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山外故事會

一回到碧山村, 甜妹兒就像那放風的小豬崽, 泥地裡打滾, 撒歡兒胡鬧, 再蹦蹦跳跳回家把青山空間裡, 各類葡萄乾山桃山柿子,扒拉出一大堆。

驢車上框簍裡的貨物, 被一一放進老倆口屋裡, 準備明日在一一查看。堂廳的八仙桌上的大竹框裡, 放着三塊芝麻餅、葡萄乾、一堆山柿子等應季野果、炒瓜子炒花生, 香噴噴的美食味兒。

葉家人抱着暖水杯,圍着它們,在晚飯到來之際,任性地加一次餐,慶祝兩下。

香甜可口多汁的野果,還有甜酥的餅乾, 讓悄咪咪品嚐的葉家人,尤其是娃娃們,臉上樂開了花。自從甜妹兒他們離家, 總覺得大食堂飯菜有點少。

至於小人書、風車、潑浪鼓、木馬、紅頭繩……各種各樣的東西,多餘被收起來, 剩下分發一人兩個的限量禮物,已經讓娃娃們離不開眼。

各自被葉老爺子囑咐一句“在外不準亂嚷嚷”,得到迴應後,才允許孫女們抱着禮物, 在家裡面歡樂玩鬧。

既有的吃,還走的喝,葉家今日的生活像是在過大年。

連奶娃娃小五都蹦噠‘姐’‘壞’‘媽’類的氣音。

他如今越長越可愛,白皙的幾近透明的小臉,一雙清澈見底的大眼睛,充滿對這世界的好奇。

葉爸爸心裡醋罈子打翻:……爲啥不會叫爸爸?

對此,小五抿一口甜蜜的溫糖水,吐兩個奶泡兒:“壞!”

天一天比一天冷,小五特別喜歡粘着暖乎乎的四姐,昨晚還因此鬧騰好一會兒,他不喜歡那個有硬鬍渣的黑臉‘大叔’。

葉家這麼偷偷摸摸鬧騰,也是有提前打預防針的。

對於隱藏吃的玩的、不胡亂顯擺這事兒,老倆口秋日閒,一天三頓拉着孫女們唸叨事兒,黑白臉都唱,定要讓她們懂得啥是低調做人,尤其是大大咧咧的曉丫頭,一直都是重點關注對象。

最鬧騰的葉三叔,如今被迫‘長大’。

葉奶奶端着吃的喝的,領着小兒子回屋,把乖巧小五遞到他懷裡,再幫他整理一下房間,她也不多話,以母親的溫暖身份,在一旁忙碌着,靜靜陪着他。

葉媽媽葉二嬸還有事情忙活,往隊裡趕去。

葉老爺子拿起一塊紅彤彤的山柿子,咬一口,清甜軟爛,汁水在口中散開,實在美味得很,他扯着大兒二兒,開始談這幾日村裡發生的事情。

基本還是那樣,家家戶戶忙着備冬工作,唯一不同的是,公共食堂又有一點變化,糧食再次做微微調整。

“食堂最近還是三餐,可能因碧水村糧食一天天減少,如今它們早上紅薯雜糧稀飯。咱們村也不敢太過打眼,跟着減少一塊大紅薯,菜量也減少,現在村裡有不少怨言呢!”

葉二叔跟着點頭。

如今食堂的飯菜是有點少,以成年漢子來算,午餐僅能吃六分飽。

“爸,二弟。張隊長減少紅薯,可不是因爲碧水村,是因爲碧山鎮,明日開大會您就清楚原因。要不,今晚多聽一下沿路經歷啥的?或者我給你單獨說說!”

聽大兒子這麼一說,葉老爺子頓時覺得不簡單,思考一會兒,皺眉道:

“村民們一輩子被困在這山裡頭,對外面好奇的很,晚上恐怕基本人人到齊,熱鬧得很,老大你先給我們說說,心裡有麼子準備。”

時間越久,講的越多,或許因爲熱水變涼緣故,屋裡的氣溫也越來越冷。

“咋會這樣呢?”

