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目前這個階段的曾志偉,還沒有開啓原本時空裡的主持人和金牌司儀的職業技能,其履歷相對比較簡單。
中學畢業後他在星島預備組做職業運動員,但感覺球員生涯時間太短,於是藉着一次偶然的機會,經洪金寶介紹進入娛樂圈,擔任龍虎武師,先是在1974年遠赴寶島,加入張徹的“長弓電影公司”,到了1976年回香江發展﹐跟隨洪金寶、程龍先後在“邵氏”、“嘉禾”、“羅維影業”等電影公司中工作。
不過隨著香江武俠片市場的滑落,武行工作只能維持生活,在朋友的建議下,從小擅長講故事的曾志偉,便逐步嘗試電影幕後工作,開始展示出能夠讓他與旁人區分開來、而不是隨時可被替代的才能。
早在1979年﹐曾志偉就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踢館》。
不過,曾志偉在專業能力方面,也就這點家底了,主持人領域對於他而言,十分的陌生,被胡音夢叫去吩咐任務的時候,既興奮可以去英國親眼見識王室婚禮,又擔心自己辦砸了差事。
夢工廠在電影運營方面,和同行的其它公司有着很大不同,其作風更爲寬容,對獨立製片人可謂是青睞有加,因此像徐克、曾志偉這些在專業領域具備了資歷,又野心勃勃,而且還沒被電影公司以一紙文書綁定的人物。沒有按照歷史發展軌跡去新藝城,而是投入夢工廠門下。
胡音夢按照唐煥的意思,直接把話說開了。夢工廠願意幫助這些骨子裡就帶着寧做雞首不做牛尾意識的傢伙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王精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不妨參考一下。
因此,夢工廠做爲香江電影同行當中的後來者,雖然根基淺薄,但卻是最有吸引力的。
歸根結底,香江娛樂圈同樣是一級壓榨一級的。其追逐的實質,都可以追溯到“錢”字。如今遇到夢工廠這樣的另類。心裡明白的人都挺珍惜這種機遇的。
現在收入可觀而又穩定的曾志偉更是如此,畢竟有好幾個子女等着他養呢,只能硬着頭皮接下這個挑戰。
好在胡音夢沒有爲難人,直接面授機宜道:“嚴肅新聞自有專人負責。你只需要做好娛樂內容就行了,老闆說你很有這個方面的天分,那肯定就差不了了。”
能被老闆欽點,曾志偉感覺特有面子,同時也心中有數了。
等他到了英國倫敦後,發現雖然辛苦,但工作實則是很有頭緒的,精神放鬆之下,搞笑的本事。自然而然地發揮了出來。
節目已經播映快一個星期了,香江這邊的觀衆很快便認可了這個小胖子的詼諧幽默,同時他們也親眼看到了。哲儒的產品在倫敦的應用範圍也很廣,果然是一家名副其實的世界性公司。
這種軟廣告,自然屬於題中應有之意,心思剔透的曾志偉更是做得如魚得水,這一期就捎帶着展示了哲儒磁條卡的應用案例。
只見他拿着卡片正反面展示了一番,“製作的精美吧。活動過後,完全可以當成紀念品收藏了。”
曾志偉又指了一下身後的聖保羅大教堂。“要想進入舉行婚禮的教堂採訪,需要普通證件和這張磁卡聯合使用。”
隨着鏡頭推進,曾志偉在衛兵的注視下,拿着磁條卡在讀卡器上刷了一下,提示成功後,才被允許進入聖保羅大教堂。
愛爾蘭共和軍早在1939年便開始在英國製造爆炸事件了,就連現在的首相撒切爾夫人也被列入了刺殺名單。
因此,英國官方可沒有光顧着舉國歡慶而放鬆了警惕心,尤其對活動範圍更大的媒體人士,設置了不少檢查關卡。
當然了,這裡面有唐煥爲自己產品公關的因素在內。
這場王室婚禮,刺激了英國的旅遊業,而負責接待觀光客的各種酒店,幾乎都採購了二代方圓電腦和哲儒erp系統中的酒店管理軟件,由此帶來的便利,已經被英國人充分肯定,隨之,像讀卡器之類的設備,也擴大了使用範圍。
