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羣起而攻之

何止是馬東來和牛犇犇,此次參會的不少航天領域的院士,也都覺得不可思議,秦元清作爲如今華夏科學界的扛把子,怎麼會提出這般不靠譜的注意。

“雙環太空站”看起來好看是好看,可是這是十年後能建的嗎?

就是一百年後也造不出來!

開什麼玩笑!

作爲航空領域真正的大佬,他們對於華夏航空技術最是瞭解,而航空技術又是屬於高精尖技術,很多技術都是隻應用於航天工程,還沒有應用於其他領域。

他們都覺得那‘雙環太空站’太不靠譜了,哪怕這個‘雙環太空站’看起來充滿着科幻美感,而且大小、質量、軌道、傾角等等全部都有數據,可是他們就是覺得不靠譜。

“老朱,你說秦院士怎麼了?怎麼會提出這麼不靠譜的‘雙環太空站’?”小食堂中,一個約莫60歲的男子微皺着眉頭,對着自己身旁的朱宗鵬說道。

他們都是去年剛剛當選爲工程院院士,屬於相對比較年輕的院士。

朱宗鵬畢業於哈工大,研究生畢業後,進入華夏空間技術研究院,是天宮號空間站的總設計師,屬於空間站系統的大佬級別人物,也正是如此,在下一代空間站方面,朱宗鵬有着很大的話語權。

在前面兩天會議,朱宗鵬積極發言提建議,畢竟他也希望爲下一代空間站添磚加瓦。

作爲空間站系統領域的專家,朱宗鵬太清楚空間站的作用,比如這次‘天宮號’空間站,實驗室裝載了空間冷原子鐘、空地量子秘鑰分配實驗等多項空間應用荷載,內容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每一組航天員都帶着大量任務進駐空間站,進行各種實驗,涵蓋着各大領域、各大學科,對於科學發展將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也因此,包括朱宗鵬在內的航天精英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下一代空間站肯定要建,而唯一有異議的只是在於,下一代空間站應該建成什麼樣的?

“唉,剛纔我都被震撼住了,秦院士真的是太敢提了,這麼大的太空站,估計都能進駐上千航天員,還有可控核聚變技術、反重力技術等等黑科技,高達3萬億元的投入,這......”朱宗鵬嘆了口氣,他承認自己被驚呆了。

大佬就是大佬,一出手就讓他們的想象力相形見絀。

實際上朱宗鵬很清楚,這個‘雙環太空站’只是看起來美麗而已,根本就不具備可行性,一來建設難度太大了,在太空建設這般東西,又不是在地面上建設,單單將這麼多的材料運送到太空,就極爲不容易了。二來則是投資太大,高達3萬億元,而現在華夏GDP總量也就116.81萬億,這已經相當於GDP的2.57%了!

午飯,不知道多少專家覺得這請五星級酒店大廚做的飯菜一點都不香了,慢慢反應過來,他們都覺得秦元清提出的‘雙環太空站’怎麼分析怎麼不靠譜。

像這樣研製下一代空間站,有三大原則,分別是可行性、合理性、先進性,三者都要平衡好。

而秦元清提出的‘雙環太空站’先進是超級先進,但是是不可行的、不合理的!

下午會議開始,會議室氣氛就變得嚴肅、緊張起來,因爲秦元清提出的‘雙環太空站’,使得大家接下來都會對‘雙環太空站’進行羣起而攻之,圍攻‘雙環太空站’。

“秦院士,早上你提出的‘雙環太空站’,首先一個重中之重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這是‘雙環太空站’的能量源泉,沒有可控核聚變技術,這‘雙環太空站’就失去能量源泉,就是沒用的。而衆所周知,可控核聚變技術目前依舊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運行時間是以秒計算的,距離運行半小時都有一段無比遙遠的路,拿一個未來十年、甚至是五十年都不一定能夠獲得突破的技術,我想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行的!”朱宗鵬率先發難了,他的發難點直指可控核聚變技術,想要運行‘雙環太空站’這樣無比龐大的空間站,能源需求是極其恐怖的,能夠作爲支撐的也就是秦元清早上已經說明的可控核聚變技術,而這個技術又存在着未知不確定性。

從人類發現核聚變,都想像核裂變一樣,進行商用,用於核電站發電,這樣的話發電量將遠超核裂變發電站,而且還是更加安全、更加清潔的能源,可謂是用不完的。

可是這麼多年來,各國都投入了巨資,長達半個世紀的研究,實際上可控核聚變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依舊停留在實驗室階段,走不出實驗室。

哪怕華夏已經突破1億度,燃燒100秒,可是100秒也就不到2分鐘,這距離商業化依舊是遙遙無期!

