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馮寶近聞

京城中,如今這纔是到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也只有這個時候,不管是王公大臣還是皇室貴胄,全都對民間的百姓羨慕無比。/|雖然他們有着許多儲存下來的冰塊可以用來降暑,但是畢竟那種東西在夏天裡價格昂貴,而那些個富豪商賈是有錢沒地方買。

但是,老百姓有一個條件在這個時候就顯得格外的便利無比,那就是老百姓不需要體面的包裝自己,這種天氣,穿上一見背心,將雙臂**着露出也無傷大雅,甚至於對於男子來說,赤膊着上身出門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沒有什麼人會說閒話。

但是對於那些個王公大臣、皇室貴胄們,這些有身份的人來說,衣着得體就成爲了他們的本分之一,三伏大熱天,衣物可以穿的單薄,你有錢可以去買那些個價錢貴到要死,其實穿起來比普通的單薄衣物涼快不了多少的衣料做成的衣服,但是這除了讓你的心裡面滿足一番之外,還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是照樣羨慕外面街上那些個可以赤膊上陣的百姓。但是,也只是羨慕而已,絕對不會嫉妒的。

馮寶這幾日倒是頗爲清閒,心情也好的很。一來,他這人倒還真是不怎麼怕熱,就算是這幾天最熱的時候,他也沒有覺得很難受。二來,當真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前段時間,他在錦衣衛中的人告訴他張凡已經可以確定劉山就是此次貪污事件的背後主謀,而且他還知道了一件對他極爲感興趣的事情,劉山的背後竟然有這孟衝的存在,這對馮寶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天大的喜訊!

那年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空缺,按照資歷應該讓馮寶去當。但是當時隆慶剛剛即位,其父親嘉靖皇帝給他留下來的陰影讓隆慶並不怎麼喜歡太監,倒也不是針對馮寶。所以當時高拱爲了將來自己的打算而推薦了御用監的陳洪去做這個掌印太監,隆慶就允了。對此,馮寶除了不爽之外,倒也沒有太過懷恨在心。

等到陳洪被罷官之後,馮寶以爲自己的機會來了,特別是在東廠中都已經準備好了宴席,就等着上朝的時候,隆慶宣佈這件事情了。哪裡知道高拱又再一次推薦了一個尙膳監的總管孟衝,更主要的是,隆慶竟然再一次允了。這就有點讓馮寶覺得惱火了,他開始覺得高拱並非只是爲了他自己將來的便利,可能還是因爲高拱和馮寶之間有些什麼間隙。

這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高拱和馮寶之間看似毫無關聯,其實二人之間確實是有些不對付的。就說一件事情,當時的馮寶已經是和張居正兩人關係密切了,馮寶對於張居正的一些想法還是非常贊同的。

一般的太監都是因爲家境貧困,實在是無法過活,這才淨身進宮做太監的。所以在常人眼中,太監大多都是粗鄙且不同書識的人,就算是有得寵的,也不過是因爲其懂的取悅帝王,是奸佞而已。雖然當年朱棣的孫子,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內設立太監學堂,教授太監們讀書寫字,但是其所謂的不過就是讓那些將來有可能坐上秉筆太監位置的人能夠有能力記錄皇帝口述的命令,再交由內閣撰擬詔諭,並不是當真要這些太監學些什麼聖賢大道,所以太監的普遍學識並不十分高明。

但是馮寶不同,其文化修養極其高深,特別是他在司禮監任上,還撰寫了許多書籍,包括《啓蒙集》、《四書》、《書經》、《通鑑直解》、《帝鑑圖說》、《經書音釋》等等,在歷史上,這些馮寶所撰寫的書籍一直到了崇禎年間,還在宮中流傳,供許多人閱覽。而且馮寶的書法頗佳,精通音律、善於撫琴,自己還製造了不少琴。這樣的一個太監,一個人自然會對政事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他與張居正之間有共同的政見就自然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但是,正是因爲這樣,高拱纔不能讓馮寶坐上掌印太監的位置。要知道,掌印太監俗稱爲內相,可見其地位之重要。司禮監的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批紅”,所謂批紅就是皇帝對於大臣所呈上來的奏摺做批示。而這一項權利被交給了司禮監的太監,本來,司禮監只不過是爲皇帝代筆,將皇帝的批示寫在奏摺上,但是自從明宣宗設立了太監學堂之後,太監們也是知道了應該如何批示,到了現在,除了每天有爲數不多的基本奏摺由皇帝親自批示之外,其餘的皆是由司禮監的掌印、秉筆、隨堂太監分批。

