5火熱的交付場景,更是讓隔壁保時捷4S店都看的眼熱,BBA銷售都想着跳槽!
沒辦法,自從星逸汽車S5發佈以來,不管是BBA,還是保時捷,都從門庭若市變成門可羅雀。
很多維護很久,準備成交的客戶,也都看着隔壁星逸汽車排隊提車的場景感到震驚,滿是不可思議地走進星逸汽車體驗中心。
起初還是不解+不屑,可一番瞭解,就忍不住心動,再試駕一番,就忍不住下單了尊享版,甚至智享版!
這讓BBA的銷售顧問和保時捷的小姐姐,都欲哭無淚!
www☢ TTkan☢ C〇 也更加堅定了跳槽的心!
尤其是BBA和保時捷這邊,銷售顧問求爺爺告奶奶,一週成單不了幾單。
而隔壁星逸汽車體驗中心,客戶卻排着隊刷卡提車!
甚至很多人連試駕都不用,驗車後直接付尾款提車!
就是這麼絲滑!
對此,BBA的銷售都十分心動!
保時捷的小姐姐,也開始見異思遷!
能做銷售的,都是人精。
這些人不僅心動,還會迅速行動!
從第一天熱銷開始,就有很多BBA銷售精英,保時捷小姐姐,拿着業績單聯繫隔壁的星逸汽車體驗中心,申請入職。
對此,星逸汽車自然不會拒絕。
這些銷售精英都是人才,手中都有大量的高端客戶信息,都是星逸汽車的目標客戶。
再加上眼下星逸汽車訂單太多,員工忙碌不過來,果斷第一時間給辦理入職。
都是BBA、保時捷的銷售骨幹,簡單培訓後,跟着星逸汽車的員工一天,第二天就能獨當一面。
於是有趣的一幕出現了。
自從星逸汽車發佈後,BBA和保時捷的客戶少了,訂單少了,連銷售都少了!
每天都有人辦理離職。
經常昨天還在賣車,今天早上就離職了。
上午還在談客戶,下午就換上星逸汽車的員工制服,出現在隔壁,還把自己維護的客戶都給帶走了!
對此,BBA、保時捷的經理都氣憤不已,卻是無可奈何。
還有部分經理和店長都動了心思,想着去星逸汽車應聘!
樹挪死,人挪活。
自古如是。
有了BBA和保時捷的人才加入,星逸汽車的交付效率越來越高,銷售業績也越來越好。
按理說,經過五天三萬臺的熱銷,後續銷量應該大幅度下滑。
單日銷量從數千臺,降到三四百臺纔對!
但有了BBA銷售精英和保時捷小姐姐的加入,不僅業務能力大大提升,還帶來大量BBA和保時捷的優質客戶!
這些人本打算買BBA和保時捷,但發現那麼多人都在購買星逸汽車,很難不心動。
再看到聯繫自己的BBA銷售顧問,保時捷小姐姐,都跳槽加入星逸汽車了,發的朋友圈也都從保時捷BBA,換成了星逸汽車S5!
那客戶也會有想法,也會覺得BBA廢了,保時捷天塌了,連顧問都叛變了!
之前聯繫的顧問再勾搭一下,講解一番,客戶就會心動,就會到店體驗一番,再看到價格也比BBA低得多,配置還更好,內飾更豪華,更具科技感!
最終也就下單了星逸S5!
這直接導致S5的銷量再度井噴!
星逸汽車S5的日銷量再度超過五百臺,週末能達到上千臺!
這樣的銷售成績,讓宋思凝都震驚不已。
特意在高層會議上,提起這事:
“董事長,有了友商銷售和客戶的支持,我們星逸汽車銷量很是可觀。”
“按照這樣的勢頭下去,六月份,星逸汽車S5的銷量就能達到四萬臺!七月份的月銷量,也能在兩萬臺左右。咱們的庫存也就見底了!”
星逸汽車S5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試產,但前期產能爬坡中,產量很低。
用了半年時間,才從月產一兩千臺,達到月產一萬臺。
因此半年時間,總共四萬臺現貨,加上六月份生產的,滿打滿算也就5萬臺。
可單是6月份就能賣掉4萬臺,剩下庫存一萬臺。
加上七月份生產的一萬臺,也就剛好夠七月份賣的!
八月份,月產一萬臺,但是銷量肯定在一萬臺以上,到時候就不夠賣了!
“難不成又得斷貨?”
王逸皺了皺眉:“當真低估了增程器車的銷量!”
如果是純電車,在2015年,別說月銷兩萬臺,月銷五千都難。
但是增程車,那銷量就高了。
在電池不夠強大之前,純電續航不夠長之前,增程車絕對是YYDS!
再加上星逸汽車的配置高,售價低,還有智駕加持,體驗配置全面吊打BBA很難不熱銷!
目前已經賣出的三萬多臺星逸S5,其中超過兩萬五千臺都是增程車,純電版本只有六千多點!
比例基本上8:2!
