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風波之後

最近,朝中的氣氛很是奇怪。

因爲王大臣行刺朱翊鈞的這件事情,前段時間朝中是鬧的有些風風雨雨,人人自危。所有人都知道馮寶的打算,栽贓高拱,然後血洗朝廷中與他不合的人。很多人都害怕馮寶一旦成事,是否會對自己有所影響,所以那段時間裡面,人們都有些戰戰兢兢的。

不過說起來,這種情況也就持續了一天的時間而已。之後,隨着王大臣被“憤怒”的馮寶下令殺了之後,這些情緒就全都不存在了,危機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

但是,這件事情對於馮寶來說,已經可以說是結束了。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情卻並沒有完全消散。不過這時候,並不是那種恐怖的氣氛了,而是比較……有趣了。

原因就是因爲馮寶這一次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栽贓嫁禍高拱成功,反而還差點就把自己給搭進去了。原來,這幾乎可以說是算無遺算,事事都能運籌帷幄的馮寶馮公公、馮大太監,也有吃癟的時候,而且要麼不來,要來就是大的,差點就自身不保了。

不過這一次也有些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以往,倘若是出了這種事情,不論被誣告的那人究竟是不是冤枉的,或者說那人再怎麼盡忠職守、清正廉潔,這種事情一出來,自然是要停職查清楚再說的。然而這一次,馮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卻是無人對其埋怨過任何話,朝中皇帝和李太后知道了也沒有懷疑過馮寶,而下面的大臣們也沒有對不拿馮寶問罪而有過什麼疑問。

也不知道是因爲這一次,衆人都不相信馮寶會這麼做。不過想來並不是這個原因,馮寶畢竟是個太監,皇家不追究,並不代表着下面這些做大臣的對於這種事情也會不聞不問。

唯一的解釋就是,衆人都想要讓這件事情能早些結束,不要再惹什麼麻煩了。若是現在再用這些理由追究馮寶的話,指不定馮寶因爲一時的氣悶,就會做出什麼事情了,那可沒人想看到。

這自然是成爲了衆人所要嘲笑馮寶的地方。雖然說,這一次馮寶是吃了個大虧,但是皇帝和太后都沒有追究的意思,那麼馮寶如今手上的權利也並沒有一絲縮水。所以說,衆人即便是嘲笑,也要擺在私下裡,不會在什麼公開的地方去說這些事情。

可問題是,馮寶乃是東廠的掌印太監,東廠的消息靈通已經不是什麼奇事了,這天下連東廠都不知道的事情,估計也是少有。所以,這些大臣們私底下說馮寶什麼壞話,馮寶那可都是一清二楚的。但是偏偏,這一次馮寶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對那些說了他的壞話,藐視了他的人出手,甚至連警告他們一下,馮寶都做不到。

這種被人罵了,卻還不能夠還口的情況,恐怕並沒有幾個人能夠接受,更不用提馮寶這個權勢無雙的大太監了。所以馮寶這段時間裡面,出現在他人眼前是,面上永遠是帶着一股臭臭的表情,彷彿任何人都跟他有弒父殺母之仇一般的模樣。

這場鬧劇算是告一段落了。不過這裡面始終任然還有着一個疑問。

因爲馮寶對於王大臣突然翻供所產生的極端憤怒,再加上葛守禮不想再讓此事拖沓了,王大臣被馮寶殺了。而這,也永遠埋藏了一個秘密。

王大成當日進宮,究竟是爲了什麼,是當真進宮傳令的,還是說就是爲了行刺什麼人。而倘若他真的是爲了行刺朱翊鈞的話,這肯定不會是他一個人的想法,他一個小小的伍長,就算是有什麼深仇大恨,那也是絕對不會算到皇帝頭上去的。所以說,他若真的是進宮來行刺朱翊鈞的話,其身後必然是有着什麼人指使的。

本來,這種威脅到皇帝安危的事情,都必須是要調查個水落石出才能讓人放心的。然而這一切,全都隨着馮寶一怒之下,殺了王大臣而煙消雲散。不管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如今都隨着王大臣而去了。

對於這件事情,李太后對於馮寶倒是非常不滿,專門訓了他很長時間。而爲此,宮中的盤查是更加的嚴謹了,最明顯的一條,就是不管你手上有着何等重要的軍情,人都一律不準進宮了,只得等在宮外,將書信交給宮中。而且,護衛朱翊鈞的侍衛也是更加的多了,這讓本就對於做了皇帝而並不怎麼高興的朱翊鈞更加的沒有自由了。爲此,朱翊鈞對於馮寶也是更加地討厭了。

