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財富對人的改造

10分鐘之後再看。

……

“事關切身利益,手段粗暴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唐煥所無謂地聳了聳肩,“太平洋電訊在美國西部的模擬公用電話網絡的規模,甚至要超過西歐的一個小國,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輕易放棄的。”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被拆解前,倒也不是光靠着壟斷的暴利尸位素餐,它在全美建設的電話網絡是這個超級巨無霸引以爲傲,向聯_邦政府證明自己對電信行業的壟斷利大於弊的最大資本。

從當初的一個著名廣告裡,也能看出該網絡的質量如何盡善盡美:一位母親在長途電話裡聽到兒子的聲音後,差點以爲對方就在自己身邊,進而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MCI在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起挑戰的過程裡,從服務質量上還真挑不出對手的多大毛病,最後只能把攻擊的矛頭放在昂貴的通信費用上,並且腦洞大開地惡搞了那個著名廣告: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同樣是熱淚盈眶,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擔憂第二天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會郵寄來昂貴的話費賬單。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解後,七個“葫蘆娃”繼承下來的最寶貴的資產,就是這個網絡了,因爲品牌和長途業務一起留給了新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由於ISDN的前景被看好,像太平洋電訊這樣擁有完善模擬電話網絡的通信企業壓力很大。歐洲那邊的通信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比不上美國這邊,自然用不着心疼之前的資源投入,可以毫無負擔地推倒重來,在模擬網絡的廢墟上建設一個嶄新的數字網絡。

不過呢,唐煥心裡有數,他手上掌握着清晰的通信技術發展路線圖,明白傳統的模擬網絡用不着被徹底拋棄,便可以通過DSL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從以提供聲音服務爲主的老業務模式,平穩過渡到以提供數據服務爲主的新業務模式,進而在接下來的數字時代裡繼續大發利市。

要是沒有這個依仗的話,當初唐煥殫精竭慮地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收購太平洋貝爾,不就成了賠本賺吆喝嘛。

DSL技術能夠通過銅線或者本地電話網提供數字連接的原理就在於,通過利用現有電話線的附加頻段,去克服在話音頻帶上傳送大量數據的難題。

電話系統設計之初,主要用來傳送話音調用,出於經濟角度的考慮,電話系統設計的信號傳送頻率範圍在300Hz到之間——雖然人的話音頻率最高可以達到15kHz,但300Hz到的範圍,已經足以保證通話雙方很容易地辨別彼此了。

顯而易見,本地電話網到最終用戶的銅纜,實際上能夠提供更高的帶寬——至少可以從最低頻率到200kHz,具體的上限爲200kHz至800kHz不等,主要取決於電路的質量和設備的複雜度。

一般來講,到最終用戶分線器之間,接頭越少越有利於提高帶寬;線路傳輸路過的環境,電子干擾越小,越有益於提高線路帶寬。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地廣人稀的美國建設的電話網絡,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這個要求。

普通老式電話服務所使用的頻段——300Hz到的區間,DSL會繼續保留,然後使用這個範圍以外的頻率傳送數據。

如此一來,DSL在發展數據服務的同時,也完美兼容了原有業務功能。要知道,現在的撥號上網,一條線路無法同時打電話和上網,而那些不思進取、只顧着眼前利益的通信公司,巴不得用戶再額外申請一條線路,好給自己多送一錠銀子。

撥號上網的連接,是在公共電話網上用戶端到端的電話連接,可以形容爲,訪問美國在線的用戶,一旦成功撥號上網,那他就是直接連接到了美國在線。

與撥號上網的連接方式不同,DSL連接在用戶設備——DSL調制解調器和電話交換機之間創建,然後交換機通過一些其它的協議,與用戶真正要連接的ISP,比如美國在線,再創建連接。

這個區別給看起來完美無缺的DSL帶來了一個限制,即如果用戶到交換機的距離超過了公里,服務質量會因爲干擾而急劇下降。

換而言之,DSL對用戶的服務可達範圍——從電話交換中心到用戶的線路長度,與數據速率成反比關係。

正是因爲在信息流編碼解碼對硬件處理能力要求苛刻之外,諸如服務距離之類的小限制,唐煥才讓CableModem在商用方面走到了DSL的前面。

可以說,DSL目前還是一個戰略武器,唐煥用它來確保自己的地位,等撥號上網的速度達到56kbps,並且無法滿足要求的時候,已經完善得差不多的DSL就必須接棒了。

至於DSL和CableModem的競爭關係,唐煥才懶得去操心,反正這個龐大的市場不可能是自己左右互搏玩——除了太平洋電訊和透納廣播公司之外,還有衆多的其它分羹者。