“魔都星逸汽車工廠二期,最快什麼時候可以投產?”王逸問道。
“二期廠房由於提前交付,目前已經在生產線調試中,月底就能投產。不過之前計劃的是用於生產星逸SUV X5,但星逸汽車S5的熱銷遠超我們的預期,我就讓工廠改爲生產星逸S5轎車……”宋思凝說道。
шωш▪тt kдn▪c○
王逸點點頭:“很好,就這樣辦!先暫緩SUV星逸 X5的量產,月底二期工廠也開始量產星逸轎車S5,拿出一半產能量產星逸S5。剩下一半量產SUV星逸 X5,同時加快三期工廠的建設和投產,全面提高產能!”
“好的,董事長,這樣後續星逸S5的月產能高達1.5萬臺,目前能吃得下,但是三四個月後,估計就吃不下了,到時候我們星逸S5的月銷量會降到1萬臺左右!”
宋思凝的擔心很有道理。
六月份星逸S5上市首月月銷高達四萬臺,七月份也能熱銷兩萬臺,八月也能1.5萬臺,但九月份可能就1.2萬臺,十月份就一萬臺了!
再往後,月銷量很可能維持在8000臺上下。
但工廠這邊的月產能維持在1.5萬臺,那就危險了,庫存太大!
王逸卻是擺了擺手:“沒事,不用半年,八月份就會佈局國際市場!”
“單是國內市場,肯定達不到月銷1.5萬臺,但加上海外市場,星逸S5月銷1.5萬臺,問題不大!”
“至於SUV星逸 X5,不着急,先把星逸S5做成爆款,迅速搶佔市場,打響開門紅,後續星逸X5的銷量自然差不了!”
“是!”衆人紛紛應道。
“董事長,目前很多企業打算購買我們的鴻鵠9100車規級芯片,咱們賣不賣?”張潮開口問道。
實際上,星逸汽車的車規級芯片,星逸半導體做了兩款。
一款喬治團隊負責,arm指令集,由鯤鵬902升級來的車規級芯片鯤鵬9020,雖然做成了,但算力低下。
最初的測試版本,全部都是用的這一款。
還有一款則是張潮團隊負責,也是28納米工藝,但採用星逸半導體自研的靈犀指令集,全新的指令集,全新的架構,全部從頭設計!
早在兩年前,張潮就被王逸委以重任,自研指令集。
不負衆望,張潮團隊還真把靈犀指令集做出來了。
靈犀指令集開發的第一款芯片,就是智駕芯片鴻鵠9100!
鴻鵠9100和鯤鵬9020是同一代產品,本以爲性能遠不如鯤鵬9020強大,不如鯤鵬9020成熟。
卻不想,鴻鵠9100由於靈犀指令集的強大,反而逆襲了!
尤其是AI算力這一塊,完勝ARM指令集。
畢竟ARM指令集的優點是功耗低,但性能拉跨。
而靈犀指令集的優點,就是性能強大,主打的就是AI算力!
也正是因此,在友商車規級智駕芯片都是0.256 TOPS的算力時,鴻鵠9100做到了2.5 Tops!
於是星逸汽車內部放棄了鯤鵬9020,選擇鴻鵠9100,並開始車規級認證!
也正是等鴻鵠9100的車規級認證,星逸S5的發售再度延期。 沒辦法,雖然經過多方位測試,鴻鵠9100完全符合車規級認證,但是流程還得一個個走!
直到今年五月份,鴻鵠9100完成了所有車規級認證。
6月份,星逸汽車正式上市!
“董事長,目前奔馳和奧迪,都聯繫我們,想要購買鴻鵠9100車規級芯片。寶馬那邊也有意向。”張潮說道。
王逸點點頭:“賣!芯片和開發套件,都可以賣。參考友商車規級芯片,貴一些就行,畢竟咱們的鴻鵠9100算力強大!”
“好的,董事長,目前EyeQ3車規級芯片賣500元一顆,咱們鴻鵠9100芯片賣1000元?開發套件另算?”
“1000低了,鴻鵠9100的算力是EyeQ3的十倍,咱們就賣3000元一顆,六倍!”
王逸說道:“還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甚至激光雷達,都可以賣!整套出售都行!”
“純視覺版本,售價按市場價就行。激光雷達套裝貴一點。半固態激光雷達也可以單賣,20萬一顆!”
“是!”
衆人紛紛應道。
王逸想的清楚,不管是智駕芯片鴻鵠9100,還是半固態激光雷達,都是規模效應。
單靠着星逸科技自己用,攤薄的研發成本都很高,但若是其他企業一起下單,那成本就低了!
沒道理不賣!
至於友商有了這些,會不會追上星逸汽車?
這也不是問題。
他們採購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星逸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
果然,星逸科技報價之後,奔馳奧迪都很感興趣。
雖然比EQ3貴了6倍,但是算力卻強大了十倍!
還是沒有對手的存在,EQ3的算力又處於智駕沒法用的地步,鴻鵠9100貴6倍,也得買!
更主要的,新能源是大勢所趨,BBA都在競賽,如今星逸汽車橫空出世,直接領跑,BBA若想不掉隊,沒得選擇,只能跟!
