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精銳騎兵

六月份已經到來,天氣異常的炎熱。

此刻在武功縣和扶風縣之間的一大塊平地上,一支騎兵正在這裡訓練。

大紅的太陽,所有人都是汗流浹背。

他們縱馬馳騁,足足半個時辰之後,這一支隊伍突然一分爲二。

兩支隊伍大概都有五千人左右,就在這個時候,這兩支隊伍猛然間互相沖突起來。

所有的士兵手裡都拿着長矛,不過長矛的矛尖已經被去除。

兩支隊伍越來越近,前面的士兵已經舉起了長矛,他們狠狠的朝着對面的士兵刺去。

兩支隊伍激烈的交戰着,足足小半個時辰,他們才停了下來。

此刻地上已經躺了許多人,他們是被自己的戰友用長矛刺下去的。有的人沒有太大的事情,已經翻身坐了起來,有的人則是全身劇痛,還有的人已經受傷,肋骨都似乎斷了。

“你們有沒有事情?”一個將領從馬上下來,大步來到了那些受傷士兵的面前,焦急地問道。

“將軍,我們沒有事情,我們還能夠繼續訓練!”一個士兵胸口都有鮮血,顯然受了不輕的傷,但是他仍舊這樣說道。

“你受傷了,需要好好地休息一陣時間。”將領道。

“可是,將軍,大家都在訓練,我一個人也呆不下去啊。”那士兵急忙道。

“受傷了必須休息,等身體好了才能夠繼續訓練。放心,你們仍舊是我們新一軍的戰士,我們不會拋下你們的。”將軍道。

“可是……”這士兵還要再說,那將軍已經不斷地搖手,不讓他再說下去。

其餘的士兵此刻也是疲憊至極,他們坐在地上進行休息。

“是不是很累?”這將軍來到了衆人的面前,道。

“不累!”無數的士兵一起大聲的道。

“我知道肯定很累!你們剛纔說的是謊話。”這將軍笑了起來,道。

他往日裡從來不笑,此刻突然笑起來,顯得有些生硬。但是下面的士兵臉上都露出了好笑的表情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軍長竟然也會笑。

“可是即使再累十倍,咱們仍舊需要訓練!上一次北伐,陝北禁軍,涇原軍、環慶軍都立下了極大地功勞,我們禁軍身爲陛下最看重的軍隊,卻留守這裡!肯定會有老百姓說咱們不如他們,我心中不服!咱們將來也要建立功勳,絕對不能比他們差!所以,在平日的訓練裡,咱們就要嚴格要求自己,絕對不能懈怠!”將軍道。

“軍長說的是!”下面一個士兵道。

“這一次嶽將軍從禁軍中抽出了五萬人,組成騎兵。而能夠抽出來的軍隊,無一例外都是在戰爭中立下了極大功勳的軍隊,都是平日裡表現最優秀的軍隊。咱們新一軍組建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卻可以入選騎兵,可見嶽將軍對於咱們異常的重視,咱們可不能讓他們失望。”將軍又道。

下面的士兵們紛紛點頭。

“而且,陛下對於騎兵也異常的重視!陛下說了,希望咱們將來能夠率先進入中原,率先和金兵作戰!咱們將來是消滅女真的主力!陛下對咱們多麼看重啊,爲了陛下,咱們也應該苦練不止。”將軍又道。

下面的士兵許多人臉上露出了激動的表情,再次紛紛點頭。

他們休息了兩刻鐘的時間,接着又開始訓練。

這一次他們練習的是騎射的功夫,他們手裡拿着弓箭不斷的朝着前方射去。他們騎在馬上不斷地往前,不斷地朝着目標而去。

整整一下午的時候,他們都在訓練。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們一邊吃晚飯一邊休息。

而到了晚上,他們再次訓練,這一次他們訓練的是馬上的刀術。

所有的騎兵戰士都有四種武器,一種是長矛,一種是橫刀,剩下的兩種則是弓箭,一個用於遠射,一個用於近射。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四種武器正是歷史上蒙古兵馬所用的武器。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時候,所有戰士手裡都有這四種武器。

