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死者爲大

封建制度統治下的普通人沒有生活質量可言,能活下去就不錯了,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享受生活。

駿馬集團的普通員工,拿着駿馬集團給的薪水,住着駿馬集團給的房子,享受着駿馬集團提供的生活福利,孩子在駿馬附屬學校上學,週末的時候可以去工人俱樂部,長假時可以外出旅遊,這樣的生活纔算是有質量。

李牧理解中的生活,哪怕是農民,最起碼也要有自己的土地,豬圈裡有豬,狗窩裡有狗,家裡有孩子老婆熱炕頭,這樣纔會有心情去追求有質量的生活。

清帝國的農民肯定是做不到這一點,但是海參崴的農民可以。

海參崴有近乎無限的土地,州政府並不對農民可以擁有的土地加以限制,理論上哪怕只有一戶農民,他能把整個海參崴所有的可耕地全部開墾出來,這些土地也是全部屬於他所有。

當然了,不管有多少地,該繳的稅一定不能少,海參崴州政府爲每一戶居民規定的免稅範圍爲一百畝,超過這個數量,所有的土地都要繳稅,如果不交稅,那麼哪怕土地是農民自己開墾出來的,州政府也會把土地收走。

所以說,資本主義社會的私有制也不是徹底的私有制,二十一世紀的美國人也要繳房產稅,這是州以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稅種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一般情況下差不多佔到地方政府總收入水平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海參崴將來也是這樣,現在海參崴政府肯定不會開始徵收土地稅和房產稅,但是未來肯定要收,就算海參崴的土地再遼闊,在華人持續增加的情況下,也總會有開採達到極限的那一天,到時候政府就會開始收稅,不過那大概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這個階段的海參崴還是以吸收移民爲主,海參崴實在是地廣人稀,爲了快速增加人口,陳國芳甚至提議從日本吸收移民,不過這個提議被李牧徹底否決,李牧買下海參崴,可不是給日本人買的。

當然了,爲了增加海參崴的勞動力,李牧並不反對從日本僱傭工人,或者從高麗也可以,海參崴的城市設施還需要完善,街道不夠寬闊,路面還需要平整,要修建居民區,要修建市場,要修建工廠、醫院、學校、商場,等等等等,還有喬治·杜威要的軍港,海參崴到處都需要人,明年的勞動力缺口,總體大概在五十萬人以上。

這一部分勞動力缺口,只靠從清帝國移民是不夠的,在李牧的設想中,清帝國的前期移民要把重心放在開墾土地上,打工這種事還是讓日本人和高麗人去做吧,反正都是些不需要高深技術的體力活,華人做這些工作沒有意義。

“作爲海參崴州的首府,海參崴的城市佔地面積應該在500平方公里以上,這裡將是海參崴州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當然這並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我已經拜託駿馬建築公司的設計師們開始進行城市設計,能在十年內建成這座城市我就心滿意足了。”陳國芳提到未來信心滿滿。

不得不說陳國芳確實是野心大,500平方公里的佔地面積可不小,現在的紐約市都沒有500平方公里,如果陳國芳的理想能實現,那麼海參崴將會成爲遠東一流城市,如果考慮到先進程度的話,那麼將會冠絕整個遠東。

“你這是不打算回夏威夷了嗎?”李牧自問做不到陳國芳這種程度,陳國芳這是要終老海參崴的節奏,讓李牧出錢建設海參崴行,因爲不管現在花多少錢,將來還都能幾十倍數百倍的收回來,讓李牧爲海參崴奉獻終身就不行了,李牧纔沒有這麼偉大,海參崴也沒有這麼重要,紐約纔是李牧的戰場。

