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3章 決定生擒

“既然事情都已經說定了,那就按照張愛卿所說的那麼去做好了。李太后發話了,“這件事情就先跟王臺說,若是他願意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但若是他不願意,讓他兒子去做也行。誰去都行,只要將王杲給抓到了就成。不過既然這件事情他有可能不願意,因此咱們還得給他一些好處才行。只不過,這個好處到底要怎麼給才行。給的太多了,哀家也是不願意的,不過若是給的少了,又怕他不幫咱們。因此,諸位愛卿覺得該怎麼給?”

李太后所說的問題是比較實際的問題。雖然說如今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可是這可不是朝中的政事,有個大概的方向,亦或是什麼籠統的說法就行了。畢竟如今要面對的是一羣“未曾開化”的女真人,因此,對於他們來說,實實在在的,能夠看得到的那才行,要不然的話,一切都做不得準的。

所以,如今在這裡討論這件事情,也就要非常實際才行,絕對不是能用那些含糊其辭的話語能說過去的。而對於王臺那邊來說,並不光是王杲的事情了,想要讓他將王杲給交出來,這件事情如今倒是變得非常簡單了。而如今重要的是,對於王臺該怎麼賞賜,甚至於在賞賜了之後,如何纔會不給將來帶來麻煩。總之,如今就是這麼一些麻煩事情了。

而這件事情如果是這麼看的話,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可不是隨便給他個封號,或者隨便賞賜一些東西就行了的。朝中的人看問題,並不短視,他們看得很遠,尤其是在對於外族人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更加註意的。

王杲如今一倒,將來哈達部必將統領女真族。而若是王臺作爲這個首領,有着比王杲還要打的權力的話,他是不是會帶來比王杲還要更大的麻煩呢?甚至於,如果朝廷對於他的封賞,是不是也會在將來影響到這件事情呢?

這些,以前倒是都不用去考慮,但是現在卻是不得不去考慮清楚了。萬一說,如今千辛萬苦纔將王杲給弄下去,但是誰知道自己如今所作的,將來又弄出來一個王臺,那就絕對不行了。

這可不是什麼危言聳聽的事情,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僅僅是現在想要抓捕王杲的緣故,所以才隨便給了王臺一些好處,但是這些明明只是隨便給的好處,爲什麼會在將來造成這麼大的混亂。這聽起來的確是不可能,但是實際上,這種事情發生的可不是一次兩次的了。

“這名義上的還是不能吝嗇。”這時候,高儀發話了,“畢竟若是王臺答應的話,不論是他自己動手,還是讓他兒子將王杲綁了,這都是大功一件,因此朝廷也絕不可能輕了這份功勞。太后,微臣覺得, 若僅僅憑此,晉封王臺右柱國便是。”

右柱國是大明纔有的官銜,乃是正一品的品級,那當真是相當高了。但是這右柱國,說白了也就是個文勳之職,手中沒有半點權勢,最多也就是個褒獎罷了。當然,這對於王臺來說也正是合適,畢竟他不管怎麼說,就算是他擒下了王杲,有了天大的功勞,可是他也畢竟是個外族人,給他這麼個名號也是足夠了。

“這倒是沒什麼不妥的。”對於高儀的這個提議,李太后自然是沒有什麼異議,這東西朝廷還是能夠輕易拿得出手的,“不過,就光是這一項嗎?”

李太后所聞的也是實在,畢竟是個沒有任何實權,只是聽上去好聽的官職罷了。而王臺雖然並非漢人,可是這並不代表他就不瞭解明廷當中的事情。相反,他對於這些事情可是熟悉的很。因此,光是一個右柱國當真是未必能說得動王臺動手的。

“想來光是如此,也不行吧。”張居正開口了,“雖然說一個右柱國的確是不小了,不過王臺那人恐怕也未必會買賬。再說了,他也畢竟是女真人,對於這文官的官職,想來也並不是太想。要不然,咱們再給他個將軍的號便是了。”