當時的蒙古軍乃是標準的輕騎兵,蒙古草原異常的貧瘠,蒙古人唯一的防禦是頭上的頭盔,這頭盔有的是用鐵打造而成的,但是更多的卻是用藤甲做成的。輕騎兵的防禦力雖低,但是卻擁有這個世界上最高的機動能力。在成吉思汗天才的大迂迴戰略的指揮下,蒙古兵馬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而趙諶現在顯然是想複製出一支這樣的騎兵來,他希望這一支騎兵將來可以縱橫中原,消滅女真。

夜色已經漸漸的深了,士兵們還在訓練。

一直到了月上中天的時候,士兵們才停了下來,他們這纔開始休息。

士兵們都已經睡着,但是這一支軍隊的幾個將領還沒有睡。

在一座小山上面,三個將領正站立在這裡。

其中一人正是白天訓練的那個將領,他正是新一軍的軍長王英。

旁邊的兩人則是楊政、樑浩。

“陛下說,給咱們禁軍一年的時間,希望咱們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來!我希望咱們不要用一年時間,咱們只用半年的時間!半年的時間,我要看到一支天下無敵的騎兵出現在我的面前。”王英道。

“將軍,士兵們訓練的實在是太辛苦了!每天一共十二個時辰,他們有八九個時辰都在訓練,我怕士兵們扛不住。”楊政道。

“若是扛不住,那就只有淘汰了!我們是一支鋼鐵一樣的軍隊,只有鋼鐵戰士才能生存下去!若是實在不行,我們只有從其他軍隊中調人來我們新一軍了!現在還有無數人想要加入騎兵呢!”王英道。

旁邊的楊政、樑浩點了點頭。

“十月份的時候,咱們會有一次大規模的軍演。到時候就是考慮成果的時候了。咱們可能要從武功縣進攻扶風縣一帶。第二軍,第五軍,第八軍在那裡防禦。你們說如何突破?”王英道。

“軍長,我看不如這樣,你帶領一半的兵馬正面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帶人從武功山上翻過去,從後面包抄他們。”楊政道。

“從武功山翻過去?人能夠過去,可是馬能夠過去嗎?”王英道。

“我看沒有問題!雖然道路艱難一些,但是馬匹能夠過去!”楊政道。

“若是被他們發現了怎麼辦?”樑浩道。

“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我們定然是要出其不意,進攻他們的。若是他們能夠發現咱們的計謀,那證明他們比我們強,我們需要學習他們。”楊政道。

王英點了點頭。

三人雖然都是軍中的重要將領,但是三人現在都是灰頭土臉,訓練了一天想要不是這樣都不可能。他們又討論了一陣明天訓練的事宜,這才返回軍營進行休息。

在武功、扶風一線,所有的騎兵都在廢寢忘食的訓練。

本來六月份莊稼就開始成熟,因爲地廣人稀,許多軍隊的士兵都幫助青年一起收割莊稼,然而騎兵的隊伍仍舊在訓練,他們已經得到了趙諶和岳飛的嚴令,要讓他們短時間內成爲一支有戰鬥力的騎兵隊伍,每一天每一刻都不能耽誤。除了訓練之外,趙諶、岳飛不會將任何事情交付他們去做。

他們就這樣不斷地訓練着,每一天都相當於別人兩天那樣訓練!

那些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從小在馬上長大,他們的騎術、射術都異常的高明。禁軍的將士沒有這樣的優勢,但是他們有着任何人都沒有的勤奮刻苦,他們要靠着自己的汗水來追趕那些草原上的異族。他們相信,將來他們的騎射絕對不在那些異族之下。

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訓練着,從來不曾休息!