相比之下,唐煥在兩種解決方案裡都摻合一腳,纔是通吃各方、穩賺不賠的高明之舉。

見唐煥在DSL和CableModem的佈局上有着自己的考慮,泰德·透納也就不去試圖影響了,畢竟對方肯定比自己把握得更到位,層次不一樣嘛,於是他轉而問起了具體運作CableModem的相關事宜。

“DVO-1系統雖然也是全新的產品,但終歸還在廣播電視的傳統範圍裡,有經驗可以借鑑,但CableModem就屬於徹徹底底的新生事物了,你可要給我這個先行者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唐煥也不推辭,點頭道:“我覺得,透納廣播公司首先可以從自身做起,先通過CableModem建立起來一個企業內部網,就像硅谷庫比蒂諾那邊一樣。”

10分鐘之後再看。

……

“事關切身利益,手段粗暴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唐煥所無謂地聳了聳肩,“太平洋電訊在美國西部的模擬公用電話網絡的規模,甚至要超過西歐的一個小國,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輕易放棄的。”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被拆解前,倒也不是光靠着壟斷的暴利尸位素餐,它在全美建設的電話網絡是這個超級巨無霸引以爲傲,向聯_邦政府證明自己對電信行業的壟斷利大於弊的最大資本。

從當初的一個著名廣告裡,也能看出該網絡的質量如何盡善盡美:一位母親在長途電話裡聽到兒子的聲音後,差點以爲對方就在自己身邊,進而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MCI在向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發起挑戰的過程裡,從服務質量上還真挑不出對手的多大毛病,最後只能把攻擊的矛頭放在昂貴的通信費用上,並且腦洞大開地惡搞了那個著名廣告: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同樣是熱淚盈眶,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擔憂第二天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會郵寄來昂貴的話費賬單。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被拆解後,七個“葫蘆娃”繼承下來的最寶貴的資產,就是這個網絡了,因爲品牌和長途業務一起留給了新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由於ISDN的前景被看好,像太平洋電訊這樣擁有完善模擬電話網絡的通信企業壓力很大。歐洲那邊的通信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比不上美國這邊,自然用不着心疼之前的資源投入,可以毫無負擔地推倒重來,在模擬網絡的廢墟上建設一個嶄新的數字網絡。

不過呢,唐煥心裡有數,他手上掌握着清晰的通信技術發展路線圖,明白傳統的模擬網絡用不着被徹底拋棄,便可以通過DSL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從以提供聲音服務爲主的老業務模式,平穩過渡到以提供數據服務爲主的新業務模式,進而在接下來的數字時代裡繼續大發利市。

要是沒有這個依仗的話,當初唐煥殫精竭慮地從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裡收購太平洋貝爾,不就成了賠本賺吆喝嘛。

DSL技術能夠通過銅線或者本地電話網提供數字連接的原理就在於,通過利用現有電話線的附加頻段,去克服在話音頻帶上傳送大量數據的難題。

電話系統設計之初,主要用來傳送話音調用,出於經濟角度的考慮,電話系統設計的信號傳送頻率範圍在300Hz到之間——雖然人的話音頻率最高可以達到15kHz,但300Hz到的範圍,已經足以保證通話雙方很容易地辨別彼此了。

顯而易見,本地電話網到最終用戶的銅纜,實際上能夠提供更高的帶寬——至少可以從最低頻率到200kHz,具體的上限爲200kHz至800kHz不等,主要取決於電路的質量和設備的複雜度。

一般來講,到最終用戶分線器之間,接頭越少越有利於提高帶寬;線路傳輸路過的環境,電子干擾越小,越有益於提高線路帶寬。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在地廣人稀的美國建設的電話網絡,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這個要求。

普通老式電話服務所使用的頻段——300Hz到的區間,DSL會繼續保留,然後使用這個範圍以外的頻率傳送數據。

如此一來,DSL在發展數據服務的同時,也完美兼容了原有業務功能。要知道,現在的撥號上網,一條線路無法同時打電話和上網,而那些不思進取、只顧着眼前利益的通信公司,巴不得用戶再額外申請一條線路,好給自己多送一錠銀子。

