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羣臣勸進

總之,熱熱鬧鬧的皇帝大殮儀式,這七天總算是過去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七天當真是相當的難熬,這一連七天,每天早上要早起,晚上要晚歸,一起跪在皇宮裡面哭,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就算是有人當真是心誠無比,對皇室無比敬重,對隆慶是五體投地的崇拜,不過這種人最多也就能哭個兩三天。讓他繼續往後,在哭上個三五天,當真是有些辦不到了。?

至於那些進京拜唁的親王、郡主之流,倒也是無所謂了。畢竟大明朝是封了親王最多的一朝,雖然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利,不過即便是如此,大明還是成爲了親王叛亂最多的一朝,不過能達到成祖朱棣那個高度的,沒有第二個。?

但是即便是這樣,大明皇室還是無條件養着這些個閒人,每年都要浪費朝廷很多的糧食和錢財。對此,自然也是有皇帝腹誹過。不過既然這一條是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來的規矩,就自然不會有人改它。?

只不過,誰知道呢?或許朱元璋會有這麼一道聖諭降下,爲的只不過是因爲他小時候日子過的窮,太窮了。所以當了皇帝的他,不希望再看到自己的親人挨餓受凍。?

不管怎麼說,總之一點,大明朝各地的藩王是數不勝數,更不用提那些個郡王、郡主之流的。這些人雖然每個來了,都是要裝模作樣一番,不過好在他們人數衆多,而且拜唁皇帝晏駕又是大禮,繁瑣的很。?

這麼多人你來我往一番,每個人再惺惺作態,耽誤上一點時間。這七天的時間看起來是不短,實際上到了最後也是緊巴巴的,剛剛好夠讓有資格進殿的人都進去一番。?

不過大殮七天,也是到頭了。?

大殮之後,事情看起來不多了,但是件件都是繁瑣無比。?

皇帝大殮祭拜之後,就應該要下葬了,這被稱爲“梓宮發引”。?

爲隆慶“預定”的陵墓在皇陵西南方的昭陵。本來嘛,皇帝修陵墓,很多都是自從皇帝登基那天就已經開始了的。不過這修建陵墓的工作,大都是根據皇帝的身體素質來決定快慢的。皇帝身體好的,修的慢點;病秧子皇帝的陵墓,修的自然就快。?

不過皇帝也是人,人有旦夕禍福,這誰都說不準。因此,陵墓前期的修建速度都很快。但是到了後期,便會放慢下來。萬一皇帝有了個什麼好歹,也能加快速度完工,不至於鬧出什麼禍事。?

不過大明朝的皇帝,命數當真是不怎麼好琢磨。有的能拖着病體做上幾十年的皇帝,有的看起來是不錯,但是說不準哪天就死了。?

因此,這個梓宮發引,也總是讓匠人們心神不寧的。?

在古代,帝王的葬期自然是有規定的,“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就是這麼個說法。但是明代的皇帝或者皇后的葬期卻從來都沒有過這種說法。皇后還好說,梓宮發引“例不出百日”。但是皇帝就完全沒有什麼硬性規定了,只是說擇吉日而葬,時間的長短都沒有個定製。?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七天便葬於孝陵。卻也有皇帝死後,幾個月都不曾下葬的事情。或許這和那些個陵墓多多少少也是有些關係也說不定的吧。?

總之,如今按照正規的程序,應該是到這裡了。但是這件事情沒有個定期,那就只能放在一邊了。?

但是,故帝不下葬,不代表其他的事情全都不能做了。最重要的一點,國不可一日無君。?

皇帝死了,但是這個龐大的帝國又沒有滅亡。朝廷養了成百上千的官員,不是讓他們吃閒飯的。全天下也不能老是處在這種悲痛的情緒中。當務之急,讓嗣皇帝繼位登基纔是。?

這邊是所謂的上尊諡了。?

而如今,便是到了這個關口。?

大殮之後的第三天,文武百官們向朱翊鈞勸進,勸其登基繼位爲新皇。?

就是在這時候,又有事情發生了。?

這天,羣臣的代表,六位內閣大臣,六部尚書,聯名覲見,要求朱翊鈞登基繼位。?

而地點,就正是在皇極殿的大殿上。?

皇極殿上,偌大的大殿冷清的很,這幾日都沒有人。如今,也只不過這幾十人,完全沒有平日裡早朝的“熱鬧”氣象。不過即便是冷清,如今這裡討論的可是封建王朝時代最爲重要的事情。?

