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碧山鎮傳說

“先吃不管, 後吃洗碗。”

“老表老表, 下河洗澡, 爬海夾到, 摟起褲兒就開跑。”

……

水灣縣方言通俗易懂的兩句順口溜。

不知從何時起,一直到二十一世紀,本地小鎮鄉村孩童,各家各戶家長都會對他們扯耳朵唸叨這兩句。

甜妹兒笑着搖搖頭, 提起筆, 堅定在卷子上寫下正確單詞:“十八, 就是,跺腳……”,這些都是文景深老師特意教導過。

像陳教授類的同省外地人,不一定能聽懂本地方言, 但本地農村人,愣是聽得懂、學不會正中本省話。

提起水灣縣,不得不說古音。

種花國古代漢語有五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但現代漢語已簡化成四聲調“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水灣縣方言保留大量古代“入聲韻”。

比如甜妹兒,跟上京兒化音不一樣, “兒”尾不是附着在前一音節上,而是獨立的音節,且有陰平和陽平的兩種不同讀法。

所以,水灣縣普通話即夾着亂七八糟的音調與文言文古詞古字。

本縣鄉鎮小學中學部分學生,從小到大都沒咋搞懂四聲部的現代讀音,經常跳躍到古音五調去, 一輩子拼音四調都學得迷迷糊糊。

四年級語文基礎題還是太簡單。

不到半個小時,放慢速度的甜妹兒,已經全部寫完,眷念字跡更是鉛筆字的楷書作品,工整清晰流暢自然,橡皮擦都不用一下。

語文作文的題目是《記一次課外勞動》,記敘文。

對於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鄉村娃來講,天天都在不斷參加農村各種各樣勞動,備考裡此類作文寫得不要太多。

對於碧山村娃娃們來講,這絕對是送分題。

在寫勞動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歌頌農民羣衆的勤勞勇敢善良等,結尾在拍兩下紅星主義美美美滴的馬屁,或者給自己一個做對社會有用人才的目標,昇華意義。

甜妹兒直接把曾經寫得高評分作文,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刷刷刷,謄抄在卷子上,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完美!’

這年代不留行提前交卷,她把文具用品放好,一邊檢查卷子的同時,一邊觀察教室內其他同村小弟們的情況,以及監考老師豐富多彩的神情。

監考女老師在教室內遊走數圈,有時候停在學生考桌前,或笑眯眯或板着面孔觀看,嚇得某些膽小娃娃手抖腿軟。

她是水灣縣其他鎮的小學教師,對於這考場裡所有學生都不偏不倚,時不時滿意點頭,有時候皺眉蹙額,恨不得拎着學生耳朵罵兩句,有時候有很平靜。

‘從表情來看,小弟們考得還行,有一兩個不錯的。’甜教導主任心裡很滿意,準備回去做一些解放軍娃娃或鳳凰龍孔雀草編,獎勵給小弟們。

監考女老師來到甜妹兒身邊,瞳孔不自覺放大,她很驚訝整張試卷密密麻麻都填寫好,最小考生速度卻最快,而且準備度很高,真是不得了。

姓名葉甜甜?

怪不得,原來是進步小農民同志,上過廣播上過報紙,聰明伶俐也是應該的。

監考女老師臉上都笑開花兒。

甜妹兒也回她甜甜蜜蜜一笑,悄無聲息,然後繼續‘檢查’試卷。

上午九點半,鈴聲一響,按時交卷。

考生們陸陸續續安靜走出教室。

在走廊裡,倆高個字胖男孩,還想扯甜妹兒的麻花辮子,落空不說,反倒無緣無故摔個大馬趴,灰溜溜躲進人羣裡。

碧山村娃娃們相互擠眉弄眼,咧嘴嘿嘿怪笑,然後手牽手或肩搭肩,跟在甜老大身後,往西邊院房走去。

直到走出考點東院——

“甜老大,太厲害啦!”

“甜老大,我們考場聽寫單詞太奇怪,果然文老師提前預料到。”

“甜老大……”

其他鄉鎮考生,莫名其妙瞅着二十多個高高低低學生娃,圍着一個長得標誌的小姑娘,‘甜老大甜老大’叫喚個不停,一頭霧水。

該不會這個女娃娃,是他們村生產隊隊長的女兒?!