“回去幹嗎?夏威夷也不是我老家,對於我來說,海參崴和夏威夷沒什麼分別。”陳國芳纔是真灑脫,來海參崴之前,陳國芳已經賣掉了在夏威夷的房子,將來旅遊都不會去夏威夷。

“裡姆,我有個新發現——”喬治·杜威興沖沖的來找李牧。

李牧還以爲喬治·杜威是爲了軍港,看到喬治·杜威馬上承諾:“我們正在說這件事,等到明年三月份馬上開始施工,保證全部工程在明年年內完工。”

這個承諾很難做到,海參崴本地沒有適合的建築材料,在本地工廠開工之前,所有的原料都要從美國進口,穿過太平洋萬里迢迢運過來,李牧這邊還沒有足夠的工人,按照目前的情況看,能在三年內完工,就已經是很給戰爭部面子了。

當然了,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這並不妨礙李牧說大話,先把牛皮吹出去再說,然後什麼時候完工就是李牧說了算,反正戰爭部給的錢是已經花出去了,停工也沒得退,不夠還要追加,美國很多軍費就是這麼被浪費的。

“不不不,我是爲了軍港,但不是爲了海參崴,這裡的港口不錯,也有一定的基礎設施,改建應該花不了多少錢,但讓人遺憾的是海參崴冬天有長達半年的冰封期,到時候船隻出入港口很不方便,還要使用破冰船,我在蝦夷地發現了一個不凍港,如果能在這裡修建軍港,那一定能完全滿足我們的要求。”喬治·杜威這幾天沒閒着,一直在尋找比海參崴更合適修建軍港的地方,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找到了。

蝦夷地,就是現在的北海道,李牧並不知道喬治·杜威所說的港口是什麼港口,因爲日本作爲一個島國,適合修建軍港的地方多得很。

喬治·杜威讓人拿來地圖,李牧才知道喬治·杜威說的大概是未來的稚內港。

確實,和喬治·杜威說的一樣,稚內港和海參崴不一樣,是一個不凍港,的確是很適合修建港口。

不過問題也不少,稚內港雖然長年沒有冰封期,但是並沒有港口基礎設施,雖然德川幕府這兩年在白起的支持下加緊開發北海道,但是很明顯開拓隊還沒有抵達稚內港,現在的稚內港只是個小漁村,如果要修建軍港,肯定面臨比海參崴更大的困難。

而且,一個更大的麻煩是,稚內港屬於德川幕府所有,並不在海參崴州的統治範圍內,如果喬治·杜威堅持,那麼李牧還要做一些協調工作。

確實是“協調”,也僅此而已,白起現在就是德川幕府的太上皇,李牧算是太太上皇,就算李牧現在讓德川幕府把稚內港賣給李牧也不困難。

“這裡我知道,這裡很不錯,因爲日本附近的暖流,這裡確實是沒有冰封期,很適合修建港口,不過你考慮過沒有,這裡是日本政府的土地,日本政府恐怕不會允許美國政府在日本的領土上修建軍港。”李牧肯定不會對喬治·杜威說的那麼輕鬆,如果喬治·杜威堅持,李牧會想方設法讓喬治·杜威如願,當然該敲得竹槓還是會敲,一分錢也不會少,還要讓太平洋艦隊和戰爭部感激李牧的幫忙,只要是能拿到的好處,李牧一點也不會放過。

“夥計,這個問題得你去解決,我知道你和琉球政府的關係不錯,放心,我會馬上申請戰爭部追加資金。”喬治·杜威也是妙人,身爲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喬治·杜威肯定知道李牧和白起之間的關係,喬治·杜威也不介意李牧因爲這事狠狠宰戰爭部一刀,反正也不是喬治·杜威花錢,戰爭部買單,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何樂而不爲。

“可以,如果戰爭部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我想日本政府會考慮的。”李牧肯定無所謂,德川立言在白起面前聽話得很,李牧找戰爭部要的錢,甚至給不給德川幕府都沒關係。

其實如果站在美國的立場上,李牧會建議喬治·杜威,哪怕海參崴每年有半年的冰封期,還是把軍港建在海參崴比較好,至少這樣一來,會減少很多將來的麻煩,別看德川幕府現在很聽話,過上幾十年就不一定,沒準到時候日本人也來個非暴力不合作也說不上。

