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調兵遣將

張凡現在可感不到一點新鮮感了。初時騎馬的興奮感早已蕩然無存,幾個時辰行下來,剩下的只有大腿內側的疼痛。張凡本想向先前爲自己牽馬的那位小校詢問一下,可是看到那麼多的軍士都在步行,張凡又怕自己顯得矯情,只得默默忍受這份痛苦。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七,明天就是臘八,張凡想到讓母親一個人在家度過,心中又是一陣不忍。記憶中,每年臘八,趙氏都會將家中收拾乾淨,擺上自己祖父和父親的靈位,祭祖祈福,還要祭祀各方神靈。以前家中就是再困難,母親在這一日也會熬上一鍋香濃的臘八粥,這曾經是張凡小時候最歡喜的時刻,如今張凡已經長大,雖然面上不再顯露孩童般的欣喜之色,但是內心還是一樣的高興。城中也會舉行一些活動,周村農民也會來慶祝豐收,盼望來年有個好收成。如今看來今年的節怕是過不好了。不過張凡並不擔心節日,他只是有些思念母親而已。

張凡正在想着,劉參軍不知何時打馬來到他身旁。他看張凡若有所思,連自己到了身邊都沒有察覺,出言說道:“主薄在想些什麼?可是思念家中母親了?”

“啊,是劉參軍啊!”劉參軍的聲音叫醒了胡思亂想的張凡,“讓將軍見笑了,在下第一次出遠門,心中確實想念家母,明日又是臘八,自然更加擔心母親。”

“對啊,明日就是臘八!”劉參將似乎把這事給忘了,經張凡提醒這纔想了起來,“主薄不說,我倒是都給忘了。這該死的韃子,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選這家家戶戶喜慶的日子來,當真該殺!”

“將軍,這韃子爲何今年有如此大的動作?”張凡問道。

“唉,想我大明立朝以來,已有百多年的光景,而那元蒙殘黨也是對我大明邊疆滋擾不斷。韃子們想是這百多年下來也累了,從二十年前開始,極少有大的動作,只有些小股人馬前來劫掠,朝廷也不放在心裡。自打嘉靖四十三年,王大人巡撫寧夏的時候,韃子又有幾次大的行動,都被王大人派人探知,主動率部出擊,突襲韃子貴族大軍,將其一衆勢力瓦解。這次韃子大軍南下,顯然已是謀劃已久,如今卻正好在我陝西各巡司衙門換防之際前來劫掠,這才造成如此重創。”

“前日換防的只有陝西一地的各軍嗎?”張凡問道。

“不錯,山西各地的軍隊沒有換防,只有我陝西一地的軍隊接到換防的通知。”劉參將答道。

“……”張凡聽到劉參將的話,先前與馬縣令分析的情況又出現在腦海中,張凡本要向劉參將道出,卻不知怎麼的,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如今朝廷下令突襲韃子後部,只望能夠早早解決戰事,士兵們能回家過個好年。”劉參將接着說道。

當下二人再無話語。大軍趕了一夜的路,士兵們都沒有吃過東西,到第二天的中午方纔趕到寧夏,五萬大軍雖然有些勞累,但是軍容尚整。寧夏城中自是準備妥當了五萬人的伙食,劉參將當下命令手下各營的帶頭將領帶隊前去休整。這時有人前來稟報,說王崇古知道大軍已到,已經招手下各將領前去商議軍事,要劉參將和張凡前去。

二人聽到,顧不上一天一夜沒吃東西,趕忙過去,張凡幸好有母親爲自己帶的乾糧,現今倒也不感飢餓,劉參將身爲軍人,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

張凡身爲軍中主薄,戰時主將召開會議上的各項事宜都要由他一一記錄,將來彙報朝廷,無論戰事勝敗,這都是朝廷賞罰將領的重要憑證。還要記錄軍中開銷,每次戰役殲敵、俘敵數目,以及自軍的消耗等等諸項事宜。如今正是到了張凡上場的時候。

張凡隨劉參將來到巡撫衙門,議事廳中已是坐滿了穿着鎧甲的將領,主席位上卻做着一個身穿正二品官服的五十歲左右的老者,想來這位就是王崇古王巡撫了。明清之際,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正二品。如今王崇古總督陝西、延寧、甘肅三省軍務,雖是進士出身,多年指揮作戰,倒也是顯出一份武將的風範。

二人向王崇古做了一禮,王崇古見二人進來,先向劉參將示意入座,又向張凡略微點頭,表示如今正要商議大事,禮數待後再行。張凡也是知曉,隨即做到一邊的書桌上,早有紙筆備妥。

“各位,如今大軍已到。我奉朝廷軍令,調兵突襲韃子後部,現在就部署各位防區。”王崇古說道,“這次韃子南下規模甚大,東至大同、薊州一帶,西到我寧夏府,可謂是多年不見的大舉行動。”

