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需要辦法

實際上,張居正給拿給李太后的拿到奏摺上面,記載着上百個縣官、知府的名字。這些人全都是如今還在任的,但是也同時都是有問題的。至於有什麼問題,張居正沒有奏摺上寫明,而是另外將一摞文書呈給了李太后。在那些文書上面,事無鉅細全都是記載的清清楚楚。

雖然說李太后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份文書都詳詳細細地查閱一番,尋找到底有沒有問題。但是張居正爲了這一天等待了好久,也準備了好久,他自然是不希望發生任何的意外。所以他和張凡以及馮寶在挑選這些的時候,也是極爲認真仔細的,每一個人他們是看的清清楚楚,確認的確是有問題了之後,纔會將那人的名字寫上去。

嘆了一口氣,李太后這纔是問道:“既然這些事情都是真的,那麼張卿家又打算如何處理呢?”

張凡不知道剛纔李太后的那一聲嘆息到底代表了什麼,或許是認同,又或許是有些悲哀吧。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太后總算是認同了這種情況的真實。或許她之前就心裡明白,但是她一直不肯承認,在她治下的大明王朝居然如此的不堪。現在,總算是將事情擺在了眼前。這纔有了最起碼的,可以談論的條件。

“張卿家不會就想這麼彈劾這些人吧!”李太后問道,“要知道,這些人雖然官位不大,但是卻個個是地方上的知縣、知府,與百姓之間的牽連深得很。倘若是有三、五個因爲貪贓枉法而被朝廷所治,再找人頂替上他們的官位,這倒也沒什麼。但是如今,這牽涉到上百人之多,若是這麼彈劾下來,上百人被罷官,天下人倒是痛快了,可是朝廷怎麼辦!這事情太過突然了,朝廷一時半會根本找不出上百個五品、七品的官員去頂替這些人。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想來兩位卿家比之哀家要更能明白。”

李太后所說的話,沒有人能夠否認。她這番話看似是在爲那些人辨別什麼,而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些官員們畢竟是犯了事情的,這點有張凡和馮寶所提供的那些文書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當然,這也是因爲李太后對於張凡和馮寶兩人,或者說是應該對於錦衣衛和東廠的相信。誠然,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私底下總是會存在一些不符規矩的小動作,有的甚至是公然違抗皇命的事情。但是在這種時候,這種需要拿出東西來公佈於衆的時候,他們也絕對不會做那些事情。

畢竟他們心裡頭清楚,朝廷的官員們對他們的態度一直都不好。就算是最好的時候,也不會怎麼說話的。如今,他們既然要拿出什麼能讓那些人信服的東西,自然是不可能弄虛作假的。而且萬一被李太后知道了,那麻煩可就是更大了,沒有人希望那種事情發生。

所以這些文書上面所記載的東西,絕對是真實的,而且李太后也願意相信。

但是她越是相信,就越是覺得這件事情棘手無比。正像是剛纔所說的那樣,既然是有了真憑實據,而且張居正的走着也呈上來了,那麼一旦彈劾下來,這些人絕對都是跑不了的。丟官那都是小事,弄不好還要有幾個掉腦袋的。

可是重點不是這裡,重點是這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倘若是一下子讓這些人全都丟官了,朝廷一時半會之間根本就找不出這麼多的人來頂替這些人的位置,那麼一來,這上百個縣城可就要亂了。這在起義不斷的大明朝,自然是一見十分讓人擔心的事情,沒有人敢對此有任何的疏忽。

當然,還有個辦法,那就是彈劾這些人,卻並不是將他們全都一網打盡,罷官了事。但是張凡等人商量了一番之後,覺得那麼做的話,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

誠然,不將這些人全都罷官,的確是可以讓各地在仍然有地方官的情況下,依然正常地運轉。但是,他們不得不擔心一點。

首先,那些明明被彈劾了,卻沒有被罷官的人並非蠢材,他們心裡頭明白自己爲何犯了如此大過卻任然能夠穿着官服、戴着烏紗帽的原因。而且他們心裡頭也同樣明白,現在不將他們罷官,並不代表着朝廷會忘記他們。相反,這種事情,特別是牽連到政事的時候,那是絕對沒有人會忘記什麼的。將來,或許等到時局平穩的時候,朝廷自然是會翻出舊賬。甚至於,以後若是有了什麼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人翻出他們的事情,針對個別人來再次彈劾他們。