“關於可控核聚變技術和反重力技術,未來10年內都會商業應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包括量子計算機的小型化,這三方面我想我最有發言權,這些你們無需擔心或者質疑!”秦元清淡笑道。

他提出‘雙環太空站’看起來是充滿着不可思議,可實際上卻是完全可行的,因爲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於生產力的提升,是極其可怕的,生產力的爆炸式增長,將會使得很多技術取得突破,誕生更多的新技術。

可控核聚變技術、反重力技術、量子計算機小型化,這三大方面都是秦元清在力推着,是主持者,他比誰都知道。

秦元清話一出,很多要在這三方面做文章的人,頓時如同內心之中遭到9999點暴擊,差點鬱悶地要吐血。

可是偏偏又說不出話來,因爲正如秦元清所言,秦元清在這三方面纔是真正的專家,毫無疑問的大佬中的大佬,是最有發言權的,也是掌握着最多秘密的。而他們呢,其實都沒接觸,不是那一行的,本質上屬於小白,是無法質疑秦元清這個代表着權威的大佬。

這時候,這些航天領域的專家們,終於明白了,爲何很多人會稱秦元清是‘新學閥’,這簡直是萬惡的,讓你再鬱悶也只能在內心吐槽,而無法進行反駁。

“秦院士,早上你也說了,‘雙環太空站’的投資將達到驚人的3萬億,而2019年GDP總量是116.81萬億,相當於現在GDP總量的2.57%,我想這意味着什麼,秦院士你很清楚!”一個白髮蒼蒼的約莫七十歲的老者提出質疑,而且是從天文數字般的投資上面入手。

3萬億,將兩彈一星在內的所有航天航空工程歷年的投資加起來,再考慮到通脹情況,還不到這個3萬億人民幣數字的一個零頭。

3萬億人民幣的投資,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你也說了,這是相當於現在GDP的2.57%,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華夏是處於發展狀態的,特別是第四次工業革命誕生於華夏,對於社會生產力的提升是巨大的,如今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預計到2030年,國家的GDP將有可能達到300萬億人民幣,到時候3萬億人民幣的投入實際上只佔了1%,再考慮工程並不是一年之內就建完,而是分期,因此到了那時候,3萬億人民幣的投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秦元清說道。

“再者請各位明白,下一代的空間站,不僅僅是滿足科研工作,它更是一箇中轉站,地月中轉站,甚至是地火中轉站,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今後可控核聚變燃料的主要來源!”秦元清說道。

可控核聚變,最佳的燃料是氦3!

氦3在地球是十分稀缺的,但是在月球上卻十分豐富,根據目前的研究,月球上的土壤蘊藏着豐富的氦3資源,估摸着有103萬噸,而這麼多的氦3資源,足以讓人類使用一萬年都還用不完。

秦元清爲什麼支持月球探索工程,就是因爲從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開發月球資源是必須的,而且在五十年內如果人類沒有進入星際時代,那麼人類就會被徹底困死在地球,人類社會生產力不會提高,反而會逐步的下降。

道理很簡單,地球的資源,再過五十年就會盛極而衰,越用越少,自然而然也就無法支撐着人類走入星際時代。

然後就是人類進入內耗時代!

也因此,秦元清可不是將“雙環太空站”僅僅當作一個太空科考站,而是起到人類進入星際探索的一箇中轉站,從“雙環太空站”到月球,可比從地球到月球簡單多,可以節省大量的能量。

很多人面面相覷,他們沒有想到,秦元清提出“雙環太空站”並不僅僅用於科考,而是具備着其他任務。

畢竟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空間站就是用來科研任務的,比如國際空間站,一直以來就是從事科研的。