準備明年再考初小畢業證的雙胞胎:

……爸爸媽媽,給我們快生一個小妹妹吧?!

直到本村娃娃們都集中在一起,甜妹兒與大家進入西邊某間教室,納涼休息調整一番,並且建議,不可隨意議論考試題,以免影響下一場考試的正常發揮。

語文算術考試間,有長達一個小時休息時間。

考生們有的安安靜靜看小人書,有的三三兩兩圍着嘰嘰喳喳講故事笑話,有的玩簡單撿石子的遊戲……這一切都在甜教導主任的規劃預料之中。

她坐在教室裡的木桌上,透過精緻雅趣的鏤空雕花窗戶,無聊地打量這整個碧山鎮小學,真面積挺大。

窗外原來應該是一個人工小池塘,中間圈着一座假石山,還有小石板橋,橋上是有一間古風亭。

只是如今水被抽空,假山被毀,古風亭被拆,連池塘邊的柳樹都被砍成一個個光禿禿圓木樁,只有唯一的老舊石板橋,述說着古時候的風光。

“你在看什麼?”

山紳忽然走過來,好奇瞅一眼窗外,連花樹都沒有,只有一些雜草,破敗不堪的院落,沒啥好看的。

甜妹兒瞅他一眼,意思很明白,真的只是無聊而已。

“你知道鎮名爲何是碧山鎮嗎?”

山紳神秘兮兮眨兩下漂亮右眼睛,也爬到桌子上挨着她坐下。

甜妹兒興致被勾起來,湊到他耳朵邊,悄咪咪地問道:“爲什麼?”

這種涉及封建□□的歷史事情,不可大聲議論,只能私底下偷偷摸摸講故事,除非帶批判意義。

平日裡,羣衆們大聲議論,通常只爲批評地主家官僚統治。山娃娃們倒是能抱着三國演義或水滸傳看得歡兒。

山紳挪動一下位置,靠近她,講關於碧山鎮傳說。

根據《新唐書·李德裕傳》記載:

“舊制,歲抄運內粟贍黎、嶲州,起嘉、眉,道陽山江,而達大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年末,唐朝政府把軍糧從嘉州、眉州通過陽山江道水運到大渡鎮等。

甜妹兒擰一下他耳朵,嘀咕道:

“別翻譯,我能聽得懂。”

山紳捂着耳朵不滿瞪她一眼,在她催促下,只好繼續小聲講故事,漸漸也忘記微紅的耳朵,講得興致勃勃。

甜妹兒暗地裡鬆一口氣。

誰叫他耳朵皮這麼薄的?!

回去給他抹一抹海棠脂膏。

不僅糧草,唐朝時還有瓷器絲綢等精貴物品都會通過大渡河運轉。

碧山鎮外鎮外河流就是大渡河分支,而羣碧山裡除去地下泉水,主要支流也來自大渡河分支。在大渡河沿岸幾處,有一些停點,作爲官兵休息指出。

“碧山鎮也是?”

甜妹兒不解道。

“不是,這小河距離岷江都很遠,怎麼可能修在這裡。”山紳一副你是不是傻的鄙視模樣,小鼻孔快朝天。

甜妹兒頓時感覺手指癢癢,再次輕輕擰一下他腰肉,打不了回去給海棠膏多一些。

“啊——”

山紳捂住嘴控訴瞅她。

“繼續。”

