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矚目的經濟

????和蘇玦做過了一番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之後,整個巴蜀省,頓時就恢復到了往昔的平靜之中,和曾太平時期相比,此刻的巴蜀省,更顯和諧。更顯得融洽。

蘇玦的坦誠布公,使得聶振邦這邊也放心了不少。對於政治,聶振邦歷來的態度都是被動型的。向來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架勢。

而蘇玦的承諾可以說打消了聶振邦的顧慮,省委班子,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和睦和融洽。聶振邦的工作重心自然是轉移到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上面。

……“省長,這一段時間,省內,多項重點工程項目奠基簽約,這一次,咱們巴蜀可算是在國內打翻身仗了。”說話的,是常委副省長潘建章。

潘建章這番話的的確確是發自內心的。巴蜀省的區域位置很尷尬,地處西南邊陲。屬於國內欠發達的地區。全省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國內,雖說是處於中游水平。可是,巴蜀人口衆多,平均下來,在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來說,絕對是處於墊底的水準。

這一次,巴蜀省第一產業恢復了全新的活力。農村土地集中流轉制度的實施。開拓出了全省農村土地的一條新思路。農業生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豐收。第二產業。產業整合和優勢資源的擴大化,使得省內的工業投資和產值,創出了歷年來的新高。第三產業,高新科學技術,旅遊等產業更是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綜合這一些優勢,的的確確,有能夠讓潘建章興奮的地方。

聶振邦沒有說話,目光望着車外,這是在前往興州市的路上。厚積薄發,巴蜀省並不是一窮二白,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喬易人同志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巴蜀的底子在這裡,自然風光,資源環境、技術儲備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容小視的優勢,只不過,以前,走了一些彎路,走了一些錯路而已。現在,自己因勢誘導之下,產生這種厚積薄發的現象,並不稀奇。

這種時候,聶振邦是最淡然的,並沒有將這些功勞都攬在自己的頭頂上。功勞政績均沾,能夠讓跟隨你的人都得到升遷的資本,這向來是聶振邦執政的不二法寶。

看到聶振邦沒有說話,旁邊,省政府秘書長李雲鶴從前面轉過身道:“省長,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豐田考斯特商務車上,坐的都是自己人。七個位子,除去三位領導以外。就是三人的秘書。都是心腹之人,李雲鶴說話自然就顯得隨意了許多。

看了李雲鶴一眼,聶振邦頓了一下,這一個多月以來,李雲鶴擔任省政府秘書長之後,各個方面。整體來說,也還是很不錯的。可是,好歸好,李雲鶴這個人,骨子裡那種算計的性格還是太重了一些。

對於這個,聶振邦也還是很理解的。沉默了一下,聶振邦也開口道:“雲鶴同志,有什麼話,大可說出來嘛。”

聶振邦的話語,使得李雲鶴的神態有些尷尬,作爲政府大管家,說話這麼吞吞吐吐,聶振邦話語之中,卻是隱含有一層敲打的意思。

頓了一下,李雲鶴卻是笑着道:“省長批評得對,省長,潘省,蘇書記上任之後,我聽說不少同志都拜訪了蘇書記,博軍同志,這段時間,也和蘇書記見了幾次……”

話說到這裡,聶振邦已經明白李雲鶴的意思了,頓了一下,聶振邦擺了擺手,神色顯得很嚴肅:“雲鶴同志,你怎麼也和市井婦人一樣了,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以後,還是要少說一些纔好。寧博軍同志是省紀委的負責人,在有些工作上,需要向蘇玦同志當面請示彙報,這本就是正常的。雲鶴同志,以後還是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工作上。”

對於這個,聶振邦現在看的很平淡,蘇玦上任,態度已經表明了。這就足夠了,倒不是說聶振邦就會輕信他人。不管如何,現在來說,兩人的關係,是處在蜜月期。蘇玦接見一下下面的同志,和省內的一些分管領導溝通。這都是很正常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表現出太過在意。一方面,會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另外,也有可能破壞這種大好局面。

蘇玦雖說是初來乍到,根基不穩,可是,不管如何,蘇玦的身份擺在這裡,關係鬧僵了,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這番話,聶振邦說得不輕,可謂是重重的敲打了李雲鶴一下,旁邊,潘建章看着這一幕,卻也是有些鄙夷。李雲鶴這個人,能力各個方面,談不上優秀。但是也還算不錯了。可是,就是這種性格有些極品。這也難怪,李雲鶴畢竟有一個好岳父,這一路上來,李雲鶴是順風順水。挫折經歷得少了。性子裡,難免有不安分的因素。

沉默了一下,潘建章也開口道:“省長,今年的經濟數據已經出來了,要不,您過目一下。說實話,我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話音落下,聶振邦卻也是望向了潘建章:“哦?還有讓建章你也感到吃驚的事情麼?”