如此一來的話,既然這些人知道自己的官位是不得長久的,那麼他們依然在其位,自然是要爲自己留好後路了。偷偷地逃跑有可能,自暴自棄地開始公開地大肆貪贓更是肯定的,爲將來做打算。

這麼一來的話,更是遠遠比撤掉這些人的危害要來的更大。畢竟就算是用上一個沒有什麼才能的人,在張居正如今當政的情況下,這些人最起碼的品行還是不錯的。但是留着原來的人,並且開始肆無忌憚之後,那傷害可就不僅僅如此了,百姓必然會更加地深惡痛絕,到時候會引起什麼樣的情況也就無人敢預料了。

而且還有一點,想要留下一批也是不可能的。都說官官相護,很多官員之間都是有關係的,特別是這些底層的官員。雖然說這些人,人人都想要踩着別人的肩膀往上爬,但是他們畢竟勢單力薄,需要相互聯合起來才能夠“共同進步”。將來其中若是有一人能夠上位,憑藉着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其他人所拿住他的把柄,自然是也要提攜一番的。

要是有的人被罷官了,有的人去沒有。那些被罷官的人必然是會心生嫉恨。不要說張居正的奏摺中彈不彈劾其他的人了,即便是奏摺中沒有其他人的名字,那些被罷官的人也會招供出來。要是那樣的話,朝廷根本就不可能置之不理。

“微臣心中明白這其中的利害。”張居正開口說道,“微臣如今也並不是要彈劾這些人。”

“那卿家你……”聽張居正這麼一說,李太后更加迷惑了。既然張居正不想要彈劾這些人,如今又爲何會將這道奏摺呈上來!再說了,如今奏摺已經是到了李太后的手中,她也看過了。既然已經看了,那就不能當成沒有發生過這件事情。

“微臣之所以要跟太后說這些,是想要對太后說……”張居正解釋道,“如今重要的並不是這些犯錯的官員,而是朝廷中對於他們的約束有問題。”

“約束?”李太后聽張居正這麼一說,過了會纔想明白,“卿家的意思是,朝廷的‘京察’和‘大計’有問題?”

“回太后的話,微臣並非那個意思。”張居正說道,“‘京察’和‘大計’乃是本朝開國之時就定下的,其本意就是爲了考覈官員,怎麼會有錯誤。”

“那你的意思是……”李太后對於張居正的話更加迷惑起來了。

“微臣的意思是,這本身並無錯誤,畢竟是爲了朝廷好。”張居正解釋道,“但是這麼多年下來,這‘京察’與‘大計’已成制度。京官的‘京察’每六年一次,地方官吏的‘大計’沒三年一次,太過固定了,讓那些官吏們沒到這個時候都會有所準備。就像昨年那般,據說年關剛過的時候,這些地方上的知縣和知府就已經開始準備,應付朝廷拍下去的監察之人了。等到完畢之時,出了查出來五十餘人有問題,辦了二十餘人之外,其他的人卻是一點點的問題都沒有。微臣查過卷宗,別說是貪贓枉法了,其他的幾百縣官,就是連一文錢都沒有貪瀆過。太后覺得,這能信嗎?”

張居正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的人都是輕聲笑了起來,就連朱翊鈞也不例外。這倒不是他們缺乏緊張感,或者覺得此事無關緊要,實在是張居正說的話有些好笑了。

不管是誰都知道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然,這句話可能有所誇張,也有可能力度不夠,但是有一條,它所說的卻是實話。別說是縣官、知府了,就連再往下面的縣臣、捕頭不快,甚至是看棺驗屍的杵作都會有些灰色收入。倘若說一個人做官幾年下來,一文錢都沒有收過的話,實在是讓人難以相信。

不過,雖然面對張居正的話,幾人都是笑了起來,但是這也沒什麼,沒什麼好嘆息的,也沒什麼好悲哀的。畢竟收受賄賂這種事情,無論是這泱泱天朝、還是西域別國,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這種情況都是無法杜絕的。

