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鉅變

1911年8月2日,滿清政府任命趙爾豐爲四川總督。

對於整個滿清帝國來說,這一項任命無疑壓垮滿清帝國最終的維持希望。上任當月趙爾豐針對保路運動展開強行鎮壓,殺戮充斥整個四川地區。同月其他的總督、地區也紛紛展開不同的抗議和鎮壓,滿清帝國覆滅在即,即便是歐洲各國也不由忙碌起來,這並非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東亞地區雖不能同歐洲相比,但即便如此君主制度一旦在這裡被覆滅,那麼對於歐洲的皇帝們來說也是一種不安,可這時已經不是拿破崙時期。

英德奧意俄雖然還是君主制度,可是法國、美國已經足以同他們進行抗衡,外加距離遙遠國內有紛爭的情況下,各國對於滿清帝國此時的局勢也只能是任其自行發展。

8月末,江蘇、直隸紛紛爆發水災,天災人禍齊降臨,民間紛紛有傳言這是上天不滿的徵兆,一個古老帝國已經開始真正的倒計時。

9月,趙爾豐大開殺戒之下終於有義士站出,第一個獨立縣出現在川蜀地區,隨後如開花般滿川蜀地區紛紛獨立,川蜀地區失去掌控就在眼前。

10月10日,武昌打響第一槍,辛亥革命爆發。

10月11日革命黨人宣佈成立民國軍政府。同一時間武昌全城光復。黎元洪出任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發《致全國父老書》。

10月22日長沙獨立,湖南軍政府成立,陝西新軍攻佔西安。

10月23日江西九江、南昌光復。

10月25日李培基炸死新任廣州將軍鳳山。

10月27日清廷授袁世凱爲欽差大臣。

至此,滿清帝國的北洋軍閥時代正式來臨,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是取而代之的曹丕估計這個時候只有袁世凱自己一個人清楚。

同一時間大量國民時期風雲人物紛紛登場,鄧世昌、閻錫山、蔡鍔、黎元洪、汪精衛……這是這片古老土地的一個新的時代、也是歷史的重要轉折點。

發生在滿清的事情同恩斯特關係不大?並非如此,遠東的利益時時刻刻影響着歐美諸國,自然而然也就影響到奧匈帝國至關重要的人物恩斯特·弗朗茨。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滿清帝國發生如此多的變化,西方君主們眼花繚亂的同時也不由鬆一口氣,帝國還沒有崩塌就好,即便它看起來也維持不太長時間。

摩拉維亞的報紙也報道這件事,早餐閒着無聊的瑪利亞看到報紙上的評論很是崇拜的向恩斯特說道:“袁世凱是英雄,他挽救一個即將崩塌的古老帝國。”

正在喝牛奶的恩斯特聽聞這句話差點一口噴出,袁世凱是滿清帝國的忠臣?這就是天大的笑話,可仔細想想估計這個時候同樣想法的不單單隻有恩斯特一個人,想必就是滿清帝國的那些總督、巡撫們也是同樣的想法吧!

“也許他覺得時機未到,不能只從表面上看一個人的行爲就魯莽的相信他,你應該謹慎一些瑪利亞。”

有些茫然的瑪利亞很是奇怪的向恩斯特問道:“應該謹慎一些?還有什麼是時機未到?”

對於這樣的問題恩斯特怎麼回答?講述一下東方的一些歷史故事?忙着準備自己計劃的恩斯特可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隨意應付兩句就離開餐桌。沒有辦法之下的瑪利亞只能前往伯特那裡尋求答案。

1911年11月,滿清朝廷宣佈解散“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爲總理內閣大臣。這個時候估計就是那些滿清貴胄也想不到,他們眼前這位寄託全部希望的忠臣會一把把他們全部推下懸崖。

11月對於滿清帝國來說是忙碌的一月,各地紛紛獨立,新組建內閣忙於制定議院法、選舉法,政府准許革命黨人按照法律改組政黨,這也算是對南方革命黨人勢力的一種妥協。

12月,恩斯特的準岳父做成一件大事,外蒙古宣佈獨立。

也算是尼古拉二世撿一個大便宜,日本對於外蒙古的勢力只能是眼饞而可望不可即,俄羅斯沒有那麼好欺負是一件事,距離比較遙遠也是重要的原因。袁世凱對於這樣的事情自然不滿,但南部地區正在準備北伐的事情讓他自顧不暇,此時此刻哪裡還關心什麼外蒙古的問題?