不管烈日炎炎,不管大雨瓢潑,不管沙塵瀰漫,他們都在訓練,永無止境的訓練。

※※※

已經到了農曆的八月份,天氣終於轉涼。

生產建設兵團種植的高粱開始大片大片的成熟,無數的青年投入了緊張的勞動之中,開始收割高粱。

然而,人手還是不夠。

就在這一天的下午,趙諶帶着御營的官兵進入了莊稼田之中,幫助青年一起收割高粱。

趙諶已經幹了整整一個下午,一直到了夕陽西下,他才從田裡出來。

他身上全是汗,他的衣服也已經變得骯髒無比。

旁邊有一個青年端來了一盆水,趙諶洗了洗臉,這才和青年、御營的一羣人來到了附近的一個村莊裡面。

在這裡,已經有青年做好了飯菜,款待趙諶等人。

“這高粱還需要收割十來天的時間。”等到吃完飯之後,趙諶將青年們召集到了一起,笑道。

旁邊的青年紛紛點頭。

“等到收割完高粱之後,你們還是不能閒下來,你們要修建關陝的公路。到時候,你們又要辛苦了。你們一年忙到頭,都沒有多少休息的時間,辛苦極了。”趙諶道。

“陛下不要這麼說,禁軍的將士們他們訓練的才叫辛苦。”

“是啊,陛下。還有無數的禁軍死在戰場上,相比於他們,我們不算什麼。”

旁邊的青年紛紛道。

“我以前說過,這是一個波瀾起伏的大時代,這是一個我們漢人徹底崛起、永盛不衰的大時代,在這個大時代裡,每一個人都在奉獻,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國家會記住你們的功勞,歷史會記住你們的功勞。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將在我們的手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很辛苦,但是等到將來,我們會爲這些辛苦而感到驕傲,我們會覺得這一切都值得。我們可以告訴我們的後人,我們沒有白活一回,我們用我們最大的努力做了這個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情。”趙諶道。

“陛下,我們明白!”旁邊的青年臉上露出了異常激動的表情,點頭道。

“我這不是說大話、空話騙你們,我說的都是我的心裡話。”趙諶道。

趙諶說完,旁邊的人都笑了起來。

“不僅是你們在努力,我也在努力。這些年來,我幾乎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希望將來,這個國家昌盛起來的時候,我和你們可以一起放下肩頭的擔子,我們可以盡情的享受,你們說好不好?”趙諶道。

頓時,周圍想起了一聲聲叫好的聲音。

這一天的夜裡,趙諶就在這裡休息。

不過他房間裡面的燈一直在亮着,各地的政事源源不斷的送到他這裡來,夜晚他在處理政事。

等到處理政事完畢,趙諶終於熄燈,他在牀上打坐,許久才真正的躺下。

而第二天清晨,天色不亮他又已經醒來,他和士兵、青年們一起收割高粱,又忙碌一天。

※※※

八月十五的時候,武功縣、扶風縣各地的村莊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這一次是慶祝豐收!今年糧食獲得了大豐收,所有的青年都興奮之極。

接着這些青年將會投入關陝公路的建設之中。

整個冬天,他們恐怕都難以休息。

而趙諶此刻已經返回了武功縣的縣城之中。

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政事、公務。

到了這天晚上的時候,王德來到了趙諶的房中,王德將一條剛剛得到的情報放到了趙諶的面前。

“陛下,江南的那些江湖人物又是蠢蠢欲動!說是什麼寶藏,他們要幫助趙構取出什麼寶藏來!說是得到寶藏,就能得到天下!只是我們的情報人員還沒有掌握具體的信息。”王德道。

