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頭條系正式將a這款短視頻軟件改名爲【頭條短視頻】,再大肆壓上了推廣資源之後,效果可謂是分外顯著。
畢竟是估值已經超過百億美刀的新晉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市場估值從來都不是空穴來風的,而“獨角獸企業”這個新興的概念,也是業界公認的事實。
所謂“獨角獸”本身就是西方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稀有神獸,而將這個概念延生用在創業公司身上,也是源於美利堅華爾街的一種新興叫法。
美利堅一個投資人在2013年將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做出分類,將處在朝陽行業之中,並且增長速度極快的創業公司稱之爲“獨角獸”。
這種類型的公司,往往具備獨有的核心技術,或者是擁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並且有成爲某個細分領域龍頭的潛力,甚至是未來的行業霸主。
而成立於2012年,僅僅花費四年時間估值就已經超過了百億美刀,獨角獸企業之名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而無論是核心技術,還是顛覆性商業模式,頭條系可以說是二者兼具,這一點在其核心業務【今日頭條】都有所體現。
要知道,早在四大門戶時代,互聯網新聞資訊版塊,就早已經被四大門戶所掌控,並且成爲這四大門戶賴以生存的根基。
時至今日,互聯網雖然沒有停留在四大門戶時代,但是在新聞資訊板塊上的積累,也依然讓他們在新聞資訊這一板塊有着足夠的權威性和統治力。
可以說,新聞資訊板塊早已經是他們的自留地。
而昔日的四大門戶,如今也都早已經成爲互聯網行業聲名顯赫的巨頭,但偏偏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今日頭條】就這麼橫空出世。
硬生生在他們的後花園裡將他們引以爲傲的寶貝給挖走了,屬實是讓人大跌眼鏡。
這其中固然有着時勢造英雄的“天時”因素,因爲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打破了傳統格局,才讓後來者有了可乘之機。
但是歸根到底,技術纔是第一生產力,頭條系手中掌握的核心算法纔是他們能夠突出重圍的主要原因。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作爲頭條系的創始人張一明,自然就是這個英雄,而頭條系之所以大張旗鼓的進入短視頻領域,也是因爲張一明斷言“短視頻將會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
並且直接掏出了“10億補貼短視頻創作計劃”,從此不難看出這個掌舵人的魄力之大。
事實上,從一開始張一明就已經梭哈了手中的籌碼,將未來壓在了短視頻上,現在大肆壓上資源,只不過是做進一步的加註罷了。
而有着【今日頭條】珠玉在前,掌握着這麼一款用戶已經將近6個億,日活用戶更是超過6000萬的龐大流量入口。
其不光是能夠爲頭條繫帶來一年將近60億的廣告營收,在將這個流量入口全面接入到【頭條短視頻】之上時,更是能夠爲其帶來海量的流量資源。
這一招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用上,自然是張一明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亦或者是原本的a商業模式還未跑通……
而當正式改名爲【頭條短視頻】之時,也就意味着在張一明看來,時機已經徹底成熟。
全軍出擊!
前有10億補貼,後有【今日頭條】作爲流量入口,光是這兩板斧的功夫,就已經讓【頭條短視頻】開始奮起直追,極大縮短了與抖音這款競品的距離。
甭管是李鬼還是李逵,只要能夠將其幹掉,那剩下的那個無疑就是正主。
只不過饒是頭條系壓上了【今日頭條】這一個流量入口,【頭條短視頻】想要突破1億用戶這個門檻,也絕非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1億用戶這個門檻,素有互聯網行業分水嶺之稱,當年騰達手中的微信,耗時13個月,433天才突破了這個分水嶺。
而經過周東昇的指點,提前改變戰略,開始大刀闊斧將cally引入國內市場,在短視頻領域開闢出了音樂短視頻這一條細分賽道,開始全力發展。
在此期間,無論是陽陸宇本身的努力,還是周東昇壓上的大量資源,也僅僅只是讓這個記錄縮短了幾個月的時間。
在改名抖音短視頻之後,前後大概耗時9個月不到的時間,纔打下了1億用戶的積累。
相比之下,黃錚手中的拼夕夕突破這道分水嶺的速度,也並沒有比當年騰達的微信要快多少,同樣是耗時超過一年。
至於頭條系這邊大張旗鼓的一系列舉措下來,【頭條短視頻】突破這道分水嶺的速度必然會大大加快。
但具體要多久,那就只能夠拭目以待了,以頭條系的能耐,想要打破這個記錄,多半不是什麼難事。
而看着對手出招的周東昇,也是不由感慨萬千,儘管自己圍追堵截,千防萬防,但是顯然依舊難以阻擋頭條系的異軍突起。
到了這個時候,周東昇才發現當初自己對於搶佔“抖音”這個名字而沾沾自喜的想法,到底有多麼可笑。
畢竟在自己先入爲主的觀念之下,這個名號最終會成爲短視頻領域的最大贏家,但歸根結底那還是頭條系的本事和功勞。
如今換了【頭條短視頻】這個名號之後,所取得的效果相較於“抖音”二字可謂是隻增不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