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真正的福報】

由於賓館房間太小,大家只能坐在牀上開會,這就更被傳爲一出佳話了。

但十年之後,“七劍客”只剩下李彥洪一人,其他六位全部離職。

很可惜,由於搜狗公司創立太早,這“七劍客”一個都沒招聘到。因爲除了劉建國和許勇之外,其他人當時纔讀大一、大二,或者是研一、研二,宋維揚也不可能隨時派人去學校盯着——事實上,他不怎麼記得清這些人的母校。

宋維揚倒是想招百度首席技術官劉建國,也知道這位在北大當老師。可惜搜狗創立之時,劉建國剛剛去美國做訪問學者,而且一去就是兩年,回國就被李彥洪拉進百度。

這並非湊巧,而是李彥洪辭職創業之前,就在清華搞了一次關於搜索引擎的講座。作爲中國第一個大型中英文搜索引擎“天網”的開發者,劉建國被李彥洪邀請去參加那次講座,雖然沒有最終成行,但雙方已經建立起初步聯繫。

李彥洪決定創立百度的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劉建國,雙方通過電子郵件討論了幾個月。因此,劉建國是李彥洪親自招來的“第一劍客”,劉建國順手又把自己的學生雷明招來當“第二劍客”。

雷明加入百度之後,不但要負責技術,還擔任李彥洪的總裁助理。這位老兄是北大計算機系學生會主席,國家973“天網”項目核心成員,擔任“天網”的索引和檢索組組長。他放棄了國外七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留博機會,毅然跟隨劉建國加入百度,還是百度“閃電計劃”的技術攻關組組長。

我們可以想象雷明當時的狀況,百度總裁助理,“閃電計劃”技術攻關組組長,又搞技術又搞行政,說是李彥洪之下第一人也不爲過。

“閃電計劃”完成之後幾個月,雷明第一個被踢出百度,用李彥洪的原話來說:“公司規模大了,有些技術人員開始浮躁,不安心搞技術,開始對管理工作感興趣。”幾年之後,李彥洪在跟記者談論“閃電計劃”時,對雷明的貢獻隻字不提。

至於許勇,那是李彥洪的創業合夥人,也是第二個被踢出局的。這位老兄更慘,百度初創時他佔股25%,專門負責找市場拉客戶,結果在百度IPO上市之前離職了,距離“革命勝利”就只差一步。

從以上這些人的經歷,我們就知道李彥洪的管理風格。絕對是人盡其用,讓員工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只不過用完之後就要扔掉,誰威脅最大就是誰離職。

這樣就更能夠理解,爲什麼大家都說張朝揚是“好人”,因爲張朝揚從來不會主動讓誰滾蛋。張朝揚都是自己做主,放權只放一半,很多好的建議聽不進去,最後甚至跨界混時尚娛樂圈,員工們看不下去自己選擇離開的。

“百度七劍客”一個都沒加入搜狗,但只有劉建國和雷明,讓宋維揚感到惋惜,因爲他們是真正的搜索引擎尖端技術人才。至於其他“五劍客”則無所謂,李彥洪是老闆,許勇是合夥人,這兩人都不可能招來。還有三個是普通在校生,能聲名鵲起全靠元老地位,能力並不逆天,還不如搜狗現在的許多高管呢。

而“貼吧之父”俞軍,目前就在搜狗工作,而且是他自己跑來應聘的,宋維揚根本不知道該上哪兒去找他。

這位老兄畢業於同濟化學系,搜狗創立之時,俞軍在一家國營企業做進口,隨後又在私企銷售進口化工原料兼報關,這跟搜索引擎八竿子打不着啊。到了2000年,俞軍跳槽到一家網絡公司,做分析儀器的資料採編,這時他終於接觸到搜索引擎,並對此產生濃厚興趣,甚至把自己的網名改做“搜索引擎9238”。

