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見微知著】

宋維揚把這份報告簡單瀏覽了一遍,隨手放在旁邊,笑問:“工作還能適應吧?”

沈勰說:“剛開始不行,完全跟不上節奏,而且很多工作內容我也不熟悉。現在已經好很多,至少不會一問三不知,已經可以給同組的同事打下手了。”

宋維揚笑道:“進步很快嘛,看來你悟性挺高,就是不思進取而已。”

沈勰是真的很聰明,可惜那股聰明勁兒,從來不用在正途上。從小學到大學,他都是及格萬歲,只要考試成績能及格,這傢伙就懶得再下功夫學習。而參加工作之後,每次剛入職的時候啥都不懂,但是上手速度超快,基本一兩個月就能達到身邊同事的平均水平。然後他又開始糊弄了,能混就行,何必再拼命學習進步呢?

現在進了神州科技公司,沈勰依舊是老樣子。他上班時間極爲認真,如海綿吸水一般,吸收着各種新知識,甚至還買來專業書籍抽空閱讀。

但這種狀態持續不了多久,當沈勰完全適應現在的工作之後,絕對又要得過且過混日子,把大量時間用在打遊戲、看小說、看動漫這類消遣活動上。他的人生哲學是能混就混,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務即可,難度太高的自有那些牛逼員工去解決。

父母和姐姐經常批評他,勸他多學東西,努力工作,沈勰總是引用莊子的話來回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對於這句道家名言,咱們通常聽到的是前半句: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多麼富含哲理啊。

後半句畫風一轉: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累死老子了!

嗯,翻譯有點小錯誤,就不要深究啦。

宋維揚品着茶問:“以你這個月的觀察,你對神州科技怎麼看?”

沈勰說:“很多東西都假大空,形式大於內容。”

宋維揚道:“繼續說。”

“就拿奮鬥來講,”沈勰道,“神州科技對每個員工都說,我們是奮鬥中的企業,我們是奮鬥中的員工。通過奮鬥,可以爲員工創造美好的未來,可以爲公司創造美好的未來,可以爲中國創造美好的未來。這種奮鬥的氛圍,剛開始確實讓人熱血沸騰,甚至我都被忽悠得想努力幹出一番事業。但很快我就感覺奮鬥變了味道。”

“怎麼變味了?”宋維揚笑問。

沈勰說:“當所有人都在談奮鬥的時候,那麼一舉一動都能跟奮鬥掛鉤。你如果不主動加班,即便已經完成了工作任務,還是要被上司視爲不愛奮鬥。公司這個月的內刊雜誌,就表彰了一個勇於奮鬥的員工。某位研發人員,重病發燒到39度半,帶病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掛着吊瓶敲代碼,最後跟同事一起順利完成研發任務。公司不但在內刊上宣傳,還打算舉辦表彰會。你知道其他員工是怎麼想的嗎?”

“怎麼想的?”宋維揚問。

沈勰說:“站在公司的角度,表彰這樣的先進人物確實是應該的。但普通員工卻極爲反感,因爲聯想到自身的很多遭遇。比如家裡出了大事,很多人不敢請假,請假太多都是不奮鬥。生病了也不敢請假,因爲一點小病而請假也是不奮鬥。這搞得每個員工都很焦慮,吸菸室裡吐槽這個的最多。公司表彰帶病工作的優秀員工,不但不能激勵其他員工,反而把其他員工噁心得不行。”

宋維揚笑道:“換誰都會感到噁心。”

沈勰又說:“我認爲鼓勵奮鬥,鼓勵加班的公司文化,已經完全被形式化的濫用了。員工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長期處於疲憊狀態,其實工作效率非常差勁。就好像一匹馬已經身心俱疲,卻被人站在後邊用鞭子抽着趕路。我覺得吧,停下來休息一下,這匹馬或許能跑得更快,跑得更遠。”

