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聶振邦的講話

從古都市到金安市,一路高速。按照聶振邦的意思,輕車簡行,沒有搞什麼警車開道,也沒有搞什麼盛大的車隊,僅僅是兩臺金龍商務車,前車上,聶振邦、劉曉敏以及張勇軍再加上三人的隨行人員,一共十個人一臺車子,後面的商務車上,則是宣傳部派來的隨行記者以及省公安廳派出的安全保衛人員。

看着車窗外面的景色,聶振邦的興致顯得很高,微笑着道:“咱們隴西的交通建設還是很不錯嘛。”

話音落下,張勇軍也微笑着道:“書記慧眼。在交通的發展上,省內的佈局還是很不錯的。尚志書記和秋和省長在任的時候,隴西就制定了三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狀佈局。如今,全省,是個地市,已經全部都有高速公路相連接。大大的提高了省內的經濟發展。”

張勇軍的話語,聶振邦並沒有反駁,有種不置可否的態度,神態上顯得十分的平淡,微微頜首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發展,這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尚志同志和秋和同志高瞻遠矚。這一個思路,無疑是正確的。”

表面上,聶振邦和張勇軍在聊着,但是,聽得出來,聶振邦對於張勇軍並不是十分的熱情。

一時之間,場面顯得沉悶起來,聶振邦也不再說話,望着車窗外,心思卻是轉到了金安市的問題上。

金安市趙氏集團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既然事情都已經捅到了喬總那裡去了。這就不是小事了。

可以肯定的說,趙氏集團的事情,在喬總將自己叫過去的時候,就已經是有了定局了。

查,這是肯定的。處理,這也是必然的。可是,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查,從哪裡開始查,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上面調自己來隴西,趙氏不過是一個附帶,最主要的,還是上面對西部發展的一種規劃和期待。

另外,隴西省省委常委班子裡面,衆人的心態這也是聶振邦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從目前來看,常委班子裡面,個個不凡。甚至,就是包括葉定邦在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如何整合常委班子,將隴西省現在這種散沙的格局整合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動力,這是自己面臨的最大問題。

要想服衆,不是靠幾句話,畫幾個餅就足夠的。誰都不是省油的燈。甚至,說句難聽點的,誰都是大湖裡面的老麻雀,見慣了風浪的人物。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沒有一種強大的實力展現。這些人是不會輕易就表態站隊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趙氏集團,之所以活得如此的滋潤。恐怕,最大的因素就是常委班子的相互牽制。再加上,趙氏在省內或許有那麼一個兩個的後援。這麼一攪和。結果是,誰都不敢站出來了。

視察金安市,固然是奔着趙氏而來的,但是,怎麼做,如何切入,這也是一個問題。

可以想象,在自己視察的時候,趙氏必然不會輕舉妄動。甚至,是各種配合,人都不是傻子,自己新官上任,第一站就選擇了金安市。別人都看得出來,自己爲了什麼而來。這個時候,絕不會主動給出什麼把柄出來。

總不可能,一過來,就直接對準趙氏集團。那樣的話,自己反倒是成爲了瘋狗了。無緣無故,找一個企業的麻煩,這種事情,一旦傳出去,對自己也是一種衝擊。

甚至,在有心人的運作之下,鬧出大事這也是有可能的。

接下來,聶振邦和劉曉敏以及張勇軍交談了一下,粗略的,聽兩人介紹了一下全省方方面面的情況之後。車內,再次陷入沉寂。

“書記,書記。”

聶振邦原本閉目養神的姿態,被這麼一喊,也睜開了眼睛,旁邊,劉曉敏微笑着道:“書記,金安市已經到了。”

聽着劉曉敏的話語,聶振邦擡頭看去,車子已經進了收費站,在前面,路邊上,一個車隊已經等候在了旁邊,在車隊邊上,站着十幾個人,列隊整齊的看着這一邊。

前面,爲首的男子,年約五十歲左右,梳理着一個大背頭,短袖襯衫,一絲不苟,站在最前面。

車隊緩緩的靠着路邊停頓了下來。車門打開,聶振邦率先走了下來,在聶振邦的身後,左側是劉曉敏,右側是張勇軍。後面,隨行的記者已經拉開了架勢,跟着拍攝起來。

劉曉敏在旁邊介紹着道:“聶書記,這位是金安市市委書記馬忠雄同志。旁邊是市長陳釗同同志。”