“寶藏?可笑!治理國家、攻打天下,靠的是勤勉不休,靠的是知人善用,靠的是萬衆一心。靠寶藏得到天下,你覺得這可能嗎?”趙諶笑道。

“這自然不可能,只是,陛下,這寶藏看來非同小可,我們還是要小心一些。”王德道。

“你給我仔細的注意!有任何消息,都送到我這裡來。”趙諶道。

王德點了點頭,當下告辭離去。

趙諶站立在窗前,看向東方,心中琢磨那些江南武林人士的動靜,卻覺得未必和寶藏有關,很有可能還是刺殺。不管怎樣,他都覺得有些詭異。

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537章 寧江州第088章 各方拉攏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118章 除夕(三)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436章 衝擊金兵第308章 得知消息第035章 潼關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051章 大散關第462章 伏擊第149章 軍制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278章 羅漢伏魔陣第454章 經濟(一)第477章 內訌第115章 六禮第338章 大敗金兵(一)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021章 傳國玉璽(一)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522章 跳樑小醜第230章 白蓮教徒第414章 光復中原(一)第281章 伏擊(一)第629章 環球旅行(一)第296章 銀州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124章 告期第434章 兵臨夏州第175章 返回第287章 離別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048章 潰敗第492章 包圍第109章 康母(二)第084章 退去第036章 西北折家第620章 封侯第104章 廢寢忘食第070章 劇毒纏身第588章 送別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122章 希望第566章 救世主(二)第256章 圍城(一)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580章 變革(二)第146章 練兵(二)第195章 大時代第605章 千里長城(一)第425章 前往大同第538章 出河店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351章 關陝平復第204章 八十萬大軍第454章 經濟(一)第586章 科舉開始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195章 大時代第571章 重逢第325章 走訪(一)第273章 藏寶地第363章 洞庭湖(三)第194章 八月十五第603章 平壤(二)第481章 五國城(一)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462章 伏擊第210章 衝鋒第001章 滿江紅第027章 歷史謎團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203章 富平之戰第060章 漢宮第489章 澤州守將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37章 寧江州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104章 廢寢忘食第237章 療傷第569章 一起訓練第075章 阻擋第147章 練兵(三)第552章 會寧府第480章 各地義軍第359章 制度(二)第238章 歸來第173章 攻城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412章 重圍第256章 圍城(一)第011章 逍遙子第248章 興慶府
第559章 一網打盡(一)第537章 寧江州第088章 各方拉攏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118章 除夕(三)第289章 秦檜計謀第436章 衝擊金兵第308章 得知消息第035章 潼關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051章 大散關第462章 伏擊第149章 軍制第161章 四面包圍第278章 羅漢伏魔陣第454章 經濟(一)第477章 內訌第115章 六禮第338章 大敗金兵(一)第407章 包圍河間府第111章 折家女兒(一)第021章 傳國玉璽(一)第499章 榆州城破(一)第522章 跳樑小醜第230章 白蓮教徒第414章 光復中原(一)第281章 伏擊(一)第629章 環球旅行(一)第296章 銀州第387章 撤離太原第207章 遷移百姓第124章 告期第434章 兵臨夏州第175章 返回第287章 離別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048章 潰敗第492章 包圍第109章 康母(二)第084章 退去第036章 西北折家第620章 封侯第104章 廢寢忘食第070章 劇毒纏身第588章 送別第028章 相州城外第122章 希望第566章 救世主(二)第256章 圍城(一)第313章 夜遊西湖第580章 變革(二)第146章 練兵(二)第195章 大時代第605章 千里長城(一)第425章 前往大同第538章 出河店第448章 趙諶到來第351章 關陝平復第204章 八十萬大軍第454章 經濟(一)第586章 科舉開始第305章 苗劉兵變(三)第195章 大時代第571章 重逢第325章 走訪(一)第273章 藏寶地第363章 洞庭湖(三)第194章 八月十五第603章 平壤(二)第481章 五國城(一)第561章 一網打盡(三)第462章 伏擊第210章 衝鋒第001章 滿江紅第027章 歷史謎團第395章 德州城外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203章 富平之戰第060章 漢宮第489章 澤州守將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537章 寧江州第595章 再次拜見第104章 廢寢忘食第237章 療傷第569章 一起訓練第075章 阻擋第147章 練兵(三)第552章 會寧府第480章 各地義軍第359章 制度(二)第238章 歸來第173章 攻城第534章 長春州(一)第471章 遼王駕臨第362章 洞庭湖(二)第412章 重圍第256章 圍城(一)第011章 逍遙子第248章 興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