推翻滿清政府,成立共和政體,如果說這裡面沒有法國和美國的支持估計誰也不相信,但是面對滿清帝國的南部地區,歐洲君主制國家也有些無能爲力。

德國和奧匈帝國不用多說,他們在遠東的微薄利益根本不用拿出來。而英國……他自然不願意同德國合作,尤其這個時候他是同法國、俄羅斯站在一起壓制德國崛起的,一些事情上自然要對美國和法國進行妥協,滿清帝國就是妥協的內容之一。

袁世凱自然不支持共和,先不說現在他獲得多麼逍遙自在,且說一旦共和他未來如何竊國自己坐上皇帝的位置?因此滿清政府忙亂中請求他前往南方進行談判,袁世毫不猶豫就答應下來。

這個時候沒有吃飽的尼古拉二世看到滿清帝國無瑕理會自己,狠一狠心直接上門逼迫滿清帝國出讓東北的利益,沒有精力同俄羅斯打交道的滿清帝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籤訂《滿洲里界約》。

草草忙碌完俄羅斯的事情,南部地區已經立國,匆忙中汪精衛就被袁世凱委託爲欽差前往上海洽談南北議和的事情。

這一天是聖誕節,摩拉維亞新城燈火通明,霓虹燈雖然還沒有出現但是一些光彩的燈光已經可以通過其他的技術展現出來,整個城市花花綠綠很是漂亮。新城正中央的廣場上聚集很多人,噴泉在燈光的照耀下炫目到極致,這是新的一年、這也是摩拉維亞最美麗的一晚。

摩拉維亞是紅酒的國度,這一晚大量的紅酒被拿出來,有6年的珍貴窖藏、有8年的稀世珍品,那兩年是摩拉維亞葡萄最好的兩年,單一瓶的價格甚至都已經超過普通珍品的50倍,而即便是這樣也只是有價無市。

這一晚三瓶稀世珍品、10瓶珍貴窖藏就在9999箱紅酒當中,誰能夠品嚐到也只能憑藉自己的人品、運氣。

瑪利亞也十分的開心,僕人們也都被遣送出來肆意遊玩,唯一兢兢業業工作的也許只有摩拉維亞新城的警察和恩斯特身邊的衛士,尤其是衛士們,他們需要時時刻刻的注意恩斯特身邊有沒有危險人物靠近,這是一項很勞累的動作。

馬塞納也出現在這裡,但此時他不是摩拉維亞的市長,他只是幾萬公民當中很普通的一員,那紅酒一一跑進他的肚子中。

“我認爲馬塞納市長不會有那份運氣。”

這是同樣看到馬塞納的瑪利亞說的話,對此恩斯特也是很認同的點點頭,這些年來恩斯特從沒有懷疑過馬塞納的能力,但他的幸運值說實話的確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聚集的人羣當中也有些身穿軍裝的青年,他們也輪流放假出來玩鬧戲耍的,摩拉維亞的軍中規矩很是嚴苛,因此倒不用擔心他們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摩拉維亞如此的熱鬧,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自然也差不到那裡去,街道上邁西米利安正同一位金髮小姑娘遊逛,那是他的未婚妻維多利亞,德國的一位公主。

“邁西米利安,爲什麼很少見你說起恩斯特?”

維多利亞無論是在德國還是維也納都聽到過太多次的恩斯特·弗朗茨這個名字,可是在恩斯特·弗朗茨的家中,維多利亞恰恰很少聽到有人說起,無論是索菲亞女大公還是邁西米利安亦或者斐迪南大公。

微微皺眉,當年的那些事情邁西米利安早已經忘得一乾二淨,可是他並不想主動道歉或者同恩斯特聯繫,家中的其他人還認爲邁西米利安沒有忘記,因此也很少提起,這纔有維多利亞問起的這一幕。