“媽的,這韃子其人太甚!”當下就有座下的將領咒罵起來,一旁有人拍拍那人胳膊,示意此處有主薄在場,那人這才閉上嘴巴。張凡得馬縣令指點,心中自是主動略去那句口頭禪,繼續下筆記錄。

“各位不必如此,於大局無益。”王崇古安定了一下人心,“如今之際,想出破敵之策方是正事。”

“大人吩咐吧,我等皆聽大人號令。”一種將領紛紛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安排各位任務。”王崇古也不矯情,直接命令道,“李永全,你率兩個營的兵力前去支援延安府,剿滅那裡的韃子,若是韃子勢大,你也要給我拖住他們的行動,不可讓他們繼續南侵,也不可讓他們退回河套。”

“諾!”一位三十多歲的參軍模樣的將軍立刻起身應諾。

“劉大壯、王啓山,你二人率三個營的兵力長途奔襲,前去支援大同、薊州兩府,戚大人的戚家軍已經上路,到時你二人要聽戚大人的調遣,不可怠慢。”王崇古接着下令。

“諾!”“諾!”當下又有兩個將領站起來領命。

“錢陽、張銳、趙廣文、孫大軍,你四人各率一營,巡邏河套一段的各個無人把守的山川險要,防止韃子再由哪處繞襲或者退回。”

“諾!”“諾!”“諾!”“諾!”

“劉金全、周彪,你二人隨我多年,也熟悉河套的地形。此次突襲就交給你二人,劉金全爲主將,周彪爲副,以一個營的兵力,加上我寧夏衛所的兩千衛軍,湊足五千人,戰馬兩千匹,突襲韃子主力。”

“諾!”“諾!”劉參將和一位要看起來年輕許多的將領站起來應諾。

王崇古讓他二人坐下,又道:“此番爲了達成突襲,我軍目標不可太大,又怕人少了不成氣候,所以你二人只有五千人,能否成功還要你二人合力才行!”

“尊大人號令,我等必將全力以赴,完成大人重託。”劉參將說道,周彪周參將也站起來抱拳相向,以示決心。

“嗯,你二人有此決心,我也就放心了。憑你二人的能力,我還是十分相信的。”王崇古撫着頜下長鬚,欣慰地說道,“此番出擊,時間不宜太久,只得帶上供五千人馬所用十天的糧草。切記要一擊得手,不可孤軍深入!”

“大人放心,屬下謹記於心。”二人又是一陣高聲回答。

“這次,韃子來襲頗有蹊蹺,時間上怎的算的如此之準,正好在幾城巡司集體換防的時候,各位要多加留心,且不可讓奸細鑽了空子。”王崇古看來早就察覺不妥,如今一番佈置也是爲了防患未然!

“我等謹記大人吩咐。”衆參將應諾,不過聲音都不是太大,可能聽了王崇古一番話之後,心中都有幾分別樣想法。

“既然如此,各位就下去吧。挑選各部,好好休息一番,明日各軍便要開拔。”王崇古做了最後總結,“祝各位一帆風順。”

“謝大人,屬下必不辜負大人期望。”衆人說道。軍議就此結束,當下衆參將也各自散去。

張凡收拾好會議記錄,過來向王崇古作禮,說道:“後生慶陽府安化縣張凡見過巡撫大人。”

“嗯,張主薄騎馬夜行,想必是勞累了,還沒有用過飯吧。”當下,王崇古命下人上了些熬好的臘八粥,還有幾樣不算昂貴但製作精緻的小菜。王崇古邀張凡坐下,說道:“今天是臘八,朝廷調張主薄在此隨軍,無法與家人團聚,本府也是深感抱歉,一碗臘八粥,不成敬意。”

“大人言重了!”張凡說道,“朝廷調晚生前來,是看得起晚生,何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晚生心中並無不滿。”

“哈哈,好一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張主薄小小年紀得中解元,果然是名副其實!”王崇古聽到張凡的話,大大誇獎。

張凡猛然想起,這句話要到清朝纔有,心中想到自己剽竊他人話語,一陣慚愧,又不好說明,只得心中苦笑,面上還要謙虛一些,說道:“大人過譽了。”

“對了,馬大人還好嗎?”王崇古突然問道。

“馬縣令已是年過花甲,好在身體還算硬朗。”張凡說道,“大人識得馬縣令嗎?”

“以前也是同僚,那時本人初入仕途,馬縣令也是對在下有提舉之恩。”王崇古說道,不過想起什麼,欲言又止。

張凡正打算詢問,王崇古又說道,“張主薄對此次韃子的南侵有何想法?”

“韃子多年不曾大舉南下,此番舉動必是策劃良久。”張凡答道,“只是時間上頗有古怪之處。”

“張主薄果然心思聰慧,也是有所察覺了?”王崇古嘆道,“不知主薄有什麼想法?”

