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故人事

無論如何,聞人樂節雖然腦補太多認錯了人,導致太子妃從蕭淑姬變成了凌纖纖——雖然這一切都是聞人樂節自己想的,但是聞人樂節那是誰啊?

那是先皇后留下的嫡幼子,繼承了天儀太子留下的勢力,將來要成爲一代明君的人物!

這種錯能怪在聞人樂節身上麼?明顯是不能的?

然後這過錯白蒹葭背的起麼?若是算起來定然是背不起的,好在這是一個啞巴虧,聞人樂節也沒跟人說過,但是讓他吃了這麼一個啞巴虧也是白吃的。

總是要付出一點代價。

所以白三思是上了請辭的帖子的。

雖然白三思藉口老邁體弱——畢竟他前些日子已經裝過了一次病,要藉口這個退下來照理是不難的,但是聞人嘉和卻不肯放人了。

他雖然病得久了,但是也沒有病糊塗。

兩邊較勁了一段時間,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不過隨着凌絕塵越發彪悍的軍功,白三思卻是越來越修身養性了,這幾年雖然還有還有着首輔的身份,但是大多數時間卻都是找個藉口在這裡養病那裡靜心的,只是偶然皇帝相招,才進宮去下下棋看看畫,一副閒家翁的神氣。

眼看白三思一副事不關己的神態,聞人嘉和雖然高興這個老臣子識時務,但是偶爾也被他氣的直咬牙。

不過凌絕塵的軍神鬼帥之名名揚天下,聞人嘉和和白三思也算是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情況下,怎麼會有白閣老還做監考這種事情呢。

要知道,每一次的科舉,那可是一次關係的大洗牌。

白蒹葭挑起一瓣橘子送進嘴裡,輕輕一抿,頓時皺了皺眉頭。

這昆雲城裡買來的橘子,果然一股洞子貨的味道,半點沒有橘子應當有的甜美。

不過雖然腹誹,還是將一瓣橘子吞了下來,才緩緩的道;“白閣老?”

眼看她臉上終於露出一點好奇的神氣,宋夫人不由挺了挺胸脯,臉上掛着一絲矜持的笑意,餘夫人是個伶俐的人,急忙解釋道;“是白首輔的大兒子,白修白閣老。”

……

白蒹葭臉上忍不住帶出來一點笑意,當下不由笑道;“白閣老……今年也不大吧。”

叫自己父親白閣老,實在是有些澀口,不過卻覺得一股驕傲油然而生。

自己的父親沉穩內斂,入閣也是遲早的事,上一世自己死的時候也是正二品內閣學士,樹蔭之下門生無數。

雖然是這麼問着,但是從別人嘴裡聽到自己親人的消息,也是讓人心中生出了幾分驕傲。

宋夫人道;“是啊,我家死鬼在這個年齡還是個小五品,人家已經是入閣了。”她嘆了口氣,臉上卻露出羨慕的神色來;“別的不說,那白少爺今年也不過二十四歲,已經是禮部侍郎啦!我家那兒子,也纔是個六品芝麻官,那裡能跟別人比!”

白蒹葭臉上不由笑了笑,語氣也柔和了一些;“你說的是白抒懷公子麼?”

宋夫人道;“是呀!”卻又看了一眼白蒹葭,道;“凌夫人也知道白少爺?”

白蒹葭嫣然一笑,道;“昔日我也是京城裡的人。這白公子才冠士林,也是聽過一二的,聽說當年十七歲就中了一甲狀元,也是少見的。”

雖然這麼說,卻忍不住臉上的笑意多了幾分真誠。

宋夫人道;“對呀,聽說白公子的妹妹,便是那凌將軍的妻子,只是白小姐紅顏薄命,年紀輕輕的就去了。”

……

雖然從別人的嘴裡聽到父親和哥哥的消息很讓人開心,但是聽到自己的死訊這種事情,卻顯然並不能讓人開心。

白蒹葭應該慶幸自己沒有喝水,否則即便做不出來當場噴出來這種事情,但是被嗆到了也是不好的。

餘夫人點了點頭,道;“這人啊,福氣是有定數的,這白小姐生在那樣的家庭,又嫁了凌將軍那樣神仙一樣的人物,想來是本身的命數壓不住這福氣,也難怪年少早夭了。”

她臉上的神色和口氣,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羨慕嫉妒恨了,然後說完還自以爲得趣的咯咯笑了起來。

白蒹葭還算淡定,立春和凌離兒的臉色卻是微微一變了。

凌離兒雖然看不慣自己的父親,但是卻覺得自己的母親是頂好的,聽宋夫人這樣評價白蒹葭,頓時氣的一張小臉通紅,心想你是沒見過凌絕塵本人,若是真的見了,只怕不覺得是福氣了!

宋夫人掃了餘夫人一眼,淡淡的道;“無論如何,白小姐算起來,還是三哥兒的師妹,她紅顏薄命,你也不要拿着胡說了。”

倒是讓白蒹葭暗自冷笑了一聲。

他父親樹蔭之下門徒無數,上輩子也沒聽過什麼姓宋的更別說宋三了,只怕就是恩科那種門生關係罷了,也好意思說是她的師兄。

白家的人骨子裡都是是有一些驕傲的,白蒹葭所承認的師兄,無非只有夏行知一個人罷了。

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夏行知吃錯了藥一樣卻投靠了聞人德純,但是白蒹葭也相信中間必然有夏行知的考量。

縱然所選擇的道路不同,夏行知也在投靠聞人德純的時候選擇了跟白家斷絕關係,但是對於夏行知這個人,無論是學識還是行事,白蒹葭是從來沒有過懷疑的。

夏行知那是什麼人?