**

深秋南方,天黑的越來越早,五點半,食堂裡篝火已經點起來。

全村男女老少,都穿上厚厚的棉襖,抱着搪瓷杯,灰籠之內的,匆匆趕往西邊平壩的大食堂。

自從食堂銷量供應飯菜,各家各戶允許在家進食,難得見村民們這麼積極,平日裡晚上食堂來的人可都是漢子婦女。

秋冬季節,哪怕雜事不少,但對比忙碌的春夏,村民們無聊得快生黴,如今有聽山外面故事的機會,個個激動不已,恨不得立馬聽白老爺子他們講。

相當於鎮上放電影一樣。

藉着忽明忽暗、搖晃不定的火光,村民們特別積極,用木樁竹鞭等將食堂打整一番,除去一個出氣窗,其他門窗都用竹簾封得死死的,食堂裡再點燃木炭,溫度有一點點回暖。

因白老爺子回來,公共大食堂的八仙桌再次擺上,這次的‘豐盛’飯菜讓很多人失望,一盤炒青菜一盤炒白菜,靑菜豆腐湯,去寒薑湯,主食南瓜與紅薯。

唯一能開胃的是,桌桌有三碗的泡菜胡豆。

碧山村人什麼都能做成泡菜,家家戶戶都有泡菜,肯定比那什麼思密達國家歷史悠久。這胡豆是用用酸鹹菜水熬煮,冷卻後,倒進泡缸裡醃製。

而泡菜缸裡的調料,有制止的花椒、辣椒、大蒜、姜等。

泡菜胡豆,鹹、酸、麻、辣、香,五味俱全,入口刺激着味蕾,滿口生津,令人胃口大開,回味無窮。

儘管這樣,無葷油、量太少,比起先前差得太遠,不少村民們都在背後嘀咕,心裡的小算盤自然打的噼啪噼啪響。

有一位急性子年輕小夥子,當場直接開口問道:“張隊長,白大夫今日回村,咱們是不是得好好戳一頓,給他們洗洗風塵啊!還有文老師初來咱們村,是不是得有個歡迎儀式?”

此話一出,得到許多小年輕們的歡迎,甚至有人用筷子拍打桌子,笑嘻嘻起鬨道,“加餐!加餐!加餐!”

公共食堂的氛圍最先達到一個小高潮。

“那你瞅到白大夫他們抱怨了嗎?”張隊長反問,“出村的人,誰要是抱怨一聲,哪怕三歲小娃娃,我立馬把殺一隻雞,給他們慶祝歸來!”

很多人的目光,漸漸轉向八仙桌旁邊,最先的一個小丫頭身上。

甜妹兒換上一套藍布棉衣,還有灰色的貓咪圍巾,頭戴可愛的貓咪線帽,渾身上下都寫着‘萌’字,對比自家狗兒,村裡奶奶嬸嬸們恨不得偷回家養。

她也一點都不怕生,歪歪頭,對着大家甜甜蜜蜜一笑,白嫩臉皮兒露出兩窩兒,大大眼睛眨巴眨巴,軟軟嫩嫩的聲音在食堂響起。

“好多好吃的,白奶奶做得真棒!”

小娃娃能吃多少飯,毛頭小夥子們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心情不錯的甜妹兒,則回他們一排小米牙兒。

而旁邊年齡大一點的老人們,卻留意到,白老爺子、文家父子、葉家倆漢子、葉安誠,他們對待食物珍惜而滿足的神情。

文景深真心覺得,碧山村食堂飯菜,比很多縣城工人家庭,更好吃,量也不少。跟不談那些只喝稀飯米湯、吃野菜充飢的村鎮。

儘管有所抱怨,吃飯期間,村民們依舊你夾我搶,僅爲桌上的三碗胡豆泡菜,爭得一片鬧哄哄。

最後,不說碗底淺淺一層酸辣夠味的泡菜湯水,連碗都被小娃娃們,舔得一乾二淨,亮晶晶的。

實在太好吃啦!

可以沒吃飽!

甜妹兒心裡已經開始扒拉扒拉計劃着,空間裡,泡胡豆、炒胡豆、煮胡豆、五香胡豆的好事兒。

吃香喝足後,七層以上的村民們都未散去,留在食堂,坐在原位置上,眼睛瞄向八仙桌,期待着白老爺子他們的半夜山外故事會。

連倆高中生都留下來,因爲他們家在縣城裡,也有拖白老爺子回去帶些口信。

平日裡很葉三叔玩挺好的幾個小夥子,還向葉家人關心打聽,他是不是生病,或者葉嬸婆是不是不舒服,今晚咋見倆母子,被葉老爺子板着臉嚇回去。

他們心裡擔心佔六層,打聽佔四層,可惜遇到油鹽不進的長輩。

張隊長瞅着衆人,尤其一些年紀大的老輩們,嘆息一聲道:“炭火再添一點,窗再開半邊,大家把桌子板凳收拾一下,大家想聽就靠過來吧!”