俞軍再次跳槽到一家小公司,想應聘做搜索引擎產品經理,卻被派去做數據庫策劃。

鬱悶之下,俞軍向10多家網絡公司羣發求職信,還把求職信放在網絡上傳播:“長期想踏入搜索引擎行業,無奈欲投無門,心急之下,故有此文。如有公司想做最好的中文搜索,誠意乞一參與機會。本人熱愛搜索成癡,只要是做搜索,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索相關即可),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每日14小時工作制)。”

其個人簡歷爲:“搜索引擎9238(網名),男,26歲,盛海籍,同濟大學化學系五年制,覽羣書,多遊歷。”

正好當時搜狗成立盛海分公司,俞軍陰差陽錯之下,被招進來當了個小職員——參與“搜狗百科”項目,負責百科詞條編審。

在大家都忙着複製粘貼《百科全書》的時候,俞軍率先提出應該增加“明星”分類,並毛遂自薦做搜狗百科的產品經理之一,專門負責找各界明星做詞條。他耗時半年之久,打着搜狗產品經理的招牌,跟國內幾百位明星取得聯繫,得到大量的明星一手資料,順便爲搜狗百科賺來唯一的商業收入(忽悠那些明星合計贊助了幾十萬元)。

是金子總會發光。

在宋維揚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俞軍被調去京城總部,擔任公司“互聯網產品部”的產品策劃人員。他剛遞交了開發“搜狗MP3”的建議書,“百度MP3”就突然上線了,俞軍隨即被任命爲“搜狗MP3”項目策劃組副組長。

前不久,俞軍又拿出“搜狗貼吧”的產品策劃書,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因爲搜狗已經有博客了,貼吧這玩意兒跟BBS和博客都類似,似乎是一個沒有什麼前途的東西。

俞軍直接跳了好幾級,把策劃書發到丁明的電子郵箱。

丁明感覺似乎有些意思,卻也沒有立即答覆,又在吃飯聊天的時候,跟宋維揚隨口那麼一提。宋維揚這才知道,“百度貼吧之父”居然早就加入了搜狗,而且從底層員工一步步爬起來,現在更是提出了“搜狗貼吧”計劃。

宋維揚立即讓丁明聯繫李銘遠,把李銘遠招來給俞軍做副手,讓兩人跟原時空那樣雙劍合璧做貼吧。

俞軍是什麼人?

當年他離開百度的時候,有人直接說“李彥洪損失了半個百度”。

在宋維揚離京之前,主動把俞軍叫來吃飯,而且是在四合院裡吃家庭便飯。

“董事長!”俞軍顯得特別激動,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只是個小員工而已,居然能得到宋維揚的單獨召見。

“坐吧。”宋維揚笑道。

“謝謝董事長,”俞軍剛坐下,沈思就端來一杯茶,他又連忙起身道,“謝謝!”

宋維揚問:“你進搜狗有多長時間了?”

俞軍道:“差兩個月剛好滿三年。”

“聽說你一直睡在公司,身體吃得消嗎?”宋維揚噓寒問暖。

“還行,反正我又沒交女朋友,住在公司上下班也方便。”俞軍笑道。

不怕有人是天才,就怕天才還比你更努力。

俞軍就是個努力的天才,他可不止是睡在公司那麼簡單,而是每天都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他主動要求加班,經常工作到半夜,然後直接鑽進睡袋裡休息,第二天隨便洗漱吃早飯,就跟其他員工一起工作。

996算什麼福報?

俞軍的福報是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一週工作七天。他調去總部已經兩年了,居然還沒在京城租房子,那真的是以公司爲家,連特麼房租費都省下來了。而且他還不覺得辛苦,因爲做搜索引擎相關工作,是他三年以來的夢想,能在搜狗上班就是福報。

宋維揚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給你放一天假,先去醫院做一個全身檢查。我讓人在公司給你放一張牀,你什麼時候累了都可以休息,今後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要超過12個小時。”

“沒必要,我身體很棒的。”俞軍心裡有些小感動。

宋維揚又問:“你怎麼會想到做貼吧?”