那是行知書院的少主,扛着不知道多少壓力一手造出了女班。在京城士子裡,也是數一數二的,年紀輕輕的時候寫出的《紅葉詩》是被皇帝親口稱讚過的,然後所寫的文章也是字字珠璣的。

只是撞上了白抒懷而已。

但是在白抒懷的光環下,也能夠跟白抒懷日月爭輝,春花秋葉各有所長,這樣的人物,才配做她白蒹葭的師兄。

也是對於夏行知本身的信任,雖然夏行知選擇了最不爲白家人看好的聞人德純,但是白家人也並沒有懷疑過他的選擇。

凌離兒卻咯咯笑了起來,道;“孃親,回頭讓讓哥哥給你中個一甲狀元回來!唔,就限他最晚十六歲吧。”

她一臉嬌憨,笑着說出這樣的話來,別人也只當這孩子胡言亂語,並沒有當真。

第823章 端午第275章 紫衫女郎第六百零八章第738章 下棋第424章 窈窕第457章 胭脂第1181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55)第896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第704章 不羨侯門第60章 憐兒第730章 意恐遲遲歸第270章 人生苦短,得失隨緣。第571章 暗流第116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43)第792章 晚膳第509章 難第266章 保孩子。第697章 起句第857章 難第194章 祠堂開第312章 立夏第1204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78)第416章 去藥鋪!第581章 故人事第126章 靈兒的婚事694第694章第51章 玉鳳第114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19)第689章 摔杯第360章 道歉第658章第375章 滾滾滾第683章 姬友第718章 孕事前三月,禁……第1122章 送人第639章 晚雪(二)第508章 功夫卻在文章外第875章 玉雪膏第261章 桃夭第26章 驚見第323章 杏林齋第885章 三思第621章 昨天晚上停電了沒更t-第92章 瀝血第861 心結第39章 平直城第96章 紅裙第354章 薔薇爲價第673章 挑人第114章 六十文第533章 無憂第1167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41)第89章 失蹤第668章 回家第356章 你服不服?第245章 不要銀子要……第502章 花色任豔人任嬌第50章 兩件事第182章 ……-.-第1197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71)第386章 金谷酒第641章 曲水流觴第1000章 素問:柺子第417章 太子薨第96章 紅裙第71章 零陵香761第761章第640章 書生捧墨第561章 經堂第658章第1153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27)第838章 離京第62章 茶水第224章 天生尤物第858章 一夜第701章 交手第650章 蘇巖鶴第702章 逼宮第34章 絞發第238章 爲什麼會有男人?第274章 九月初一第451章 翠意第1164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8)第763章 入宮第879章 小皇子第103章 蛻變第725章 桃夭第116章 出走啦第654章 還是不順_第432章 臘八第490章 桂花山藥第六百七十二章第416章 去藥鋪!第60章 憐兒第544章 赤繩第624章第84章 回憶第885章 三思第47章 愛瘋農場大冒險第736章 言之鑿鑿
第823章 端午第275章 紫衫女郎第六百零八章第738章 下棋第424章 窈窕第457章 胭脂第1181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55)第896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第704章 不羨侯門第60章 憐兒第730章 意恐遲遲歸第270章 人生苦短,得失隨緣。第571章 暗流第1169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43)第792章 晚膳第509章 難第266章 保孩子。第697章 起句第857章 難第194章 祠堂開第312章 立夏第1204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78)第416章 去藥鋪!第581章 故人事第126章 靈兒的婚事694第694章第51章 玉鳳第1145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19)第689章 摔杯第360章 道歉第658章第375章 滾滾滾第683章 姬友第718章 孕事前三月,禁……第1122章 送人第639章 晚雪(二)第508章 功夫卻在文章外第875章 玉雪膏第261章 桃夭第26章 驚見第323章 杏林齋第885章 三思第621章 昨天晚上停電了沒更t-第92章 瀝血第861 心結第39章 平直城第96章 紅裙第354章 薔薇爲價第673章 挑人第114章 六十文第533章 無憂第1167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41)第89章 失蹤第668章 回家第356章 你服不服?第245章 不要銀子要……第502章 花色任豔人任嬌第50章 兩件事第182章 ……-.-第1197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71)第386章 金谷酒第641章 曲水流觴第1000章 素問:柺子第417章 太子薨第96章 紅裙第71章 零陵香761第761章第640章 書生捧墨第561章 經堂第658章第1153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27)第838章 離京第62章 茶水第224章 天生尤物第858章 一夜第701章 交手第650章 蘇巖鶴第702章 逼宮第34章 絞發第238章 爲什麼會有男人?第274章 九月初一第451章 翠意第1164章 扈江離與辟芷兮(38)第763章 入宮第879章 小皇子第103章 蛻變第725章 桃夭第116章 出走啦第654章 還是不順_第432章 臘八第490章 桂花山藥第六百七十二章第416章 去藥鋪!第60章 憐兒第544章 赤繩第624章第84章 回憶第885章 三思第47章 愛瘋農場大冒險第736章 言之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