撥號上網的連接,是在公共電話網上用戶端到端的電話連接,可以形容爲,訪問美國在線的用戶,一旦成功撥號上網,那他就是直接連接到了美國在線。

與撥號上網的連接方式不同,DSL連接在用戶設備——DSL調制解調器和電話交換機之間創建,然後交換機通過一些其它的協議,與用戶真正要連接的ISP,比如美國在線,再創建連接。

這個區別給看起來完美無缺的DSL帶來了一個限制,即如果用戶到交換機的距離超過了公里,服務質量會因爲干擾而急劇下降。

換而言之,DSL對用戶的服務可達範圍——從電話交換中心到用戶的線路長度,與數據速率成反比關係。

正是因爲在信息流編碼解碼對硬件處理能力要求苛刻之外,諸如服務距離之類的小限制,唐煥才讓CableModem在商用方面走到了DSL的前面。

可以說,DSL目前還是一個戰略武器,唐煥用它來確保自己的地位,等撥號上網的速度達到56kbps,並且無法滿足要求的時候,已經完善得差不多的DSL就必須接棒了。

至於DSL和CableModem的競爭關係,唐煥才懶得去操心,反正這個龐大的市場不可能是自己左右互搏玩——除了太平洋電訊和透納廣播公司之外,還有衆多的其它分羹者。

相比之下,唐煥在兩種解決方案裡都摻合一腳,纔是通吃各方、穩賺不賠的高明之舉。

見唐煥在DSL和CableModem的佈局上有着自己的考慮,泰德·透納也就不去試圖影響了,畢竟對方肯定比自己把握得更到位,層次不一樣嘛,於是他轉而問起了具體運作CableModem的相關事宜。

“DVO-1系統雖然也是全新的產品,但終歸還在廣播電視的傳統範圍裡,有經驗可以借鑑,但CableModem就屬於徹徹底底的新生事物了,你可要給我這個先行者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唐煥也不推辭,點頭道:“我覺得,透納廣播公司首先可以從自身做起,先通過CableModem建立起來一個企業內部網,就像硅谷庫比蒂諾那邊一樣。”(。)