俞軍回答說:“前段時間策劃MP3項目,爲了搞清楚網民的喜好,我就查看了公司後臺的搜索日誌。我發現很多人都在搜同一個關鍵詞,這些人擁有同樣的興趣愛好。於是我就想,爲什麼不把這些有共同興趣的人聚在一起呢?董事長你說現在是web2.0時代,人人都是互聯網內容的創造者。如果把擁有共同興趣的人放在一起交流,這樣就能創造更多網頁上沒有的信息。長期以往,共同興趣愛好者就能形成固定的圈子,滾雪球一樣吸引到更多人,也能方便普通網民的信息查詢,流量會變得非常恐怖。這也是web2.0的一種體現。”

“非常棒的想法,”宋維揚讚許道,接着又問,“你準備怎麼做貼吧?”

俞軍說:“首要就是貼近用戶,用戶是貼吧的根本,一定要警惕過度商業化。如果一個貼吧裡的內容,全都是賣產品的廣告,那這個貼吧就等於是死了,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

宋維揚忍不住笑了,他想起上輩子俞軍留下的“百度產品經理十二條”:1,產品經理首先是用戶;2,站在用戶角度看問題……6,決定不做什麼,往往比決定做什麼更重要;7,用戶是很難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戶,而不是改變用戶……12,不要給用戶不想要的東西,任何沒用的東西對用戶都是一種傷害。

結果特別諷刺,在俞軍這個百度第一產品經理離開之後,那些繼任的百度產品經理,把這12條全部違反了,一條不剩!

宋維揚又問:“如果讓你做公司互聯網產品部的總監,你會怎麼做?”

俞軍說:“搜索引擎是公司的核心,所有產品都必須圍繞着這個核心來做。如此一來,搜索引擎能夠助推產品繁榮,產品的繁榮也能回饋搜索業務。不斷推出新產品,不斷鞏固搜索引擎的影響力,就可以實現公司的長久良性發展。”

宋維揚繼續提問:“現在搜狗已經決定做貼吧,如果讓你負責貼吧項目,你會怎麼做?”

“首先是打造項目團隊,”俞軍說,“我需要親自挑人,除了技術人員之外,其他成員都必須對這個項目有足夠的熟悉程度和分析能力。我選人不看資歷和學歷,只看跟項目的契合度,我會從博客那邊要人,還想從外邊的BBS站招站務人員。”

“哈哈,已經給你招了個BBS站務人員。”宋維揚忍不住好笑。

俞軍這種人屬於半路出家,前面20多年都在跟化學打交道,做項目並不過於看重技術。也是因爲這樣,他纔會在做貼吧的時候,把還在讀大三的李銘遠給招進百度,結果給百度招進來一個“太子爺”,招進來一個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

“進屋吃飯吧,”宋維揚起身說,“等你把貼吧做出了成績,就升你當‘互聯網產品部’副總監。這是你應得的,一個吃住都在公司的員工可不好找,你真正做到了以公司爲家。”

(PS:哭了,今天老王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白銀盟,感謝“覆盆子酸奶”小姐姐。同樣也感謝諸位盟主們,名字就不一一說出來了,老王心中有愧。今晚會熬夜加一更出來,大家明天再看吧。)