旁邊,李雲鶴自然是給了潘建章一個感激的眼神,這個時候,如果不是潘建章引開話題,就剛纔,他肯定是下不了臺的。與此同時,李雲鶴對聶振邦的性格又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聶振邦這邊,翻看着今年巴蜀省的各項經濟數據彙總報告。旁邊,潘建章介紹道:“省長,今年,全省經濟增長速度,竟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百分之三十七點二。其中,農業方面,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六十七,工業總產值,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三。第三產業,增長了百分中五十四點三。”

潘建章的這番話一說出來,旁邊,所有人都震住了,在現在這個局勢環境下,巴蜀省今年的經濟增速,各個省市自治區裡面,巴蜀絕對是蠍子拉屎獨一份的。這種速度,可以秒殺任何省市。

在如今,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速保持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的時候,在西部區域的經濟增速保持在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時候,巴蜀省的這一個經濟數據,絕對會成爲衆矢之的。

衆人的這種神態,聶振邦卻也是一點不落的看在了眼裡,這種情況,聶振邦也是有過類似的經歷的,當年在梨縣的時候,不就是如此麼?而現在,只不過是格局從一個縣換成了省而已。

當然,時過境遷,看待問題,自然會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看法。聶振邦的目光掃視而下,去年的人均GDP產值是一千一百元。相對於巴蜀八千萬的人口來說,還沒有能夠進入萬億俱樂部。而今年,人均GDP產值卻是飆升到了一千五百零三十。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聶振邦也在思考,如實的上報上去,還是有所保留,恐怕,這也是潘建章把這份報告交給自己的根本原因。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就這麼不加任何修飾的彙報上去的話。到時候,巴蜀省在全國一枝獨秀,說的好聽一點,會成爲各個省市追趕的目標,說得不好聽一點,巴蜀省這麼做,讓其他人的臉面怎麼放?

都是擔任領導,巴蜀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其他地方,這不是在吃乾飯,吃閒飯麼?

說句不好聽的,真要是那麼做了,那聶振邦恐怕就是犯了衆怒了。沉默了一下,聶振邦擡頭看着潘建章道:“建章,你是什麼意見?”

“省長,我的意思是,保守一點。一方面,在全國來說,能夠保持在前十的基礎上,和西部地區發展比較快的省市,比如西北自治區相持平就差不多了。這樣一來,也不會顯得太過張揚。另外一方面,這樣,也能爲我們明年的經濟增速有一個保障。”聽到聶振邦的詢問,潘建章沒有多少猶豫,沉吟了一下之後,隨即就開口說了起來。

基本上這樣的方式,也是最正常的。聶振邦也點了點頭,國人,向來都是講究的中庸之道。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說的就是這種事情,這個事情,真要是毫無保留的上報上去,那就徹底的把其他省市給得罪了。

頓了一下,聶振邦卻是緩緩開口道:“這個時候,暫時還不着急,先放着吧,我再認真的考慮一下。具體怎麼辦,到時候再說。”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前面,副駕駛位置上,李雲鶴的秘書已經轉過了頭,對着李雲鶴道:“秘書長,前面就是興州市了。”

話雖然是這麼說,可是,實際上,所有人都聽到了。李雲鶴此刻卻也還是重新向聶振邦彙報了一下。

看着前檔玻璃前面,路邊上,十幾臺車子停靠在邊上。最前面。方圓領頭站在路邊上,左側是劉清源,身旁是興州市四大班子的領導。人大、政協以及軍分區的主要負責同志都站在了邊上。

聶振邦此刻也笑了起來:“這個方圓,沒有想到,下地方之後,倒是講究這些排場了。”