聶振邦也在打量着馬忠雄,五十一二歲的年紀。整個人,看起來很是激ng神。臉上帶着微笑。身形稍胖,看起來就像是一尊彌勒一樣。這種人,一看就是屬於那種殺氣不足、魄力不夠的類型。想想,也算是正常。如果,馬忠雄真是魄力十足的話,也不至於有趙氏集團的猖狂了。

在馬忠雄的旁邊,市長陳釗同卻是顯得很不起眼。大約五十四五歲的年紀。頭髮已經花白了。身上的衣服很樸素,還是以前的那種老式的確良襯衫。皮膚黝黑。如果不是在這種場合,絕想不到,這會是堂堂一個市長。

走了上去,聶振邦也微笑着道:“忠雄同志,釗同市長,辛苦了。”

話音落下,馬忠雄卻是顯得十分的激動,緊握住了聶振邦的手,無比熱情道:“聶書記,過獎了。我們不辛苦。”

僅僅和馬忠雄以及陳釗同握手之後,聶振邦就轉過身道:“忠雄同志,我看,還是先去市委吧,在路邊上這麼站着,影響也不太好。一起去市裡面,你和釗同市長跟我一起吧。”

這句話,頓時讓馬忠雄和陳釗同臉上都有些喜悅。能夠被聶書記欽點同乘車子,這說明,聶書記此刻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

車隊再次啓動,聶振邦也再次在打量着金安市的市區景色,和自己到任隴西之前,來的那一次相比。今天的金安市,顯得乾淨漂亮了許多。路上,四處都插着彩旗。在各個路口也都擺上了鮮花和綠植。

對於這個,聶振邦並沒有吃驚,這是必然的,自己要來視察,下面必然會有一番部署。換成是上面來隴西視察,自己也會做一些安排。

車子,開進了金安市市委大院。一下車,在聶振邦的要求下,一行人,直接走進了金安市委會議室。

此刻,聶振邦坐在了主位上,兩側是劉曉敏和張勇軍。馬忠雄此時代表金安市委做工作彙報。

“我市,去年的gdp經濟產值,超過了500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佔百分之五十一,工業產值,佔百分之三十二。第三產業佔百分之十七。在私營經濟發展上,我市,以省知名民營企業趙氏集團爲主體。大力發展多元化的經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

此刻,聶振邦聽得十分的仔細,十分的認真,但是,隨着馬忠雄的彙報下來,聶振邦的眉頭也緊皺了起來。

從gdp佔比來看,金安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市。如果,自己記憶沒有錯誤的話,去年,隴西全年的gdp總產值超過了萬億大關。這對於十個地市的隴西來說,金安市的500億。只能排在最後面。

不要說和古都相比了,就是和施安市相比也差距甚遠。另外,從彙報之中也看得出來,金安市,趙氏集團的存在,已經對金安市的招商引資造成了巨大的阻礙。作爲金安的土霸王。趙氏集團無疑在金安市的發展之中已經成爲了一顆毒瘤。外面的資金不敢進來,金安市的發展,又從何談起。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卻是清咳了一聲。這一個舉動,頓時,讓所有人都坐正了身體。誰都清楚,聶書記這是要發表講話了。

環視衆人,聶振邦的表情顯得很嚴肅,緩緩開口道:“剛纔,聽了忠雄書記的工作彙報。整體來說,還是穩中求進。大的趨勢還是好的。但是,這還不夠。金安市的經濟,主要還是在農業上面。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嚴重滯後,已經拖累了金安市的整體發展。在趙氏集團的問題上。我覺得,一個地方,單純依靠某一個國企,或是某一個民營企業來作爲支柱和支撐。這是遠遠不夠的。金安市,在接下來的工作之中,還是要加大對外資的引進和保護。要促進招商的發展。有競爭,纔有動力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纔是硬道理。”

這番話下來,頓時讓馬忠雄和陳釗同的臉色都變幻了一下,聶書記的話語,不可謂不重。話語之中的意思也很明確。無疑,這是對金安市的一種變相的警告。對趙氏集團的一種不滿。

聯想到趙氏集團的名譽和名聲,馬忠雄和陳釗同的臉上頓時都露出了苦笑的神情。聶書記恐怕是有備而來啊。

旁邊,張勇軍的臉上卻也是神情複雜。這一幕,自然也落在了聶振邦的眼裡,頓了一下,聶振邦卻是站了起來道:“彙報就到這裡吧。接下來,我可就隨金安市的同志安排了。”