朱翊鈞此時還只是太子,只能坐在皇位之下。不過朱翊鈞哪有心思坐,只是站在那裡。?

大殿後面,李貴妃坐在那裡。本來,這裡還應該有這王皇后的身影,但是王皇后顯然對於攝政這種事情沒什麼興趣,也沒什麼能力,便沒有過來。?

大殿上,張凡和馮寶也在。?

“你們這麼做……”朱翊鈞此時的表情並不愉快。畢竟隆慶才駕崩沒多久,如今這幫人就逼着他登基,這讓朱翊鈞的心中不怎麼快活。?

“殿下的心思,微臣等心中明白。”高拱首先站出來說道,“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若是殿下遲遲不肯登基,朝中可就要亂起來了。到時候,天下百姓無人管束,也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

面對着高拱的這番“聳人聽聞”,其他人雖然面上沒有表示,但是心中都鄙視了他一番。只不過高拱說的這些話,倒也不算是太過胡扯,並沒有人提出來。?

在場的人都明白,隆慶在臨行之際對高拱托付的話語,早就傳遍了朝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高拱如今急着希望朱翊鈞登基的心情,誰都明白。?

朱翊鈞聽高拱這麼一說,有些無奈。他知道這遲早要發生,自己又躲不掉。更甚,今天他來這裡之前,李貴妃便找他說過話,雖然沒有明着點出來,不過也就是這個意思。?

在看看張凡,朱翊鈞發現張凡也向着自己微微點了點頭。無奈地輕嘆一聲,朱翊鈞總算是點了點頭。?

看到朱翊鈞答應了,在場的人全都笑了。當然,最開心的自然就是高拱了。?

雖然還沒有正式登基,不過向未來的新皇行禮這種事情自然也是無可厚非的。可是正當衆人準備跪拜行禮,並且山呼萬歲之時,一個人的聲音打斷了這番動作。?

“且慢。”?

衆人被這聲震住了,打眼看去,發現說話的是馮寶。?

“馮寶,你想要做什麼?”高拱一看見是自己最爲不爽的馮寶,立刻是出言喝道,“此時怎有你插嘴的地方!”?

“高大人,咱家也是爲着陛下辦事,何必如此呢?”面對高拱的呵斥,馮寶一點都沒有不高興的樣子,平靜地說道。?

“陛下?”高拱聽到這個詞,愣住了。?

“沒錯。”馮寶說了一句,便抱着一個錦盒走到了大殿的正中央,從錦盒中取出一卷東西,高聲說道,“現在,咱見要宣讀陛下遺詔。”?

“遺……遺詔!”高拱頓時大驚。?

其他聽到的大臣也是驚訝無比。?

但是張凡沒有,他早就猜到馮寶定然是做了什麼手段,不過他沒有想到會有遺詔。?

對,在場的人,出了那幾個知情人之外,恐怕是誰都沒想到。?

在這些人的心裡此刻都有個疑問,隆慶爲何要立下遺詔呢?這完全沒什麼道理。?

畢竟,朱翊鈞做爲隆慶的皇子,是年紀最長的一個,也是被實實在在封爲太子的一個。隆慶還有個皇子朱翊鏐,如今一歲未到。很明顯,這皇位不管是怎麼輪,都是朱翊鈞的。?

對於這種必然之事,再立下遺詔顯然是有些多餘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像是這種聖旨的擬立,必然要有內閣大學士在場才行。高拱做爲內閣首輔大臣,是必然到場之人。即便是他被徐階整回家的那些日子,回來後也沒聽郭樸提起過這件事情。所以如今馮寶拿出一份遺詔,怎麼能不讓高拱心疑呢??

可是如今高拱又不敢說遺詔是假的。後面坐着李貴妃,這誰都知道。可如今李貴妃都沒說什麼,難道說……這遺詔是隆慶悄悄立下的??

即便它是真的,衆人也想不出裡面到底寫了什麼。就像前邊說的那樣,如今有條件、有資格登基的就朱翊鈞一個。就算是遺詔,又能說出什麼花樣來嗎??

然而朱翊鈞,面對着馮寶突然拿出來的這份東西,絲毫是沒有任何驚慌的表現。面色不紅,呼吸不喘,一切如常。好像是他信心十足,又或者是他根本就不在意遺詔裡面是否寫了什麼對他不利的東西。?