第685章 已經成形的筆記本電腦第1015章 唐首富傳授團結之道第902章 千年蟲是什麼蟲第76章 瘋狂的小霸王銷量第5章 公司成立第164章 俄羅斯方塊的魅力第82章 進軍國內的伏筆第123章 CPU引來的追捧第293章 秘密任務和球隊地產第444章 說不見就不見第280章 是時候成立Adobe了第647章 百萬美元級會員的威力第102章 迎來首次專利戰第51章 再給英特爾一剪刀第322章 不拘小節的微軟第825章 你們還想怎麼樣第977章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第90章 386計劃第562章 鬥而不破的娛樂大亨們第38章 就叫軟銀吧第364章 和首長打橋牌第879章 我是誰第391章 筆記本電腦和間諜鬧劇第706章 有沒有好萊塢的水準第968章 網絡去中心化和P2P第99章 幫一個無聊的忙第302章 遊走於夾縫中的變通第267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430章 接招你就上套了第233章 扎堆去常春藤聯盟第26章 遇到了股神第505章 CPU更廣闊的應用領域第578章 來自半導體聯盟的鼓譟第3章 第一桶金第860章 全球經濟衰退中的IT第816章 唐首富又被日元砸倒了第444章 說不見就不見第100章 不懂拒絕和幫忙拒絕被屏蔽的0833章被放出來了第415章 唐氏風格和鄧氏唱腔第559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50章 IBM-PC/AT馬失前蹄第217章 蘇聯女子體操隊第64章 小霸王的對手第772章 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第966章 市場上有多少種瀏覽器第19章 棒打鴛鴦第526章 IBM再次釜底抽薪第528章 與ORACLE的不期而遇第409章 大軍出征前的祭旗第1042章 這場金融風暴該結束了第416章 歌后百變的各種嘗試第1060章 敢賣空哲儒軟件公司第88章 ISA總線第578章 來自半導體聯盟的鼓譟第533章 香江院線之爭第631章 新的電腦時代要來了第600章 大凶之兆不能去第380章 不立威不行了第227章 風刀雪劍若隱若現第828章 從HTML和瀏覽器開始第386章 個人電腦和數字音樂第415章 唐氏風格和鄧氏唱腔第84章 MV出了一些狀況第207章 作繭自縛的獨角戲第610章 任人瓜分的RCA第576章 日元升值和民營化端倪第875章 美國在線上市第744章 划算的買賣第118章 就是一元錢第416章 歌后百變的各種嘗試第541章 《護花傾情》被卡了第253章 拆分組合與人來人往第949章 我知道你想要什麼第478章 跑馬圈地搶人頭第48章 真是一塊好地第957章 科技股狂潮正式開始第145章 香江的明星企業第659章 生物科學領域的爭奪第585章 灰姑娘勵志童話第298章 新品依舊不斷涌現第582章 人工智能和賽門鐵克第117章 資本市場的暗流涌動第38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84章 十億個掌聲和白宮演出第561章 自成體系的電腦特效第43章 中文電腦之父第390章 神奇的下一代第650章 IBM能留住自己的明星麼第971章 神秘的比特幣悄然而至第920章 資本的野心永無止境第652章 藏龍臥虎的名流效應第771章 最不可能發生的擠兌第500章 照我看亞軍就夠了第570章 超級計算機排位之爭第585章 灰姑娘勵志童話第1067章 哲儒軟件公司的新藉口第913章 出席APEC首腦峰會第298章 新品依舊不斷涌現第1073章 多讀史常自省好自爲之
第685章 已經成形的筆記本電腦第1015章 唐首富傳授團結之道第902章 千年蟲是什麼蟲第76章 瘋狂的小霸王銷量第5章 公司成立第164章 俄羅斯方塊的魅力第82章 進軍國內的伏筆第123章 CPU引來的追捧第293章 秘密任務和球隊地產第444章 說不見就不見第280章 是時候成立Adobe了第647章 百萬美元級會員的威力第102章 迎來首次專利戰第51章 再給英特爾一剪刀第322章 不拘小節的微軟第825章 你們還想怎麼樣第977章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第90章 386計劃第562章 鬥而不破的娛樂大亨們第38章 就叫軟銀吧第364章 和首長打橋牌第879章 我是誰第391章 筆記本電腦和間諜鬧劇第706章 有沒有好萊塢的水準第968章 網絡去中心化和P2P第99章 幫一個無聊的忙第302章 遊走於夾縫中的變通第267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第430章 接招你就上套了第233章 扎堆去常春藤聯盟第26章 遇到了股神第505章 CPU更廣闊的應用領域第578章 來自半導體聯盟的鼓譟第3章 第一桶金第860章 全球經濟衰退中的IT第816章 唐首富又被日元砸倒了第444章 說不見就不見第100章 不懂拒絕和幫忙拒絕被屏蔽的0833章被放出來了第415章 唐氏風格和鄧氏唱腔第559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50章 IBM-PC/AT馬失前蹄第217章 蘇聯女子體操隊第64章 小霸王的對手第772章 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第966章 市場上有多少種瀏覽器第19章 棒打鴛鴦第526章 IBM再次釜底抽薪第528章 與ORACLE的不期而遇第409章 大軍出征前的祭旗第1042章 這場金融風暴該結束了第416章 歌后百變的各種嘗試第1060章 敢賣空哲儒軟件公司第88章 ISA總線第578章 來自半導體聯盟的鼓譟第533章 香江院線之爭第631章 新的電腦時代要來了第600章 大凶之兆不能去第380章 不立威不行了第227章 風刀雪劍若隱若現第828章 從HTML和瀏覽器開始第386章 個人電腦和數字音樂第415章 唐氏風格和鄧氏唱腔第84章 MV出了一些狀況第207章 作繭自縛的獨角戲第610章 任人瓜分的RCA第576章 日元升值和民營化端倪第875章 美國在線上市第744章 划算的買賣第118章 就是一元錢第416章 歌后百變的各種嘗試第541章 《護花傾情》被卡了第253章 拆分組合與人來人往第949章 我知道你想要什麼第478章 跑馬圈地搶人頭第48章 真是一塊好地第957章 科技股狂潮正式開始第145章 香江的明星企業第659章 生物科學領域的爭奪第585章 灰姑娘勵志童話第298章 新品依舊不斷涌現第582章 人工智能和賽門鐵克第117章 資本市場的暗流涌動第38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584章 十億個掌聲和白宮演出第561章 自成體系的電腦特效第43章 中文電腦之父第390章 神奇的下一代第650章 IBM能留住自己的明星麼第971章 神秘的比特幣悄然而至第920章 資本的野心永無止境第652章 藏龍臥虎的名流效應第771章 最不可能發生的擠兌第500章 照我看亞軍就夠了第570章 超級計算機排位之爭第585章 灰姑娘勵志童話第1067章 哲儒軟件公司的新藉口第913章 出席APEC首腦峰會第298章 新品依舊不斷涌現第1073章 多讀史常自省好自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