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都還只是安安靜靜地聽着糯嘰嘰的孩子們唱,三句過後,觀衆席上就忍不住有人開始張嘴跟着唱了。
有一個就有兩個,最後直接發展到了全校大合唱。
可能初中部裡會有那麼幾個是從外地跟着外出打工的爸媽過來的外省仔,所以他們只能茫然又慌亂地左看看右看看。
一首潮城兒童耳熟能詳的童謠直接打開了新生晚會的熱烈氛圍。
《天頂一粒星》的節目結束,沈泓跟初中部的一個姐姐搭班出來進行報幕主持。
初中部的主持講了一長串連接詞之後,沈泓迅速接上:“那麼,接下來,有請大三班和學前七班的同學們帶來《街舞串燒》表演!”
幼兒部一共就出了兩個節目,接下去就是小學部的了。
李淳淳的大合唱在第五個,沈漾漾的羣舞節目在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小學部的節目了,後面是六個初中部的節目,初三年級只觀看,不參與節目輸出。
原來初中部是隻有五個節目的,今年出了一點小意外,初一年級的兩個優生班各自出了一個節目,所以多出來了一個。
《活力校園》是沈清清他們班的節目的名字,隔壁直升優生班的節目名字就是《基督山伯爵》,更巧的是,兩個節目正好一前一後。
《活力校園》在前,《基督山伯爵》在後。
沈清清是很清楚兩個節目之間這麼安排肯定是在別苗頭的,暗戳戳地跟吳芳誼說起了隔壁班班主任跟方程瑩之間的那點勝負心。
吳芳誼還是個很有集體榮譽心的女孩的,聽完沈清清在她耳邊說的話,一臉肯定地迴應沈清清道:“那肯定是咱們的節目更有意思!”
“基督山伯爵那個東西,就只有那羣好面子的領導喜歡,咱們班的那個節目,《活力校園》,一聽就很符合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口味。”
沈清清笑了,雖然被吳芳誼這種很強行的自己代表所有人的邏輯給逗笑了,但是並不代表她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你說得對,到時候投最佳人氣獎,肯定都投給咱們班!”
沒錯,新生晚會不僅有節目表演,還會現場投票,選出幾個獎項的得主,然後分發獎狀,在班級的期末考覈分上加上十分,最後期末結束,每個年級分數最高的前三個班級會得到來自校方的一份神秘大獎。
聽方程瑩說,每年的神秘大獎都不一樣,讓方程瑩記得最深的一年,是每個人送了一張某蛋糕店一千元的抵用券。
因爲方程瑩愛吃一些麪包啊,小蛋糕之類的東西,所以她記這件事記得很清楚。
還有其他的一些獎品是什麼保溫杯啦,紀念筆記本啦,kindle啦。
“接下來,由初一優生一班帶來的校園情景串燒歌曲節目《活力校園》!掌聲有請!”
“啪”的一下,燈光全部暗下,舞臺上響起了窸窸窣窣的聲音,等到所有聲音停下,下一秒,“啪”地又一盞舞臺燈打到了舞臺的邊緣上,一個男生站在那裡,後面的背景板是校門口的場景。
去年仙劍奇俠傳三大熱播,可以說幾乎每個家裡有電視的人都看過這部電視劇,其中有一首插曲叫做《光棍》,強烈的歌曲風采的前奏一響,坐在臺下的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學生們就全都發出了“哦~”的喝彩聲來。男生配合着前奏做出了那種吊兒郎當的走路姿勢,順利地卡拍開唱:“每天都伸着懶腰大搖大擺~”
“我享受這春暖花開、的瀟灑~”
然後唱完這兩句之後,後面就哼上了旋律,把一個只會唱前兩句,後面忘詞了的不着調學生形象刻畫了出來。
隨着這個學生走進校園,燈光也隨着他一步一步地移動,背景開始變化,歌曲伴奏也開始變化,融合得很是巧妙,男生直接絲滑地接入了下一首歌。
正如張博航他們當初調查的那樣,他們這個五分鐘的節目,所有選曲都是被他們調查過的學生喜歡的歌曲,經過採樣分析得來的大衆歌單。
幾乎每一首唱出來,底下看的學生們就能夠跟着哼哼兩句。
而且也不僅僅是歌曲串燒,這個節目中間還穿插着劇情故事。
開頭的那個男生表演的是一個不着調的學生,而隨着他進入了校園,進入了班級之後,整個舞臺就直接打亮了,完整地呈現出了在班級裡的場景。
每一處場景小故事的發生都伴隨着一首歌曲的切入,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了場景裡兩個學生之間的情景和情緒,或矛盾,或欣喜。
時不時地還有一點小笑話,也許有意安排的,也許是臨時出錯的,但是都給到了節目非常好的效果,整個禮堂都被這個節目調動了氛圍。
五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很快這個節目就結束了,主持人上來報幕,繼續下一個節目。
吳芳誼也是聽得、看得很開心,貼進沈清清的耳邊說:“咱們班這個節目也太厲害了,是誰出的啊?”
“我只知道是班長組的局,好像是學委跟文娛委員分別做情景劇本策劃跟歌曲組合。”沈清清把自己之前在辦公室裡聽到的一些信息給吳芳誼說了。
“他們真有想法啊,太厲害了!這個節目絕對是今天晚上我心目中的第一了!”吳芳誼一邊說着,還一邊意猶未盡地回憶着。
沈清清贊同她:“我也覺得。”
很快,《基督山伯爵》開演了,全英文演繹,雖然選擇的一個片段的基調並沒有那麼沉悶,但是對於在場大多數是應試教育啞巴英語的學生們來說,聽懂一個全英話劇表演還是太難爲他們了。
前面那麼調動情緒的節目,這個全英節目就跟直接潑了一盆加了冰塊的冷水一樣,“譁”一下把大家的熱情給澆滅了。
連老師們恐怕也很難一下子就接受這種落差。
《基督山伯爵》演完,就剩下最後兩個節目了,飛快地過完了之後,在四位主持人講解投票規則的時候,有學生們開始給全場的觀衆們分發投票券,一共十三個節目,有十三張紙,喜歡哪一個節目,就把哪一個節目的那個號碼拿出來,放到收票的學生手裡。
沈清清跟吳芳誼當然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班的節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