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諮議局(三)

“王大人說笑了!一萬萬兩白銀,這怎麼可能?”過了好一陣,安莆麟訕笑道。

“一萬萬兩白銀,很多嗎?遼東地盤廣大,物產無數,人口無數,將來產生的財富不知道有多少,難道還不值一萬萬兩白銀嗎?如果我們大宋用一萬萬兩白銀來買高麗,你們願不願意?”王庶道。

“這……”安莆麟不由得搖了搖頭。

“所以說,一萬萬兩白銀並不多。”王庶淡淡道。

“王大人,咱們能不能再商議商議,我們高麗根本拿不出一萬萬兩白銀來。”安莆麟道。

“商議倒是可以!不過我們也不可能降價太多了。”王庶道。

王庶、安莆麟、李瑞三人在房間裡不斷的討論、商議,足足過去了兩個時辰,他們仍舊沒有達成共識,此刻天已經黑了。

“你們有多少白銀就給我們多少白銀!咱們可以先將一座一座城池的價格講清楚,你們給我們多少白銀,我們就給你們多少城池。”王庶道。

“這……倒是可以。”安莆麟道。

“若是我們想要遼陽城,需要多少白銀?”李瑞道。

“遼陽城非同小可,乃是當年遼國人的東京所在,他的價值超過所有其餘的遼東城池,需要兩千萬兩白銀。”王庶道。

“不行,太高了,我看那裡只值五百萬兩白銀。”李瑞道。

“當年光是修建遼陽城的遼國皇宮,恐怕就花費了幾百萬兩白銀!”王庶冷笑道。

“我們可以給一千萬兩白銀,你們先將遼陽城讓出來。”李瑞道。

“還是太少了!”王庶搖頭道。

“一千三百萬兩?”李瑞道。

“天色已經黑了,兩位都是我大宋的貴客,一路奔波至此,定然非常的勞累,不如先去歇息!時間很長,咱們可以明天繼續商議!”王庶道。

“王大人,我們並不累……”李瑞道。

“來人,送客!”王庶已經起身道。

當下有人將安莆麟、李瑞送出了軍機處,王庶的臉上露出了不屑的冷笑來。他沒有想到高麗人竟然真的如此的天真,竟然真的和他在這裡討價還價。

“我大宋軍機處、參謀本部已經在商議進攻高麗之事,你們竟然還幻想從我們的手裡將整個遼東全部買到手!可笑。”王庶暗道。

他起身朝着御書房而去,準備向趙諶稟報相關事情,這且不提。

安莆麟、李瑞兩人被送到了理藩院中,在這裡他們受到了不錯的款待,各種各樣的美食都送到了他們的房間之中。

吃飽喝足之後,兩人坐在一起繼續討論簽訂合約之事。

“宋人也實在是貪婪!區區一個遼東,他們竟然要一萬萬兩白銀!”安莆麟道。

“他們是獅子大開口,咱們也可以討價還價。”李瑞道。

“看來大宋經歷了戰亂之後,確實是需要金銀!燕京城之所以繁華,那是因爲這裡是都城的緣故!天津衛之所以繁華,那是因爲那裡連接燕雲、江南、中原各地,大宋的其他地方肯定無比的貧窮落後。”安莆麟道。

“是這個道理。”李瑞點頭道。

“大宋有文武之爭,這是我們的福氣!這些天裡我們還要去拜訪一些文臣,挑撥他們的文武關係!咱們就說遼東的那些宋朝駐軍非常的跋扈囂張,那些宋朝將領一個個無君無父,許多人都不把皇帝、朝廷放在眼裡!”安莆麟道。

“這個主意真妙!”李瑞大笑道。

“對了,剛纔從軍機處出來的時候,我聽幾個宋朝的官員在那裡議論諮議局的事情,這諮議局可以議論朝政,可以對朝廷提出種種建議,大宋的太上皇竟然要進入這所謂的諮議局中!看來大宋不僅僅有文武之爭,而且還有皇帝、太上皇之爭!試想皇帝還不到二十歲,兩個太上皇都年紀不小,曾經掌管國家,他們只是因爲戰爭的緣故纔不得不退位,現在他們肯定想要恢復皇位!真是希望他們的鬥爭越來越激烈啊!”安莆麟道。

“還有這樣的事情?那我們這些天一定要好好的打探一下了!”李瑞道。

“不錯!”安莆麟笑着點了點頭。

第二日清晨,安莆麟、李瑞再次來到了皇宮之中,他們再次和王庶討論合約之事,他們要將每一座城池的價格都敲定,不過王庶乃是宰相,國家事務繁多,自然不可能每天都陪着他們談判,當下王庶將這件事情交給軍機處的其餘大臣去做。

一直到正月十五,他們都在商議這些事情,正月十五的時候,燕京城中慶祝元宵節,他們兩個高麗使臣也去參加外面的慶祝活動。

正月十五之後,他們繼續談判,等到了正月二十二的時候,他們總算是敲定了所有城池的價格!遼陽城一千五百兩白銀,整個遼東的價格是七千萬兩白銀!

