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古物鑑定大廳的面積很大,比初賽時的那些大廳都大了許多,但裡面卻是擺設得相當奢華,帶着一抹古意盎然,在這一刻,就好像是讓劉揚回到了過去一般。
沙發、茶几、老式的液晶電視機,這裡說是古物鑑定大廳,倒不如說是一套起居室來得合理,那種空間感與層次感,讓人極其的舒服。
但這裡卻並沒有像以前一樣,在主席臺前面擺着古物,這讓劉揚一愣,眼神在四周掃了幾眼,心頭愈發覺得不解。
其餘九人也都是一臉的錯愕,這種情況讓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很顯然,這一點和以前不同,就算是參加過幾次鑑定師大賽的鑑定大師們,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樑鬆就站在劉揚的身邊,先是看了他一眼,隨後搖頭嘆了聲。
劉揚深吸了一口氣,四周再看了幾眼,心頭驀然掠過一抹恍然,這樣一套古色古香的起居室,裡面全都是古物,但在擺放上面卻是有着不合理的地方,而且看似都是古物,有一些物品卻明顯是仿古的,在以前那個時代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東西。
所以,這一場的比賽,很顯然就是要鑑定師們去蕪存真,把這裡面真正的古物找出來,並且把它們放回應當放的位置。
對於一名鑑定師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考驗,而且還是對底蘊知識的一種考驗,這纔是最全面的考驗方式,知古、仿古,進而復古。
他按了按光腦,繞着大廳走了一圈,把立體的影像存入了光腦之中,然後準備直接修改畫面,這樣也是最簡單直觀的方式。
在做這件事情的同時,他也沒有瞞着在場的人,以這些人的閱歷,總是能想明白這次比賽的內容,最多就是比他晚上幾分鐘而已。
樑鬆一直盯着劉揚,看到他的這番動作,馬上醒悟過來,也繞着大廳轉了一圈,倒是成了第二個拍完畫面的人。
劉揚在調整畫面的同時,四下裡晃盪着,這裡伸手摸一摸,那裡認真比較一下,畢竟有一些東西,很可能就是仿品。
繞了幾圈之後,他這才直接坐在了一側的沙發間,這一套環形沙發相當寬敞,米白色的真皮所制,包角處都用了紅木,看起來名貴大氣。
看着這樣的場景,劉揚完全是無意識的從茶几下方取出一瓶飲料,隨手打開喝了幾口,末了就像是從前在家裡那般,靠在沙發上伸手點着光腦上的圖像,一副悠然自得的狀態。
這一場比賽,他實在是幫不了樑鬆了,畢竟這不是鑑定古物,沒辦法給出提示,所幸有一點比較得利,在他裝修辦公室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千年前的風格進行的,而樑鬆卻是整天在那裡研究,所以應當會有不少的長進。
就這樣反反覆覆調整了畫面大約一個小時,中間劉揚還起身過好幾次,去辨認了一下那些吃不太準的古物,因爲這些細節從立體圖上完全看不出來。
其餘九人,也都是各自佔了一個角落,在那裡調整着立體圖,但很少像是劉揚這麼悠閒的坐着,都是在來回的走動,有如真正在做學問一般。
調整完這張圖之後,劉揚的眼前出現了一抹恍惚,這一刻他又有了前世的那種感覺。扭頭看了樑鬆一眼,他的臉上正泛着一抹喜意,在那裡手舞足蹈的點着,很顯然他的心中還是很有幾分的底氣。
可能是感覺到了劉揚的眼神,樑鬆也擡頭看過來,末了對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幾分的感激,這讓劉揚明白過來,他果然是從他辦公室的裝修中得到了許多有用的信息,這一刻倒是相當的自信。
下一刻,他把這張修改完成的立體圖發到了鑑定師協會指定的信箱之中,這才起身走向下一個大廳,而在同時,龍曉天擡頭看向劉揚,嘴角含着一抹譏笑。
走進下一間古物鑑定大廳,劉揚站穩了身形,這裡只有他一個人,在主席臺的前面,放着幾個透明的玻璃櫃子,通透明亮,四周還打着溫和的燈光。
細數了一下,這裡一共有八樣古物,劉揚走到了第一樣古物之前,這是一件瓷器,造型別致,是一隻昂首的公雞,整件瓷器胎質細膩,灰中泛黃,細看之下,釉面有細微的開片,釉下有稀疏氣泡,釉色淡青高雅。
這分明就是汝窯出品的青瓷,這種顏色也就是俗稱的“香灰黃”,從這種造型和款式看,這應當是宋朝時期的瓷器。