不過李牧不想提醒喬治·杜威,就算過上幾十年日本人的開始覺醒,那日本人也是去找美國人鬧,和李牧沒什麼關係。

喬治·杜威當天晚上就向戰爭部發電報要求追加資金,戰爭部卻沒有及時回覆。

別說戰爭部,現在全美國都已經亂成一團。

剛剛當選爲美國總統,還沒有宣誓就職的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這個消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全世界。

雖然華盛頓並沒有公佈詹姆斯·加菲爾德的身體情況,但是根據某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提供的消息,詹姆斯·加菲爾德身中三槍,當場身亡,刺客查爾斯·吉特奧負隅頑抗,被詹姆斯·加菲爾德的衛士當場擊斃。

這是個好消息,不是警察開槍擊斃了查爾斯·吉特奧,而是詹姆斯·加菲爾德的衛士,這看上去更合理。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責任時,副總統應該繼任成爲新的總統。

不過華盛頓並沒有公佈詹姆斯·加菲爾德已經死亡,所以阿瑟現在還是名義上的副總統,要等有關詹姆斯·加菲爾德死亡的確切消息公佈之後,阿瑟才能繼任。

能不能繼任還要兩說呢,按照規定,詹姆斯·加菲爾德雖然已經成功當選,但是現在還沒有入住總統宮的資格,因爲海斯的總統任期還沒到,要到三月份,詹姆斯·加菲爾德才能宣誓就職。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候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這給了民主黨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就在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當天,雖然華盛頓還沒有公佈詹姆斯·加菲爾德的死訊,但已經有民主黨人要求重新進行大選。

這種事是不可能的。

海斯的任期還有不到三個月,而總統大選的流程可不是三個月可以走完的,之前的總統大選格外引人矚目,詹姆斯·加菲爾德從一年前就開始巡迴拉票,爲自己的競選造勢預熱,共和黨和民主黨也爲這次總統大選花費了數以百萬計的美元,這些美元都是黨派成員們自願捐贈的,再讓他們捐一次可不容易,沒有人願意花這種冤枉錢,也沒有多少人願意折騰,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已經讓所有人筋疲力盡,馬上再來一次簡直煩死人。

很快就有對民主黨的不利消息傳出,據說兇手查爾斯·吉特奧在被擊斃之前曾大喊:“這是因爲你們(共和黨人)對我們民主黨人的迫害,你們(共和黨人)都該下地獄。”

小括號裡面的部分,是媒體腦補的,有些媒體這麼幹,是爲了混淆視聽,更多的媒體,類似《時代週刊》這種負責任的媒體還是忠於事實,不會添油加醋,至於讀者會怎麼想,那就不是媒體能控制的了。

哪怕不添油加醋,這個消息也馬上把民主黨至於極端不利境地。

查爾斯·吉特奧死之前說的那句話太惡劣了,南北戰爭後,南方奴隸主派人刺殺了林肯,現在林肯屍骨未寒,民主黨人又刺殺了詹姆斯·加菲爾德,搞不好,這會造成美國的再次分裂。

在這個問題上,所有人倒是保持一致,不管是共和黨傾向的《時代週刊》,還是民主黨傾向的《回聲報》,都呼籲讀者要保持冷靜,不要受人挑撥,美國經不起再來一次南北戰爭,這時候甚至沒有人去追問查爾斯·吉特奧爲什麼要殺死詹姆斯·加菲爾德,儘量把這件事造成的影響消弭於無形纔是所有人共同的心願。

華盛頓政府這一次也是終於表現出來了難得的高效率,一月十號,華盛頓政府確認詹姆斯·加菲爾德已經死亡,當天,國會就決定不再進行第二次選舉,由副總統阿瑟繼任爲美國第二十一任總統。

