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反應

第213章 反應

皇上收到任武昀十萬加急的信件以爲是出了什麼大事,這幾年任武昀在安徽的成就不小,不僅將徽軍練出來,將安徽境內的土匪剿了大半,安徽改良的鹽鹼地也大有成效,加上有他的兇名鎮壓,這幾年安徽的風氣一肅,加上一年前抄了孫家更是震懾了朝中別有用心的人。

這幾年在王廷日的幫助下,皇上贖買了不少土地,將土地分給那些貧民,其中又以安徽做得最好。有時候皇上和竇容想,要是多幾個任武昀就好了。但這也算是一種奢想,其實要真多起來,倆人就該叫苦了。

皇上打開信件,頓時蹙起眉頭,心中微嘆,對魏公公道:“去準備兩個有經驗的穩婆,醫女和太醫都給他帶上,讓他們明天就啓程,路上不得耽擱,儘量加快速度到安徽去。”

魏公公心中詫異,但面上不顯的應下。

這是皇宮,別人無時不刻不在盯着的皇宮,那些太醫和醫女才安排後,外頭就有了風聲,得知是去的安徽,頓時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可是任都督又出事了?”

不怪衆人條件反射,不過四五年的時間,幾乎每年任武昀都要弄出一兩件事來,其中有好事也有壞事,但就算是好事也讓人恨得牙癢癢。

承德二年,他跟孫家的姑娘鬧緋聞,都督夫人就讓人給劉太太送妾,那時候讓他們誤以爲皇上要過河拆橋,極力爲他說話。

這件事才平息不久,他就砍了徽軍裡面的兩個參將及人家手底下十二個兵,差點鬧成兵亂。

雖說是人家那兩個參將不好,不該闖進百姓家中侮辱民女,可這也該由朝廷審判,任武昀竟問也不問一聲就直接將人給砍了,雖然最後事情是平息了,但造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諸位大臣表示。

承德三年,他就弄來了好幾個農具,還改良了種植方式,一直到現在,工部的人都沒想明白,爲什麼一直只會打仗的任武昀會知道怎麼種地和知道這些農具的。雖然事實證明,用了這些工具和方法之後產量的確提高了一成左右,一畝的一成是不多,但如果是一個省的一成和一個國家的一成呢?

可以說只靠這些就夠任武昀封侯拜相的了,只是可惜,皇上依然讓他鎮守安徽。

承德四年,他就抄了孫家,雖然他說孫家勾結外敵企圖顛覆皇朝,但真正相信的沒幾個,孫家和外藩幾乎沒有聯繫,怎麼可能勾結外敵?

但幾個進宮商議的大臣幾乎沒有反對,包括四王和明王。

有心人的心裡就有些明白了,只怕孫家勾結的不是外藩,而是朝中的某些有異心的人,臣子的目光就在四王和幾位王爺的身上掃過。

剛被分封的皇上的幾位兄弟難免苦笑,他們是真的是冤枉的,當然那個低頭陰沉着臉的明王不算。

今年是承德五年,不知道這位爺又惹了什麼事。

在皇上收到信件的同時,平南王爺收到了,他皺眉看完弟弟的信,就拿着信去找王妃了,穩婆什麼的,還是要王妃來安排。

在得知昀哥兒竟然還讓皇上給安排時,頓時暗罵一聲,這小子出去幾年還是這麼不靠譜。

如今太上皇幾乎不管事了,只把自己關在後面的佛堂裡,每日和太皇太后吃齋唸佛,徐貴妃本來要陪同,只是太皇太后很不喜歡她,幾乎不允許她踏進佛堂一步,她只好搬到離佛堂最近的一處宮殿裡,其實說是離得最近,要走到佛堂也得要三刻鐘左右。

而太后依然和往日一樣只初一十五過來請安,其他時候幾乎就沒來過,太上皇也不怪罪,一心只在佛堂上,除了開始一兩年心中對朝政還未完全放下的時候會出來幫忙時,這兩年已經幾乎不踏出佛堂一步了。

也就只有昭華公主時常來看他們,今天也是一樣,昭華公主拿着食盒過來,見太皇太后坐在榻上閉目唸經,而太上皇端坐在一旁抄寫經書,揮手讓嬤嬤退下去,親自將食盒裡的齋菜拿出來,笑道:“母后,皇兄,先吃飯吧。”

太皇太后睜開眼睛,看到昭華公主,嘆道:“這些事讓底下的人做就是,你時常跑進宮來,家裡的事又怎麼放得下?”

昭華公主眼中一熱,強笑道:“府中還有兒媳幫襯着呢,如今女兒也沒什麼事,就進來陪陪你和皇兄就是了。”

太上皇不悅道:“怎麼?陸家還沒拿出個章程出來嗎?”