“王大人,我們現在該簽訂合約了吧?”下午的時候,安莆麟笑道。

“不行!”王庶搖了搖頭,道。

“爲何不行?”安莆麟皺眉道。

“第一,我們還沒有見到你們送來的金銀!第二,遼東國土事關重大,僅僅只有你們兩人只怕是不能簽訂這相關條約的,貴國至少要有藩王或者更重要的大臣到來!”王庶道。

“你們該不是反悔了吧?”安莆麟道。

“自然不是!只要我們見到金銀,並且你們的藩王到來,我們立刻就可以簽訂合約,從今以後大宋和高麗再無戰爭,彼此平安!”王庶道。

“可是我們一下子拿不出來七千萬兩白銀!”安莆麟道。

“你們先交兩千萬兩白銀,另外,我大宋現在需要糧食,中原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三百萬石糧食可以頂替一千萬兩白銀,你們將糧食也運來!”王庶道。

“三百萬石糧食便可以價值一千萬兩白銀嗎?這個簡單,我們會將糧食送到大宋的!不過下一次我們到來之後,咱們一定要把這合約簽訂下來!”安莆麟道。

“這是自然!希望你們儘快到來,越早到來,我們就越早簽訂合約!”王庶道。

正月二十三的時候,安莆麟、李瑞再次離開燕京城,他們行色匆匆,準備儘快將消息帶到國內,然後準備下一次和談。

※※※

等到了二月十五日的時候,諮議局初步成立。

諮議局一共有七十多名議員,全部都是德高望重之輩。

這七十餘人之中有二十多人都是曾經的大宋官員,剩下的則是一些士紳、地主,另外竟然還有三個老農、十餘個商人。無論是士紳、地主、老農、商人都是常常幫助他人,在民間聲望很好之人。李處溫也正如趙諶所說的那樣,他現在民間調查,然後將各地的百姓聚集起來,讓百姓選出他們心中認可之人。

而且,這七十餘人中並不僅僅都是漢人,也有十餘個契丹人。

二月十五日早晨太陽剛剛升起,這七十多個議員已經來到了皇宮南邊的一座宮殿之中,現在這宮殿已經被改成議政殿。

他們進入宮殿,這才發現這裡竟然有一排排的座位,議員們紛紛坐了下來。

李處溫當先走到了前面,道:“我奉陛下之命組建諮議局,在座的各位都是燕雲一帶的知名人物,陛下讓咱們代替百姓議論朝政,咱們對於朝廷有什麼建議也都可以提出來!另外,陛下還說了,這諮議局首先要有一個議長,陛下讓咱們自己選出來!不知道誰願意擔當這個議長?”

他的話說完,下面的議員們都愣住了,他們你看我、我看你,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五十多歲的議員站了起來,道:“兩位太上皇都在這裡,自然是太上皇擔任議長了!”

“不錯!自然應該是太上皇擔任議長!”

周圍的議員們紛紛說了起來。

一直到現在,這些議員的臉上都帶着忐忑的表情,在他們看來這諮議局也是朝廷的機構,他們現在似乎也算是官員了!他們現在都沒有弄清楚議員和官員有什麼區別,他們也沒有弄清楚這諮議局到底是做什麼的!雖然之前他們已經聽李處溫解釋過了,但是這諮議局乃是新事物,他們仍舊覺得糊塗!至於選舉“議長”,他們也理所當然的想起了太上皇。

“父皇,這議長之位還應該您來坐。”趙桓道。

“很好!既然大家都推舉我來擔當議長,我當仁不讓了!”趙佶站了起來,一臉興奮道。

“太上皇請!”李處溫道。

“上面沒有寶座嗎?我坐在哪裡?”趙佶道。

“陛下說了,議長和普通的議員一樣,都坐在下面,不過您在下面靠前的位置。”李處溫道。

趙佶皺了皺眉,不過仍舊是在最前面一排坐了下來。

“陛下讓咱們首先討論一下諮議局的日常規程。”李處溫道。

“且慢!”趙佶猛地站了起來,道。

“議長大人,有什麼問題嗎?”李處溫道。

聽到“議長大人”這四個字,趙佶愣了愣,接着道:“既然我是議長,自然是我告訴大家該做些什麼,你們都要聽我的!”