張居正的提議自然是不錯。王臺畢竟是女真人,而女真人如今這種狀態,最爲看重的自然也就是武力了。所以,若是他能答應下來,擒下王杲獻上的話,給他一個將軍的號,想來比之那個右柱國還要更加吸引他了。而且,這個將軍的名號,將來對於他稱霸整個女真,也絕對是一大助力,王臺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更何況,他自己手下有人。而且若是他接受了,將來他打算當真學王杲這樣的話,那麼他也就是叛亂了。這麼一來,朝廷制裁起來,這可就是平亂黨,而當真是用不着一點手軟的。所以,這對於王臺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同時,卻也是朝廷給他上的一個枷鎖。若是他將來不犯什麼事那還好,但是一旦犯了,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估摸着王臺如今也是看不出來朝廷有着這麼一種打算的。所以,若是他聽到了朝廷給他的好處,想來是會高興着答應下來,然後將王杲拱手奉上的。而這,對於朝廷來說,也就足夠了。

“既然如此,那麼事情就這麼定了。”這件事情,李太后也是下了定論,“若是王臺能將王杲擒來的話,便封他右柱國,再加個龍虎將軍便是。若是他的兒子動手,這封賞不變,他的兒子也自有封賞。自然,其餘的東西,到時候再說也不遲。諸位愛卿覺得這樣如何?”雖然喊了很多人過來,不過李太后之所以讓這麼多人過來,完全是因爲要提醒張居正做事悠着點。而至於遼東的事情,雖然也是找了很多人來商量,但是遼東的事情並不麻煩。

“臣等謹遵太后旨意。”這番條件完全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同時也是他們覺得王臺能夠東西的,所以他們也自然是沒有反對的要求了。

“嗯,那就這麼辦吧。”李太后點了點頭,便轉向了張凡那邊,“張愛卿,這件事情,哀家準下來了。不過這種事情,倒是不用下聖旨了,一切都等到王臺將王杲擒下了再說。至於怎麼跟他去說這事,張愛卿,這件事情哀家就全都交給你了,無比給哀家辦好,將那王杲擒來。”

“微臣遵旨。”張凡跪下接旨。在李太后的這番話當中,張凡倒是聽出來了一些不同一般的東西。在王杲的這件事情上面,張凡是面臨着兩種選擇,當然,這兩種選擇當中自然是不包括王杲逃脫的情況的。也就是說,在張凡的考慮當中,抓到了王杲的話,只能有兩種結局,一種就是王杲的屍體,而另一種是將王杲生擒下來。

對於這兩種情況,張凡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爲不管是哪一種,也都是能夠達到張凡的目的的。

可是剛纔李太后在說的時候,並沒有這麼說。當然,也可以認爲李太后所想的並沒有那麼多,只是隨口這麼一說罷了。可是這番話再張凡聽來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張凡只是聽到李太后說到“擒下”二字。也就是說,李太后是希望王杲是能被生擒的。

或許是張凡這個做臣子的,在揣摩上意這種心思上實在是需要太過小心了。但是同時,張凡也是在心裡面考慮了一番,若是李太后當真是希望王杲被生擒的話,這又有什麼好處呢?

王杲被生擒,可是他的下場也只有一死罷了。但是他死在外面,和被抓到了之後死在京城,卻是兩碼事,或者說是代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前者也最多是有個警告的作用,讓那些心中還想着要反抗大明的人知道那麼做的下場罷了。當然,即便是如此,警告的力度也已經很強了。

但是後者就完全不同了。王杲被抓到了京城,然後處死。這擺明了就是告訴那些人,絕對不要想着跟大明朝對着幹,要不然的話,你的下場絕對是慘不忍睹的,而王杲,就是你的先例。

可想而知,若是王杲死在外面,不管是他自裁也好,還是樑超他們動手也罷,最多最多也就是一刀的事情。但是如果他被押到京城來的話,那麼他的死,可就要悽慘無比了。也不知道最後還會有什麼樣的“壯觀”場面在等着他呢。

而李太后這麼做,這對於大明朝來說,自然是有好處的。反叛的外族人絕對沒有好下場,這不僅是警告了其他的外族人,也是能夠讓漢人們放心,讓他們明白自己有朝廷的保護,絕對不用害怕任何事情。

總而言之,李太后的話是這麼說,但是到了張凡的耳朵裡,他也就不由自主地會這麼想了。而這麼一想了之後,倒也是覺得這麼做是一點都沒有錯。如今朝政也是平穩,雖然張居正有大事要做,可是在如今的這種局勢下,即便是大事,也能夠平穩。

而對外,也是平靜了下來。這一次遼東之亂結束,若是以王杲被處刑而結尾的話,也是能夠畫上一個句號了。或許以後麻煩還是會有,但是最起碼如今這麼做,也是已經足夠讓那些人不敢造次了。