但是張凡不同,他聽到遺詔二字之後,腦子裡就在一直不停地思索着。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張凡已經想到了一種可能,只不過它還不敢確定罷了。?

二話不說,馮寶已經打開了遺詔讀了起來。?

一開始,全都是些場面話。說隆慶自己這個皇帝,做了什麼什麼錯事,什麼什麼不對的地方。這些都無所謂,並不在衆人關注的範圍。?

但是等到馮寶讀到最後一句,在場的衆人全都驚呆了。?

“果然如此。”這是張凡的想法。?

而高拱那邊,已經開始大叫“不可能”了。?

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1545章 希望如此第866章 讓他高興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297章 對待戰俘第1180章 所謂報仇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603章 看似露餡第1686章 順利進行第1501章 不算壞事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577章 偶爾灑脫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930章 一切順利第472章 所謂現實第797章 有請太醫第1119章 略有進展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72章 徐李二人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709章 做賊心虛第253章 驚異國度第1094章 如此真相第1771章 符合條件第120章 忽悠忽悠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43章 惹了麻煩第1488章 只能如此第244章 驚天猜想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837章 問題涌現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1441章 並不知情第261章 倭寇來襲第1813章 借題發揮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1410章 一番驚嚇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790章 證明清白(下)第359章 得意失意第一前一百二十六章 略有懷疑第1227章 真不尋常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99章 心結解開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1233章 懷疑之人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842章 真的變了第156章 隱情終顯(下)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854章 一些改變第566章 女人心思第36章 新年心動第1876章 所謂意外第803章 渾身是戲第25章 名人教誨第1207章 有反應了第1268章 兩人撰寫第1603章 平安無事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48章 幫一幫忙第1713章 明言直說第112章 遠洋艱辛第864章 行路途中第80章 吉日啓程第358章 小小願望第1578章 電光火石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711章 最後閒暇第1451章 麻不麻煩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579章 乾脆利落第1533章 人性如此第1113章 再加一項第380章 進出之便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951章 沒有變化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416章 由着他去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1670章 都不同意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483章 消息傳來第1646章 暫告一段第454章 一封書信
第1240章 是蠢是智(上)第1545章 希望如此第866章 讓他高興第1598章 各有其事第492章 歸來之人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297章 對待戰俘第1180章 所謂報仇第1446章 提前準備第603章 看似露餡第1686章 順利進行第1501章 不算壞事第636章 所謂真愛第1099章 還是懷疑第577章 偶爾灑脫第575章 心神不寧第1838章 慢慢解決第930章 一切順利第472章 所謂現實第797章 有請太醫第1119章 略有進展第774章 好運實力第490章 風平浪靜第372章 徐李二人第469章 乾清門外第709章 做賊心虛第253章 驚異國度第1094章 如此真相第1771章 符合條件第120章 忽悠忽悠第732章 經筵開始第346章 午門之前第43章 惹了麻煩第1488章 只能如此第244章 驚天猜想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837章 問題涌現第1042章 並非如此第1655章 問一問他第1441章 並不知情第261章 倭寇來襲第1813章 借題發揮第795章 再次開審第1218章 讓你難受(上)第1410章 一番驚嚇第1225章 沒好辦法第790章 證明清白(下)第359章 得意失意第一前一百二十六章 略有懷疑第1227章 真不尋常第1338章 表演逼真第99章 心結解開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1233章 懷疑之人第721章 馮寶計策第842章 真的變了第156章 隱情終顯(下)第117章 西方計劃(下)第332章 管理問題第1854章 一些改變第566章 女人心思第36章 新年心動第1876章 所謂意外第803章 渾身是戲第25章 名人教誨第1207章 有反應了第1268章 兩人撰寫第1603章 平安無事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203章 太監相鬥第1448章 幫一幫忙第1713章 明言直說第112章 遠洋艱辛第864章 行路途中第80章 吉日啓程第358章 小小願望第1578章 電光火石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322章 暴力掠奪第656章 事情起因第711章 最後閒暇第1451章 麻不麻煩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371章 天大人請第1086章 查到消息第1579章 乾脆利落第1533章 人性如此第1113章 再加一項第380章 進出之便第164章 模糊真相(上)第951章 沒有變化第598章 委婉提問第1416章 由着他去第1374章 臨別之前第1670章 都不同意第467章 忠臣之心第962章 遙遙路途第483章 消息傳來第1646章 暫告一段第454章 一封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