209【陳桃的小算盤】271【攀登】539【誰還沒點黑歷史?】197【引爆輿論】689【低調的人生不需要解釋】465【十里坡劍神】191【東方之子】298【戰略導師】394【穿布鞋的儒商】594【高中同學】030【分配行動】202【小白】408【復讀機】018【神展開的神展開】066【情懷】647【又讓馬博士做代言?】422【飲料行業的關鍵年份】446【跨世紀之吻】710【安卓之父】077【未婚夫】318【校園瑣事】072【把老子的山炮拉上來】544【勉強湊合的電動跑車】256【發水】227【PLC生產線】218【傳道】566【世界盃】720【博鰲論壇】268【叔叔好可憐】311【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279【私募基金】030【分配行動】426【涮火鍋聊經濟】505【滑蓋手機】070【炸屎】387【股市圈錢真快】181【網上衝浪】087【開派祖師】517【意見分歧】052【狗血劇】304【湯公子上門】437【兩筆投資】190【意外收穫】510【回村】335【融資談判】541【真正的截胡】391【未來計劃】303【交通規劃】091【高考是什麼鬼?】616【中國的網絡社區最牛逼】465【十里坡劍神】485【刷新家長三觀】403【旋風衝鋒龍捲風】280【炒成股東了】306【八月的京城】102【還是你壞】(求首訂)534【晚上打碟,白天養豬】007【鑽狗洞】651【醜聞頻發】721【把講座開成了發佈會】264【重點客戶與101計劃】038【廣告天才】371【狗大戶】702【私生】556【打賭1個億】062【出門一張嘴,辦事全靠騙】077【未婚夫】623【天下有情人皆是兄妹】632【中國最貴的晚餐】543【都是套路】049【妥善處置】536【土豆很好吃】017【應付自如】718【史上最強軟飯王?】247【調整策略】699【見微知著】140【你也來酒吧吃飯嗎?】634【套現】715【市場的變化】507【排隊買手機】622【封測開始】255【折凳】656【不僅僅是娛樂】560【馬博士傳道】274【雨傘和氣球】223【實幹家】375【開分礦】604【我的鄰居都是猛人】076【不解風情】007【鑽狗洞】068【對答如流】633【我有酒,你有故事嗎?】152【期末】341【糧多錢少】346【尋親模式?】559【真正的抄底】307【邀請】413【騙子的生意更好做】693【催婚與槓精】142【侃爺】
209【陳桃的小算盤】271【攀登】539【誰還沒點黑歷史?】197【引爆輿論】689【低調的人生不需要解釋】465【十里坡劍神】191【東方之子】298【戰略導師】394【穿布鞋的儒商】594【高中同學】030【分配行動】202【小白】408【復讀機】018【神展開的神展開】066【情懷】647【又讓馬博士做代言?】422【飲料行業的關鍵年份】446【跨世紀之吻】710【安卓之父】077【未婚夫】318【校園瑣事】072【把老子的山炮拉上來】544【勉強湊合的電動跑車】256【發水】227【PLC生產線】218【傳道】566【世界盃】720【博鰲論壇】268【叔叔好可憐】311【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279【私募基金】030【分配行動】426【涮火鍋聊經濟】505【滑蓋手機】070【炸屎】387【股市圈錢真快】181【網上衝浪】087【開派祖師】517【意見分歧】052【狗血劇】304【湯公子上門】437【兩筆投資】190【意外收穫】510【回村】335【融資談判】541【真正的截胡】391【未來計劃】303【交通規劃】091【高考是什麼鬼?】616【中國的網絡社區最牛逼】465【十里坡劍神】485【刷新家長三觀】403【旋風衝鋒龍捲風】280【炒成股東了】306【八月的京城】102【還是你壞】(求首訂)534【晚上打碟,白天養豬】007【鑽狗洞】651【醜聞頻發】721【把講座開成了發佈會】264【重點客戶與101計劃】038【廣告天才】371【狗大戶】702【私生】556【打賭1個億】062【出門一張嘴,辦事全靠騙】077【未婚夫】623【天下有情人皆是兄妹】632【中國最貴的晚餐】543【都是套路】049【妥善處置】536【土豆很好吃】017【應付自如】718【史上最強軟飯王?】247【調整策略】699【見微知著】140【你也來酒吧吃飯嗎?】634【套現】715【市場的變化】507【排隊買手機】622【封測開始】255【折凳】656【不僅僅是娛樂】560【馬博士傳道】274【雨傘和氣球】223【實幹家】375【開分礦】604【我的鄰居都是猛人】076【不解風情】007【鑽狗洞】068【對答如流】633【我有酒,你有故事嗎?】152【期末】341【糧多錢少】346【尋親模式?】559【真正的抄底】307【邀請】413【騙子的生意更好做】693【催婚與槓精】142【侃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