這些天曾志偉在節目裡說的最多的廣告詞就是,“哇,我原來以爲哲儒的產品在香江的使用就已經很廣泛了,沒想到在英國更普及。”
現在香江還屬於英國的殖民地,這種話給人造成的暗示作用顯而易見。
不得不說,曾志偉的腦子很靈活,把自己的任務完成的很到位。
……
唐煥提前一天,也就是7月28號到了倫敦。
朱迪?福斯特混在隨從當中,也跟了過來,不過現在航空交通有些緊張,她去法國的行程不得不被延後。
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爲朱迪?福斯特自己身的緣故,她畢竟是一位才二十來歲的女孩子,發現倫敦的節日氣氛後,忍不住動了看熱鬧的念頭。
唐煥也照顧了朱迪?福斯特的心思,只不過安排住處的時候稍微有些麻煩,倫敦的酒店客房,早就被提前預訂光了,唐煥只好讓自己的隨從發揮一下紳士風度,給朱迪?福斯特讓出了一間客房。
安頓妥當之後,唐煥去見查爾斯,對方雖然很忙,可唐煥非比常人,立刻得到了接見。
簡短的寒暄過後,查爾斯笑眯眯地一份文件。
唐煥接過來後,並沒有打開,而是目光落到了這份文件的後封,上面沒有王室標記,而是方圓電腦的徽標圖案,以及“內容製作由方圓電腦提供支持”的文字說明。
由於王室的禮儀異常複雜,各種步驟、誓詞等等的內容。必須集結成冊,以供相關人員使用。
尤其是,包括王室成員、大主教在內。很多人都上了年紀,閱讀能力不免受到影響。
因此,製作這樣的文件,看起來是件小事,但要想做好,可沒有那麼輕鬆和容易。
不過,有了二代方圓電腦和桌面出版系統提供的“所見即所得”功能。這個任務就輕鬆了很多,字體、圖像、排版等等要素。完全可以編輯到接近於理想的狀態,而使用者們也紛紛表示對此滿意。
唐煥向來不會缺少異想天開的點子,於是遊說查爾斯,“這種文件的後封。空着也是浪費,不如讓給我做廣告吧,只需要印上方圓電腦的徽標,以及‘內容製作由方圓電腦提供支持’的說明,然後你在使用的時候,對着鏡頭展開停頓幾秒即算做完一次廣告。”
查爾斯聽了這話之後,頓時狡猾地笑了起來,“唐,你要知道。我的結婚大典,可是對世界直播的。”
“明白。”唐煥點了點頭,“我按照封底在鏡頭中出現的秒數進行計算如何。而且除了殿下之外,其他人也算數。”
查爾斯目光炯炯地當即答應下來,並詳細地討論了半天。
實際上,圍繞着這次王室盛典,查爾斯已經被唐煥拐帶着做了不少交易,第一次可能還有點放不下架子。但越往後越沒有心理負擔了,答應的痛快程度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兩個人在大婚儀式開始前一天。特意抽出時間來見個面,主要就是爲了確定這件事情。
他們都很忙,眼見萬無一失了,就各忙各的了,唐煥主要是去和前來觀禮的各國政要名流們混個臉熟。
這場活動,歐洲各國的君主和領導人,能來的基本上都現身了。
其中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未能出席的有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因爲查爾斯夫婦蜜月的其中一站是在西班牙和英國有領土爭議的直布羅陀;希臘總統,因爲英王室以“希臘人的國王”的名義,邀請了流亡英國的前希臘國王康斯坦丁二世;愛爾蘭總統,因爲北愛爾蘭爭端。
顯而易見,對於商人來講,這三個地區的市場價值,可以往後排排。
這一通應酬下來,唐煥頗感疲憊,不過他在休息之前,仍然沒有忘記給巴黎的克里斯蒂娜打個電話。
本來以女船王的脾氣,這種熱鬧的場合,怎麼能少的了她。
但前段時間可能在瑪歌酒莊玩得太開心了,兩個小傢伙有點着涼,發了低燒,嚇得克里斯蒂娜守在雙胞胎兒子身旁,哪也不敢去了。