所以,明朝人往往認爲宦官勢力由此而攫取了相權,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極其荒謬的言論,因爲被批示的奏摺在此之前還有一道工序,那就是要經過內閣票擬的。若是同樣一道奏摺,內閣票擬的決定於批紅所示不符的話,那麼是不會被通過的。批紅說白了,是最高決策權,是實現皇權的一種方式,太監批紅是在代行皇權,而並不是攫取了相權。由此可見,明朝的皇帝授權太監代行批紅,與其說是要太監代爲處理國政,還不如說是在利用宦官勢力牽制內閣,代表着皇帝來進行監督和對朝廷進行控制,以確保皇權的利益不受損害和侵犯,並且還能防止任何違背皇帝意圖的行爲出現。

這麼一來,高拱當然不能夠坐視馮寶等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萬一如此的話,將來對他可是大大的不利。可以想想,若是高拱有一道奏摺,張居正並不希望它通過,然而內閣中的成員們都覺得高拱奏摺上說的不錯,被內閣票擬通過。但是這道奏摺到了司禮監這裡,馮寶和張居正的關係好,知道他的意思,那麼批示不同意的話,這道奏摺就無效了。

反過來說,張居正有一道奏摺上奏,上面可能有些東西是高拱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內閣中的成員同樣也覺得張居正這道奏摺上所說的不錯,依然是票擬通過。而等到這道奏摺到了司禮監,到了馮寶手裡,馮寶自然也是通過,這麼一來的話,張居正所上的奏摺就是真的被通過實行了。

這是高拱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所以,當陳洪被罷官之後,他再次推薦了一個毛遂自薦,而且非常聽他的話的太監,孟衝。而隆慶也是沒說什麼,同意了高拱的推薦。

如此一來,馮寶已經是等了一整年,如今又不知道要再等多少年,這怎麼能夠不讓他惱火呢!

所以,如今從張凡這裡打探到的消息讓馮寶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是時候讓他扳倒孟衝這個粗鄙之人,然後坐上那個本來早就應該屬於他的位置了。

但是扳倒一個官宦,特別還是一個司禮監掌印太監,一個太監能夠登上的最高位子的人,光憑說是不行的,畢竟人人都知道口說無憑,要有證據。特別是,馮寶對於此事極其上心,心中也是演練了無數番,到最後,他認定了一件事情。

或許孟衝面對着馮寶的這種指控,可能是已經嚇得面無血色了,那裡還有心思出來爲自己辯駁什麼。但是馮寶卻是考慮到了另外的一個人,高拱。因爲他知道,高拱也明白,若是孟衝再一次被罷官了,馮寶就必然會坐上掌印太監的位置,畢竟皇宮中已經再也沒有比馮寶資歷更佳的人選了。當然,高拱也可以再推薦一個明不經傳的人,但是想來隆慶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所以,馮寶一旦在隆慶面前狀告孟衝,高拱是必然會站出來爲孟衝說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因此,高拱需要張凡找到劉山記載着關於孟衝事情的那幾本賬簿來做證據,用來扳倒孟衝。

馮寶雖然也對高拱恨的是咬牙切齒,但是這種仇恨並沒有讓他失去理智,他明白的很,一旦高拱看到他拿出了作爲證據的賬簿,必然就會立刻回身退下,明哲保身,再也不會去管孟衝的死活,或者是任由馮寶坐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子。畢竟比起這些來,給自己在皇帝眼中留下個清清白白的身影纔是最重要的。

而且更加讓馮寶高興的事情是,他剛纔收到了張凡從揚州發來的信件。信上面說,劉山已然伏誅,而且馮寶所在意的那本賬簿如今是已經到了張凡的手中,只不過張凡後面還要用到那本賬簿,只得留下,等到回京之時再交給馮寶。如今是特意寄來這封信告訴馮寶一聲。

馮寶看了信之後,那個高興啊。而且馮寶前些日子還在孟衝面前有意無意地提起了劉山的事情,那孟衝除了表面上一緊之外就再也沒有過什麼特別的。馮寶斷定,孟衝雖然在意,但是並不是太過關心,最大的可能就是孟衝對於劉山掌握着他的把柄這件事情是絲毫不知情的。