昭華公主嘆道:“其實是我不願,那些孩子還小,誰知道以後品性如何?更何況,他們和我們血緣也有些遠了,我們家老爺也說過繼不過繼的已經沒什麼要緊……”

“你是我妹妹,大不了讓心怡招贅就是,我讓老四給心怡加封公主,到時再建一個公主府讓他招個駙馬就是了。”

太皇太后睜開眼睛淡漠的看了他一眼,對昭華公主道:“別聽你皇兄胡說,你們想如何就如何,陸家前幾年雖然不顯,但身家方正,要是招贅不甚,反惹禍事,你向來是個有決斷的孩子,自己拿主意吧,要真想心怡招贅再進宮來找你皇兄就是。”

賜封一個公主,對太上皇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困難,更何況,心怡本來就是郡主。

只是朝臣沒有意見,不代表陸家沒有。

陸家,可不是隻有現在京城的這兩房而已,綿延兩河岸邊幾乎都是陸家的子孫。這也是當初昭華公主選擇陸家的原因。陸家當時雖然無人在朝爲官,但卻是耕讀人家,雖然比不上那些世家,但規矩卻比那些世家還要嚴格得多。

可惜,沒想到她子孫不旺,只有一兒一女,兒子偏還從小就體弱多病,兩年前更是因爲一場普普通通的風寒過世了,而她的兒媳也才過門半年都不到,連個孩子都沒有留下。

陸家二房也只有兩個孫子,一個兒子一個,根本不可能過繼給她兒媳,只能從陸家其他幾房裡選。

太皇太后用完飯,問道:“外頭有什麼新鮮事嗎?”昭華公主來這兒的另一個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太皇太后喜歡聽女兒說外面的事。

昭華公主聞言抿嘴一笑,道:“倒是有一件。”

太上皇也支起耳朵聽着。

昭華公主就笑道:“前兩日皇上給昀哥兒派去了幾個太醫和醫女及穩婆,京中的人都說昀哥兒媳婦這次生孩子怕是凶多吉少,還說她胎位不正,這才急忙忙的從京中抓人過去,就連平南王府也送了兩個穩婆過去。”

太皇太后皺眉,太上皇就問道:“那太醫怎麼說?”皺眉道:“我記得昀哥兒媳婦的身子骨好着呢,怎麼就會有危險的?那小子一向對他媳婦上心……”

太皇太后舒展眉頭,淡淡的道:“你既笑得出來,可見並不嚴重了。”

“是,我原先也嚇了一跳,這纔去問皇上的,這才知道原沒有事,不過是吳太醫說昀哥兒媳婦懷的是雙胞胎,其中有一個孩子的脈象較弱,這才急忙叫人過來請太醫過去的。也是那孩子太過緊張了。”昭華公主說到這裡忍不住帶上羨慕的口氣。

太皇太后笑道:“那孩子卻是個有福的。”

女子一生所求的不過是嫁個好人,然後生育兒女罷了,她當年仗着長公主的威名和父皇的疼愛,硬是自己挑選夫婿,就是這樣也直到二十歲才挑中丈夫。當年丈夫要不是少年時立誓不中舉不娶妻,只怕她也挑不到他了。

陸大人在丈夫一職中就算出挑的了,陸家有訓,男子年過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有女等同有子。而他向來自律,這許多年果然除了她之外連個通房也沒有,這也是她心甘情願的不住公主府,跟着他住陸家的原因。

在這一點上,也就只有現在的平南王府可以相比較,但是想想,當年她出嫁的時候平南王府正是鬧得最不可開交的時候,那時可以說她就是京中所有女子羨慕的對象,可現在,最受衆人羨慕嫉妒的怕是魏清莛了。

那孩子做姑娘的時候過得極苦,沒想到嫁人後卻過得極幸福,京中很多人都說是因爲她將她一輩子要受的苦都受完了,婚後這才這麼幸福。不可否認,昭華公主也有些羨慕。

她的幸福是靠自己謀算來的,但她的幸福……

昭華公主收回思緒,笑道:“可不是,所以我才說那孩子是個有福氣的。”

京城中的人議論紛紛,甚至還有人設了賭局,母亡子存,或者子亡母存,兩子只活一個的,賠率最高的就是母子三人平安的。

王廷日聽到風聲,額頭青筋跳了跳,道:“去將所有的賭場都接手過來。”

王四猶豫道:“公子,全部接手過來只怕不行。”

“那就能接手多少就接手多少。”

王四有些無奈,但還是下去了。

魏家自然也聽到了風聲。吳氏唸了一聲佛,求菩薩保佑魏清莛從此一命嗚呼不再醒來。

一旁的魏老太爺聽到吳氏不小心念出聲來的祈禱睜開眼看了她一眼,然後重新閉上眼睛不語。

而魏志揚卻是坐在書房裡,兩眼亮晶晶的,不知在想些什麼。

三房的魏志立和三太太卻唸了一聲佛,希望魏清莛母子平安。

只有小吳氏無悲無喜的跪在佛堂裡唸佛,對這個消息全無反應,如今魏清莛如何的確和她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她又何必妄作惡人?