聽到這話,小夥子們臉上笑開了花,趕緊麻利行動起來。

大食堂裡,篝火閃爍,上百村民村民們層層疊疊,圍着紅炭,煮着一大鍋薑湯,熱氣騰騰,絕對是最熱鬧的聽故事場景。

“咳咳——”

葉安誠清清嗓子,消除緊張感。

十幾歲少年第一次擔重任,成爲村裡故事會的主講師。

哥哥的小迷妹甜妹兒,十分給面子拍掌,激動大喊:“講得好!”

迷迷糊糊的思曉倆丫頭,明顯被帶歪,跟着鼓掌叫好。連元起滿滿的葉小五,也蹦出一個“好”字來。

葉安誠滿臉黑線。

他還沒開始說呢!

“說得好!”

“葉家三姐妹花也太有趣啦!”

“奶娃娃在給哥哥打氣哩!”

……

食堂裡鬨笑連連。

有的人連眼淚珠都笑出來,好不熱鬧。也有人認真拍掌鼓勵他,倒是讓葉安誠的緊張感,得以緩衝。

甜妹兒得意洋洋晃晃腦袋。

她的小屁股在二嬸腿上扭啊扭啊,被刮刮小鼻子,才撅起嘴巴安靜下來。

葉安誠喝一口薑湯,潤潤暖暖桑子,看一眼白老爺子與張隊長,纔開始用略微平靜的聲音開講。

“出村的時候,我們是跟張隊長一起去碧山鎮。那天太陽挺暖,風很小,不算太冷,驢車在山路上是真的很抖……一轉彎,我們第一眼看見的是濃濃黑煙,好多村子都修了很多小高爐……”

平日裡就是話嘮的少年,沿路觀察特別仔細,講述也很細緻。有點像一本小人書裡的語氣,讓村民們彷彿跟着他的訴說,一起出村,真的看見那些東西。

連文景深都覺得,少年很有語言天賦,說不定是個當語文老師的好料子。

甜妹兒關注點卻不一樣。

她這才發現,變音期的大哥,清亮裡帶有一麼子磁性,不像別家小夥的公鴨桑,特別好聽,只是有好多小姑娘,聽得眼睛亮閃閃,臉紅彤彤的。

哼——

大哥可是她的第一個壓寨夫人。

甜妹兒‘狠狠’瞪向那些村姑們,卻無人迴應她,其他村民們,都沉浸在出村的故事裡,隨着他的話,起伏跌宕。

當提到爛在地裡的紅薯、稻穀、蘿蔔、黃豆等糧食,村民們心疼肉疼,恨不得去把它們刨回家去。

“還有白菜嗎?現們還可以去偷偷挖點。”

“哈哈哈哈,毛襪子你傻啊,去人家隊那可是算偷竊!”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抱緊仙女們,親親親。

**

寫這個場景的時候,腦子裡想到小時候,冬天半夜走十幾裡山路,爲去看雜技表演。

比如猴子騎車、踩雞蛋輕功、鄉村歌舞、菸草戲法、噴火表演……現在想起來簡單到不行,尤其那些歌舞,大紅大綠的。

那時候看得可認真啦!

至於印象最深刻的是。

那些年紀輕輕的丫頭娃娃,各種高難度動作,實在佩服得很,太不容易啦!