這讓劉山覺得是個好機會,好讓他能夠看得到孟衝知道自己被劉山在背後捅了一刀之後的那副表情,馮寶覺得那一定會讓他開心的

第366章 新房之中第829章 莫惹是非第1725章 戰事結束第254章 利益問題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1579章 乾脆利落第335章 回家真好第1923章 逐漸轉變第86章 大明寺上第746章 原來如此第1555章 一月之期第1734章 如此吃驚第755章 形勢不錯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553章 到達廣寧第1204章 明顯變化第1458章 馬車當中(中)第1897章 就是逼宮第1417章 多加戒備第1135章 說說明白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511章 誰的責任第49章 供職錦衣第1394章 多有思念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034章 不分上下第1024章 不算交鋒第52章 皇上所賜第1111章 揭穿身份第418章 影響頗大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917章 還有一人第1096章 找到證據第423章 慢慢打算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745章 證據出現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447章 羣臣勸進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217章 關心之情第654章 未能輕鬆第133章 港口記事第378章 母子平安第22章 絕境求生第968章 倒黴的人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1259章 謹慎非常第1238章 家中緣故第141章 悲哀之人第63章 虛與委蛇第610章 遊說之源第709章 做賊心虛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657章 如此將來第1346章 婚宴開始第1576章 所謂本心第1483章 原來如此第9章 新院新牆第408章 御下有術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920章 有根有據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1167章 找你幫忙第1898章 找臺階下第1284章 離開永寧第199章 宴席途中第884章 唯恐不亂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1822章 意外之事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582章 回到廣寧第403章 即將開場第562章 伴君如虎第752章 同僚岳父第1362章 執意要走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465章 繼續清算第69章 起死回生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1526章 會與不會第1401章 又將要起第1336章 經過如此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1459章 馬車當中(下)第1600章 以後再說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520章 萬曆時代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1010章 不同尋常第1516章 不必擔心
第366章 新房之中第829章 莫惹是非第1725章 戰事結束第254章 利益問題第841章 突然變樣第1579章 乾脆利落第335章 回家真好第1923章 逐漸轉變第86章 大明寺上第746章 原來如此第1555章 一月之期第1734章 如此吃驚第755章 形勢不錯第430章 情況堪憂第1553章 到達廣寧第1204章 明顯變化第1458章 馬車當中(中)第1897章 就是逼宮第1417章 多加戒備第1135章 說說明白第749章 本末倒置第1208章 別想太多第493章 老套悲劇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511章 誰的責任第49章 供職錦衣第1394章 多有思念第720章 毫無變化第1884章 命中註定第1034章 不分上下第1024章 不算交鋒第52章 皇上所賜第1111章 揭穿身份第418章 影響頗大第676章 另尋方向第917章 還有一人第1096章 找到證據第423章 慢慢打算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745章 證據出現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1215章 以官壓人第681章 有趣之事第1817章 之所謂家第447章 羣臣勸進第1353章 總有辦法第217章 關心之情第654章 未能輕鬆第133章 港口記事第378章 母子平安第22章 絕境求生第968章 倒黴的人第1850章 很難答應第1259章 謹慎非常第1238章 家中緣故第141章 悲哀之人第63章 虛與委蛇第610章 遊說之源第709章 做賊心虛第1743章 事情太多第710章 商量辦法第641章 怪異心思第1657章 如此將來第1346章 婚宴開始第1576章 所謂本心第1483章 原來如此第9章 新院新牆第408章 御下有術第1595章 突然改變第920章 有根有據第285章 城終得守第1167章 找你幫忙第1898章 找臺階下第1284章 離開永寧第199章 宴席途中第884章 唯恐不亂第148章 御書房中(下)第1822章 意外之事第1641章 沒有辦法第1582章 回到廣寧第403章 即將開場第562章 伴君如虎第752章 同僚岳父第1362章 執意要走第186章 各有優勢第465章 繼續清算第69章 起死回生第844章 必有內情第1526章 會與不會第1401章 又將要起第1336章 經過如此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1459章 馬車當中(下)第1600章 以後再說第428章 隆慶臨朝第1892章 必有一麻煩第520章 萬曆時代第715章 新的情況第1010章 不同尋常第1516章 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