而對於張凡來說,這件事情若是按照李太后的話去做,要生擒王杲的話,難度無疑是變大了不少。不過如今,既然有了王臺的幫忙,那麼也就變得不那麼不可能了。或者說是,李太后是早就已經這麼打算了,所以才這麼說的。

倒是張凡,如今倒是不用操心了。反正上面交代下來的事情,他只要照着辦就行了。當然,這當中還有一些小技巧,不過卻是要樑超自己去辦了。

第20章 黎明突襲第1081章 驚人猜測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632章 更上一層第1933章 草草瞭解第1003章 所謂計策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12章 朝廷調令第1320章 前來奉勸第1651章 有些可怕第1631章 乾清宮中第201章 能拿多少第538章 接任之事第1477章 所謂心情第1248章 有人告你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74章 兄弟見面第311章 朝中近況第100章 高拱之心第934章 捷報傳來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305章 離開之前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1177章 轉變如此第875章 無法確定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705章 就這麼辦第501章 後顧無憂第1839章 幫不了忙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966章 老天保佑第1章 撞回曆史第257章 名聲在外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1213章 納降成功第1702章 悄悄行動第40章 離前承諾第301章 愛國之情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123章 光明正大第1571章 小小手段第12章 朝廷調令第929章 該回去了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214章 張家心思第321章 難下定論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742章 無法放開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133章 沒有捅破第213章 靈光閃現第1031章 另外方法第591章 信與不信第481章 過程結果第814章 驚世駭俗第1781章 最後等待第278章 戰事起因第1490章 開始準備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1874章 回到原點第416章 所謂孝心第162章 大致方向第412章 橫怕遇愣第868章 要向前看第89章 西南之事第961章 別出心裁第883章 想湊熱鬧第224章 最後較量第669章 告一段落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1198章 就這麼說第387章 以後打算第408章 御下有術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970章 搖擺不定第147章 御書房中(中)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705章 事有原因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23章 光明正大第1236章 不太明白第735章 回首當初第1686章 順利進行第1382章 總算過關第807章 自然而然(上)第257章 名聲在外第1769章 自知無命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1281章 答應下來
第20章 黎明突襲第1081章 驚人猜測第879章 事情緣由第632章 更上一層第1933章 草草瞭解第1003章 所謂計策第614章 感受如何第12章 朝廷調令第1320章 前來奉勸第1651章 有些可怕第1631章 乾清宮中第201章 能拿多少第538章 接任之事第1477章 所謂心情第1248章 有人告你第588章 幸災樂禍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74章 兄弟見面第311章 朝中近況第100章 高拱之心第934章 捷報傳來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305章 離開之前第757章 只需監視第1177章 轉變如此第875章 無法確定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705章 就這麼辦第501章 後顧無憂第1839章 幫不了忙第155章 隱情終顯(中)第966章 老天保佑第1章 撞回曆史第257章 名聲在外第436章 馮寶相商第1213章 納降成功第1702章 悄悄行動第40章 離前承諾第301章 愛國之情第1524章 所謂親情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123章 光明正大第1571章 小小手段第12章 朝廷調令第929章 該回去了第766章 之所以恨第214章 張家心思第321章 難下定論第1549章 化整爲零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689章 達成心願第840章 馮寶驚訝第742章 無法放開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1070章 王府後院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133章 沒有捅破第213章 靈光閃現第1031章 另外方法第591章 信與不信第481章 過程結果第814章 驚世駭俗第1781章 最後等待第278章 戰事起因第1490章 開始準備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1874章 回到原點第416章 所謂孝心第162章 大致方向第412章 橫怕遇愣第868章 要向前看第89章 西南之事第961章 別出心裁第883章 想湊熱鬧第224章 最後較量第669章 告一段落第119章 馮寶告狀第1198章 就這麼說第387章 以後打算第408章 御下有術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1620章 趕往前方第970章 搖擺不定第147章 御書房中(中)第233章 要你幫忙第705章 事有原因第847章 黑臉白臉第1487章 可能如此第123章 光明正大第1236章 不太明白第735章 回首當初第1686章 順利進行第1382章 總算過關第807章 自然而然(上)第257章 名聲在外第1769章 自知無命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1281章 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