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瘋狂擴張

“老周,那個吉力汽車,咱們聯手限制一下?”楚總打給魔都汽車的老總。

“沒這個必要,吉力汽車除了出租車的訂單之外,銷量並不高,主要是他們的4S店數量太少,覆蓋地區太少,還比不上我們的十分之一呢。”

他們這些車企也有直營的4S店,但更多的是一些品牌4S店,銷售一個品牌的多種車型,甚至包括了進口車。

這都是那些外商車企主導下成立的,說是能夠讓產品更快的鋪貨全國,還能節省成本。唯一的問題,就是管理起來有些麻煩。

一個店裡有多個車企供貨,不只是內地車企,還包括了外企,這就導致了他們許多車企之間,還會因爲銷售問題反過來受到4S店的制約。

你要是不給我優惠條件,我就讓人推廣其他車企的車型,或者是將你們車企的車型放在角落什麼的。

當然,他們這些國內的大車企之間也是良性競爭,還有一些上頭主導下的合作,所以暫時還不會被4S店威脅,畢竟他們都是國企。

此時國內的4S店遠不如王浩安重生前那麼多,那時候全國有接近三萬家4S店,有近百個品牌,約五百款車型銷售。

而現在呢,4S店不過一千多家,還有許多不是4S的汽車銷售店,品牌也只有十幾個,車型不到一百款。

許多新興品牌,實際上就只有那麼一兩種款式,比如吉力目前就一種款式在售,之前的老款已經停售了,本來也沒生產多少,在浙省就銷售光了。

而哪怕是國際頂級的車企品牌,在售的車型也不會很多,一般都是主推一兩個款式。因爲很多款式,專門就是針對某一市場所研發的。

比如跑車,在華夏銷售肯定不怎麼樣,不只是因爲華夏的富人少,捨得買昂貴跑車的人少,還因爲華夏的公路建設不好,買回來在哪兒飆呢?

老周覺得沒必要將吉力汽車放在眼裡,就那麼十幾家店,能賣多少?也就是他們的一個零頭。

聽說今年還擴大了生產線,從五萬輛提升到了十萬輛的年產量。沒賣出去幾輛車呢,就擴大生產線,野心很大,但現實會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打擊。

如果只是五萬輛的年產量,那麼國內和國外的出租車市場就能消化的差不多,但是十萬輛,可消化不完,零售又能賣出去多少,要是庫存太多滯銷了,公司的資金運轉必然出現問題,吉力汽車不攻自破!

跟老週一樣想法的還有很多,他們都沒把吉力汽車放在眼裡,你都沒有銷售網絡,能有多少人買你的車?還能指望別人大老遠來你浙省這邊買不成?

李大福在王浩安的一番話之後,也看出了問題。他調查一番後才發現,吉力汽車的銷售網絡確實太差了,既然如此,那就加快跟代理商的談判,要在今年年中,將4S店開到五十家以上。

李大福還想開一些單純的銷售店,王浩安給否了。4S店很大一部分利潤,是非銷售提供的。看起來4S店投入的更多,不但要店面,還要有一些維修設備,需要修車技師,但利潤更高。

這樣也能排除一些實力不行的代理商,沒有足夠的金額,可開不起4S店。

當然,這對吉力汽車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統計故障率,知道這款車在不同的地區,什麼地方最容易壞,從而在新車型上做出調整。

這些數據,對一家汽車企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就是一旦車有什麼問題,絕大部分4S店就能解決了,而不是需要返廠什麼的,也能讓那些消費者避免去一些修車小店被宰。

這段時間,4S店還沒有什麼宰客的現象,都是用良好的服務和便宜的價格,吸引更多的人來店裡做保養,做修理。

哪像前世王浩安重生前,4S店的修理費用是普通維修點的兩三倍,將一些市面上很常見的零配件,打上原廠的標籤之後,價格就能翻兩倍。

這也導致了後來許多車主都不在4S店進行維修,尤其是過了保修期之後,太貴了。而一些普通的修車店,也遍地開花。

李大福跟一些代理商談過之後,在職業經理人的幫助下,定下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迅速簽訂了合同。

2002年四月份,吉力汽車的4S店增長到了二十家。到了五月份,就增長到了五十家,其中直營店也超過了二十家。

吉力汽車瘋狂擴張銷售網絡,這也引起了其他車企的重視。主要是許多吉力的4S店就在其他車企的4S店邊上,廣告都快打到他們店門口了,太氣人。

一些車企老闆發現,不能繼續忽視吉力汽車了。之前他們覺得自己的車企不受吉力汽車的影響,他們也不推廣出租車的車型,也不賣十萬塊以下的低端車,吉力汽車跟他們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沒必要重視。

但是隨着吉力汽車的瘋狂擴張,銷售量的不斷上漲,讓他們的一些車型銷量下滑比較嚴重。

原因無他,就是他們十幾萬的車型,看起來還沒吉力不到八萬塊的車好看。

這讓許多車企的老總很是不解,我們的性能比吉力的好很多啊,你就因爲一個外觀否定了我們的產品?

他們仔細研究後明白了,原來是因爲他們的車型看起來不高檔了,價格還那麼貴。吉力的車看起來高檔,價格還便宜。

許多車的性能確實比吉力的強很多,但吉力的性能已經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要求了。起步那麼快乾什麼?速度飈那麼高幹什麼?在市區,這樣的性能已經很好了,還省油呢。

吉力汽車擴張的快,還代表了那些代理商投資人對吉力汽車的看好,覺得開吉力汽車的4S店能賺到錢。

那幫人都瞎嗎?就特麼一款車型,你開什麼4S店?消費者除了顏色,還能選什麼別的嗎?