(本章完)

第24章 兩年(上)第103章 再遇(上)第78章 害怕第25章 兩年(下)第21章 書院第179章 求見第56章 對碰(一)第147章 新婚(上)第117章 比賽(上)第174章 說親第118章 比賽(中)第99章 魏家(中)第67章 進書院(二)第102章 迴歸第17章 老人第18章 舊逝第81章 救命第48章 聽說第132章 逛街第156章 賬冊第124章 落幕第15章 行賄第88章 創新第217章 三胞胎第190章 接手第44章 應對第201章 收下第2章 魏家第64章 殺雞儆猴第216章 難產第128章 親事(下)第233章 理由第142章 泄露第72章 收徒第106章 住哪裡第84章 選任務(二)第134章 對抗第35章 買原石第163章 分家(中)第157章 月錢第106章 住哪裡第90章 賭石大會(上)第163章 分家(中)第11章 異常第238章 番外 王廷日(一)第166章 生日禮物第136章 搶劫第89章 請柬第132章 逛街第98章 魏家(上)第153章 衷腸(下)第136章 搶劫第114章 回鶻使臣第95章 番外(一)第227章 薨逝第174章 說親第14章 發燒第98章 魏家(上)第245章 番外 魏青桐(三)第104章 再遇(下)第137章 平叛第57章 對碰(二)第190章 接手第113章 囑咐第170章 請戰第96章 番外(二)第186章 名字第64章 殺雞儆猴第160章 相爭第187章 滿月第37章 談心第144章 婚嫁(中)第71章 歷史第151章 衷腸(上)第172章 雷厲風行(上)第239章 番外 王廷日 (二)第228章 溫馨第43章 南邊來人第202章 着手第41章 邊關第230章 醒了第170章 請戰第163章 分家(中)第52章 角力第192章 遇到第129章 傳第116章 名額第200章 相對第235章 削藩第33章 選擇第35章 買原石第196章 缺錢第227章 薨逝第213章 反應第97章 發現(下)第90章 賭石大會(上)第86章 幫忙第243章 番外 魏青桐(一)第94章 發現(中)第211章 落幕
第24章 兩年(上)第103章 再遇(上)第78章 害怕第25章 兩年(下)第21章 書院第179章 求見第56章 對碰(一)第147章 新婚(上)第117章 比賽(上)第174章 說親第118章 比賽(中)第99章 魏家(中)第67章 進書院(二)第102章 迴歸第17章 老人第18章 舊逝第81章 救命第48章 聽說第132章 逛街第156章 賬冊第124章 落幕第15章 行賄第88章 創新第217章 三胞胎第190章 接手第44章 應對第201章 收下第2章 魏家第64章 殺雞儆猴第216章 難產第128章 親事(下)第233章 理由第142章 泄露第72章 收徒第106章 住哪裡第84章 選任務(二)第134章 對抗第35章 買原石第163章 分家(中)第157章 月錢第106章 住哪裡第90章 賭石大會(上)第163章 分家(中)第11章 異常第238章 番外 王廷日(一)第166章 生日禮物第136章 搶劫第89章 請柬第132章 逛街第98章 魏家(上)第153章 衷腸(下)第136章 搶劫第114章 回鶻使臣第95章 番外(一)第227章 薨逝第174章 說親第14章 發燒第98章 魏家(上)第245章 番外 魏青桐(三)第104章 再遇(下)第137章 平叛第57章 對碰(二)第190章 接手第113章 囑咐第170章 請戰第96章 番外(二)第186章 名字第64章 殺雞儆猴第160章 相爭第187章 滿月第37章 談心第144章 婚嫁(中)第71章 歷史第151章 衷腸(上)第172章 雷厲風行(上)第239章 番外 王廷日 (二)第228章 溫馨第43章 南邊來人第202章 着手第41章 邊關第230章 醒了第170章 請戰第163章 分家(中)第52章 角力第192章 遇到第129章 傳第116章 名額第200章 相對第235章 削藩第33章 選擇第35章 買原石第196章 缺錢第227章 薨逝第213章 反應第97章 發現(下)第90章 賭石大會(上)第86章 幫忙第243章 番外 魏青桐(一)第94章 發現(中)第211章 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