第5章 老爺子很不爽第1025章 你們不夠資格第26章 過年第914章 是個妙人第51章 混得太差了第366章 陰溝裡翻船第825章 意外第470章 風起雲涌第142章 縣政府被堵了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538章 五省聯合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230章 意外的結果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1127章 宣傳工作是重點第1196章 親自暗訪第1052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17章 現場辦公會第878章 開局很難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283章 白力克的賭注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 蔡晉第354章 無形交鋒第491章 喬書記的承諾第383章 大場面第26章 過年第1083章 調集 人馬第476章 土地拍賣第610章 調查飛天公司第737章 曾太平很不滿第612章 老奸巨猾第572章 新的時代第41章 聶振邦是我的第983章 寶貴同志帶隊第291章 萬民相送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934章 省委常委會議第1092章 核電公司第94章 狗仗人勢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800章 第三把火第641章 撞在槍口上第153章 梨縣新格局第389章 震驚國內外第1142章 聶振邦也不是神第1207章 年齡是最大的障礙第989章 聶書記的意見第1041章 房產調控第650章 皆大歡喜第831章 不準送土特產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599章 胡家旺的決定第601章 誡勉談話第947章 政法工作會議第427章 同心協力第965章 大手筆第1021章 子女的教育問題第948章 治安綜治行動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49章 靜觀其變第992章 送上門的合作第1147章 一份大禮第621章 該拿的還是要拿第618章 返回望海第439章 女兒出世第453章 別無選擇第1182章 深入走訪第32章 顛倒黑白第781章 拆遷爲重第489章 壓力巨大第502章 窮途末路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第805章 醜聞第962章 紅江大廈第306章 送上門的材料第861章 集團掛牌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947章 政法工作會議第737章 曾太平很不滿第499章 雙規李成方第1127章 宣傳工作是重點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854章 臨走安排第735章 一把大火第374章 省委來人第624章 登門拜訪第1065章 兄弟聚會第460章 石毅武的彪悍第1177章 跪訪事件的後續第1207章 年齡是最大的障礙第19章 聶老的怒火第1058章 不愧是官屠第565章 劉亞夫的態度第115章 返京第1066章 視察農村工作第879章 拉強援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578章 面子是自己丟的第904章 張天恩被帶走第780章 棚戶區改造
第5章 老爺子很不爽第1025章 你們不夠資格第26章 過年第914章 是個妙人第51章 混得太差了第366章 陰溝裡翻船第825章 意外第470章 風起雲涌第142章 縣政府被堵了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538章 五省聯合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230章 意外的結果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1127章 宣傳工作是重點第1196章 親自暗訪第1052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17章 現場辦公會第878章 開局很難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283章 白力克的賭注第282章 思想的碰撞 蔡晉第354章 無形交鋒第491章 喬書記的承諾第383章 大場面第26章 過年第1083章 調集 人馬第476章 土地拍賣第610章 調查飛天公司第737章 曾太平很不滿第612章 老奸巨猾第572章 新的時代第41章 聶振邦是我的第983章 寶貴同志帶隊第291章 萬民相送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934章 省委常委會議第1092章 核電公司第94章 狗仗人勢第39章 太子黨第一人第800章 第三把火第641章 撞在槍口上第153章 梨縣新格局第389章 震驚國內外第1142章 聶振邦也不是神第1207章 年齡是最大的障礙第989章 聶書記的意見第1041章 房產調控第650章 皆大歡喜第831章 不準送土特產第788章 抽絲剝繭第599章 胡家旺的決定第601章 誡勉談話第947章 政法工作會議第427章 同心協力第965章 大手筆第1021章 子女的教育問題第948章 治安綜治行動第284章 高官壓陣第149章 靜觀其變第992章 送上門的合作第1147章 一份大禮第621章 該拿的還是要拿第618章 返回望海第439章 女兒出世第453章 別無選擇第1182章 深入走訪第32章 顛倒黑白第781章 拆遷爲重第489章 壓力巨大第502章 窮途末路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第805章 醜聞第962章 紅江大廈第306章 送上門的材料第861章 集團掛牌第318章 竹條混凝土第947章 政法工作會議第737章 曾太平很不滿第499章 雙規李成方第1127章 宣傳工作是重點第548章 警匪勾結第854章 臨走安排第735章 一把大火第374章 省委來人第624章 登門拜訪第1065章 兄弟聚會第460章 石毅武的彪悍第1177章 跪訪事件的後續第1207章 年齡是最大的障礙第19章 聶老的怒火第1058章 不愧是官屠第565章 劉亞夫的態度第115章 返京第1066章 視察農村工作第879章 拉強援第987章 聶書記的原則第578章 面子是自己丟的第904章 張天恩被帶走第780章 棚戶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