既然貪污不過是本朝厲害一點,卻不是本朝獨有的,那麼衆人還有什麼好悲哀和羞愧的呢。

“既然如此,不知道張卿家可有何良策否?”李太后問道。

第145章 應對方案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1885章 不敢相信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407章 早有打算第1634章 驚訝不已第902章 回程路上(上)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65章 模糊真相(中)第328章 因果報應第1737章 不算矇混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1918章 好心壞事第1408章 如此忠厚第1852章 即將到來第1544章 所謂心計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407章 急變突生(下)第570章 所謂巧合第549章 忍辱負重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540章 先知先覺第520章 萬曆時代第1149章 今晚行動第1328章 別有意思第1233章 懷疑之人第381章 寢宮召見第1201章 先看眼下第1826章 讓人安排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1671章 多方擔憂第1158章 這是好事第1427章 清閒之日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1260章 相對而言第773章 精明打算第1152章 拖延辦法第1324章 聯繫起來第138章 真相震驚第1458章 馬車當中(中)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585章 巨大職權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818章 太后駕到第1351章 夜晚之前第1707章 奇怪心情第741章 所謂特別第239章 死人事件第391章 所謂猜疑第318章 追不追究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921章 太后臨朝第37章 昭雪之問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1166章 回頭是岸第3章 家中往事第1279章 緣由如此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975章 準備妥當第140章 造化弄人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886章 必須擒下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1420章 容易說清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1244章 應對辦法第660章 朝廷來人第1663章 無意之中第718章 據實相告第1153章 不聽勸告第1351章 夜晚之前第1603章 平安無事第1397章 極力勸阻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1574章 更顯怪異第1758章 所謂雙贏第1800章 試着習慣第1443章 就這麼辦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1278章 沒法糊弄第695章 小賭一場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372章 難辨真假第1851章 難以放心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1427章 清閒之日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1863章 所謂擔心第1465章 所謂幻想第1525章 平安無事
第145章 應對方案第477章 勸人之法第1885章 不敢相信第1445章 兌現承諾第1407章 早有打算第1634章 驚訝不已第902章 回程路上(上)第1415章 重新認識第165章 模糊真相(中)第328章 因果報應第1737章 不算矇混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931章 所謂反應第1075章 兩重擔憂第1176章 退出江湖第1918章 好心壞事第1408章 如此忠厚第1852章 即將到來第1544章 所謂心計第1903章 情況不同第407章 急變突生(下)第570章 所謂巧合第549章 忍辱負重第1831章 裝模作樣第1815章 只能如此第1540章 先知先覺第520章 萬曆時代第1149章 今晚行動第1328章 別有意思第1233章 懷疑之人第381章 寢宮召見第1201章 先看眼下第1826章 讓人安排第266章 太監萬忠第1671章 多方擔憂第1158章 這是好事第1427章 清閒之日第573章 有事難言第1260章 相對而言第773章 精明打算第1152章 拖延辦法第1324章 聯繫起來第138章 真相震驚第1458章 馬車當中(中)第995章 裡頭有人第585章 巨大職權第1910章 再次換人第818章 太后駕到第1351章 夜晚之前第1707章 奇怪心情第741章 所謂特別第239章 死人事件第391章 所謂猜疑第318章 追不追究第572章 遵從感覺第921章 太后臨朝第37章 昭雪之問第169章 百法不侵第1166章 回頭是岸第3章 家中往事第1279章 緣由如此第593章 寡婦是非第975章 準備妥當第140章 造化弄人第1740章 所謂火爆第886章 必須擒下第1563章 總有辦法第260章 馮寶相幫第981章 狀告有理第1420章 容易說清第926章 宮中閒話(上)第1244章 應對辦法第660章 朝廷來人第1663章 無意之中第718章 據實相告第1153章 不聽勸告第1351章 夜晚之前第1603章 平安無事第1397章 極力勸阻第645章 隱秘報復第1270章 所謂信任第1381章 應付自如第1574章 更顯怪異第1758章 所謂雙贏第1800章 試着習慣第1443章 就這麼辦第1554章 是否巧合第1278章 沒法糊弄第695章 小賭一場第1537章 所謂關心第271章 即將開始第1372章 難辨真假第1851章 難以放心第1273章 如此拖延第1427章 清閒之日第1131章 難唸的經第1700章 繼續進行第1863章 所謂擔心第1465章 所謂幻想第1525章 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