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快樂的新時代

一箇舊的時代的結束了,結束的有些倉促,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開始的同樣有些倉促,毫不客氣地說,在將維繫了近一個世紀之久的蘇聯推進墳坑之後,繼之而起的白宮,根本就沒有做好全盤接收國家大權的準備,不說別的,他們甚至連一個屬於自己的國歌都沒有商定出來,就那麼急匆匆的走馬上任了。

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這是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深爲了解的一條規律,但是甫一遷入克里姆林宮的激進派,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一方面沉浸在勝利奪權的巨大喜悅之中,一方面又牟足力氣,準備用一種“想當然”的舉措,來繼續治理這個國家。

“私有權天生的合理,政府計劃則荒謬無比,”新組構起來的克里姆林宮政權領導層普遍接受了這麼一種觀點,他們將美國想象成了一個高效的資本主義典範,一個樂於幫助俄羅斯發展經濟並逐步走向成功的友好國家。基於這種想象,一個怪誕的邏輯便順理成章的出現了:如果俄羅斯要變得和美國一樣富有,那就必須聽從美國外交家以及經濟學者們的提出的建議——如果俄羅斯變得富有了,那自然最好不過,如果國家還在受窮,那隻能說明問題的根源,在於俄羅斯人沒有足夠認真的採納西方提出的建議。

這種怪誕的邏輯聽起來很滑稽吧?但是在解體後的俄羅斯,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這種邏輯幾乎爲每一個俄羅斯人所崇信,在他們看來,美國人就是俄羅斯的救世主,俄羅斯要想走上覆興之路,就必須多聽聽來自大洋對面的聲音。

總的來說,白宮的當權者們入主克里姆林宮的時候,俄羅斯的國家經濟狀況是相當糟糕的。國家財政上地積留資金,只有少得可憐的一百二十七萬盧布,而相比之下,郭守雲的一輛改裝嘎斯吉普,其造價就遠遠超過了這個數。一國政府的財政經費,買不起商人屁股下面坐的一輛轎車。這說起來很難讓人相信,可它卻是活生生的現實。說句最直白地話,此時剛剛獨立起來的俄羅斯,其國家財政已經破產了,“政客們西裝革履的出現在電視鏡頭面前,實際上,他們已經窮的連內褲都買不起了。”因此,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剛剛獨立起來的俄羅斯聯邦政府,從其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註定是一個要靠借貸過日子的“乞丐政府”。

迎着聖誕節過後的大雪,葉氏領導的克里姆林宮新政權,一方面接受着來自各個方面的“恭賀”,一方面也開始着手組織大規模地借貸遊說活動。

作爲最先承認俄羅斯政權合法性的美國,它的出手無疑是“慷慨”的,大國就是大國,友好國家就是友好國家。美國佬甩手就是十億美元的政府援助性貸款,而這一筆貸款,也讓大批的俄羅斯徹底感受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那一份“真摯友好”。不過話說回來,這一筆貸款顯然不是那麼好拿地,在向俄羅斯聯邦政府提供這一筆貸款的時候,美國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條件:首先,這一筆貸款不是無償提供的,它是高息國際貸款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說,俄羅斯聯邦要想用這筆這錢。就必須承擔一份沉重的國際債務;其次,這一筆貸款不能投入到俄羅斯國內的福利建設、支付拖欠工資以及向企業發放應急貸款等方面,其最主要的使用方向,應該是用來穩定盧布匯率方面,說白了,就是這筆錢需要用來促使盧布升值;最後,爲了能夠保證這一筆貸款得到最合理的運用,美國將向俄羅斯派駐一個經濟性地顧問團體,這個團體將會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爲克里姆林宮的治國施政提供諮詢。

“貸給你一筆錢。你不僅要支付給我鉅額的利息,同時呢,這筆錢怎麼用還得由我說了算,再者,你要想拿到這筆錢。還得聽我指手畫腳的告訴你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就是美國人的所謂“友好貸款”。

其實,作爲俄羅斯國內的改革者。有一部分人已經在這個時候感受到了美國人的邪惡用心,他們所提供的貸款以及由這些貸款所衍生的一系列附加條件,並不是爲了促成俄羅斯地復興,相反,他們是要徹底摧毀俄羅斯的工業體系,並將這個國家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成品進口國、原材料的生產地。