這些,馮寶全都知道,但是他無處發泄。他不能找人訴苦,也不能將這些心思發泄到那些嘲笑他的大臣們身上。所以,馮寶如今只有去禍害自己的那些人了,也就是司禮監裡的小太監,還有就是東廠的人。

那些小太監可算是苦了,不論是做什麼事情,只要是被馮寶發現一點點不如意的地方,就是被拖出去一頓毒打。而且打自己手下的小太監,馮寶是必會到場,似乎是在以這種方式發泄自己的不順。而且,他完全沒有必要做什麼腳尖向內或者向外的暗示的,全都是高喊一聲“打,給我往死裡打”這種話。行刑的太監自然是不敢手軟,下手也是不留情。

就這段王大臣事件結束之後,短短的一個月事件裡面,宮中被打死了太監十餘人,打殘的更是多。但是沒有人敢站出來說話。

而對於東廠那邊,馮寶是下了死命令,必須要他們找出王大臣背後主使之人。可是如今,王大臣已經死了,連屍首都爛了,而他又是無親無故的,根本就是無從下手。這可算是苦了這幫平日裡習慣了作威作福的番子,整日裡就如同瘋狗一般的東奔西竄,希望能夠找到什麼和王大臣有關的線索。不過這麼多日子下來,王大臣的事情倒是發現了不少,卻惟獨沒有一件能夠更他行刺朱翊鈞有關的。

這也讓馮寶是更加的憤怒了。不過這些,都是馮寶自己的煩惱了。而他的煩惱,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好事也說不定。

還有一件事情,也是和這王大臣有關的。這王大臣乃是戚繼光手下的軍士,如今更是被以“行刺皇帝”這種最爲嚴重的罪行給殺了,那麼身爲主將的戚繼光自然是不能不聞不問了。

就在王大臣被殺的第二天,得到了消息的戚繼光是二話不說,快馬加鞭直奔京城而來。戚繼光來京城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來請罪的。甚至於,戚繼光心中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然而讓戚繼光所沒有想到的是,他來到了京城,面見了皇帝和太后,將自己的罪行說了一番,都準備以死謝罪了。而李太后卻根本就沒有對他怎麼樣,甚至連最基本的一個管教不嚴的罪名都沒有扣給他。

這說來也是簡單的很,不論是誰都明白,如今戚繼光所在的重要性。他鎮守薊州,可謂是京城對於韃子防備所最重要的屏障。雖然是如今北方已經是相安無事了,但是兩百來年的戰爭,特別是途中還經歷了土木堡之變那種危機至極的事件之後,並不能讓朝廷和皇室對於北方完全放心。所以,當年隆慶纔會將戚繼光又東部沿海的抗倭前線調到北方。

所以說,戚繼光不能動,特別是他那支如今整個大明朝戰鬥力最爲強悍的戚家軍,更是不能動。而戚家軍,乃是戚繼光本人所一手創造的,戚繼光就是戚家軍。所以說,即便這一次戚繼光不來京城,太后的朝中大臣也是無人會去找戚繼光的麻煩的。

所以說,結論就是,戚繼光這次來,完全就是多餘了。當然,雖然事實如此,卻沒有人會如此去想。戚繼光在朝中的風評甚好,他有這種動作,衆人自然是能夠理解的。

到如今,這件事情總算是完全瞭解了。剩下入馮寶這些不得意的人,也漸漸回覆了往日的模樣。

唯獨有一人,張居正。

張居正在別的人眼中,奏請李太后三司會審,的的確確是幫了很大的忙,很多人因此對於張居正是更加敬重了。但是對於那些明白其中內幕的人,都明白,張居正在這件事情上面所做的有些不妥了。

倘若當初不是葛守禮用一些事情逼着他上奏李太后,奏請三司會審的話,張居正還是會向着馮寶的。張居正那份不情不願的奏疏,的的確確是幫了很大的忙。倘若沒有這份奏疏的話,事情會變成什麼模樣,當真是完全沒有個預料。