於是,奔馳便下單了1萬顆鴻鵠9100車規級智駕芯片。
奧迪也下單了9000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很快,這一消息被英偉達截獲。
副總裁連忙找上老黃,如臨大敵:
“董事長,麻煩大了,奧迪和奔馳都放棄了我們英偉達的消費級智駕芯片,選擇下單星逸半導體的鴻鵠9100!”
“哎!”老黃嘆了口氣,似乎早預料:“鴻鵠9100太強了,奔馳奧迪選擇鴻鵠9100,也是理所當然。咱們英偉達的車規級芯片必須搞,再難都得搞!”
“好的,董事長,不過車規級芯片沒那麼容易,我們需要時間。目前的消費級智駕芯片,也得賣!”
下屬道:“雖然消費級智駕芯片可靠性遠不如車規級,但是成本低!”
“車規級芯片的成本和售價,是消費級芯片的好多倍!咱們可以用低價,誘惑車企用我們的消費級智駕芯片,說不定就有傻子上套……”
老黃皺了皺眉,心中覺得這不地道,但考慮到英偉達的利益,還是說道:
“但願如此,只是有多少企業會爲了一時的便宜,買消費級智駕芯片,就不怕後續要大規模召回?”
副總裁冷冷一笑:“董事長,這就不關我們英偉達的事了,只要賣出去就行。最後自然有傻子買單!”
然而天不遂人願。
英偉達消費級智駕芯片降價後,降到三百,但依舊沒人買!
這年頭能搞智駕的,都是BBA百萬級的S78、七八十萬的E56的頂配車型,售價都不低。
而智駕芯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近百萬的車型,誰會在乎核心的智駕芯片是三百,五百,還是三千?
最關鍵的還是性能算力和車規級的穩定!
說白了,豪華車企缺的從來不是那兩三千塊錢,而是算力性能和車規級的可靠!
因此英偉達哪怕降價,因爲沒有車規級認證,都沒賣得出去。
同樣,EQ3哪怕便宜,也開始滯銷。
既奔馳和奧迪之後,寶馬,保時捷、沃爾沃、豐田、本田等車企,也相繼下單鴻鵠9100!
十倍的算力,各大車企根本無法拒絕。
可想而知,2015年各大品牌的智駕芯片,一流水的EyeQ3。
但等到明年,各大品牌的智駕芯片,將會變成一流水的鴻鵠9100!
這讓Eye公司都覺得天塌了!
同樣覺得天塌的,還有Velodyne公司!
星逸汽車的發佈,不僅顛覆了汽車行業,顛覆了智駕芯片行業,也顛覆了激光雷達行業!
直接導致多個行業大洗牌!
之前,各大企業爲了研發自動駕駛,只能和百度一樣購買Velodyne公司的機械式激光雷達,50萬一顆!
如今星逸科技推出先進一大代的半固態激光雷達,還只要20萬一顆!
不僅性能還更強,壽命更長,穩定性更好價格還打了四折!
結果可想而知。
各大企業紛紛放棄Velodyne的機械式激光雷達,選擇購買星逸科技的半固態激光雷達。
已經下單的,都開始砍單。
已經發貨的,都想着退貨。
還沒下單的更是直接放棄合作,轉而下單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
誰都清楚,機械式激光雷達已經落伍,半固態激光雷達,纔是未來!
以至於接下來一個多月,各大品牌紛紛上門採購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
而且一個個的都是大單!
6月25日,谷歌和星逸科技簽約,斥資2億,購買1000臺64線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谷歌Waymo自動駕駛項目!
6月27日,Uber ATG和星逸科技簽約,斥資1億,購買5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研發自動駕駛!
7月3日,百度和星逸科技簽約,購買3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Apollo項目!
7月8日,奧迪和星逸科技簽約,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A8自動駕駛預研!
7月12日,通用汽車旗下Cruise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舊金山自動駕駛測試。
7月19日,福特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Argo合作項目。
7月24日,寶馬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iNext概念車技術驗證。
7月28日,奔馳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S級智駕研發!
7月30日,沃爾沃購買200臺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用於智駕概念車研發!
……
前前後後一個多月,星逸科技賣出去3500臺半固態激光雷達!
一臺20萬,總收入7億!
星逸科技研發半固態激光雷達花了十億,已經賺回大半!
這使得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的成本,進一步降低。
但降低幅度有限。
畢竟目前採購的,主要是用於智駕項目測試,和智駕車型研發,規模很小。
等到這些車企把智駕車型搞定,纔會大規模採購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
那時候就是星逸半固態激光雷達,大規模出貨的時候。
目前看來,明年沒戲,大概率後年!
而接下來,還得看星逸S5智享版的銷售。
6月份,星逸S5純電版售出8100臺,增程版售出33105臺。總共賣出去41205臺。
7月份純電版售出4405臺,增程版17730臺。總共售出22135臺。
基本上純電和增程的比例,都是2:8!
連續兩個月,星逸S5都拿下了全國銷量冠軍!
但銷量最高的還是價格最低的暢享版,約佔50%,尊享版次之佔35%。
反倒是售價最高的智享版銷量最低,只佔15%!
兩個月六萬多臺的銷量,智享版也只賣出去一萬臺。
不過即便如此,王逸已經很滿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