“嗯,你說得有些道理。”宋維揚點頭道。

沈勰獲得了馬博士的認可,頓時興奮起來:“我認爲應該以人爲本,以員工爲本,嚴格規定加班,鼓勵員工儘量在正常工作時間完成任務。有病有急事可以請假,不要因爲這個被主管領導盯上,也不要把請假多少作爲績效考覈內容。”

“嗯。”宋維揚繼續點頭。

沈勰越說越起勁,滔滔不絕講了十多分鐘,然後宋維揚就請他滾蛋了。

雖然沈勰認爲神州科技問題嚴重,但說實話,宋維揚居然覺得還不錯,至少比他想象中情況更好。

至於沈勰的建議,純屬扯淡,腦子正常的企業家都不會聽。

即便普通員工感到噁心,帶病工作的優秀員工也必須表彰。一來是對該員工自我犧牲的回報,二來也是激勵有志向的員工效仿,以此來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大部分員工或許反感,但卻能讓少數人看到機會、看到希望。而這少數優秀員工的貢獻,很可能一個抵得上幾百個。

當然,有利就有弊,容易形成假大空的歪風邪氣,甚至被個別投機者所利用。

至於沈勰的報告中,記錄的那些部門協調問題,將大量時間精力用於內部溝通,更是每個大公司都難以避免的。公司規模擴大以後,就必須用制度來管理,而制度又是死的,必然引起內耗嚴重、效率低下、辦事僵化等問題。

如果人人都自覺聽話,還要各級管理層幹嘛?管理層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協調內外部關係,協調內外部工作。

而平庸的管理者,只會死板的執行制度;優秀的管理者,則能利用自身能力,在制度框架下把事情辦得更圓滿,讓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見微知著。

從這份着眼於基層員工的報告中,宋維揚只看出了兩個危險信號。

第一,官僚作風嚴重。

神州科技強調服從性,上級下達的命令,有條件要執行,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執行,而且還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

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常年累積下來,部門主管的權利越來越大,出現了一種“唯上”的風氣。各級領導享受到發號施令的快感,變得越來越聽不進去異見,而員工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但跟領導意見相背時,也是不敢說出來的。

因爲說出不同方案,只可能出現兩個結果。第一,被領導採納了,但卻讓領導不高興。第二,沒有被領導採納,同樣讓領導不高興。

“唯上”的官僚作風,嚴重影響了神州科技的創造力,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很難發揮!

第二,工作展開遲緩。

由於前些年出現不少貪污腐敗現象,沈復興做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使用分權制衡的管理方式。這樣確實可以減少腐敗,還能讓公司決策更穩妥,但難免矯枉過正。再加上矩陣式運作,那管理結構簡直如同蜘蛛網。

決定做一個項目之前,要向無數個部門彙報。每個部門,又是一堆人在討論。這些部門上邊,還會有好幾個大佬,每個大佬的想法又不可能相同。

如果有人策劃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新產品,那他必須說服所有的相關部門,必須說服所有的相關大佬。一旦有哪個部門,哪位大佬提出異議,就必須進行重複討論,時間跨度有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到那時早就失去了市場先機。

搞定那麼多部門、那麼多大佬,常常讓提出好想法的部門,在前期協調時就已經精疲力盡。漸漸的,大家就懶得創新了,都是模仿市面上的熱賣產品,又或者是在原有產品上進行優化,因爲這種項目更容易獲得通過。

難怪最近兩年來,除了宋維揚提出的“兒童電話手錶”之外,神州科技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創新型新產品。

估計有許多好的想法,在溝通階段就被斃掉了,又或者還在漫漫無期的討論當中!