是的,別看詹姆斯·加菲爾德一天總統也沒當,但是榮譽有了,沒有人會跟死人計較。

第538章 尼古拉第730章 國王特使第504章 策反第098章 腦袋裡全是肌肉第125章 商業化第285章 擴張第22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049章 尖叫第601章 洋際運河公司第178章 妨礙公務第575章 彈壓第054章 死性不改第814章 唯一第348章 時間差第094章 入籍第642章 湊合第782章 慈善第764章 感受第846章 求之不得第100章 混亂第715章 宿命第047章 警長第309章 程序正確第538章 尼古拉第220章 抹黑第286章 不需要證據第142章 變故第482章 拜金第392章 夫人路線第229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286章 不需要證據第592章 葡萄架第131章 一黑到底第235章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第249章 開戰了第052章 家第118章 展望第294章 經營第737章 鬣狗第099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341章 震懾第453章 天生的第365章 對手第762章 氣質第163章 一切都是交易第117章 不對勁第254章 俘虜第499章 拉票第894章 新人第871章 認清自己很重要第183章 先找好陪葬的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93章 反對無效第264章 小圈子第009章 汝之砒霜第362章 熊第560章 取締第443章 發佈會第159章 有油水第243章 強盜大亨第694章 開心第081章 鳴槍警告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105章 態度好第708章 睡不着第855章 學生第335章 火上澆油第764章 感受第770章 審判第324章 李公知第631章 報稅第690章 無恥第536章 素質啊第278章 舉杯相慶第457章 報復第205章 雞飛狗跳第191章 綠帽子第429章 末路第129章 沒有最黑第280章 升級第453章 天生的第343章 這真不是聖母第665章 僱傭兵第652章 自由女神第617章 資本輸出第439章 威士忌第085章 不受歡迎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276章 中央公園第103章 熱情第848章 唯一的好消息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556章 拖不起第303章 粗暴第407章 紀念品第157章 追加預算第403章 還在漲第763章 清澈第179章 連環套第412章 巨頭
第538章 尼古拉第730章 國王特使第504章 策反第098章 腦袋裡全是肌肉第125章 商業化第285章 擴張第22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049章 尖叫第601章 洋際運河公司第178章 妨礙公務第575章 彈壓第054章 死性不改第814章 唯一第348章 時間差第094章 入籍第642章 湊合第782章 慈善第764章 感受第846章 求之不得第100章 混亂第715章 宿命第047章 警長第309章 程序正確第538章 尼古拉第220章 抹黑第286章 不需要證據第142章 變故第482章 拜金第392章 夫人路線第229章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第286章 不需要證據第592章 葡萄架第131章 一黑到底第235章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第249章 開戰了第052章 家第118章 展望第294章 經營第737章 鬣狗第099章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第341章 震懾第453章 天生的第365章 對手第762章 氣質第163章 一切都是交易第117章 不對勁第254章 俘虜第499章 拉票第894章 新人第871章 認清自己很重要第183章 先找好陪葬的第448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593章 反對無效第264章 小圈子第009章 汝之砒霜第362章 熊第560章 取締第443章 發佈會第159章 有油水第243章 強盜大亨第694章 開心第081章 鳴槍警告第322章 民主利器第105章 態度好第708章 睡不着第855章 學生第335章 火上澆油第764章 感受第770章 審判第324章 李公知第631章 報稅第690章 無恥第536章 素質啊第278章 舉杯相慶第457章 報復第205章 雞飛狗跳第191章 綠帽子第429章 末路第129章 沒有最黑第280章 升級第453章 天生的第343章 這真不是聖母第665章 僱傭兵第652章 自由女神第617章 資本輸出第439章 威士忌第085章 不受歡迎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276章 中央公園第103章 熱情第848章 唯一的好消息第865章 狼子野心第556章 拖不起第303章 粗暴第407章 紀念品第157章 追加預算第403章 還在漲第763章 清澈第179章 連環套第412章 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