平淡命令,手拍着他肩膀。

因爲官糧瓷器絲綢金銀珠寶等精貴物品,自然會出現一些水匪盜類的亂子,而縣裡還有苗彝等少數民族。

這些水匪個個武功高強,擅長水性,常常能把官糧等不着痕跡地運走。哪怕知道是本地人,官方連一副水匪畫像都沒有,更何談抓人,往哪裡去抓。

好在水匪們下手有分寸,通常不殺人,只截鏢,而且截走次數有限,對於朝廷物品損失不大,只是丟面子而已。

甚至招集江湖能人異士來本市找水匪,比如有名的詩仙李白曾經來過市裡暗坊,坐船來走的,還留下千古不朽詩篇,但聽說啥也沒找到。

甜妹兒翻白眼:……那些明明是風景抒情詩句,人家是看到美景有感而發,你編,請繼續編。

山紳不滿扯一下她麻花辮。

因爲在本市經常出事後,請許多能人異士,官兵們一路順利查到水灣縣“瓦子堆”。

“瓦子堆”就是是碧山鎮前身。

因爲本地唐朝時候鎮上有兩家“蠻子”燒碗罐的窯,生產一種民用粗糙的釉陶器,比如兩耳罐、四耳罐、葵口碗等。

但依舊是無用功,什麼都沒查到,連水匪是誰都不知道。

甜妹兒忽然想到師父的暗格裡。

雖然金銀沒有看到,但有各個年代的瓷器珠寶古書啥的都有,唐朝自然也少不了,不會祖先是水匪吧!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寫這句詩的唐朝邊塞詩人岑參,任職本市刺史期間,聽說此事後,每日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法子。

他在“瓦子堆”本地招能人,收爲己用,建立暫時據點,因地制宜建立稍微繁華一些的商業,比如養蠶絲等,然後派本地村民護送官方物資以及非官物資。

比如,當時瓦子堆裡所有品格不錯的讀書人,其中唯一的秀才正是出自碧山村,從此以後唐朝水匪果然消失不見。

而‘瓦子堆’是從“蠻子”處得來的名字,被文人雅士嫌棄,改名碧山鎮,爲紀念第一位碧山村出的秀才官員。

甜妹兒揉揉有些發癢的耳朵,此故事還算精彩。

“跟碧山鎮小學有什麼關係?”

山紳神秘兮兮眨眼道:

“傳說以前地主,在這裡找到有各種各樣唐朝瓷器珠寶金銀,靠着它們發家致富,然後把祖宅修在這裡。”

甜妹兒眼睛刷一下變得雪亮,好像有許多小星星,激動得小酒窩都露出來。

這時,山紳輕輕戳一下她的酒窩,軟軟嫩嫩的,果然戳起來很舒服。

他湊到她耳朵,悄咪咪道:

“整個碧山鎮居民都知道,民國時候,這裡還被稱爲神仙鎮,後來建國後爲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被改爲青山鎮或碧山鎮,剛纔故事全都是騙你的。”

刷——

山紳麻利跳下桌。

蹭——

甜妹兒單手直接把他整個人單手拎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純屬虛構,在歷史故事裡插上想象的翅膀。

只有運官糧,以及岑參刺史是真的,李白等詩人真的只是參觀大好河山!!