第305章 雙規調查第248章 婚姻問題第1004章 聶書記的提點第429章 驚心動魄第588章 民政部工作組第403章 要省委書記的好處第286章 選舉結果第847章 堰塞湖危機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890章 豪華辦公樓第352章 聶振邦的怒火第1209章 給莊老拜年第1190章 赴京準備第823章 轟動全國第752章 各方反應第270章 硬扛楊老第761章 王國發的決定第569章 省裡的交鋒第797章 夜逛天府第1065章 兄弟聚會第742章 班子分工會第793章 利益交換第439章 女兒出世第283章 白力克的賭注第900章 下狠手第1212章 不搏也要搏第176章 班子穩定很重要第427章 同心協力第550章 膽大包天第1116章 常委班子第550章 膽大包天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876章 事情鬧大了第1131章 人只能靠自己第883章 似是故人來第1117章 劉曉敏的心思第614章 董老逝世第1212章 不搏也要搏第773章 大手筆第79章 瘋狂的**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170章 返回梨縣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1221章 宣傳風向的變化第143章 彪悍的老鄉長第112章 領導很囂張第823章 轟動全國第220章 周家的異動第159章 項目簽約第1122章 聶振邦的講話第30章 鵬城海哥第26章 過年第3章 悲劇重演嗎第275章 近鄉情怯第648章 決斷第626章 倒打一耙第384章 剪綵第893章 大伯的電話第441章 樑溪機場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1071章 紅江紡織廠第828章 驚人利益第375章 田副省長不給面子第346章 市長辦公會第451章 成果豐碩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774章 上眼藥的來了第925章 狼狽爲奸第374章 省委來人第293章 新的崗位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693章 不歡而散第362章 總有不開眼的人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218章 爲聶振邦解惑第101章 雲家大少第328章 集結令第1084章 誓死的決心第727章 閉門謝客第754章 阻力第137章 可持續發展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39章 拉投資第1232章 再回望海第232章 聶振邦的怒火第637章 不買賬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561章 人物專訪第136章 回京拜年第511章 南老的表態第348章 第一把火第28章 開創盛世華夏第261章 全市大調整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81章 奔赴巴格達第791章 給我玩陰的第757章 層層壓力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
第305章 雙規調查第248章 婚姻問題第1004章 聶書記的提點第429章 驚心動魄第588章 民政部工作組第403章 要省委書記的好處第286章 選舉結果第847章 堰塞湖危機第131章 計劃啓動第890章 豪華辦公樓第352章 聶振邦的怒火第1209章 給莊老拜年第1190章 赴京準備第823章 轟動全國第752章 各方反應第270章 硬扛楊老第761章 王國發的決定第569章 省裡的交鋒第797章 夜逛天府第1065章 兄弟聚會第742章 班子分工會第793章 利益交換第439章 女兒出世第283章 白力克的賭注第900章 下狠手第1212章 不搏也要搏第176章 班子穩定很重要第427章 同心協力第550章 膽大包天第1116章 常委班子第550章 膽大包天第615章 董老的遺囑第876章 事情鬧大了第1131章 人只能靠自己第883章 似是故人來第1117章 劉曉敏的心思第614章 董老逝世第1212章 不搏也要搏第773章 大手筆第79章 瘋狂的**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170章 返回梨縣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1221章 宣傳風向的變化第143章 彪悍的老鄉長第112章 領導很囂張第823章 轟動全國第220章 周家的異動第159章 項目簽約第1122章 聶振邦的講話第30章 鵬城海哥第26章 過年第3章 悲劇重演嗎第275章 近鄉情怯第648章 決斷第626章 倒打一耙第384章 剪綵第893章 大伯的電話第441章 樑溪機場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1071章 紅江紡織廠第828章 驚人利益第375章 田副省長不給面子第346章 市長辦公會第451章 成果豐碩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774章 上眼藥的來了第925章 狼狽爲奸第374章 省委來人第293章 新的崗位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842章 解放軍來了第693章 不歡而散第362章 總有不開眼的人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218章 爲聶振邦解惑第101章 雲家大少第328章 集結令第1084章 誓死的決心第727章 閉門謝客第754章 阻力第137章 可持續發展第716章 潘建章的心思第139章 拉投資第1232章 再回望海第232章 聶振邦的怒火第637章 不買賬第17章 是我的兒子第561章 人物專訪第136章 回京拜年第511章 南老的表態第348章 第一把火第28章 開創盛世華夏第261章 全市大調整第1158章 輿論導向第81章 奔赴巴格達第791章 給我玩陰的第757章 層層壓力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