瓷器在宋朝時發展到了最巔峰,而汝窯被稱爲宋朝五大名窯之首,在宋朝晚期發展到了最高峰,代表着高貴。
這件產品儘管並不是如何的出名,但做工精緻,應當是汝窯精品,劉揚還特別看了一眼瓷器的底部,有製作人的名印,從裡面看出了製作時間。
這是徽宗時期的作品,距今已經有一千九百年左右的歷史了,看着這件瓷器,劉揚深吸了一口氣,又走到了下一件古物之前。
這幾件古物都是很有些年頭的古物,多是兩三千年前的古物,而且都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物事。
這幾件東西顯然都是鑑定師協會歷年來所收藏的古物,以鑑定師協會一百多年的歷史,收藏起來的古物可以想像,而且收藏不同於鑑定,收藏的目的還是爲了流通,爲了賺錢。
但鑑定師協會爲了考覈,也會藏起部分有價值的古物,更是會經常去收一些新的古物,這樣才能保證總是有新的古物出現,以備考覈之需。
當劉揚鑑定完第二件古物時,李建軍就進來了,雖說他比劉揚晚了大約一刻鐘進來,但他在鑑定這些古物時的速度明顯快於劉揚,而就在這個時候,劉揚才發現了他的某些個人化特徵。
李建軍在鑑定古物時,臉上總是洋溢着一抹如癡如醉般的表情,就好像是在看着絕世美人般,眼裡再無旁物,甚至劉揚在他身邊,他都沒有任何的察覺。
這讓劉揚心中感嘆了一番,怪不得李建軍一直沒有結婚,原來他就是那種真正的癡人,爲了鑑定捨棄了一切,以他的這種脾氣,相信也沒有女人能夠容忍他。
當他鑑定第三件古物時,唐伯濤和龍曉天一起進來了,接着纔是莫斯禮、蘇中威、嚴定憲和樑鬆,尤老莊和諸子健是最後進來的,此時距離結束還有一個小時多一點。
當劉揚鑑定第四件古物時,李建軍已經看到最後一件了,當他看第五件時,李建軍已經全部鑑定結束了,扭頭就走出了這間大廳。
這讓劉揚的心中頓時明白過來,怪不得龍曉天會讓他和李建軍來進行比賽,那就是真正的鑑定狂人,這種一心只爲鑑定而生存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想象,就連龍曉天都自認爲沒法贏他,把他推出來,就是爲了能夠穩穩的壓過劉揚。
龍曉天和唐伯濤是第二波走出這間大廳的,而劉揚還有最後一樣古物沒有鑑定。
離開這間大廳時,龍曉天的柺杖輕輕撞了撞地面,看向劉揚的眼神中透着一抹譏笑,眼神中更是帶着幾分的輕鬆,顯然在他心裡已經認爲贏定了劉揚。
其實本來劉揚還可以鑑定的更快一些,但這些東西讓他頗爲沉醉,就算是在千年之前,他都沒有見過這些古物,名瓷書畫,美妙絕倫,透着古意與精緻,讓他心中大是驚歎。
能夠見到這些年代久遠的東西,對每一名鑑定師而言,那都是一種恩賜,畢竟這些東西都不見於流通,屬於真正最頂級的古物。
站到了最後一件古物之前,劉揚只是看了一眼,眼神中便驀然爆出一抹難以致信的神采,隱隱間透着幾分的震驚之意,向來平靜從容的臉上顯示出某種無法控制的抽動感。
這是八樣古物中最簡單的一樣,而且是最不起眼的一樣,只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白紙,上面是一些手寫的字跡,筆跡是藍色的圓珠筆,最下面還寫着落款與時間,看起來相當質樸,甚至連一樣古物都算不上,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某些名人的私信。
這種私信按照常理來說,也是極具收藏價值,畢竟這些私信都是因人而貴,有時候價值甚至超越了名人字畫之類的作品。
шшш. T Tκan. ¢Ο
藍色的筆跡已經隱隱間化開了,但不得不說,寫字的人筆力圓潤,內蘊張力,一看就是老年人寫出來的,透着歲月的味道,相當耐看。
這封信落款的時間是2012年9月,這樣的時間,恰恰就是在劉揚和那幾名慣偷同歸於盡之後的一個月左右。
而寫信的人名字叫劉存喜,這分明就是劉揚前一世的父親,這讓他的眼角頓時溼潤了起來,能夠再一次見到父親的遺物,讓他心中的激盪難以想象。
就這樣怔怔看了十分鐘,劉揚的眼前已經出現了一陣的恍惚,父親老邁卻又不失威嚴的臉容出現在他的面前,看向他的眼神中帶着幾分的慈愛之意,每每在夢中想及這樣的情景,都讓他有種撕心裂肺的感觸。
沒想到這一次,父親的這封信離他是如此之近,就在他的眼前,勾起了他全部的思念,讓他已經有種淚眼婆娑之感,這是一場跨越千年的接觸,父與子再次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