“這……陛下說了,諮議局中乃是少數服從多數!任何問題,只有多數人同意才能通過,然後纔去上奏朝廷!”李處溫道。

“這個我懂,諶兒都和我說了,少數服從多數,如果我說的不在理,大家都不同意,即使我是太上皇也不能通過,不過我現在就要說一個問題!”趙佶道。

“不知是什麼問題?”李處溫道。

“我認爲朝廷每年給皇宮的撥銀太少了!”趙佶冷哼一聲,道。

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475章 蝗蟲戰略第480章 各地義軍第167章 戰前第442章 會見第050章 和尚原第147章 練兵(三)第428章 崇尚實幹第396章 禹城第035章 潼關第322章 一網打盡(一)第012章 小三兒第138章 亂後(一)第469章 重陽第296章 銀州第375章 打漁第211章 大勝第061章 窺視第588章 送別第539章 包圍第556章 治國之事第590章 諮議局(一)第615章 施政第249章 秦鳳路第250章 突襲興慶府第307章 關押第529章 逃跑第276章 絕境(二)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468章 到來第235章 平定第263章 歸來第610章 御書房第299章 天子之劍第332章 橫渡雪山第218章 說服曲端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027章 歷史謎團第546章 反攻(二)第518章 中京皇宮第031章 康王趙構第048章 潰敗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318章 江南大儒第251章 西夏主力第095章 岳飛離去第606章 千里長城(二)第623章 茫茫草原第613章 大理城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388章 太行入口第326章 走訪(二)第082章 重陽子第224章 贈劍第233章 金雁驛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206章 燒燬潼關第039章 會面第535章 長春州(二)第308章 得知消息第085章 涇原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215章 煮青蛙第456章 經濟(三)第505章 上京城第054章 和尚原之戰(二)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490章 阻攔第380章 監察司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443章 天津衛(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504章 情報第091章 登基(一)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363章 洞庭湖(三)第374章 商議第170章 御營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122章 希望第269章 少林第229章 起事第147章 練兵(三)第446章 山海關第035章 潼關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612章 政務院第622章 年終第147章 練兵(三)第359章 制度(二)第175章 返回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552章 會寧府第316章 海邊第024章 寶衣第627章 南海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
第107章 本心不變第572章 皇族安置第475章 蝗蟲戰略第480章 各地義軍第167章 戰前第442章 會見第050章 和尚原第147章 練兵(三)第428章 崇尚實幹第396章 禹城第035章 潼關第322章 一網打盡(一)第012章 小三兒第138章 亂後(一)第469章 重陽第296章 銀州第375章 打漁第211章 大勝第061章 窺視第588章 送別第539章 包圍第556章 治國之事第590章 諮議局(一)第615章 施政第249章 秦鳳路第250章 突襲興慶府第307章 關押第529章 逃跑第276章 絕境(二)第101章 夢蝶劍法第468章 到來第235章 平定第263章 歸來第610章 御書房第299章 天子之劍第332章 橫渡雪山第218章 說服曲端第389章 太行之路第027章 歷史謎團第546章 反攻(二)第518章 中京皇宮第031章 康王趙構第048章 潰敗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429章 女真之計第318章 江南大儒第251章 西夏主力第095章 岳飛離去第606章 千里長城(二)第623章 茫茫草原第613章 大理城第157章 四方雲動第381章 江南最後安排第388章 太行入口第326章 走訪(二)第082章 重陽子第224章 贈劍第233章 金雁驛第544章 女真出戰第206章 燒燬潼關第039章 會面第535章 長春州(二)第308章 得知消息第085章 涇原第005章 武學奇才第215章 煮青蛙第456章 經濟(三)第505章 上京城第054章 和尚原之戰(二)第180章 南方消息第490章 阻攔第380章 監察司第009章 緊急應對第443章 天津衛(一)第424章 安撫(三)第504章 情報第091章 登基(一)第582章 高麗來使(二)第363章 洞庭湖(三)第374章 商議第170章 御營第405章 大軍到來(二)第122章 希望第269章 少林第229章 起事第147章 練兵(三)第446章 山海關第035章 潼關第352章 撤離關陝第612章 政務院第622章 年終第147章 練兵(三)第359章 制度(二)第175章 返回第382章 重返臨安第552章 會寧府第316章 海邊第024章 寶衣第627章 南海第558章 最後的跳樑小醜