任何一個稍具宏觀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面臨經濟困境地時候,國家最好地政策,便是提高社會福利以擴大內需增長,同時呢,有限度的促成本國貨幣貶值,也有利於催發出口地增長。俄羅斯現階段的問題,在於國內工業萎縮,失業率激增,同時呢,出口渠道不暢,貿易逆差驚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國家繼續穩定盧布匯率,甚至促成盧布的升值,那麼原本就近乎萎縮的國家出口,勢必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從而走向最終的徹底消亡。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人所提倡的穩定盧布匯率政策,並不符合郭守雲等俄羅斯本土經濟巨頭的利益,對於這些巨頭們來說,只有盧布貶值,而且是大層面的貶值,才能讓他們尋得更多的利潤——只有盧布大規模的貶值了,他們才能一口吞下俄羅斯人畢生所積蓄的那一點存款;只有盧布貶值了,他們才能夠進一步的干預國家政治;只有盧布貶值了,他們才能僱傭到更加廉價的勞動力,大幅降低工人工資等方面的開銷。

也許在美國,郭守雲這些巨頭什麼都不算,但是在俄羅斯,他們的力量聯合在一起,即便是萬能的上帝也要退避三舍。

就在聖誕節之後的第四天,隨着美國十億美元貸款援助項目的出臺,郭守雲等六位巨頭迅速作出反應,他們向克里姆林宮作出承諾,只要政府進一步放寬國家的金融政策,那麼,六大商業銀行將在未來四個月的時間內,向克里姆林宮提供不低於九億美元的政府貸款,以幫助克里姆林宮應對目前的財政困難。

毫無疑問,六大巨頭所作出的這一應對措施,就是針對美國人去的。在作出這一應對措施決定的時候,郭守雲正好在做按摩,他躺在溫暖舒適的大水牀上,一邊享受着兩位靚麗少女無微不至的按摩,一邊聽取守成從莫斯科打來的電話。及至聽到幾位巨頭準備各自拿出一億五千萬資金,衝擊美國影響力的時候,他想都沒想,就那麼打個響指,輕輕鬆鬆的說了一句:“這錢我給了。”

俄羅斯六位巨頭作出的強烈反應,讓美國人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那就是俄羅斯本土的鉅富寡頭已經形成規模了,因此,美國的政策要想推行到俄羅斯的廣袤領土上去,就必須要首先考慮這些俄羅斯本土財閥的利益。美國人是很聰明的,他們在資本主義經濟道路上行進了幾個世紀,對所謂自由經濟體制下的種種陰謀詭計,都有着很深的造詣。面對來自俄羅斯本土六位巨頭的牴觸情緒,天才的美國經濟學者很快想出了一個更加天才的折中策略。在聖誕節剛過,新年伊始之際,由美國經濟顧問團牽頭,剛剛成立起來的俄羅斯中央銀行,同六大金融巨頭達成了一項旨在穩定盧布匯率的“遠期合約”。所謂遠期合約,實際上就是一種應用於炒匯市場的交易形式,它的真實含義,就是在交易雙方中,一個時間段爲限制,一方必須賣出、一方必須買入的交易形式。而在六巨頭同俄羅斯中央銀行的遠期合約中,俄中央銀行必須動用起外匯儲備,在“未來”的某個時期,以“當前”的匯率爲基準,從六大商業銀行內買入盧布貨幣。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遠期合約的生效期定在92年1月1日,而當日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爲2.7:1,那麼到一個月後,合約開始履行,即便那時候盧布兌美元的匯率已經降低到2000:1,俄央行也必須以2.7:1的價格,從六大商行手中收購鉅額貶值的盧布幣種。

從表面上看,美國人的這一項提議,的確是爲了未定盧布匯率而作出的,因爲有了這一項政策的刺激,六大商行纔不會大筆拋售自己手中所掌握的盧布資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盧布貨幣的價格。但是,從深入的角度來看,這裡面存在了很大的悖論,那就是美國人的這一項提議,顯然把六位巨頭當成了形象高大的慈善家,他們增持抑或是拋售盧布的最基本出發點,就是“不賠錢就行,賺不賺的不要緊”。這樣的理論行得通嗎?很顯然,那是絕對行不通的,郭守雲也好,剩餘的五位巨頭也罷,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爲了牟利,而不是爲了保持社會的穩定,抑或是做什麼該死的慈善事業。就在央行與六大商業銀行簽訂遠期合約之後,郭守雲的遠東商業銀行便從國際炒匯市場上,陸續撤回了大筆的盧布資金,這一筆資金同其餘五家商業銀行提供的資金匯聚在一起,凝聚起了兩萬四千億盧布的雄厚資本——六位巨頭要用這一筆雄厚的財力,在三個月時間內,將盧布價格徹底打沉。而後呢,俄羅斯人的盧布存款將會大幅縮水,剛剛成立起來的俄羅斯中央銀行,將成爲欠債累累的“破落戶”,至於說真正從中受益的,除了心懷叵測的美國人之外,就只有六位巨頭控制下的六大商業銀行了——一個政府對六大私人銀行欠下無法償還的鉅額債務,那麼這個政府距離被六大銀行徹底操控的那一天,還會太遠嗎?