張凡想了想,說道:“晚生家中接濟過延安府的難民,其中有位婦女的丈夫正在延安府兩城巡司服役,聽她說士兵接到換防命令是在當天,若是一般細作或小兵沒被人收買告密,韃子行動必然不會如此迅速。若此事不是巧合,定然是有細作潛入軍方高層,或者……”

“或者我軍方高層有人變節!”王崇古替他說道。

“而且就在陝西。”張凡說道,“來的路上我向劉參將瞭解了情況,得之昨日換防的只有陝西一地的各軍。怕是……”

“張主薄分析的不錯。”王崇古皺起眉來,說道,“看來軍中是有奸細的存在!只是陝西各處有衛所、巡司十餘處,能提前知道消息的人怕是也有上百人,這查起來就麻煩了。”

二人又是一陣沉思。王崇古首先說道:“不過此事就不勞主薄費心了,本府會暗中查詢,還望不要將消息透漏出去。”

“晚生知道,定當守口如瓶。”張凡說道。

“主薄行了一天的路,想必也累了!”王崇古說道,“待用完了飯,府內已準備好房間供主薄休息。養足精神,明日還要隨軍入套!”

“多謝大人關心,晚生銘記於心。”張凡說道。

吃完了飯,張凡來到王崇古爲自己準備的房間裡,許是騎了一天一夜的馬,張凡也着實累了,倒頭就睡,準備明日隨軍開拔。

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212章 矛盾非常第872章 差點露餡第1940章 感激之情第1546章 真正打算第909章 那幫傢伙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123章 有些改變第1864章 所謂比試第604章 不是壞事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793章 接着煩惱第532章 加緊同化第904章 慈寧宮中第1733章 只能如此第1312章 不同一般第479章 三司會審(中)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989章 直接插手第354章 塵埃落定第326章 宗教問題第1688章 必須如此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670章 別有情事第429章 突然暈倒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1566章 無法相告第1558章 沉不住氣第1717章 重要因素第889章 危急救駕第782章 出現破綻第804章 所謂宗室第1280章 所謂父親第1472章 疑惑不解第1098章 絕對實力第400章 微笑重現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1888章 找準辦法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711章 最後閒暇第421章 馮寶到來第876章 真不簡單第309章 真假難辨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701章 突然到來(上)第1074章 繼續表演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293章 大軍出發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396章 面見太后第546章 順水推舟第1256章 震驚非常第1307章 別有深意第1931章 決定追查第1207章 有反應了第1822章 意外之事第6章 縣衙有請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1581章 不同反應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753章 決定生擒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1092章 冷靜應對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554章 需要穩妥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559章 百姓不信第737章 改變現狀第1764章 心情不錯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908章 決不放棄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771章 即將上演第45章 狀元侍讀第1238章 家中緣故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662章 擔憂非常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564章 所謂將來第282章 容忍限度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1058章 消除間隔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018章 準備結束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401章 婆媳之間第1141章 回首往事第87章 禪房暢談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861章 還不算是
第1283章 如此打算第1212章 矛盾非常第872章 差點露餡第1940章 感激之情第1546章 真正打算第909章 那幫傢伙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1785章 總算醒來第1123章 有些改變第1864章 所謂比試第604章 不是壞事第1282章 兩手準備第388章 跳樑小醜第1793章 接着煩惱第532章 加緊同化第904章 慈寧宮中第1733章 只能如此第1312章 不同一般第479章 三司會審(中)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07章 太子出行第1045章 花園亭中(中)第989章 直接插手第354章 塵埃落定第326章 宗教問題第1688章 必須如此第646章 毫無方向第670章 別有情事第429章 突然暈倒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1566章 無法相告第1558章 沉不住氣第1717章 重要因素第889章 危急救駕第782章 出現破綻第804章 所謂宗室第1280章 所謂父親第1472章 疑惑不解第1098章 絕對實力第400章 微笑重現第792章 準備動刑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1888章 找準辦法第679章 勢力組建第711章 最後閒暇第421章 馮寶到來第876章 真不簡單第309章 真假難辨第122章 人要倒黴第701章 突然到來(上)第1074章 繼續表演第1310章 早有打算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293章 大軍出發第212章 無招可出第1396章 面見太后第546章 順水推舟第1256章 震驚非常第1307章 別有深意第1931章 決定追查第1207章 有反應了第1822章 意外之事第6章 縣衙有請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1581章 不同反應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753章 決定生擒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1092章 冷靜應對第1350章 有些變化第554章 需要穩妥第1385章 找人幫忙第1559章 百姓不信第737章 改變現狀第1764章 心情不錯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908章 決不放棄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771章 即將上演第45章 狀元侍讀第1238章 家中緣故第1623章 旗開得勝第1032章 是個機會第1662章 擔憂非常第1389章 強烈期盼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564章 所謂將來第282章 容忍限度第394章 兩邊打算第1058章 消除間隔第256章 臨別贈言第1137章 相比之下第1018章 準備結束第245章 安全打算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401章 婆媳之間第1141章 回首往事第87章 禪房暢談第1473章 暫時放鬆第861章 還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