幸好,當初讓沈復興學習華爲的時候,宋維揚堅決反對模仿其工號文化。

否則神州科技的大企業病又要多一條——論資排輩。

論資排輩現象在任何單位都有,但2007年以前的華爲尤爲嚴重,甚至到了讓任總不得不更換自己工號的地步。

每個華爲員工入職的時候,都有屬於自己的工號,入職越早工號越小。長期下來,便出現以工號爲尊的情況,工號小的員工走路都特麼帶風。有時候談工作,談到僵持階段,直接用工號來壓人。新人遇到老工號的前輩,也得伏低做小,否則就會被排斥打壓。擁有老工號的員工,升職加薪也更容易,有能力的新人經常被工號壓着坐冷板凳。

2007年,新的《勞動合同法》即將出爐,華爲想要規避新合同法的限制。便讓老員工主動辭職,工齡買斷清零,然後以新員工的身份重新競聘上崗。

當時鬧出很大的輿論,社會紛紛指責華爲不尊重員工利益,鑽了法律的空子,是典型的黑心企業——因爲新合同法規定,10年工齡以上的員工,沒有特殊原因不得辭退,員工可以要求籤署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華爲採取的規避措施,則讓所有員工的工齡都無法超過10年。

那時的華爲還沒塑成金身,各路媒體一擁而上,可謂萬人唾罵。

但華爲內部呢?

員工們對買斷工齡、回爐上崗的做法舉雙手支持,因爲華爲買斷工齡給的錢太多了,無異於讓每個老員工都發了一筆橫財,而老員工回爐也讓新員工升遷的機會變多了。

當然,也有不少員工對此心裡牴觸,但他們牴觸的不是工齡被清零,而是埋怨自己的老工號沒了,在回爐時換成了新工號……這跟5位數QQ號被盜差不多,而且不僅是面子問題,還有許多老工號帶來的隱性權利也沒啦。

任總一直想處理工號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反對改革的人太多,總是找不到機會,終於藉助新合同法的頒佈來實現,否則這將變成華爲一個老大難的頑疾。

沈復興覺得華爲的工號文化很先進,能夠極大提高企業的凝聚力,讓員工對公司有着特殊的歸屬感,想直接照搬進神州科技內部,卻被宋維揚給一票否決。

工號帶來的不僅是凝聚力,還有隱性特權!

這是一柄雙刃劍,可以讓企業在初創階段戰鬥力驚人,又會在企業壯大之後瘋狂拖後腿。制度都無法解決,因爲變的是利益和人心。老工號大部分都當了領導,即便彼此有矛盾也會抱團,形成了一個新的利益階層。即便不考慮利益,只考慮情感,也會優先照顧工號更老的員工。長此以往,一層一層下來,能把新工號的員工壓得喘不過氣,然後他們再去壓工號更新的員工。

宋維揚再次詳細閱覽了沈勰的彙報,從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當中,歸納總結真正需要改變的現狀。