那吉力汽車的技術,在國內都屬於二流的,不過就是靠着低價搶奪市場罷了。現在夏利、捷達也跟着降價了,就不信吉力還能發展的起來!

第200章 時不我待第161章 姐,我不想讀書了(第9更)第206章 怎麼忽然就賣不上價了?第847章 我們錢夠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363章 他們慫了第779章 技術突破第338章 不只有冰茶第486章 長線投資第411章 李京偉表態第116章 少點,再少點第689章 清潔能源興起第791章 我有辦法第135章 只能拿去喂狗第670章 從青少年開始第28章 父子倆吵吵啥呢第329章 沒有瓶裝水?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406章 蘇經理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726章 壓着他第571章 我們合夥開吧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819章 大家都是老闆第82章 小吃店用這麼多人?第685章 十年黃金期第361章 欺人太甚(求訂求票)第217章 比盒飯好吃第80章 咱們有錢啦第775章 往大了吹第14章 把錢賺回來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514章 你不夠格第331章 銷售很簡單啊第477章 資產整合第756章 我要用錢第824章 三個方向第104章 什麼你的我的,都是冰城的嘛第417章 針對(5/6)第412章 這股份不對啊第297章 周邊更賺錢第755章 我期待各位的表現第219章 花生瓜子大碗麪啦~~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42章 父子都是好演員第185章 體操王子(第6更)第680章 富二代的悲慘生活第506章 捧出一個奶茶妹妹第53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352章 三雄第248章 經銷商的要求第698章 模式(4/6)第816章 炫富套路第177章 老郭,你得努力表現啊第268章 李擰的良機第172章 奶茶第626章 再努力一點第100章 以後哥送你出國玩第316章 支招(第五更)第679章 幫忙可以,我要入股第600章 投資作爲事業第382章 互相成就(3/6)第32章 老子不接盤第39章 怎麼瞧着眼熟?第694章 新產品第110章 參觀指導,順便吃個飯嘛第539章 他會東山再起第383章 自己創造(4/6)第73章 這也是你找的人?第31章 拜年第154章 姐,剛纔家裡來人了?第511章 文化名酒第484章 我想回家第318章 行業帶頭人第515章 拉投資的第51章 動員大會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788章 他們有渦輪增壓?!第222章 不好意思,沒貨了第441章 全國汽水廠的現狀第7章 拒絕加班第549章 你被開除了第321章 正面剛(4/5)第847章 我們錢夠第424章 我已經答應別人了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418章 一封信(6/6)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811章 我來談合作第814章 網絡廣告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334章 木糖醇的界定第728章 飲料巨頭的會晤第538章 不能都指望我啊第312章 爲什麼好賣?(求訂求票)第276章 賺得多,分的少第655章 都不滿意第267章 有趣的衣服第385章 分出一個品牌(6/6)第437章 適合國外的產品(5/5)
第200章 時不我待第161章 姐,我不想讀書了(第9更)第206章 怎麼忽然就賣不上價了?第847章 我們錢夠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363章 他們慫了第779章 技術突破第338章 不只有冰茶第486章 長線投資第411章 李京偉表態第116章 少點,再少點第689章 清潔能源興起第791章 我有辦法第135章 只能拿去喂狗第670章 從青少年開始第28章 父子倆吵吵啥呢第329章 沒有瓶裝水?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406章 蘇經理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726章 壓着他第571章 我們合夥開吧第119章 食品專家第819章 大家都是老闆第82章 小吃店用這麼多人?第685章 十年黃金期第361章 欺人太甚(求訂求票)第217章 比盒飯好吃第80章 咱們有錢啦第775章 往大了吹第14章 把錢賺回來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514章 你不夠格第331章 銷售很簡單啊第477章 資產整合第756章 我要用錢第824章 三個方向第104章 什麼你的我的,都是冰城的嘛第417章 針對(5/6)第412章 這股份不對啊第297章 周邊更賺錢第755章 我期待各位的表現第219章 花生瓜子大碗麪啦~~第117章 羽絨服賣到南方去第42章 父子都是好演員第185章 體操王子(第6更)第680章 富二代的悲慘生活第506章 捧出一個奶茶妹妹第53章 不成熟的小建議第352章 三雄第248章 經銷商的要求第698章 模式(4/6)第816章 炫富套路第177章 老郭,你得努力表現啊第268章 李擰的良機第172章 奶茶第626章 再努力一點第100章 以後哥送你出國玩第316章 支招(第五更)第679章 幫忙可以,我要入股第600章 投資作爲事業第382章 互相成就(3/6)第32章 老子不接盤第39章 怎麼瞧着眼熟?第694章 新產品第110章 參觀指導,順便吃個飯嘛第539章 他會東山再起第383章 自己創造(4/6)第73章 這也是你找的人?第31章 拜年第154章 姐,剛纔家裡來人了?第511章 文化名酒第484章 我想回家第318章 行業帶頭人第515章 拉投資的第51章 動員大會第415章 外商品牌發力(3/6)第788章 他們有渦輪增壓?!第222章 不好意思,沒貨了第441章 全國汽水廠的現狀第7章 拒絕加班第549章 你被開除了第321章 正面剛(4/5)第847章 我們錢夠第424章 我已經答應別人了第159章 評獎咋沒我的份兒?第418章 一封信(6/6)第741章 匡威翻身第811章 我來談合作第814章 網絡廣告第115章 零食爲王第334章 木糖醇的界定第728章 飲料巨頭的會晤第538章 不能都指望我啊第312章 爲什麼好賣?(求訂求票)第276章 賺得多,分的少第655章 都不滿意第267章 有趣的衣服第385章 分出一個品牌(6/6)第437章 適合國外的產品(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