像葛守禮、楊博等人,對於張居正的想法在這件事之後,都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依然認同張居正的治國之才,卻不再讚賞他的爲官之道了。這,可能是張居正這輩子最大的失敗吧。不過他自己並不如此認爲,或者說他已經意識到了,卻並不覺得有什麼難堪的地方。

唯獨,只有張凡,對於張居正的心思,更加地複雜起來了。

第942章 可疑人物第652章 心如火燎第1650章 有些奇怪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142章 真真假假第756章 聚集目光第1216章 示威進城第807章 自然而然(上)第1919章 千夫所指第1666章 沒有想到第1051章 人爲財死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544章 乾清宮中第1762章 解決之道第1644章 無奈之舉第1192章 不明所以第775章 事不虧心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1108章 一絲破綻第410章 所謂姿態第746章 原來如此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842章 所謂改變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829章 前來拜訪第1456章 到來京城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684章 鎮定自若第1260章 相對而言第1661章 異常煩惱第398章 大失所望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704章 有所隱瞞第1811章 其間閒事第1384章 終於安全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1604章 什麼理由第1163章 無聊太監第699章 熱情過頭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380章 早有應對第478章 三司會審(上)第1832章 不甘之心第1326章 名不虛傳第371章 心有對策第655章 不能再有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1402章 無法避免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632章 變得容易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1601章 又有刺客第1073章 戲耍之舉第80章 吉日啓程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812章 排座之事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181章 如此辦法第268章 形勢危急第767章 不騙自己第1321章 在擔心誰第1899章 油鹽不進第1055章 機會來臨第58章 跨越冰雪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509章 人情世故第1583章 鑽牛角尖第1411章 歸來早朝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443章 隆慶駕崩第296章 殲滅作戰(下)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616章 汛情來到第1043章 得意模樣第860章 爭來奪去第9章 新院新牆第1440章 無奈的人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1150章 得拖住他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55章 閒暇之餘第280章 爲何而戰第1533章 人性如此第449章 將來之事第130章 軍售談判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1634章 驚訝不已第1911章 絕不平靜第398章 大失所望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379章 喜得龍鳳第906章 太過精湛
第942章 可疑人物第652章 心如火燎第1650章 有些奇怪第1879章 並不算完第142章 真真假假第756章 聚集目光第1216章 示威進城第807章 自然而然(上)第1919章 千夫所指第1666章 沒有想到第1051章 人爲財死第1500章 總算來了第698章 準備上路第544章 乾清宮中第1762章 解決之道第1644章 無奈之舉第1192章 不明所以第775章 事不虧心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1108章 一絲破綻第410章 所謂姿態第746章 原來如此第80章 吉日啓程第1842章 所謂改變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703章 突然到來(下)第1829章 前來拜訪第1456章 到來京城第677章 心有所憂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684章 鎮定自若第1260章 相對而言第1661章 異常煩惱第398章 大失所望第1776章 只能同意第704章 有所隱瞞第1811章 其間閒事第1384章 終於安全第786章 證物登場第1604章 什麼理由第1163章 無聊太監第699章 熱情過頭第1765章 找人幫忙第178章 再回揚州第1380章 早有應對第478章 三司會審(上)第1832章 不甘之心第1326章 名不虛傳第371章 心有對策第655章 不能再有第990章 不請自來第494章 地圓地方第1402章 無法避免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632章 變得容易第1636章 確定是她第1601章 又有刺客第1073章 戲耍之舉第80章 吉日啓程第763章 決定人選第812章 排座之事第555章 需要證據第1181章 如此辦法第268章 形勢危急第767章 不騙自己第1321章 在擔心誰第1899章 油鹽不進第1055章 機會來臨第58章 跨越冰雪第1786章 並不簡單第509章 人情世故第1583章 鑽牛角尖第1411章 歸來早朝第1520章 不知所措第443章 隆慶駕崩第296章 殲滅作戰(下)第1754章 異於尋常第616章 汛情來到第1043章 得意模樣第860章 爭來奪去第9章 新院新牆第1440章 無奈的人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72章 錦衣都督第1889章 總會露餡第1150章 得拖住他第1429章 皆大歡喜第55章 閒暇之餘第280章 爲何而戰第1533章 人性如此第449章 將來之事第130章 軍售談判第1564章 找不到人第1634章 驚訝不已第1911章 絕不平靜第398章 大失所望第433章 善意哄騙第176章 臨行送別第379章 喜得龍鳳第906章 太過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