第161章 西伯利亞(六)第170章 新城區第227章 託盧布科准將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19章 狡狐馬塞納第271章 華沙會議前夕第67章 伯蘭子爵第247章 安妮的邀請第234章 英法的態度第370章 海權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371章 慌亂的日本高官們第70章 清晨的爭吵第83章 第二次檢閱第133章 遠東的來客第360章 東普魯士和“秦國”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142章 捷克公國(二)第239章 邊境風雲(一)第232章 東歐之王第146章 刺殺第68章 摩拉維亞機械公司第299章 1925的小資生活第249章 東方的至寶第79章 三大家族第230章 立陶宛皇家陸軍學院第99章 迴歸第99章 迴歸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297章 IBM和軍校第9章 埃斯波西託紅酒第153章 克萊佩達(五)第67章 伯蘭子爵第7章 博那羅蒂伯爵(上)第311章 奧地利暴亂事件第349章 和平會議(三)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330章 四面楚歌第278章 “上將”阿爾弗雷德第87章 瑪麗昂·;拉法耶特第66章 一分爲二第359章 華沙理事會第65章 貧困的領主第225章 教育改革第22章 佛羅倫薩第5章 摩拉維亞伯爵第136章 鉅變第296章 “中東鐵路”第168章 二月革命第67章 伯蘭子爵第178章 戰爭結束前夕(三)第268章 王儲第360章 東普魯士和“秦國”第71章 價值萬億的木盒第325章 醫學鼎盛第171章 “先知”蘇菲第199章 遠東變局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124章 聖彼得堡第316章 訪問秦國前奏第367章 大帝的演講第312章 分歧第254章 施密特侯爵的爲難第179章 戰爭結束前夕(四)第111章 間諜第180章 刺殺的影響第162章 西伯利亞(完)第31章 神蹟?第220章 娛樂項目第10章 博那羅蒂伯爵的秘密第234章 英法的態度第40章 印第安人第279章 第二位公主第390章 “科技王國”第211章 查理的出生第130章 葡萄園第133章 遠東的來客第338章 二戰前(一)第245章 邊境風雲(七)第245章 邊境風雲(七)第367章 大帝的演講第30章 邁西米利安的疑惑第31章 神蹟?第61章 古堡第25章 霍夫堡皇宮第321章 進軍的日本第124章 聖彼得堡第338章 二戰前(一)第360章 盛大節日第41章 奎帕第191章 巴黎和談第293章 四大勳章第318章 皇宮和爵位第49章 奧托的癡心第28章 百萬富翁第293章 四大勳章第260章 國際聯盟第246章 安妮的變化第240章 邊境風雲(二)第337章 日食的影響
第161章 西伯利亞(六)第170章 新城區第227章 託盧布科准將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19章 狡狐馬塞納第271章 華沙會議前夕第67章 伯蘭子爵第247章 安妮的邀請第234章 英法的態度第370章 海權第51章 斯蒂芬·:茨威格第371章 慌亂的日本高官們第70章 清晨的爭吵第83章 第二次檢閱第133章 遠東的來客第360章 東普魯士和“秦國”第294章 熟悉的城市第142章 捷克公國(二)第239章 邊境風雲(一)第232章 東歐之王第146章 刺殺第68章 摩拉維亞機械公司第299章 1925的小資生活第249章 東方的至寶第79章 三大家族第230章 立陶宛皇家陸軍學院第99章 迴歸第99章 迴歸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297章 IBM和軍校第9章 埃斯波西託紅酒第153章 克萊佩達(五)第67章 伯蘭子爵第7章 博那羅蒂伯爵(上)第311章 奧地利暴亂事件第349章 和平會議(三)第160章 西伯利亞(五)第330章 四面楚歌第278章 “上將”阿爾弗雷德第87章 瑪麗昂·;拉法耶特第66章 一分爲二第359章 華沙理事會第65章 貧困的領主第225章 教育改革第22章 佛羅倫薩第5章 摩拉維亞伯爵第136章 鉅變第296章 “中東鐵路”第168章 二月革命第67章 伯蘭子爵第178章 戰爭結束前夕(三)第268章 王儲第360章 東普魯士和“秦國”第71章 價值萬億的木盒第325章 醫學鼎盛第171章 “先知”蘇菲第199章 遠東變局第116章 伏伊伏丁那(三)第124章 聖彼得堡第316章 訪問秦國前奏第367章 大帝的演講第312章 分歧第254章 施密特侯爵的爲難第179章 戰爭結束前夕(四)第111章 間諜第180章 刺殺的影響第162章 西伯利亞(完)第31章 神蹟?第220章 娛樂項目第10章 博那羅蒂伯爵的秘密第234章 英法的態度第40章 印第安人第279章 第二位公主第390章 “科技王國”第211章 查理的出生第130章 葡萄園第133章 遠東的來客第338章 二戰前(一)第245章 邊境風雲(七)第245章 邊境風雲(七)第367章 大帝的演講第30章 邁西米利安的疑惑第31章 神蹟?第61章 古堡第25章 霍夫堡皇宮第321章 進軍的日本第124章 聖彼得堡第338章 二戰前(一)第360章 盛大節日第41章 奎帕第191章 巴黎和談第293章 四大勳章第318章 皇宮和爵位第49章 奧托的癡心第28章 百萬富翁第293章 四大勳章第260章 國際聯盟第246章 安妮的變化第240章 邊境風雲(二)第337章 日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