**

第180章 解暑金銀花第311章 滿市綠帽子第169章 化雪與蟒蛇第96章 醪糟回鍋肉第330章 美國熊貓熱第334章 佳節與燈會第164章 悲傷與憤怒第149章 票證與貨幣第180章 解暑金銀花第224章 鈔票香味兒第88章 鐵鍋裡洗澡第258章 黑洞與嘉州第294章 柳巷四合院第151章 碧山鎮居民第295章 兇卦與見血第59章 精巧小人書第163章 年初一會議(修蟲)第100章 愛美與鐵水第190章 甜侄與神叔第306章 林老爺清醒第218章 咕咕與粉團第300章 龔家終瓦解第161章 新年與湯圓第146章 水力大紡車第77章 甜妹兒教學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62章 各憑本事唄第39章 話癆俊哥到第32章 木匠張爺爺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203章 燒餅黑芝麻第227章 郵票與貝殼第234章 福利與出村第129章 秀才遇到癩第253章 祖宗角色卡第104章 猴王與曬稻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第326章 定親的震動第9章 缺門牙的思丫頭第153章 貓冬與矛盾第243章 一堆小禮物第13章 進空間的萌丫頭第140章 返程與乞討第264章 祭祀與頭骨第254章 九蛭出一蠱第213章 賣萌與吃魚第7章 見家人的萌丫頭第236章 碧山鎮傳說第65章 冬瓜鯽魚湯第76章 酸菜拌麪條第11章 露點裸奔的萌丫頭第113章 蛙娃與蘆葦第251章 荔枝與武俠第117章 大豆與油菜第57章 截胡供銷社第41章 坑哥最好使第211章 野兔與花豹第218章 咕咕與粉團第260章 巖墓與進村第212章 懶猴與鴿林第200章 小年夜竈神第295章 兇卦與見血第232章 小資與學業第60章 路過煞龍關第174章 萌物與瘴氣第319章 小鴿包漸長第325章 玄學界史料第45章 噼裡啪啦砰第61章 戲精葉媽媽第298章 壁眼與鬼眼第293章 海寶與龔家第206章 真能飛上天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第117章 大豆與油菜第214章 初步露鋒芒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4章 出餿主意的小丫頭第233章 字跡與黃狗第150章 兩棵小樹苗第335章 黑白電視機第73章 殺豬與鍋飯第319章 小鴿包漸長第158章 洞房與備年第128章 食糧與學堂第107章 漆皮筆記本第186章 逃荒與留村第196章 牛皮吹上天第240章 美滋滋廣播第249章 關於交換禮第80章 楊神婆心意第20章 妯娌爭?不第195章 劇場與影片第144章 山外故事會第205章 驚喜不間斷第223章 小熊貓助手第311章 滿市綠帽子第93章 空間小菜園第324章 年代自留山第26章 甜軍師慘敗
第180章 解暑金銀花第311章 滿市綠帽子第169章 化雪與蟒蛇第96章 醪糟回鍋肉第330章 美國熊貓熱第334章 佳節與燈會第164章 悲傷與憤怒第149章 票證與貨幣第180章 解暑金銀花第224章 鈔票香味兒第88章 鐵鍋裡洗澡第258章 黑洞與嘉州第294章 柳巷四合院第151章 碧山鎮居民第295章 兇卦與見血第59章 精巧小人書第163章 年初一會議(修蟲)第100章 愛美與鐵水第190章 甜侄與神叔第306章 林老爺清醒第218章 咕咕與粉團第300章 龔家終瓦解第161章 新年與湯圓第146章 水力大紡車第77章 甜妹兒教學第123章 亂麻與油籽第62章 各憑本事唄第39章 話癆俊哥到第32章 木匠張爺爺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203章 燒餅黑芝麻第227章 郵票與貝殼第234章 福利與出村第129章 秀才遇到癩第253章 祖宗角色卡第104章 猴王與曬稻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第326章 定親的震動第9章 缺門牙的思丫頭第153章 貓冬與矛盾第243章 一堆小禮物第13章 進空間的萌丫頭第140章 返程與乞討第264章 祭祀與頭骨第254章 九蛭出一蠱第213章 賣萌與吃魚第7章 見家人的萌丫頭第236章 碧山鎮傳說第65章 冬瓜鯽魚湯第76章 酸菜拌麪條第11章 露點裸奔的萌丫頭第113章 蛙娃與蘆葦第251章 荔枝與武俠第117章 大豆與油菜第57章 截胡供銷社第41章 坑哥最好使第211章 野兔與花豹第218章 咕咕與粉團第260章 巖墓與進村第212章 懶猴與鴿林第200章 小年夜竈神第295章 兇卦與見血第232章 小資與學業第60章 路過煞龍關第174章 萌物與瘴氣第319章 小鴿包漸長第325章 玄學界史料第45章 噼裡啪啦砰第61章 戲精葉媽媽第298章 壁眼與鬼眼第293章 海寶與龔家第206章 真能飛上天第333章 你發財了嗎第117章 大豆與油菜第214章 初步露鋒芒第282章 開金匣亮寶第4章 出餿主意的小丫頭第233章 字跡與黃狗第150章 兩棵小樹苗第335章 黑白電視機第73章 殺豬與鍋飯第319章 小鴿包漸長第158章 洞房與備年第128章 食糧與學堂第107章 漆皮筆記本第186章 逃荒與留村第196章 牛皮吹上天第240章 美滋滋廣播第249章 關於交換禮第80章 楊神婆心意第20章 妯娌爭?不第195章 劇場與影片第144章 山外故事會第205章 驚喜不間斷第223章 小熊貓助手第311章 滿市綠帽子第93章 空間小菜園第324章 年代自留山第26章 甜軍師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