**

小時候有的監考老師一直走來走去,葉子某一位數學老師見誰都笑。

見到好,是開心笑。

見到壞的,是含刀子地笑。

見到不好不壞,是習慣性笑^_^

第251章 荔枝與武俠第326章 定親的震動第298章 壁眼與鬼眼第85章 黃泥巴與狗第66章 狐狸與野雞第83章 香紅油辣椒第87章 鍼灸與棉襖第5章 一臉懵的萌丫頭第275章 有孕與倆孩第219章 木倉與出山第139章 姑子與黑市第310章 後續與回程第200章 小年夜竈神第256章 要相信科學第149章 票證與貨幣第230章 美容與學校第27章 讓你吃到撐第290章 高幹子弟們第109章 比弩與鳥雀第221章 職工與榜樣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107章 漆皮筆記本第281章 青煙蓮花生第144章 山外故事會第13章 進空間的萌丫頭第109章 比弩與鳥雀第270章 易經與離開第23章 娶壓寨夫人第288章 串聯在火車第239章 簡陋的組裝第166章 麥麩谷秕糠第20章 妯娌爭?不第90章 娘娘廟尋寶第288章 串聯在火車第202章 新政策出爐第111章 竹筍與竹蛇第112章 柿子與巖洞第95章 黃連與南瓜第46章 火盆烤薯鼠第246章 小鎮逢市集第332章 高考與回收第234章 福利與出村第241章 上京動物園第118章 悶熱與下雨第247章 商販與民族第206章 真能飛上天第281章 青煙蓮花生第162章 村裡忙拜年第332章 高考與回收第176章 借糧與苦夏第243章 一堆小禮物第110章 蘑菇與葡萄第169章 化雪與蟒蛇第185章 高溫與休克第309章 行屍與圓石第95章 黃連與南瓜第108章 九月九重陽第70章 糞瓢與進村第3章 打羣架的萌丫頭第168章 小偷與黃狗第194章 書店與電影第115章 尊師與愛國第205章 驚喜不間斷第195章 劇場與影片第122章 深秋與牲口第139章 姑子與黑市第136章 翁婿秘事議第154章 新嫁與剩女第166章 麥麩谷秕糠第273章 茶香與豬象第173章 密林與動物第279章 滾進佛心洞第48章 坨坨黑疙瘩第30章 圓滾野雞蛋第258章 黑洞與嘉州第270章 易經與離開第32章 木匠張爺爺第83章 香紅油辣椒第182章 月黑風高夜第93章 空間小菜園第8章 看好戲的壞丫頭第259章 修繕凌雲佛第168章 小偷與黃狗第68章 睜眼說瞎話第254章 九蛭出一蠱第143章 一球與兩狗第324章 年代自留山第312章 村民的領悟第14章 灑狗糧的深夜兩夫妻第318章 幹架與媳婦第16章 芋頭與野雞第26章 甜軍師慘敗第263章 醉酒過陰人第274章 進市與數喜第146章 水力大紡車第100章 愛美與鐵水第284章 逛叮咚明街第233章 字跡與黃狗第53章 月夜逮魚下
第251章 荔枝與武俠第326章 定親的震動第298章 壁眼與鬼眼第85章 黃泥巴與狗第66章 狐狸與野雞第83章 香紅油辣椒第87章 鍼灸與棉襖第5章 一臉懵的萌丫頭第275章 有孕與倆孩第219章 木倉與出山第139章 姑子與黑市第310章 後續與回程第200章 小年夜竈神第256章 要相信科學第149章 票證與貨幣第230章 美容與學校第27章 讓你吃到撐第290章 高幹子弟們第109章 比弩與鳥雀第221章 職工與榜樣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107章 漆皮筆記本第281章 青煙蓮花生第144章 山外故事會第13章 進空間的萌丫頭第109章 比弩與鳥雀第270章 易經與離開第23章 娶壓寨夫人第288章 串聯在火車第239章 簡陋的組裝第166章 麥麩谷秕糠第20章 妯娌爭?不第90章 娘娘廟尋寶第288章 串聯在火車第202章 新政策出爐第111章 竹筍與竹蛇第112章 柿子與巖洞第95章 黃連與南瓜第46章 火盆烤薯鼠第246章 小鎮逢市集第332章 高考與回收第234章 福利與出村第241章 上京動物園第118章 悶熱與下雨第247章 商販與民族第206章 真能飛上天第281章 青煙蓮花生第162章 村裡忙拜年第332章 高考與回收第176章 借糧與苦夏第243章 一堆小禮物第110章 蘑菇與葡萄第169章 化雪與蟒蛇第185章 高溫與休克第309章 行屍與圓石第95章 黃連與南瓜第108章 九月九重陽第70章 糞瓢與進村第3章 打羣架的萌丫頭第168章 小偷與黃狗第194章 書店與電影第115章 尊師與愛國第205章 驚喜不間斷第195章 劇場與影片第122章 深秋與牲口第139章 姑子與黑市第136章 翁婿秘事議第154章 新嫁與剩女第166章 麥麩谷秕糠第273章 茶香與豬象第173章 密林與動物第279章 滾進佛心洞第48章 坨坨黑疙瘩第30章 圓滾野雞蛋第258章 黑洞與嘉州第270章 易經與離開第32章 木匠張爺爺第83章 香紅油辣椒第182章 月黑風高夜第93章 空間小菜園第8章 看好戲的壞丫頭第259章 修繕凌雲佛第168章 小偷與黃狗第68章 睜眼說瞎話第254章 九蛭出一蠱第143章 一球與兩狗第324章 年代自留山第312章 村民的領悟第14章 灑狗糧的深夜兩夫妻第318章 幹架與媳婦第16章 芋頭與野雞第26章 甜軍師慘敗第263章 醉酒過陰人第274章 進市與數喜第146章 水力大紡車第100章 愛美與鐵水第284章 逛叮咚明街第233章 字跡與黃狗第53章 月夜逮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