加班文化什麼的,宋維揚暫時懶得去動,因爲對他而言這並非棘手問題。

官僚作風,短時間內也無法改變。

精簡部門,讓管理更扁平化一些,這纔是當務之急!即便這樣做將增大管理層貪腐的機率,但沒有什麼事情是兩全其美的,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446【跨世紀之吻】345【宋維揚是人販子】591【未來的大牛】247【調整策略】066【情懷】559【真正的抄底】628【汽車推銷員】561【通術,馭勢,合道】723【交鋒】500【金士頓】013【拼桌】012【黑吃黑】422【飲料行業的關鍵年份】116【焦點訪談】116【焦點訪談】681【聶道士的悠閒生活】505【滑蓋手機】438【B2B和B2C】291【搜索引擎】130【意外之喜】358【好人好報】142【侃爺】366【大陸丁蟹】606【抓鳥了】442【又有領導視察】180【遠古網絡時代】057【馬博士值得信任】474【洋鬼子的餿主意】251【摩托車加兩個輪子就是汽車】570【紅罐健力寶】454【商業嗅覺】151【你嘴脣乾裂了】100【花錢買進大學】152【期末】605【高爾夫球】719【改革開放30年】339【你屁股上有個腳印】225【孫悟空的妖精女朋友】423【殺豬匠】115【遇見故人】(爲盟主“壹陣糖風、吹過我的臉龐.”加更)684【一生都在爲錢忙的王總】668【有人結婚,有人失戀】070【炸屎】446【跨世紀之吻】141【長得帥有什麼用?】242【秘密】372【意料之外的合作方式】327【老爸要搞房地產?】275【焚香沐浴】610【真正的福報】210【女霸王】117【指揮若定】339【你屁股上有個腳印】139【科幻教母】192【有趣的靈魂】232【奇葩的合作】299【金牛資本的未來發展思路】178【火星移民計劃】015【助人爲樂】189【社團成立】432【財富年會】070【炸屎】391【未來計劃】646【文化人鄭學紅】546【八人論壇】005【俗套的邂逅】281【交易】002【糊塗悲劇】672【下一盤很大的棋】240【教授】128【未來屬於中國】504【宋大炮又開炮了】088【萬事俱備】647【又讓馬博士做代言?】661【一言嚇退紅衣教主】247【調整策略】510【回村】382【國之大本,人才最先】643【預言應驗】457【熊貓】489【急流勇退】558【國產手機逆襲】181【網上衝浪】246【新的代言人】364【得益的永遠是禿鷲】303【交通規劃】324【失業大軍】048【我是諸葛亮】206【金牛會】559【真正的抄底】623【天下有情人皆是兄妹】401【林家過年】113【真正的高人】678【首富獻唱】365【紅籌股之父】411【西山居】054【聰明人】443【桃總的新房】467【網速進化史】141【長得帥有什麼用?】
446【跨世紀之吻】345【宋維揚是人販子】591【未來的大牛】247【調整策略】066【情懷】559【真正的抄底】628【汽車推銷員】561【通術,馭勢,合道】723【交鋒】500【金士頓】013【拼桌】012【黑吃黑】422【飲料行業的關鍵年份】116【焦點訪談】116【焦點訪談】681【聶道士的悠閒生活】505【滑蓋手機】438【B2B和B2C】291【搜索引擎】130【意外之喜】358【好人好報】142【侃爺】366【大陸丁蟹】606【抓鳥了】442【又有領導視察】180【遠古網絡時代】057【馬博士值得信任】474【洋鬼子的餿主意】251【摩托車加兩個輪子就是汽車】570【紅罐健力寶】454【商業嗅覺】151【你嘴脣乾裂了】100【花錢買進大學】152【期末】605【高爾夫球】719【改革開放30年】339【你屁股上有個腳印】225【孫悟空的妖精女朋友】423【殺豬匠】115【遇見故人】(爲盟主“壹陣糖風、吹過我的臉龐.”加更)684【一生都在爲錢忙的王總】668【有人結婚,有人失戀】070【炸屎】446【跨世紀之吻】141【長得帥有什麼用?】242【秘密】372【意料之外的合作方式】327【老爸要搞房地產?】275【焚香沐浴】610【真正的福報】210【女霸王】117【指揮若定】339【你屁股上有個腳印】139【科幻教母】192【有趣的靈魂】232【奇葩的合作】299【金牛資本的未來發展思路】178【火星移民計劃】015【助人爲樂】189【社團成立】432【財富年會】070【炸屎】391【未來計劃】646【文化人鄭學紅】546【八人論壇】005【俗套的邂逅】281【交易】002【糊塗悲劇】672【下一盤很大的棋】240【教授】128【未來屬於中國】504【宋大炮又開炮了】088【萬事俱備】647【又讓馬博士做代言?】661【一言嚇退紅衣教主】247【調整策略】510【回村】382【國之大本,人才最先】643【預言應驗】457【熊貓】489【急流勇退】558【國產手機逆襲】181【網上衝浪】246【新的代言人】364【得益的永遠是禿鷲】303【交通規劃】324【失業大軍】048【我是諸葛亮】206【金牛會】559【真正的抄底】623【天下有情人皆是兄妹】401【林家過年】113【真正的高人】678【首富獻唱】365【紅籌股之父】411【西山居】054【聰明人】443【桃總的新房】467【網速進化史】141【長得帥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