第447章 視線第216章 政金交易第561章 虐氣第3章 良心的底線第910章 財富的主動性第26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20章 投機鏈條第715章 歲月催第311章 先生說的對第473章 霸道第627章 有備無患第17章 籌謀第882章 再向輝煌第658章 預感第874章 普洛科林斯基第614章 先生必須死第4章 豔舞酒吧第323章 日漸清晰的脈絡第9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634章 醍醐第1章 北上的列車第208章 刀來劍往第445章 慈母第464章 誰玩誰?第343章 契卡俱樂部第758章 目標:港指第634章 醍醐第808章 別有深意第407章 政府工作會議第33章 挈西諾假日賓館第590章 妹妹長大了第32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14章 淡漠第118章 威勢第18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20章 沙灘論政第150章 財權很重要第787章 明月照溝渠第719章 家庭會議第153章 哲學理論的妙用第182章 金融顛覆之始第545章 拔涼拔涼的第806章 家族血脈第168章 滅門第32章 奪食第22章 成果豐碩第766章 東方之珠第449章 優勢、弱點第779章 東南亞富豪第71章 肉債肉償第797章 九月風暴第154章 穆拉利塔蘭第780章 軟刀子第249章 抓住遮羞布第780章 軟刀子第804章 買兇第280章 鐵打營盤流水將第605章 丘米坎第464章 誰玩誰?第516章 兩個香豔的選擇第201章 徹底談崩第40章 各有算計第205章 攔路?撞你的車第87章 非常四十八小時(1)第123章 不能上市的集團第478章 穢亂宮廷第850章 理想第662章 狗不打也咬人第350章 新的採購第659章 雷雨第554章 帝國大廈第416章 狙擊第100章 雪山飛狐?第629章 伊爾-96第742章 叫板第3章 你無需什麼都明白第484章 第一要務第135章 軍貿局第455章 歸巢第266章 行賄第462章 受用不盡第722章 天誅地滅第844章 我什麼都沒說第515章 慾火第68章 都不是好人第225章 灰姑娘改造計劃第8章 橫向與縱向第15章 軍需儲備庫(1)第393章 真實的生活第243章 春天的真相第610章 局第700章 流血的紅場第874章 普洛科林斯基第115章 弗拉基米爾第578章 反貪抗腐第一人第836章 要命的紕漏第250章 民主的高效率第664章 七人集團第15章 關稅漏洞第667章 構建遠東
第447章 視線第216章 政金交易第561章 虐氣第3章 良心的底線第910章 財富的主動性第263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20章 投機鏈條第715章 歲月催第311章 先生說的對第473章 霸道第627章 有備無患第17章 籌謀第882章 再向輝煌第658章 預感第874章 普洛科林斯基第614章 先生必須死第4章 豔舞酒吧第323章 日漸清晰的脈絡第98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634章 醍醐第1章 北上的列車第208章 刀來劍往第445章 慈母第464章 誰玩誰?第343章 契卡俱樂部第758章 目標:港指第634章 醍醐第808章 別有深意第407章 政府工作會議第33章 挈西諾假日賓館第590章 妹妹長大了第324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914章 淡漠第118章 威勢第18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720章 沙灘論政第150章 財權很重要第787章 明月照溝渠第719章 家庭會議第153章 哲學理論的妙用第182章 金融顛覆之始第545章 拔涼拔涼的第806章 家族血脈第168章 滅門第32章 奪食第22章 成果豐碩第766章 東方之珠第449章 優勢、弱點第779章 東南亞富豪第71章 肉債肉償第797章 九月風暴第154章 穆拉利塔蘭第780章 軟刀子第249章 抓住遮羞布第780章 軟刀子第804章 買兇第280章 鐵打營盤流水將第605章 丘米坎第464章 誰玩誰?第516章 兩個香豔的選擇第201章 徹底談崩第40章 各有算計第205章 攔路?撞你的車第87章 非常四十八小時(1)第123章 不能上市的集團第478章 穢亂宮廷第850章 理想第662章 狗不打也咬人第350章 新的採購第659章 雷雨第554章 帝國大廈第416章 狙擊第100章 雪山飛狐?第629章 伊爾-96第742章 叫板第3章 你無需什麼都明白第484章 第一要務第135章 軍貿局第455章 歸巢第266章 行賄第462章 受用不盡第722章 天誅地滅第844章 我什麼都沒說第515章 慾火第68章 都不是好人第225章 灰姑娘改造計劃第8章 橫向與縱向第15章 軍需儲備庫(1)第393章 真實的生活第243章 春天的真相第610章 局第700章 流血的紅場第874章 普洛科林斯基第115章 弗拉基米爾第578章 反貪抗腐第一人第836章 要命的紕漏第250章 民主的高效率第664章 七人集團第15章 關稅漏洞第667章 構建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