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電子監測手環並不是那種給重刑犯戴的那種,而是欠錢的老闆們聯合村委居委那邊,單獨給他買的東西。
鑰匙在老闆們那邊留着,監督的事情是老闆們給了錢讓村委居委這邊乾的。
只要檢測他有什麼不對的行爲,馬上就報警。
李尋麗把禮物接過來,看了看,發現裡面是個小玩偶,還有一個小音箱,直接給了沈清清:“給你玩。”
沈清清接過來一看,兩樣都是她喜歡的東西,收下了,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纔剛四點半,飯是能做的,但是今天都出來這麼多人了——
“爸爸媽媽,舅舅妗妗,今天晚上出去吃吧?接上阿公阿嫲,去八路大排檔那邊。”
沈榮州略一思索,答應了:“也行,慶祝今天提了車。”
李尋錦也沒意見:“那你們先過去點菜,我去接爸媽。”
事情一打岔,根本就沒有人記得還站在臺階下看着他們的掃地工了,直接分頭行動了。
沈清清說的八路大排檔在李家村那邊,他們從庵麓鎮這邊過去,也差不多要二十分鐘的車程,這會兒又是回學校的孩子們紛紛由家長們送回去的時間,估計堵車也得堵個二十分鐘了。
所以分頭行動還是有必要的。
不過李尋麗點菜的時候也就點了一些冷盤和青菜,肉類和海鮮類的還是得等李玉杏來了再由她決定。
沈榮州愛吃米飯,點了一盆米飯,幾個小孩兒愛吃炒粿條,點了一盤炒粿條,心滿意足地幹了一頓飽的。
已經提了車,李尋麗跟舅媽李數芸就把報名考駕照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在她們慢慢悠悠地學中,庵麓鎮實驗學校一年一度的新生晚會也終於來臨。
九月三十號那天正好是週四,所以學校提前把週四的課放在了週六,週四那天早上就不用去學校了,中午吃過飯之後,有表演有主持的同學就都到學校進行準備,沒有表演沒有主持的同學就等晚飯過後再去。
晚會是晚上七點開始,預留時間是三個小時,早一點結束就早一點謝幕回家。
用來開新生晚會的禮堂是學校最大的禮堂,平時不輕易用,都是鎖着的狀態,不過爲了舉辦新生晚會,提前開了一星期通風打掃。
沈清清以爲自己平時被吳芳誼帶着有事兒沒事兒就溜達這個學校已經足夠了解這個學校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大一塊地方他們不知道。
這也正常,因爲這個大禮堂因爲佔地面積太大,整體位於整個教學區的大後方,也就是要再穿過食堂和住宿樓纔會到達。
一般人都不會往那後面去。
而且也因爲禮堂過大,擔心有後面的人看不到,校方還很貼心地配備了兩塊很大的顯示屏放在兩邊,讓後面的同學也能看到。
沈清清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爲什麼這個禮堂常年是鎖起來的了。
這開一次燃燒的全都是經費啊!
得虧這個學校是過番回來的有錢華僑資助建造的,不然這麼多錢,哪裡經得起一年一次這麼造。
老師們都坐在前面,李數芸今天過來的時候,手裡就拿了兩臺錄像機。
跟沒有需求的老師商量着換了個不錯的位置,架好了兩臺錄像機,安心地等着開始。
六點的時候,從幼兒部開始,學生們陸陸續續地進場了。
經過一個小時兵荒馬亂地維持秩序,六點五十八分的時候,全場燈光熄滅。七點整的時候,舞臺上的八盞燈有四盞齊刷刷地打到了同一個位置上。
四位高矮不一的主持們出現在光影下,臉上帶着得體的笑容進行開場。
觀看的學生們的座位都是按照班裡同桌之間的座位一起排的,按照年級的先後順序一個接一個地疊過去。
幼兒部的節目全都在前面,因爲怕孩子們待不住,也記不住。
吳芳誼看着臺上的沈泓,跟沈清清咬耳朵:“你弟弟的腮紅有點太重了,這個舞臺光沒有壓妝壓得那麼狠,他是主持人,這輩子的黑照有了。”
沈清清在看到沈泓的妝的時候,就已經笑趴下去了,聽到吳芳誼那麼說,還很認同:“你不知道,不僅黑照有,錄像也有。”
吳芳誼震驚地看着她:“對他也太狠了吧?”
沈清清笑得嘴角還是壓不住:“因爲我爸媽沒辦法進來看,所以拜託了我舅媽錄像,錄完了回去給家裡人一起看。”
“我弟腮紅都這麼重了,難說我兩個妹妹會不會也一樣,我都沒見過她們全妝的造型排練過。”
吳芳誼沉默着搖了搖頭,最後還是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嘖。”
“這就是你不肯參加的原因嗎?”
沈清清大義凜然地看着她,“這是什麼話?我是那樣的人嗎?我就是單純的不喜歡做這種事而已。”
“那你弟弟妹妹還是輸在年紀太小了,不懂學校表演化妝團隊的死亡之手有多麼地殘忍。”吳芳誼很是感慨。
在王嶺小學的時候也有辦過六一兒童節,沈清清這輩子是跳級生,基本上沒有被抓過壯丁,再加上經常參加比賽,老師們也捨不得她勞累,不過上輩子是被抓了兩次壯丁的。
但是吳芳誼是完整地讀了六年的,在三年級的時候被抓過一次,後來就死活都不肯了。
所以在她們升入初中之後,都明白這種事情,還是給有表演慾的有愛人士去做比較好。
開場詞一共六句話,沈泓就得到了最開始的一句“大家晚上好”跟最後的一句“掌聲有請”,第一個節目就擡上來了。
是一個童謠表演,潮城兒童都會唱的《天上一顆星》。
這是一共三個班的合作節目,中五班、中六班、跟中七班,每一個孩子都畫得跟年畫娃娃似的,多餘的動作沒有,就是擺了個階梯在上面,坐了四排娃娃,然後腦袋一左一右地晃就開始唱。
“天頂、一粒星,地下、開書齋~”
沈清清聽着整齊劃一的童聲,明白了爲什麼孩子們沒有多餘的動作,因爲全都用來排練這整齊的童謠聲了。
“書齋門~未曾開~”
“阿奴哭愛食油堆~”
“……”
這首童謠太經典啦,作者到現在都還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