這還怎麼圍攻,兩者的作用、定位根本就不同。

至於技術性方面,很多技術都是要在這10年內去攻克的,而不是採用現在已有的技術,這一點其實很多人心中是清楚的。

比如能夠在太空長久存在用於建設太空站的特殊材料,這麼多年來也並非是一成不變,而是取得很大的進步。

第五百一十五章氣吐血第四百六十九章光刻機第二百八十章諾貝爾物理學獎(加更8)第二百二十章婚禮(1)第二百四十二章2013級新生(第九更,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六百六十二章陽謀第九十二章提案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五百一十章質子的壽命第八十三章升級第一百零五章中東之行第六十章航空航天第四百七十二章淨化1號菌第五百二十六章金烏勳章第六百一十二章空天飛機首飛第三百三十九章ICCM數學獎(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四百三十章報告會(中)(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三章大洋兩岸的實驗啓動第七百一十七章反制第三百八十一章渤海隧道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量子半導體芯片第五百六十二章反重力引擎第一百三十九章熱議(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報告會(下)(第五更)第四十八章講座第一百九十三章極小模型綱領第一百七十七章校務會(2)(10/10)第二百一十六章慈善與公益第一百二十六章CNSA(第一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五百八十二章月球軌道空間站?第二百七十六章弦理論(加更4)第六百二十九章萬衆矚目的太空試飛(三更完畢,求訂閱、票)第六百二十二章閩南金三角第四百七十四章嫦娥五號第七百章世界第一硬漢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一百三十章玉飾(第五更奉上)第五十六章微信第二百四十六章國慶長假第六十六章寶典第四百零三章再臨大西北第四百三十五章物理黃金時代的開啓(第九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韋神?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五百七十四章聚變發電第三十六章填志願第一百六十章研究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特殊的畢業典禮第二百一十五章訪談第一百四十七章2011春晚(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一百六十章研究生(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微信上市第二百零二章再戰高考第五十七章報告會第十五章CMO第四百二十九章報告會(上)(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三章商議(6/10)第十七章華夏奧數隊第四百章生命科學重大成果第九十一章採訪第六十章航空航天第五百九十章橋牌遊戲第八十三章升級第四百九十一章1T功率電子槍(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經驗寶寶第四百九十三章等離子體湍流現象數學模型(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三章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求訂閱)第三十五章高考狀元第二百七十六章弦理論(加更4)第七百章世界第一硬漢第三百一十二章美女科學家第三百章樣機制造第四百一十二章翻天覆地第七百零二章未來之路第一百一十四章國際數學家大會(第九更)第四百五十三章校董!?第三百三十五章奇特因子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八十八章失望四五百三十五章邀請函第五百零一章海外反響第五十一章影響第六百七十八章大鵬扶搖九萬里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一百三十三章瑣事(第八更)第五百一十四章實驗圓滿成功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三百七十一章量子計算機第三百五十四章漢語言第二百零八章航空發動機測試(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喜當爹(第六更)第二百六十六章哥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流傳着哥的傳說第二百五十三章身家大漲第三百章樣機制造
第五百一十五章氣吐血第四百六十九章光刻機第二百八十章諾貝爾物理學獎(加更8)第二百二十章婚禮(1)第二百四十二章2013級新生(第九更,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曙光第六百六十二章陽謀第九十二章提案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五百一十章質子的壽命第八十三章升級第一百零五章中東之行第六十章航空航天第四百七十二章淨化1號菌第五百二十六章金烏勳章第六百一十二章空天飛機首飛第三百三十九章ICCM數學獎(第四更)第四百二十一章物理模型問題第四百三十章報告會(中)(第四更)第五百一十三章大洋兩岸的實驗啓動第七百一十七章反制第三百八十一章渤海隧道計劃第三百七十二章量子半導體芯片第五百六十二章反重力引擎第一百三十九章熱議(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一章報告會(下)(第五更)第四十八章講座第一百九十三章極小模型綱領第一百七十七章校務會(2)(10/10)第二百一十六章慈善與公益第一百二十六章CNSA(第一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三章龍馬精神第五百八十二章月球軌道空間站?第二百七十六章弦理論(加更4)第六百二十九章萬衆矚目的太空試飛(三更完畢,求訂閱、票)第六百二十二章閩南金三角第四百七十四章嫦娥五號第七百章世界第一硬漢第五百六十六章歐空局的載人登月計劃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一百三十章玉飾(第五更奉上)第五十六章微信第二百四十六章國慶長假第六十六章寶典第四百零三章再臨大西北第四百三十五章物理黃金時代的開啓(第九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韋神?第二百二十一章婚禮(2)第五百七十四章聚變發電第三十六章填志願第一百六十章研究生(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特殊的畢業典禮第二百一十五章訪談第一百四十七章2011春晚(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專刊第一百六十章研究生(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微信上市第二百零二章再戰高考第五十七章報告會第十五章CMO第四百二十九章報告會(上)(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三章商議(6/10)第十七章華夏奧數隊第四百章生命科學重大成果第九十一章採訪第六十章航空航天第五百九十章橋牌遊戲第八十三章升級第四百九十一章1T功率電子槍(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經驗寶寶第四百九十三章等離子體湍流現象數學模型(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三章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求訂閱)第三十五章高考狀元第二百七十六章弦理論(加更4)第七百章世界第一硬漢第三百一十二章美女科學家第三百章樣機制造第四百一十二章翻天覆地第七百零二章未來之路第一百一十四章國際數學家大會(第九更)第四百五十三章校董!?第三百三十五章奇特因子第四百六十三章發展中醫藥第八十八章失望四五百三十五章邀請函第五百零一章海外反響第五十一章影響第六百七十八章大鵬扶搖九萬里第七百一十八章劃時代標誌第一百三十三章瑣事(第八更)第五百一十四章實驗圓滿成功第一百九十二章代數幾何領域第三百零四章山區教育第三百七十一章量子計算機第三百五十四章漢語言第二百零八章航空發動機測試(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九章喜當爹(第六更)第二百六十六章哥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流傳着哥的傳說第二百五十三章身家大漲第三百章樣機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