……
7月29日,倫敦天氣晴朗,氣候宜人。
僅僅是在清晨時分,皇家車隊即將行經的,從白金漢宮到聖保羅大教堂,長達3.2公里的街道上,便已經聚集了觀禮和看熱鬧的大批人羣,估計達到100萬人之多。
而且連沿途建築物的高層窗口邊,也站滿了觀禮的人。據報道,他們是花了幾十英鎊至一百多鎊不等的高價,纔得到了這麼一席地方。
不僅如此,甚至從28日上午開始,就有數千名英國人在街邊提前佔好了位置,夜以繼日地連續等候。
由此可見,關注這場盛事的人有多熱情了。或許經濟危機下,倍感失業壓力的英國人,急需找到一種精神寄託,而統治精英們適時地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上午9時整,遠近教堂的鐘聲齊鳴。
應邀來倫敦觀禮、身穿各色禮服的外國皇室人員、政府代表、外交使節和各界名流,包括唐煥在內,有2500名,魚貫進入聖保羅大教堂。
10點左右,從遠而近地傳來陣陣馬蹄聲。
女王夫婦,以及其他英國王室人員,分別乘坐傳統精緻裝飾的皇家馬車,由騎着高頭駿馬、身穿紅色武士服裝的皇家衛隊護送,在11點鐘敲響以前,先後到達聖保羅大教堂。
查爾斯王子的龐大遊_行馬車隊走在最後,其身着海軍指揮官的制服,一條藍色的裝飾性肩帶斜挎前胸。兩側由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相陪,可謂意氣風發。
戴安娜和她的父親埃爾-斯賓塞,乘坐的是1910年喬治五世在加冕典禮上用過的“玻璃”馬車。
當這位剛過20歲的新娘下車後,頓時引來了教堂前廣場上數以萬計民衆的熱烈歡呼。
戴安娜的鑽石皇冠閃閃發光,潔白的婚紗,其尾部共8米長,專門有一個女子在後面進行打理。
當戴安娜緩緩進入教堂後,婚禮正式開始。
按照預先的設計,儀式將要持續一個多小時,由英國的電視臺進行現場實況廣播,估計全世界有7.5億人通過電視觀看這一壯麗場面。
這場婚禮,除了普通的“我願意娶她爲妻”、“我願意嫁給他”之類的宣誓外,多了很多鄭重的政_治和宗_教儀式,而且還有一個龐大的樂團進行演奏。
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有一半時間是音樂會,三分之一時間是念稿子,查爾斯和戴安娜也就是在宣誓的時候,有機會發揮了一下演技。
聖保羅大教堂的內部,呈圓形佈置,紅色地毯在中間鋪成了一條直徑,將空間一分爲二,嘉賓在兩旁觀禮,通道盡頭則是王室成員、神職人員、查爾斯、戴安娜等人以及樂團。
唐煥的位置還算可以,能夠清晰地看到一臉幸福的戴安娜,以及查爾斯不時拿起典禮程序文件看一下,實則在按照約定展示封底做廣告呢。
同樣這個動作的似乎還有菲利普親王,但唐煥所在角度畢竟有限,還無法確定,更無從知道真正的電視直播效果。
實際上,收看電視的觀衆當中,已經有人注意到了這個小小的異常。
其他人偶爾看文件的時候,也是平放的角度,而查爾斯王子不但次數略顯頻繁,還是把文件豎起來,展示出封面和封底,而封底上似乎印着一臺電腦,以及一行文字。
除了查爾斯王子之外,其他幾位王室成員偶爾也是這樣的方式看文件,當然了,不包括女王,以及伊莉莎白王太后等更爲年長的王室成員。
轉播的電視臺似乎知道現在還不是未來的高清時代,畫面質量有限,因此每次都給查爾斯王子特寫。
終於,有人看清了封底上電腦徽標下面那一行文字,“內容製作由方圓電腦提供支持”。
很多人當時就暈了,這得付出什麼樣的價錢,才能讓王室配合着打廣告啊。
對此,一向保守的《泰晤士報》,在第二天以《王室婚禮中的科技魅影》爲題,進行了專門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